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頑固性肩周炎,左右的中醫(yī)用藥竟然不同
今看到一個醫(yī)案,提出了左右肩周炎的治療方法不同。我們第一個想到的不同肯定是左氣右血,或者左升右降。但是這個學者提出了不同的思路,很有意思,讓我們看一下,報名中有個叫李琴的同學,和我聊起張慶軍的書。因為我曾向另一個同學,白羊,推薦過張慶軍的《經方講習錄》,而白羊和李琴是一組經方搭子,起初就是白羊安利了我的書給李琴的,白羊又把《經方講習錄》推薦給了李琴。之所以我會推薦張慶軍的《經方講習錄》,是因為里面的觀點無論是否正確,至少都是臨床可驗證的。李琴說她治了兩個頑固性的肩周炎,第一個一開始用方證藥證選用了甘草附子湯,無效。病人吃了甘草附子湯后出現胃痛,拒絕服藥,原來病人隱藏了胃病病史,她用針灸把病人留下來了。后來看了張慶軍說的,左肩使用柴胡桂枝湯和當歸芍藥散,右肩用大柴胡。這個病人是左肩,用了柴胡桂枝湯,見效了,胳膊能抬上去了。后來又碰上一個右肩的,一開始用了柴胡桂枝湯,不行。于是用了大柴胡湯,當時做了腹診,有心下壓痛,還有左小腹壓痛,張慶軍說一般右肩的肩周炎會合病左小腹淤血,還真有,有桃核承氣湯證,用了,見效了。李琴還發(fā)來一段她總結的腹證筆記:1.心下壓痛,小陷胸湯。2.心下滿痛,壓痛又脹,宜大柴胡湯。心下滿硬痛,大陷胸湯。3.胸脅苦滿,柴胡劑。4.臍上壓痛,膈下逐瘀湯(芍藥甘草湯?);臍左壓痛,桂枝茯苓丸;臍右臍中壓痛,當歸芍藥散;臍下壓痛,下瘀血湯(用酒煎藥,愛上火的)。5.左少腹壓痛,桃核承氣湯。6.右少腹壓痛,脈有力,大黃牡丹湯;右少腹壓痛,脈無力,薏苡附子敗醬散。7.恥骨上壓痛,脈有力,抵當湯(壓硬);恥骨上壓痛,脈無力,大黃?蟲丸。接下來我分析一下這兩個醫(yī)案,在看到這兩個醫(yī)案之前,我對肩周炎分左右是持有懷疑的,畢竟人的兩個肩膀結構是類似的,為啥會分左右呢?左肩柴胡桂枝湯,右肩大柴胡湯,可能會有人總結左升右降,但左升右降是很懸的東西,不能簡單作為理由。首先柴胡桂枝湯治有胃病同時有肩周炎是有條文依據的:146、傷寒六七日,發(fā)熱,微惡寒,支節(jié)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其中“支節(jié)煩疼”是肩周炎,“心下支結”是心下按痛,是胃病。所以用柴胡桂枝湯能治有胃病的肩周炎,一點也不奇怪。我也治過,不過忘記是左肩還是右肩了。但是柴胡桂枝湯居然沒有治好右肩的肩周炎,這出乎了我的意料,因為病人同樣有心下按痛的。李琴右肩肩周炎用了大柴胡湯和桃核承氣湯,我注意到左小腹和右肩,加上她提到針灸,因為針灸有上病下治,左病右治的說法,瞬間我靈感閃現:如果我把右肩和左小腹之間連一條線會怎么樣?我發(fā)現這條線通過了心下胃的位置,也就是說,很可能是左小腹的淤血引起了心下按痛,然后沿著這條線又引起了右肩肩周炎。我又想起來婁紹昆用小陷胸湯和桃核承氣湯治療肩周炎,同樣是左小腹壓痛和心下壓痛,但我不記得是左肩還是右肩了,特意去查了一下,果然是右肩!兩個醫(yī)案都是右肩抬不起來,都是左小腹有壓痛,只不過婁紹昆的心下壓痛用了小陷胸湯,張慶軍推薦的是大柴胡湯。顯然,桃核承氣湯證是罪魁禍首,小陷胸和大柴胡也許是擺設,破案了。依照左小腹右肩連線思路,類比出左肩右小腹連線。張慶軍推薦的左肩肩周炎用柴胡桂枝湯加上當歸芍藥散,而當歸芍藥散的腹證恰好是在右側的小腹,完美。所以雖然人的左右肩膀沒有區(qū)別,但病根在左右小腹,左右小腹的治療藥方有區(qū)別,導致了左右肩周炎的用藥有區(qū)別。這應該是比較本質的解釋了,所謂的左升右降云云,還是歸入玄學吧。不過這還沒完,還要繼續(xù)解釋為啥張慶軍右肩推薦大柴胡湯,我們看到金匱要略婦人產后病的條文:師曰:產婦腹痛,法當以枳實芍藥散,假令不愈者,此為腹中有干血著臍下,宜下瘀血湯主之。亦主經水不利。(6)注意仲景用了枳實芍藥散后無效,換用了去淤血的方,也就是說,枳實芍藥散的腹證很可能和淤血類似,導致仲景分不清,而淤血的在左側小腹。另外四逆散的腹證是左小腹壓痛,而左小腹有枳實和芍藥,也就是四逆散的腹證其實是枳實芍藥散的腹證,張慶軍右肩肩周炎推薦用大柴胡湯,而大柴胡湯也有枳實芍藥!所以單獨的大柴胡也有機會有效,再次破案了。至于為啥單獨的柴胡桂枝湯會對左側肩膀有效,柴胡桂枝湯里的哪些組合的腹證是右小腹,還不確定,我直覺是黃芩湯有機會。不過,這也還沒完。左側肩膀抬不起來的病根在右小腹,右側肩膀抬不起來的病根在左小腹,它們都通過心下,心下都會有案痛。那么兩側肩膀的中間,如果是頸椎炎呢?會不會是肚臍下的小腹出了問題呢?條文已經給了答案:131、……結胸者,項亦強,如柔痙狀,下之則和,宜大陷胸丸。137、太陽病,重發(fā)汗而復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哺所小有潮熱。從心下至少腹便滿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湯主之。大陷胸湯證的小腹和心下都拒案,而頸椎果然有問題。這是隱藏的中間的連線。這回是全都講完了,這次靈感爆發(fā)完全是李琴同學的兩個醫(yī)案所賜。我在考慮,線上班應該也鼓勵同學們組合成經方搭子,類似白羊同學和李琴同學的學習小組,所以看到本文的已經報名的同學,可以先想想怎么自我介紹一下了。
