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毓主治醫(yī)師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眼科 1、什么是翼狀胬肉? 翼狀胬肉是眼科非常常見的一種疾病,是由于局部球結膜纖維血管組織增生至角膜,形狀像昆蟲的翅膀而得名。 2、哪些人容易得翼狀胬肉? 本病的發(fā)生具體原因并沒有完全明確,中老年人發(fā)病比較常見,單、雙眼都有可能發(fā)病,可能與遺傳相關,另外可能與一些環(huán)境因素也有關,比如長期暴露于風沙、紫外線等環(huán)境下的人容易患病。 3、得了翼狀胬肉會有什么癥狀? 胬肉比較小的患者可能不會有明顯癥狀,胬肉長到一定程度部分患者會出現(xiàn)眼紅、眼干、異物感、眼球運動受限,當胬肉長到角膜的時候患者會出現(xiàn)視力下降。造成視力下降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胬肉直接遮擋瞳孔影響視野造成視力下降,另一個原因是胬肉引起角膜散光也會造成視力下降。 4、如何治療?能不能治好?為什么有的人需要手術,有的人不需要手術?預后如何?以后會不會復發(fā)? 對于翼狀胬肉的治療,一般以手術治療為主,但也分情況; 一般來講,對于胬肉較小未長到超過角膜緣2mm或者不愿手術的患者可以選擇保守治療,包括藥物治療,但是藥物治療基本上是為了減緩胬肉的增長或者減輕胬肉引發(fā)的癥狀,并不能使得胬肉治愈,比如非甾體類消炎藥普拉洛芬、雙氯芬酸鈉等可以減輕眼紅眼痛等癥狀,抗代謝類藥物如絲裂霉素可以有效減緩胬肉的增殖,人工淚液如海露玻璃酸鈉滴眼液可以減輕患者的異物感以及稀釋眼表的炎癥介質。 對于較小的胬肉還可以考慮冷凍治療或者激光治療,原理都是破壞胬肉的血管,使其萎縮。 對于胬肉長至超過角膜緣2mm或者因為美觀強烈要求手術的患者可以考慮手術切除,手術方式包括單純的胬肉切除術;胬肉切除聯(lián)合自體結膜移植;胬肉切除聯(lián)合羊膜移植。經過手術治療后胬肉能被治愈,但是有一定的復發(fā)概率,單純的胬肉切除術復發(fā)率較高,胬肉切除聯(lián)合移植的手術方式復發(fā)率會比較低。 5、住院天數(shù)多少?住院費用多少? 住院天數(shù)存在個體差異及地區(qū)差異,(比如胬肉比較大的患者術后反應比較重可能住院時間多一點,或者有的地方及單位胬肉是做日間手術,24小時就出院的,有的地方是住院治療而不是做日間手術,住院一般可能也就2-4天),費用也因各地醫(yī)院政策及醫(yī)保報銷政策有所不同。 6、手術后多少天能徹底痊愈?平常生活及飲食應該注意什么? 術后恢復時間因人而異,一般1個月-2個月時間能痊愈,平時飲食應該注意清淡均衡營養(yǎng),忌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煙酒,煙酒刺激不利于傷口恢復。 7、如何預防? 降低危險因素,避免長期暴露于風沙及紫外線比較強的地方,如果實在是工作需要可以佩戴護目鏡及防紫外線的眼鏡。改善生活習慣,如堅持鍛煉,戒煙戒酒等。2021年07月12日
1522
0
0
-
2021年04月21日
12991
0
2
-
