肝內膽管癌

(又稱:肝內膽管細胞癌)

就診科室: 肝膽外科 

+收藏
精選內容 介紹 推薦專家 推薦醫(yī)院 相關問診
目錄
  • 1介紹
  • 2發(fā)病原因
  • 3癥狀表現
  • 4如何預防
  • 5檢查
  • 6治療方式
  • 7注意事項
  • 8預后

介紹

肝內膽管癌是指起源于肝內膽管內壁細胞而產生的腺癌。是一種臨床較少見的慢性病,惡性程度非常高。

本病好發(fā)于55~75歲的人群,男性略多于女性。

主要癥狀有惡心不適、腹痛、盜汗、黃疸、無力。

相關文章 查看更多

肝內膽管癌靶向治療

李浩軍 主治醫(yī)師 醫(yī)生集團-北京 腫瘤內科

發(fā)病原因

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確,目前認為,本病的發(fā)生與下列因素密切相關:

  • 膽道疾病:原發(fā)性硬化性膽管炎是公認的肝內膽管癌發(fā)展的危險因素,原發(fā)性膽管結石和慢性膽道炎癥亦可增加膽管癌發(fā)病風險。
  • 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病毒被認為是肝細胞癌的首要病因。病毒性肝炎最近被證明與肝內膽管癌有關。
  • 代謝綜合征:非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與慢性肝病和肝硬化的發(fā)生密切相關。研究表明,代謝綜合征是肝內膽管癌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
  • 化學性致癌物:目前公認的化學性致癌物主要包括二氧化釷、二惡英、石棉和氡,這些物質的暴露可明顯增加膽管癌的發(fā)病風險。
  • 寄生蟲感染:華支睪吸蟲和麝后睪吸蟲的感染可引起膽管炎癥,從而進一步引起肝內膽管癌,是公認的肝內膽管癌的危險因素,并已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指定為 1 類致癌物。
  • 炎癥性腸病:炎癥性腸病合并原發(fā)性硬化性膽管炎患者,罹患膽管癌的風險明顯增高,但炎癥性腸病是否是膽管癌的獨立的危險因素尚存爭議。
  • 其他:吸煙、飲酒與肝內膽管癌發(fā)展有關,可提高患病風險。
相關文章 查看更多

一文帶你了解膽管內乳頭狀瘤

施寶民 主任醫(yī)師 上海新華醫(yī)院 普外科

癥狀表現

肝內膽管癌臨床表現有腹痛、黃疸、皮膚瘙癢等,有少部分人還可有惡心不適、惡病質表現,可并發(fā)肝性腦病等疾病。

典型癥狀

  • 腹痛:大多數患者有右上腹痛脹痛或不適,體重減輕,食欲不振等癥狀,這些癥狀常被視為肝內膽管癌早期預警癥狀。
  • 黃疸:肝內膽管癌患者早期缺乏典型癥狀,大部分病人多因黃疸而就診,黃疸是膽管癌最早也是最重要的癥狀。
  • 皮膚瘙癢:在黃疸出現前后,會出現皮膚瘙癢等癥狀,皮膚瘙癢是因血液中膽紅素含量增高,刺激皮膚末稍神經而引起的。
  • 腹脹:可由腸道蠕動障礙或腹水引起。

其他癥狀

除了上述表現,本病還可能會出現下列癥狀:

  • 伴隨著黃疸、腹痛等癥狀,還會有惡心、嘔吐、消瘦、尿色深黃如醬油或濃茶樣,大便色淺黃甚至陶土色等。
  • 晚期因消化道出血可有黑便,大便隱血試驗陽性,甚者可出現貧血。
  • 若是有肝轉移時可出現肝臟腫大,肝硬化等。

并發(fā)癥

本病的常見并發(fā)癥有:

  • 肝性腦?。喊l(fā)病可急可緩。急性肝性腦病起病急驟,前驅期極為短暫,可迅速進入昏迷,多在黃疸出現后發(fā)生昏迷,也有在黃疸出現前出現意識障礙而被誤診為精神病者。
相關文章 查看更多