彭生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9月09日456
0
1
-
肩周炎打針吃藥后還需要鍛煉嗎
來源:上海六院骨科歐陽元明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肩周炎一般50歲以上的老人常見,特別是婦女,所以叫五十肩。因為肩關節(jié)逐漸僵硬,又叫凍結肩。又由于晚上睡覺肩膀不蓋被子吹風扇和空調的人容易出現,所以也叫露風肩。它是一種肩關節(jié)周圍軟組織炎癥性疾病,因為肩關節(jié)周圍某個范圍的活動太少引起,周圍肌肉、肌腱、關節(jié)囊、韌帶、滑囊粘連,導致的活動受限,活動時出現疼痛的一種疾病。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療,有可能嚴重影響肩關節(jié)的功能活動。肩周炎的癥狀有哪些:1、肩部疼痛,起初肩部呈陣發(fā)性疼痛,多數為慢性發(fā)作,以后疼痛逐漸加劇或鈍痛或刀割樣痛并呈持續(xù)性,氣候變化或勞累后常使疼痛加重。2、肩關節(jié)活動受限,肩關節(jié)向各方向活動均可受限,以外展、上舉、內旋、外旋更為明顯,嚴重時肘關節(jié)功能也可受影響,屈肘時手不能摸到同側肩部,尤其在手臂后伸時不能完成屈肘動作。3、肩周炎患者肩怕冷,不少患者中年用棉墊、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風。4、壓痛感,多數患者在肩關節(jié)周圍可觸到明顯的壓痛點,壓痛點多在肱二頭肌、長頭肌腱溝處、肩峰下滑腦、會凸、岡上肌附著點等處。5、三角肌、岡上肌等肩周圍肌肉早期可出現痙李,晚期可發(fā)生廢用性肌萎縮。肩周炎是以肩關節(jié)主動活動和被動活動均受限為特征的疾病??梢允褂弥雇此?、肌肉松弛藥、抗炎藥等藥物進行治療。1.止痛藥:肩周炎患者往往會有肩部疼痛的癥狀,患者可遵醫(yī)囑口服非甾體抗炎鎮(zhèn)痛藥來緩解不適。常用藥物有依托考昔、布洛芬、美洛昔康等。2.肌肉松弛藥:鹽酸乙哌立松片、鹽酸替扎尼定片等藥物可緩解肩、頸、背部等相關位置的肌肉痙攣,減輕疼痛不適感。3.抗炎藥物:若是患者的癥狀較為嚴重,患者可通過注射醋酸潑尼松龍注射液、氫化可的松注射液等抗炎藥物進行痛點局部封閉治療,能夠抑制炎癥、減少關節(jié)的疼痛。在臨床上觀察,很多肩周炎都是可以通過吃藥,打針來解決,有些典型的肩周炎可以在三天內迅速控制病情,通過消炎止痛藥物,適當使用激素類藥物都可以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這種效果的可持續(xù)性是有問題的,很多病人常常出現復發(fā),同時因為藥物使用的緣故,也出現一系列問題,比如骨質疏松,肥胖,消化道問題等等,所以打針吃藥雖然可以暫時解決肩周炎的問題。進行有效鍛煉才能更好解決肩周炎問題打針吃藥能較快解決肩周炎癥狀,但是長期有效治療肩周炎的方法而是鍛煉,進行系統、規(guī)范、有成效的鍛煉。首先是這種鍛煉能真正加強肩關節(jié)周圍的肌肉力量,免受肌肉萎縮痛苦;其次這個鍛煉不能讓原有的肩周炎癥狀加重,最后是能堅持這種鍛煉方法可以達到解決肩周炎的目的。滿足這樣的結果的鍛煉才是有意義,有成效的。所以康復鍛煉完全不是一個簡單的運動,更是一個評估,治療,再評估的過程,一般需要在康復醫(yī)生的指導下逐步進行有效的鍛煉。為了快速緩解肩周炎疼痛,簡單給大家介紹幾個鍛煉方法,1、是加強三角肌力量,也就是讓肩關節(jié)抬起來的動作,疼痛期可以讓別人幫助,一旦好轉一定要監(jiān)督自己鍛煉這個動作。2、是去觸摸對側的肩膀,患者呈坐位,健側手拖住患側的肘部,讓患側手盡量搭在健側肩的最大限度上,堅持半分鐘,這個動作可以有效增加肩關節(jié)的旋轉。3、是堅持摸背,這個動作可以鍛煉肩關節(jié)的伸展。加強體育鍛煉是預防和治療肩周炎的有效方法,貴在堅持,不堅持做康復訓練,肩關節(jié)的功能是難以恢復正常的。