陳燕云主任醫(yī)師 北京同仁醫(yī)院 眼科 我們大家都知道眼睛對我們的至關重要性,一雙水汪汪的眼睛,讓人看著就心動不已。但是眼睛是非常脆弱的,很多人可能以為干燥才是皮膚出現(xiàn)細紋的元兇,其實并不是,紫外線才是皮膚出現(xiàn)細紋的最主要原因。紫外線的長波UVA能夠穿透皮膚直接到達真皮層造成皮膚的損傷,從而使肌膚喪失彈性,繼而引發(fā)細紋。光老化還會引起眼部色斑以及黑眼圈的加重等各種眼部問題。如果做好眼部防曬,可以讓眼部細紋晚來幾年。讀到這里,大家是不是知道了眼部皮膚防曬非常重要?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yī)院眼科陳燕云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yī)院眼科陳燕云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yī)院眼科陳燕云然而,這還不是本文的重點。紫外線會加速眼部皮膚老化這一觀點已廣為人知,但是它對眼睛的傷害卻很少有人了解。因為它對眼睛的傷害更為隱蔽,它直接照到眼表、照進眼睛內部,傷害視網膜,而我們卻不能察覺。由紫外線引起的常見眼病如下:1.電光性眼炎這是高強度紫外線直接照射到眼部的表現(xiàn),比如:1.室內開著消毒用的紫外線燈,人在屋里長時間待著,過幾個小時之后出現(xiàn)眼部劇痛、視力下降;2.沒有帶防護鏡直接進行電焊操作;3.去高原雪山,沒有帶墨鏡。這些高強度紫外線照射的情況,生活中并不多見,更多時候,紫外線帶給眼睛的是長期的、緩慢的傷害,一開始難以察覺,日積月累會越來越明顯。請看下面幾種常見跟紫外線相關的眼部疾病。2.翼狀胬(nǔ)肉這個名字有點難念,指的是眼睛(通常見于內側的“眼白”)上長了一塊像翅膀一樣的肉狀物,當它長到黑眼珠中央,擋住光線,人就看不見了。紫外線越強,翼狀胬肉的發(fā)病率越高。在我國新疆、西藏等高原地區(qū)翼狀胬肉發(fā)病率最高。3.白內障 老年性的白內障最常見,它與紫外線關系密切。日照強的地區(qū),得白內障的人更多,年齡也更早。在我國的西藏和新疆地區(qū)白內障的患病率更高。4.老年性黃斑變性視網膜也會吸收紫外線,尤其是黃斑區(qū)——接受光線的中心部位。研究表明,紫外線和可見光都可以促進老年性黃斑變性及其他黃斑病變的發(fā)生。 紫外線是黃斑變性的高危因素。那么,眼部如何進行防曬呢?1.防曬霜的選擇人體眼部肌膚非常的薄弱,厚度和臉部的肌膚不同,僅僅是面部肌膚的1/3,因此涂抹臉部的防曬霜不適合眼睛四周,并且出汗和流淚容易導致防曬霜進入眼部,也有可能會讓化學防曬劑進入到眼部,引起眼部的發(fā)炎等等問題。為了減少眼部的刺激,建議大家購買專門適合眼部用的物理防曬霜或者是醫(yī)生推薦的產品。2.挑選防太陽輻射的眼鏡挑選含有防太陽輻射的眼鏡,防太陽輻射的眼鏡一般有UV400、UV、防紫外線等標識。可以在專業(yè)的眼鏡品牌中選擇,一般來說越大的鏡片,就可以更好的貼合眼部的肌膚,包裹性也比較強。3.出門使用遮陽傘、遮陽帽除了太陽鏡外,遮陽傘、遮陽帽也是很好的物理防曬方式。選擇遮陽帽的時候要選擇UFP>40的,UVA透過率<5的遮陽膜,也選比較寬的帽檐,最好選擇可以擋住眼部肌膚的。劃重點:請注意,使用遮陽傘和遮陽帽也不能替代墨鏡,仍然需要佩戴墨鏡。4.避免紫外線巔峰時期外出避免在紫外線最強勁的時候外出,一般11點-下午2點這個時間段,避免長時間在戶外,這樣來減少過度的陽光照射。大家出門一定要前20分鐘要涂抹好眼部的防曬以及臉部肌膚的防曬。最后,提醒一下,如果有近視眼,可以去專業(yè)的眼鏡店配有度數(shù)的墨鏡就可以啦!---------------------------------------------------------------------------------------------------------------如果您有什么想知道的問題,也歡迎給我留言!我會更新科普文章,為您答疑解惑。2020年07月16日