帶你揭開肝內膽管癌的“神秘面紗”(上)

王宇 主任醫(yī)師 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 肝膽外科

如何預防

本病病因未明,也沒有特別的預防方法。以下方法或許會對降低發(fā)生肝內膽管癌的風險有所幫助:

  • 避免與傳染期肝炎患者共同進食,以免獲得肝炎。
  • 膽道疾病患者應 6 月體檢一次避免惡變。
  • 肥胖患者積極減重,去除本病好發(fā)因素。
相關文章 查看更多

膽石癥是肝內膽管癌的發(fā)病危險因素之一

蔡浩 主治醫(yī)師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南部) 肝膽外科

檢查

本病主要依靠影像學檢查、肝活檢等進行診斷,具體檢查方法如下:

  • 影像學檢查:可了解膽管腫瘤部位、腫瘤性質與毗鄰器官的關系。優(yōu)先選擇增強 MRI,其次為增強 CT,無增強的 CT 或 MRI 診斷意義較差。
  • 肝活檢:從肝內抽取少量的肝組織,直接在顯微鏡下觀察其組織形態(tài)的改變,再結合臨床資料,作出肝病的診斷。為本病診斷的金標準。
相關文章 查看更多

帶你揭開肝內膽管癌的“神秘面紗”(上)

王宇 主任醫(yī)師 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 肝膽外科

治療方式

肝內膽管癌的治療,主要包括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

藥物治療

  • 主要是化學藥物治療。用藥目的是控制腫瘤大小及癥狀。
  • 常用藥物有絲裂霉素、吉西他濱、順鉑、甲氨蝶呤等。
  • 化療藥物副作用諸如惡心、嘔吐、口干舌燥、食欲缺乏、手腳麻木、毛發(fā)脫落、血細胞減少等,導致患者生存質量普遍下降,甚至因不能耐受,而被迫中止治療。

手術治療

  • 外科手術是延長肝內膽管癌患者生存期的首選治療方式,適用于早期患者。
  • 根治性手術可明顯延長患者生存期,切除范圍取決于癌腫的部位與大小,方式包括左、右半肝切除,左、右肝大部切除,肝葉楔形切除,肝段切除等。
相關文章 查看更多

塵埃落定1:肝內膽管癌術后復發(fā)微創(chuàng)介入治療案例分享

吳宇旋 主任醫(yī)師 深圳市人民醫(yī)院 介入科

注意事項

  • 日常飲食上以高蛋白、低脂肪食物為主,多進食富含維生素食物,如新鮮水果和蔬菜,少吃或不吃高脂肪食物,禁煙酒,多飲水。
  • 肝內膽管癌術后應注意傷口近期內勿沾水,勿劇烈運動,注意休息。
  • 使用化療藥物時,應了解各類化療藥物的作用、劑量、用法、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遵醫(yī)囑正確服用,還需服用抗呃逆藥,以對抗化療的不適感。
相關文章 查看更多

黎功主任您好,肝內膽管癌,倫伐加pd1現在有點腹痛和腹脹,病人輕微的腹膜炎,可以怎么處理呢?謝謝

黎功 主任醫(yī)師 北京清華長庚醫(yī)院 放射治療科

肝內膽管癌相關科普號

伍路醫(yī)生的科普號

伍路 主任醫(yī)師

海軍軍醫(yī)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

肝膽外科

266粉絲4.8萬閱讀

施國明醫(yī)生的科普號

施國明 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

肝膽腫瘤與肝移植外科

1777粉絲10.3萬閱讀

吳宇旋醫(yī)生的科普號

吳宇旋 主任醫(yī)師

深圳市人民醫(yī)院

介入科

256粉絲44萬閱讀

  • 1 介紹
  • 2 發(fā)病原因
  • 3 癥狀表現
  • 4 如何預防
  • 5 檢查
  • 6 治療方式
  • 7 注意事項
  • 8 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