另外患者也要營養(yǎng)的補充,好的體質更有利肩周炎的治愈。還有老年人應重視保暖防寒,勿使肩部受涼。歐陽元明(上海市第六人民醫(yī)院骨科-關節(jié)外科主任醫(yī)師,醫(yī)學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畢業(yè),從事臨床工作20多年,主攻關節(jié)外科。曾在韓國首爾,德國慕尼黑,加拿大及香港進修學習,掌握先進關節(jié)置換手術及關節(jié)鏡技術。年均手術量1000臺左右。擅長:1、人工膝關節(jié)、髖關節(jié)置換及假體感染松動翻修手術(骨關節(jié)炎、類風濕、痛風性關節(jié)炎、創(chuàng)傷性關節(jié)炎、強直性脊柱炎、骨質增生、骨刺、關節(jié)磨損、膝關節(jié)內、外翻畸形、股骨頭壞死、先天性髖關節(jié)發(fā)育不良);2、保膝,保髖、髖關節(jié)鏡手術;3、關節(jié)鏡微創(chuàng)治療膝關節(jié)積液、滑膜炎,軟骨損傷,半月板損傷、半月板撕裂、肩周炎、肩袖損傷;4、全肩、全肘關節(jié)置換;5、嚴重肘、膝、髖關節(jié)異位骨化關節(jié)僵硬松解手術。擔任職務:擔任中華醫(yī)學會手外科分會委員,中華醫(yī)學會上海分會手外科學會委員兼秘書,上海市運動醫(yī)學關節(jié)微創(chuàng)學組成員,上海市中西醫(yī)結合學會創(chuàng)傷專業(yè)青年委員,上海市科技專家?guī)煸u審專家,亞太膝關節(jié)-關節(jié)鏡-運動醫(yī)學協會(APKASS)會員,國際期刊《FrontiersinNeuroscience》編委,美國期刊《orthopedics》主要審稿人。
歐陽元明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9月05日261
0
0
-
肩周炎的解剖基礎、疾病特征科普(一)
王聰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6月29日28
0
0
-
這種肩膀疼不是肩周炎,別亂動!
50歲的老張是個羽毛球發(fā)燒友,隔三岔五就要去球館打球。然而最近一次運動過后他感覺左肩疼痛,上舉困難。在網上搜索一番后,覺得自己得了“肩周炎”,于是每天進行爬墻、劃船等康復訓練,但癥狀并沒有減輕,甚至穿衣服、提重物都有困難,到了夜晚更是疼痛難忍,入睡都成問題,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結果去醫(yī)院就診,才發(fā)現原來是肩袖損傷。原文發(fā)表于學習強國平臺,篇幅較長,后附二維碼,請自行掃碼閱讀。
劉聞欣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6月15日840
0
2
-
四肢各關節(jié)體格檢查方法匯總
上肢檢查?1、搭肩試驗(肩關節(jié)內收試驗):囑患者端坐位或站立位,肘關節(jié)屈曲位,將手搭于對側肩部,如果手能夠搭于對側肩部,且肘部能貼近胸部即為正常。如果手能夠搭于對側肩部,但肘部不能貼近胸部;或者肘部能貼近胸部,但手不能搭于對側肩部,均為陽性,提示可能有肩關節(jié)脫位或肩周炎。?2、肱二頭肌抗阻力試驗:囑患者屈肘90。,檢查者一手扶住患者肘部,一手扶住腕部,矚患者用力屈肘、外展、外旋,檢查者前臂抗屈肘,如果結節(jié)間溝處疼痛為試驗陽性。表示肱二頭肌腱滑脫或肱二頭肌長頭肌腱炎。?3、直尺試驗:以直尺貼近上臂外側,正常時不能觸及肩峰,若直尺觸及肩峰則為陽性。說明有肩關節(jié)脫位,或其他因素引起的方肩畸形,如三角肌萎縮等。?4、疼痛弧試驗:囑患者肩外展或被動外展其上肢,當肩外展到60。~120。范圍時,肩部出現疼痛為陽性。這一特定區(qū)域的外展痛稱為疼痛弧,是由于岡上肌腱在肩峰下面摩擦、撞擊所致,說明肩峰下的肩袖有病變。?5、岡上肌腱斷裂試驗:囑患者肩外展,當外展30。~60。時,,可以看到三角肌明顯收縮,但不能外展上舉上肢,越用力越聳肩。若被動外展患肢超過60.,則患者又能主動上舉上肢,出現這一特定區(qū)域的外展障礙即為陽性,提示岡上肌腱的斷裂或撕裂。?6、腕伸肌緊張試驗:囑患者屈腕屈指,檢查者將手壓于各指的背側做對抗,再囑患者抗阻力伸指及背伸腕關節(jié),如出現鞏固外商可疼痛即為陽性。多見于網球肘(鞏固外商可眼)。?7、叩診實驗:用手指自遠端向病變區(qū)輕叩神經干,若在該神經分布區(qū)的肢體遠端產生如蟻走或刺痛等異樣感覺,表明有神經再生或功能恢復的征象,故常用于再生的感覺神經纖維的檢查。