3874
0
4
-
熊瑛主任醫(yī)師 北京同仁醫(yī)院 屈光科 近日來天氣越發(fā)炎熱,紫外線照射也是越來越強,但因為紫外線屬于不可見光線,所以經常被人們忽略。實際上紫外線對眼睛的傷害很大,這種傷害是積累性的,且很難恢復。紫外線自眼睛外部進入內部,從結膜、角膜、晶狀體、玻璃體到視網膜,都會產生大小不等的損傷。 1. 翼狀胬肉 一般認為其發(fā)生與長期紫外線輻射UVA及UVB有密切聯(lián)系,男性的發(fā)生率高于女性,常見于農民、漁民等長期暴露于紫外線下的戶外人群。 2. 電光性眼炎 紫外線會造成急性角膜表皮點狀剝脫,電焊工常見,還有登山運動員也時有發(fā)生。 3. 白內障 即晶狀體的混濁,有研究表明,每天多曬太陽1小時,患白內障的可能會增加10%。為什么西藏等高原地區(qū),所見到的白內障程度往往較重,這是因為高原地區(qū)紫外線較為強烈所致。2020年05月28日
1298
0
0
-
2020年03月19日
3433
7
10
-
劉小偉主任醫(yī)師 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 眼科 瞼裂斑是生長在結膜表面,尤其是靠近黑眼球鼻側的變性的結膜組織,呈黃色或黃白色,三角形,局部可有擴張的毛細血管或充血。其形成原因可能是與紫外線照射有關,所以經常戶外活動的朋友容易患瞼裂斑,有些瞼裂斑會生長到黑眼球內(角膜內),就是我們常稱為翼狀胬肉的疾病。瞼裂斑會有哪些癥狀?1. 大部分患者無任何感覺,只是覺得眼球表面長了個東西,又是經常充血,發(fā)紅而影響外觀。2. 有少部分患者有異物感、干澀感。充血發(fā)紅時還有疼痛感。3. 持續(xù)的瞼裂斑充血有可能向角膜生長,導致翼狀胬肉。瞼裂斑的治療:1. 如果沒有癥狀,也不眼紅,對外觀沒有太多關注,可以觀察,不必治療。2. 對于充血的瞼裂斑,可以給予抗炎眼藥水治療,減輕充血和炎癥。3. 對于隆起明顯,導致異物感明顯或已經向角膜生長的瞼裂斑或者影響外觀的瞼裂斑可以手術切除。手術切除后多會有局部充血和瘢痕組織增生,一般情況下會有1個月到3個月的恢復期,少部分瘢痕增生明顯的,也會術后出現(xiàn)隆起的瘢痕。多數(shù)手術切除后能獲得良好的效果和滿意的外觀。本文系劉小偉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tabogados.com)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2018年03月28日
17765
1
4
-
王小強副主任醫(yī)師 天津市眼科醫(yī)院 眼眶病眼整形 翼狀胬肉是眼科臨床非常常見的一種疾病,俗稱“余肉”,因其形狀酷似昆蟲的翅膀故名。是瞼裂部球結膜及結膜下組織發(fā)生變性、肥厚、增生,向角膜內發(fā)展,呈三角形,侵犯角膜后日漸增大,甚至可覆蓋至瞳孔區(qū)而嚴重影響視力。1 病因 具體機制仍欠清,多考慮由于日照、紫外線、風沙、煙塵、熱、花粉等環(huán)境因素過度刺激和遺傳、代謝、免疫等自身因素綜合作用導致。多見于戶外勞動者,漁民、農民、海員、高原地區(qū)居民發(fā)病多見。2 表現(xiàn) 可單眼或雙眼發(fā)病,大多鼻側發(fā)生,少數(shù)顳側亦可發(fā)生,極少數(shù)者可鼻側顳側同時發(fā)生?;颊叽蠖酂o明顯癥狀或僅有輕度不適。進展至角膜時,由于牽扯而產生散光;或因遮蔽睡孔而造成視力障礙,非常嚴重的病例可不同程度地影響眼球運動。如果伴有眼紅充血,則可有輕微異物感等不適。少數(shù)病例胬肉雖然不大但隆起度高,患者可有異物感等不適。3 治療 小的靜止胬肉可以觀察,無需治療。如果胬肉影響視力或外觀可以手術切除。關于胬肉手術最主要的關切點在于胬肉手術后的復發(fā)問題,復發(fā)率報道不一,但無疑如何降低復發(fā)幾率是醫(yī)患共同面對和亟需解決的問題。4 手術方法 目前胬肉的手術方法主要有單純切除、頭部轉位、結膜瓣轉位、自體結膜移植、角膜緣干細胞移植等,其中前幾種手術方式因復發(fā)率較高已很少采用,較多采用的是后述手術方式,尤其是角膜緣干細胞移植,理論上講角膜緣干細胞具有阻止結膜上皮和血管向角膜內生長的屏障作用,可防止胬肉生長復發(fā)。臨床實踐中通常取自上方球結膜處,包含約0.5mm寬的角膜緣組織(此處含角膜緣干細胞),復發(fā)率很低,取得了很好的臨床效果,是我們目前采用的主要手術方式。取上方含角膜緣干細胞的結膜組織時盡量只取薄薄的一層上皮組織,取材處日后恢復快,瘢痕形成亦不明顯。少數(shù)復發(fā)胬肉或特殊情況需要羊膜移植或角膜移植。5 “手術沒做干凈嗎” 很多患者因為懼怕手術疼痛、復發(fā)等因素不肯接受手術,往往導致胬肉較大、浸潤較深,此時即使進行手術切除了胬肉組織,部分患者術后外觀上仍然看上去“黑眼球不透明”,仍像“有一層白膜蓋著”,會有手術沒做干凈的疑問,其實這是由于胬肉侵犯時間長、侵犯深度深,深層的角膜組織渾濁變性導致,不是有胬肉殘留,這些深層的混濁變性無法消除。6關于術后視力 多數(shù)患者與術前無明顯變化,部分遮擋瞳孔者可能視力會有提高,極少數(shù)病例由于浸潤較大較深,術后會有明顯角膜散光,導致視力較術前下降。7 關于手術疼痛 我們的手術過程二三十分鐘左右(依患者配合度、病情復雜程度),術中無明顯疼痛,大可不必因懼怕疼痛而緊張。術后會因為縫線及傷口刺激往往有異物感、流淚,隨著時間延長會越來越輕??p線一周左右拆除。8 術后用藥 對于預防復發(fā)非常重要。術后眼紅不適會持續(xù)一段時間,依據個人情況不同,需用藥1-3個月。2018年01月05日
21055
15
24
-
秦海峰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長海醫(yī)院 眼科 翼狀胬肉是眼科常見病,發(fā)病率非常高。 什么是翼狀胬肉? 它是瞼裂區(qū)球結膜及纖維血管膜增生,呈翼狀侵入角膜,因形態(tài)像昆蟲的翅膀而得名。一般位于眼球內側,一般肉眼即可識別。 常常有患者將翼狀胬肉當成是白內障,二者完全不同。 為什么會長翼狀胬肉? 有很多因素,主要是紫外線、風塵、煙霧等慢性刺激,因此,翼狀胬肉比較常見于戶外勞動者,如漁民、農民、海員等。 對眼睛有哪些影響? 1,一般無自覺癥狀或僅輕微異物感。 2,翼狀胬肉如果充血會呈現(xiàn)紅色,因此患者經常會抱怨自己眼睛發(fā)紅。 3,翼狀胬肉長入角膜較多時,會牽拉產生散光,引起視力下降。長到角膜中央、遮蓋瞳孔區(qū),會引起失明。 翼狀胬肉怎么治療? 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手術,沒有有效的藥物治療。 翼狀胬肉怎么預防? 戴太陽鏡減少陽光照射,減少戶外勞動時間,能夠起到一定作用。 