此外,本試驗也用來檢查神經內有無神經瘤,若尺神經又神經瘤時,輕叩神經結節(jié)處,會產生向遠端放射痛,甚至由前臂達手的尺神經分布區(qū)。?????8、握拳試驗(尺偏試驗):囑患者作拇指內收,并屈曲各指,在緊握拳后向尺側傾斜屈曲,若橈骨莖突部出現疼痛,即為陽性。有些患者在拇指內收時,即可產生疼痛,尺偏時疼痛加重,表示患有橈骨莖突部狹窄性腱鞘炎。?9、腕三角軟骨擠壓試驗:囑患者端坐,檢查者一手握住患者前臂下段,另一手握住手部,用力將手腕極度掌屈、旋后并向尺側偏斜,并施加壓力旋轉,若在尺側遠端側方出現疼痛,即為陽性體征。說明三角軟骨損傷。?10、舟狀骨叩擊試驗:使患手偏向橈側,叩擊第3掌骨頭部,若舟狀骨骨折時,可產生劇烈的叩擊痛,有時叩擊第2掌骨頭時也可出現劇烈疼痛,即為陽性。而在叩擊第4~5掌骨頭時則無疼痛出現。?11、指淺屈肌試驗:將患者的手指固定于伸直位,然后囑患者屈曲須檢查的手指的近端指間關節(jié),這樣可以使指淺屈肌單獨運動。如果關節(jié)屈曲正常,則表明指淺屈肌是完整的;若不能屈曲,則該肌又斷裂或缺如。?12、指深屈肌試驗:將患者掌指關節(jié)和近端指間關節(jié)固定在伸直位,然后讓患者屈曲遠端指間關節(jié)。若能正常屈曲,則表明該肌腱功能正常;若不能屈曲,則該肌可能有斷裂或可能失神經支配。?下肢檢查?髖部檢查?1、髖關節(jié)屈曲攣縮實驗(托馬斯試驗):用于檢查髖關節(jié)屈曲攣縮畸形。方法:一為檢查時患者取仰臥位,腰部放平,囑患者逐一將兩腿伸直,注意腿伸直過程中,腰部是否離開床面,向上挺起,如果一側腿伸直時,腰部挺起,本試驗為陽性。二為一側腿完全伸直,另一腿屈膝屈髖,是大腿貼近腹壁,腰部下降貼近床面,伸直一側的腿自動離開床面,向上抬起,亦為陽性。常用于檢查髖關節(jié)結核、類分濕性關節(jié)炎等疾病所引起的髖關節(jié)屈曲攣縮畸形。?2、髖關節(jié)過伸試驗(腰大肌攣縮試驗):患者俯臥位,屈膝90。檢查者一手握踝部,將下肢提起,使髖關節(jié)過伸,若骨盆亦隨之抬起,則為陽性說明髖關節(jié)不能過伸,腰大肌膿腫、髖關節(jié)早期結核、髖關節(jié)強直,可由此陽性體征。?3、“望遠鏡”試驗(杜普純試驗、“套疊”試驗、巴羅夫試驗):用于檢查嬰幼兒先天性髖關節(jié)脫位。仰臥位,髖、膝關節(jié)伸直,一助手固定骨盆,檢查者一手置于股骨大粗隆部,另一手持小腿或膝部將大腿抬高30.,并上下推拉,若股骨頭又上下活動或打氣筒的抽筒樣感,即為陽性;另一方法為檢查者一手固定骨盆,另一手持小腿上端,使髖、膝關節(jié)屈曲90.將大腿上下推拉,若有上下過度移動,即為陽性,表示髖關節(jié)不穩(wěn)。?4、蛙式試驗(雙髖外展試驗):多用于嬰幼兒。檢查時患兒仰臥位,使雙膝雙髖屈曲90.,并使患兒雙髖做外展、外旋至蛙式位,雙下肢外側接觸到床面為正常。若一側或兩側下肢的外側不能接觸到床面,即為陽性,提示有先天性髖關節(jié)脫位。?5、下肢短縮實驗(艾利斯試驗):檢查時患者取仰臥位,兩腿屈髖屈膝并攏,兩足并齊,放于床面,觀察兩膝高度,如兩膝等高為正常。如一側膝部不另一側低,即為陽性。表明有髖關節(jié)后脫位或股骨、脛骨短縮、先天性髖關節(jié)脫位。?6、“4”字試驗(帕切克試驗):患者取仰臥位,患側屈髖屈膝,大腿外展外旋,并將小腿踝部置于健側大腿膝上部,兩腿做成一“4”字樣。正常情況下,受檢測的大腿可以靠近床面,髖關節(jié)又疾患時,則手限制或出現疼痛,若為坐骨神經痛,則該試驗為陽性結果。?7、后伸試驗(瓦斯曼試驗):病人俯臥,向上抬下肢,大腿前及腹股溝部出現疼痛,及表明股神經痛。???8、純德林伯試驗(單腿獨立試驗、臀中肌試驗):囑患者先用健側下肢單腿站立,患肢抬起,患側骨盆上提,臋皺襞上升為陰性;再用患肢單腿站立,抬起健腿,則健側骨盆及臋皺襞下降,即為陽性。此法為檢查負重側髖的穩(wěn)定度或臀中、小肌力量,任何能使臀中肌無力的病變,該試驗均可出現陽性體征。髂脛束攣縮試驗(歐伯試驗):檢查因髂脛束攣縮引起的屈曲外展畸形。患者側臥位,健肢在下呈屈髖屈膝體位,患腿在上呈膝屈曲90.位,檢查者一手固定骨盆(患側髂嵴),另手持踝,將患髖后伸外展,任何放松持踝之手,患側大腿不能落下(內收)為陽性。說明患肢關節(jié)有屈曲外展畸形,即在中立位時,髖關節(jié)又屈曲畸形,而僅在外展位時才能伸直??膝部檢查?1、回旋擠壓試驗(麥克馬瑞試驗、回旋研磨試驗、半月板彈響試驗):檢查時,患者取仰臥位,肌肉放松,檢查者立于患者傷側,盡量將膝關節(jié)屈曲直至足跟接近或碰到臀部。檢查內側半月板時,把足向外旋轉,小腿向外展,逐漸將膝關節(jié)伸直,此時由于膝部角度的改變,任何內側半月板的碎片將被夾于股骨與脛骨的關節(jié)面之間,在膝關節(jié)伸直時,股骨即在這不正常的半月板上滑過,發(fā)生響聲與疼痛,病人立即指出疼痛與以前的疼痛完全相似。相反的方向,先膝關節(jié)屈曲,并把足內旋,小腿內收,然后逐漸將膝關節(jié)伸直,若此時無響聲,則可斷定內側半月板的后部正常;若有響聲,則可從它的響度與發(fā)生響聲的角度來決定半月板破裂的大小和位置。在檢查外側半月板時,可用試驗內側半月板損傷的方法,不同點是將小腿內旋內收,可明確外側半月板的損傷。?2、擠壓研磨試驗:患者俯臥位,屈膝90。,檢查者一手固定腘窩部,另一手握住足踝部,向下壓足,使膝關節(jié)面靠緊,然后進行小腿旋轉動作,如有疼痛,提示有半月板破裂或關節(jié)軟骨損傷?3、抽屜試驗(德韋爾試驗、前后運動試驗、推拉試驗):方法是坐位或仰臥屈膝90。,檢查者一手固定踝部,另一手推拉小腿上段,如能明顯拉向前方1cm,則為前交叉韌帶損傷,即前抽屜試驗陽性;如能腿向后月1cm,則為后抽屜試驗陽性;若前后均能推拉1cm,即為前后抽屜試驗陽性。??4、側方擠壓試驗(波勒試驗、膝關節(jié)分離試驗、側位運動試驗):患者伸膝,并固定大腿,檢查者一手握住踝部,另一手扶膝部,做側位運動檢查內側,或外側副韌帶,若有損傷檢查牽扯韌帶時,可以引起疼痛或異?;顒佣?。?5、膝關節(jié)交鎖征:囑患者活動膝關節(jié)時,突然在某一角有物嵌夾,不能伸曲活動,并出現疼痛,即“關節(jié)交鎖”,當病人慢慢伸曲關節(jié),解除交鎖現象后,可使關節(jié)活動自如,即說明為半月板損傷或關節(jié)內游離體存在。?6、浮髕試驗:囑患者仰臥位,肢體伸直,股四頭肌處于松弛狀態(tài),檢查者一手在髕上施加壓力,另一手按壓髕骨待放,當放開手指時,即感髕骨自然漂浮,即說明關節(jié)腔內有積液,為陽性。注意假陽性,特別是女性或肥胖患者。?7、挺髕試驗:患膝伸直,用拇食二指將髕骨向遠端推壓,囑患者用力收縮股四頭肌,若發(fā)生髕骨疼痛者為陽性,多提示髕骨勞損。??足踝部檢查?1、踝關節(jié)背神試驗:鑒別腓腸肌與比目魚肌攣縮的?;颊啧钻P節(jié)不能背伸或伸膝時發(fā)生踝關節(jié)跖曲,是腓腸肌與比目魚肌攣縮。區(qū)別,讓患者屈膝,由于腓腸肌起點在膝關節(jié)線上,此時腓腸肌松弛,踝關節(jié)能背伸,當膝關節(jié)伸直時,踝關節(jié)不能背伸,說明腓腸肌攣縮。若伸膝屈膝時、踝關節(jié)均不能背伸,說明比目魚肌攣縮,因比目魚肌起點在膝關節(jié)以下,所以伸屈膝試驗結果相同。?2、伸踝試驗(霍曼斯試驗):用于檢查小腿深靜脈血栓性靜脈炎。讓患者伸直小腿,然后用力背伸踝關節(jié),如小腿肌肉發(fā)生疼痛,則為陽性。在小腿肌肉深部觸診時出現疼痛,更證實小腿有深靜脈血栓性靜脈炎。?3、足內、外翻試驗:檢查者一手固定小腿,另一手握足,做極度內翻或外翻活動,引起同側疼痛時說明內或外踝骨折;引起對側疼痛時,則屬側副韌帶損傷,但需與踝關節(jié)部位復合損傷相區(qū)別。?4、足長軸與兩踝連線的測量:仰臥位,從足趾面檢查,足長軸與兩踝連線相交,正常時足長軸向脛側傾斜5。,因此兩線相交的外上角應為95。,若兩線相交成直角者,即為前足外展畸形。?5、跟腱攣縮實驗:跟腱攣縮,常有比目魚肌和腓腸肌攣縮引起,患者坐位,使小腿自然下垂,若伸膝或屈膝時,踝關節(jié)均不能背伸,則比目魚肌攣縮;如膝關節(jié)伸直位,踝關節(jié)屈不能背伸,則腓腸肌攣縮。如膝伸直或屈曲位,,均出現跖曲,則為雙肌攣縮。?6、足指數測定法:足平放桌上,自足最高處到桌面的距離為足弓高度;自足弓到第二足趾的長度為足長度,將測出的足高度除以足長度再乘100,所得數據,即足趾數,亦足弓指數。正常足弓指數在29~31范圍內,輕度平足為25~29,25以下為嚴重平足。測量公式:足趾數=足高度/(足長度100)。??頸部檢查?1、前屈旋頸試驗:先讓患者頭頸部前屈,然后向左右方向旋轉活動,若頸椎出現疼痛即陽性。提示頸椎小關節(jié)退變。?2、椎間孔擠壓試驗(壓頭試驗):先讓患者將頭向患側傾斜,檢查者左手放于患者頭頂部,右手輕叩左手手背,使力量向下傳遞。如有神經根性損傷,則會因間孔狹小而出現肢體放射疼痛麻木等感覺。椎間孔分離試驗(引頸試驗):與椎間孔擠壓試驗相反,疑有神經根性痛,可讓患者端坐,檢查者兩手分別拖住氣下頜,并以胸或腹部抵住其枕部,漸漸向上牽引頸椎,以逐漸擴大椎間孔。如上肢麻木、疼痛等癥狀減輕或頸部出現輕松感則為陽性。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一般兩者均陽性。?3、臂叢牽拉試驗:患者坐位,頭稍前屈并轉向健側(頸部無癥狀側),檢查者立于患側,一手抵于頸側頂部,并將其推向健側,另一手握住患者的手腕將其牽向相反方向,如患者出現麻木或放射痛時,則為陽性表明有神經根型頸椎病的可能。?4、旋頸試驗(椎動脈扭曲試驗):用于判定椎動脈狀態(tài)?;颊哳^部略向后仰,作向左、向右旋頸動作,如出現眩暈等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癥時,即為陽性。該試驗有時引起患者嘔吐或猝倒,故檢查者應密切觀察以防意外。?腰背部檢查?1、直腿抬高試驗:仰臥位,兩下肢伸直靠攏,檢查者一手握患者踝部,一手扶膝保持下肢伸直,逐漸抬高患者下肢,正常者可以抬高70。~90。而無任何不是感覺;若小于以上角度即感下肢有傳導性疼痛或麻木者為陽性。多見于坐骨神經痛和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若將下肢直腿抬高到開始產生疼痛的高度,檢查者右手固定此下肢保持膝伸直,另一手背伸患者踝關節(jié),放射痛加重者為直腿抬高踝背伸試驗(加強試驗)陽性。用于鑒別是神經受壓還是下肢肌肉等原因引起的抬腿疼痛。?2、拾物試驗:讓小兒站立,囑其拾起地上物品。正常小兒可以兩膝微曲,彎腰拾物;若腰部有病變,可見腰部挺直、雙踝和膝關節(jié)微曲的姿勢去拾地上的物品,此為該試驗陽性。常見于兒童脊柱前屈功能有無障礙。?3、仰臥挺腹試驗:通過增加椎管內壓力,刺激神經根產生壓痛,以診斷椎間盤突出癥,4個步驟。(1)病人仰臥,雙手放在腹部或身體兩側,以頭枕部和雙足跟為著力點,將腹部及盆部用力向上挺起,若患者感覺腰痛及患側傳導性腿痛即為陽性。若傳導性腿痛不明顯,進行下一步。(2)患者保持挺腹姿勢,先深吸氣后暫停呼吸,用力鼓氣,直至臉面潮紅約30秒左右,若有傳導性腿痛則為陽性。(3)在仰臥挺腹姿勢下用力咳嗽,若有傳導性腿痛即為陽性。(4)在仰臥挺腹姿勢下,檢查者用手輕壓雙側頸內靜脈,若出現患側傳導痛即為陽性。?4、背伸試驗:患者站立位,讓患者盡量伸背,如有后背疼痛為陽性。說明病人腰肌、關節(jié)突關節(jié)、椎板、黃韌帶、棘突、棘上或棘間韌帶又病變,或有腰椎管狹窄癥。?5、骨盆擠壓試驗:患者仰臥位,檢查者用雙手分別于髂骨翼兩側同時向中線擠壓骨盆;或患者側臥位,檢查者擠壓其上方髂嵴。如患側出現疼痛,即為骨盆擠壓試驗陽性,提示有骨盆骨折或骶髂關節(jié)病變。?6、骨盆分離試驗:仰臥位,檢查者兩手分別置于兩側髂前上棘前面,兩手同時向外下方推壓,若出現疼痛,即為陽性。表示骨盆骨折據哦骶髂關節(jié)病變。?7、骨盆縱向擠壓試驗:仰臥位,檢查側的髖關節(jié)、膝關節(jié)半曲位,檢查者用左右手分別置于髂前上棘和大腿根部,雙手用力擠壓,若出現疼痛,即為陽性,提示單側骨盆骨折。?8、屈膝屈髖試驗:仰臥位,雙腳靠攏,囑其盡量屈髖、膝關節(jié),檢查者也可雙手推膝使髖、膝關節(jié)盡量屈曲,使臀部離開床面,腰部被動前屈,若腰骶部發(fā)生疼痛,即為陽性。若行單側髖、膝屈曲試驗,患者一側下肢伸直,用同樣方法,是另側髖膝盡量屈曲,則腰骶關節(jié)、骶髂關節(jié)可隨之運動,若有疼痛即為陽性,表示有閃筋扭腰、勞損,或有腰椎椎間關節(jié)、腰骶關節(jié)或骶髂關節(jié)等病變。但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該試驗為陰性。?9、梨狀肌緊張試驗:仰臥位,伸直患肢,做內收內旋,若有坐骨神經放射痛,再迅速外展、a外旋患肢,若疼痛立刻緩解即為陽性。說明有梨狀肌綜合癥。??10、外展外旋試驗(“4”字試驗):仰臥位,被檢查者一側下肢膝關節(jié)屈曲,髖關節(jié)屈曲、外展、外旋,將足架在另一側膝關節(jié)上,使雙下肢呈“4”字形。檢查者一手放在屈曲的膝關節(jié)內側,另一手放在對側髂前上棘前面,然后兩手向下按壓,如被檢查側骶髂關節(jié)處疼痛即為陽性。說明有骶髂關節(jié)病變。?11、斜扳試驗:側臥位,下腿伸直,上腿屈髖屈膝各90。,檢查者一手將肩部推向背側,另一手扶住膝部將骨盆推向腹側,并內收內旋該側髖關節(jié),若發(fā)生骶髂關節(jié)疼痛即為陽性,表示該側骶髂關節(jié)或下腰部有病變。?本文轉載于微信公眾號“上海市同濟醫(yī)院針推傷科”
口鎖堂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6月04日810
0
0
-
肩周炎的治療
肩周炎,又稱凍結肩,俗稱凝肩、五十肩,臨床上非常多見。是肩關節(jié)周圍肌肉、韌帶、肌腱、滑囊、關節(jié)囊等軟組織損傷、退變而引起的關節(jié)囊和關節(jié)周圍軟組織的一種慢性無菌性炎癥。該病以肩關節(jié)周圍疼痛、活動受限為主要特征,肩關節(jié)活動受限以外旋外展和內旋后伸時最為嚴重。具體可表現為肩部關節(jié)僵硬,無法舉高手臂,轉動肩部時會出現疼痛,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凍結肩患者一般會先出現肩部疼痛,繼而出現關節(jié)僵硬,接下來隨著時間的推移,以上癥狀逐漸緩解。疼痛科對于肩周炎的治療方法消炎止疼藥:包括非甾體抗炎藥、活血化瘀藥等。肩周炎患者急性期多為劇烈疼痛,此時可以使用一些鎮(zhèn)靜、止痛及肌肉松弛性藥物內服。沖擊波療法:?促進擴張、增加血液循環(huán),促進代謝和組織再生,使作用在疼痛部位的沖擊波產生止痛效果。并可軟化瘢痕等攣縮組織,改善關節(jié)活動度。神經阻滯及PRP療法:通過精確超聲引導對關節(jié)腔或關節(jié)周圍軟組織注射臭氧和消炎鎮(zhèn)痛液等,可迅速緩解疼痛,阻斷疼痛-痙攣-疼痛惡性循環(huán),從而為進一步改善關節(jié)活動提供基礎。而PRP(富血小板血漿)可以通過其內富含的生長因子,產生良好的肌腱和筋膜再生修復,減少復發(fā)。肩關節(jié)松解術:全身或神經阻滯麻醉下行肩關節(jié)粘連手法松解術,術后,囑患者加強功能鍛煉,肩關節(jié)的粘連、肩部軟組織的拘緊、攣縮情況均會大有改觀。加強肩關節(jié)肌肉的鍛煉可以預防和延緩肩周炎的發(fā)生和發(fā)展。積極進行功能鍛煉,如劃圈法、拉輪法、梳頭法、背手牽拉、臥位牽拉等。注意肩部防寒保暖冬季注意頸肩部保暖,夏天不讓空調冷氣直吹肩頸。
范嘉興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5月29日345
0
0
-
坐位被動外旋(棍子輔助)
沈光思醫(yī)生簡介沈光思,醫(yī)學博士,主任醫(yī)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科主任助理,江蘇省醫(yī)學重點人才,姑蘇衛(wèi)生人才,蘇州市衛(wèi)生青年骨干人才,蘇州市衛(wèi)生系統十佳青年標兵,中華醫(yī)學會運動醫(yī)療分會上肢學組全國青年委員、中國醫(yī)藥教育協會肩肘運動醫(yī)學專業(yè)委員會全國委員、蘇州市醫(yī)學會運動醫(yī)療專委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自2008年碩士畢業(yè)后,開始從事骨科工作,側重肩關節(jié)、膝關節(jié)、肘關節(jié)疾病的保守及手術治療。每年診治肩痛患者3000余人次,膝痛患者1000余人次,在肩關節(jié)、膝關節(jié)疾病診斷與治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2020-2021年于北京大學第三醫(yī)院做高級訪問學者1年,師從我國肩膝關節(jié)外科大師崔國慶教授,研修肩關節(jié)及膝關節(jié)微創(chuàng)手術及保守治療。近年多次擔任肩、膝關節(jié)鏡手術技術培訓班講師,為眾多醫(yī)師培訓關節(jié)鏡微創(chuàng)手術技術。(1)肩關節(jié)鏡微創(chuàng)治療:肩袖損傷(撕裂)、肩峰撞擊癥、肩周炎、肩關節(jié)脫位、盂唇損傷、肩關節(jié)滑膜炎等。(2)膝關節(jié)鏡微創(chuàng)治療:膝關節(jié)半月板損傷、膝關節(jié)滑膜炎、膝關節(jié)炎等。(3)肘關節(jié)疾?。壕W球肘、高爾夫肘等。(4)肩關節(jié)、肘關節(jié)周圍骨折和脫位。
沈光思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4月09日179
0
0
-
肩周炎治療
胡傳真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4月01日234
0
0
-
肩周炎怎樣康復鍛煉
胡傳真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3月30日127
0
2
-
肩周炎的治療方案和注意事項
您好,下面我介紹一下肩周炎的治療方案和注意事項治療方法包括:口服藥物和局部外治療法口服藥物以中藥或者中成藥為主,中藥可以給您調成顆粒,您回去直接沖的喝就好。療程為15天局部外治療法?10次為一療程?包括:1.手法整復:每天1次2.穴位貼敷:貼患處云南白藥膏:一天1次,每次貼6小時骨痛靈酊:??一天1次,每次貼60分鐘3.針灸:???每天1次?每次5-10分鐘具體操作方法視病情輕重及您的耐受程度來定。治療時間:??第一周:松解肩關節(jié)周圍粘連組織并進行關節(jié)松動術,改善肩關節(jié)活動度,緩解疼痛。第二周:?松解頸部和上肢粘連的肌肉,改善頸肩部的血液循環(huán),恢復肩部活動的協調。療效標準:1.第一周治療結束,癥狀緩解50%以上2.第二周治療結束,癥狀緩解80%以上3.上述任何一項不達標,應重新評估在制定治療方案。注意事項:1.充分休息:保證每天8小時睡眠,中午最好能臥床休息30分鐘左右。不要側躺壓住患側睡覺。2.肩關節(jié)病治療期間禁止飲酒吃辛辣及油膩飲食,避免受寒、勞累和提重物。3.急性疼痛發(fā)作前三天治療期間,肩關節(jié)不可以大范圍活動,以免加重病情??刂瓶词謾C和電腦的時間,每次不要超過20分鐘,每天不要超過60分鐘。切記:不要靠著床頭或躺著看手機、電視和書報。到時間后要進行肩關節(jié)從后向前旋轉、聳肩等運動,防止肩關節(jié)局部水腫粘連。每天要局部熱敷30分鐘,每天貼膏藥,時間為1到6個小時,如有不舒服,及時與我聯系。4.從第4天開始到第15天,肩關節(jié)要主動的活動,拉伸僵硬的頸肩部肌肉,恢復肌肉、韌帶的彈性。具體動作在就診時,我會一一告知,請定好鬧鐘,按時足量進行康復鍛煉。保持治療效果。5.休息一周后要進行復診,針對具體情況進行對癥治療,保持和鞏固治療效果。治療時間為3天左右。6.如果出現肩關節(jié)疼痛加重、上肢酸困麻木,應盡快就診。7.請您隨時關注(網上診室)公眾號,如有問題可通過平臺或微信隨時聯系,我及時給您解答。
溫晉峰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3月30日157
1
0
肩周炎相關科普號

楊永棟醫(yī)生的科普號
楊永棟 副主任醫(yī)師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直門醫(yī)院
骨科
185粉絲3200閱讀

徐銘婧醫(yī)生的科普號
徐銘婧 副主任醫(yī)師
貴州省人民醫(yī)院
康復醫(yī)學科
168粉絲4.4萬閱讀

趙林醫(yī)生的科普號
趙林 主治醫(yī)師
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疼痛科
56粉絲7.7萬閱讀
-
推薦熱度5.0沈煒亮 主任醫(yī)師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二醫(yī)院 骨科
肩關節(jié)損傷 48票
肩周炎 13票
韌帶損傷 1票
擅長:專業(yè)治療老年性肩痛(肩周炎和肩袖損傷等)!肩關節(jié)“微創(chuàng)”技術省內首屈一指!!強調傳統微創(chuàng)手術技術結合前沿再生技術及精準康復手段!??!微創(chuàng)診治“前交叉韌帶”和“半月板/軟骨”引起的膝痛不是本人最擅長,但是比一般醫(yī)生的水平還是要高很多的!!??! 具體包括:運動醫(yī)學&關節(jié)外科&再生醫(yī)學:1. 肌腱病&肌腱/韌帶損傷,半月板損傷,軟骨損傷:2. 再生治療技術(細胞治療)與傳統微創(chuàng)技術(關節(jié)鏡)相結合治療難治性運動性損傷(肩關節(jié)脫位、前交叉韌帶撕裂、半月板損傷、軟骨局部缺損等)和老年性肩痛(岡上肌腱大塊缺損、肩周炎)! -
推薦熱度5.0楊軍 副主任醫(yī)師中山醫(yī)院青浦分院 骨科
肩周炎 20票
肩關節(jié)損傷 3票
膝關節(jié)損傷 1票
擅長:擅長人工髖關節(jié)膝關節(jié)置換術,肩髖膝疾病的診治,髖膝關節(jié)炎及關節(jié)疼痛,肩周炎以及肩關節(jié)周圍各種頑固性疼痛。創(chuàng)傷骨科,足踝外科。肱骨、股骨、脛骨、髕骨等骨折的微創(chuàng)經皮內固定,關節(jié)內復雜骨折內固定。尤其對足踝部非創(chuàng)傷性疾患如拇外翻、踝關節(jié)不穩(wěn),以及足踝部的骨折和復雜損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
推薦熱度4.8范嘉興 主治醫(yī)師航天中心醫(yī)院 疼痛科
關節(jié)痛 11票
肩周炎 9票
腰椎間盤突出 9票
擅長:頸椎間盤突出、腰椎間盤突出、腰腿疼痛、關節(jié)疼痛、肩周炎、帶狀皰疹后神經痛、足跟痛、腱鞘炎、過敏性鼻炎星狀神經節(jié)阻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