什么時候做手術? 以往的觀念是:翼狀胬肉長的很大時,醫(yī)生才建議做手術,這是因為過去的手術技術比較落后,手術后容易復發(fā)。由于應用了現(xiàn)代顯微手術技術,目前先進的做法是:只要長入角膜2mm以上,均建議早期手術,對于長入角膜小于2mm者,如果有美容要求,也可手術。翼狀胬肉越大,手術難度越大,創(chuàng)傷也越大,復發(fā)率越高。因此,早手術,好處多。 手術的方式很多,最常用的是胬肉切除聯(lián)合自體結膜移植術,這種方法,創(chuàng)傷小,術后復發(fā)率較低。 翼狀胬肉很大,已達到瞳孔區(qū),嚴重影響視力,術后角膜會留下明顯的疤痕,視力不能完全恢復 翼狀胬肉很大,完全遮蓋瞳孔區(qū),失明,術后角膜會留下明顯的疤痕,術后只能恢復很少的視力 翼狀胬肉很小,視力不受影響,術后幾乎不留疤痕,不影響美觀2016年03月23日
3260
0
0
-
黃瀟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長征醫(yī)院 眼科 翼狀胬肉的發(fā)病與環(huán)境因素有關,復發(fā)也是。翼狀胬肉復發(fā)的高危因素有哪些呢?最主要的是紫外線的刺激。胬肉術后要避免接觸紫外線。在太陽下可以戴防紫外線的眼鏡。避免出現(xiàn)在紫外線燈打開的房間,尤其不能直視紫外線燈。也不要不戴防護面具就看人家燒電焊。其次是各種沙塵、煙塵刺激。我做了數(shù)百例翼狀胬肉手術,復發(fā)的只有2例。其中1例是我早期的患者,賣羊肉串的,他術前沒告訴我。手術很順利,但術后他馬上去賣羊肉串去了,還自己親自烤。煙熏火燎的,2個月不到就復發(fā)了。另一例是后來的患者,我很仔細的告知了術后要避免煙塵刺激,但他同一辦公室的同事中有3個大煙槍,他暫時無法脫離工作環(huán)境,自己倒是戒煙了,但二手煙的刺激使他術后3月時也復發(fā)了。最后,干燥也是危險因素之一。2013年06月06日
5163
2
1
-
喬玉春主任醫(yī)師 張家口市第四醫(yī)院 眼科 翼狀胬肉為球結膜及纖維血管組織呈翼狀侵入角膜淺層,是一種結膜組織的增殖變性引起的病變。一般認為,長期暴露于煙塵、風沙、日光下,受冷、熱刺激,結膜結締組織變性增生,肥厚的球結膜及結膜下組織由球結膜向角膜表面侵襲,其形狀酷似昆蟲的翅膀而得名。翼狀胬肉在中國傳統(tǒng)中醫(yī)學中稱之為“胬肉攀睛”,中醫(yī)學認為,本病多因外感、飲食、七情、勞欲等,使臟腑失調,邪熱上攻于目,血滯于眥而發(fā)病。若眼裂部位常受風沙、煙塵或陽光等刺激,可加速胬肉的滋生與發(fā)展。也有人認為翼狀胬肉與內直肌的節(jié)制韌帶發(fā)育過強及遺傳因素有密切關系。 本病發(fā)生于內眥者多見,也有生于外眥或內外眥同時發(fā)生,男性多于女性,常見于成年人,特別是老年人及長期戶外勞動者。病變發(fā)展緩慢,往往要經過數(shù)月或數(shù)年才逐漸侵入角膜,胬肉伸入角膜內的尖端為頭部,位于角膜緣表面的部分為頸部,位于球結膜的寬大部分為體部,通常無明顯不適感,進行性者可能伴有眼中不適,胬肉肥厚體大者,可以因侵及角膜而產生散光或進展到瞳孔區(qū)而影響視力。胬肉按其生長情況分為兩種類型。進展型:胬肉的頭部明顯隆起,頸部寬大,體部肥厚,血管擴張充血,表面不平,生長較快,其附近角膜浸潤混濁。靜止型:頭部扁平,其附近角膜混濁區(qū)小而界清,體部菲薄如膜狀,微紅色,表面平滑,病變靜止,一般不再進展,但不自行消失。2011年08月24日
4677
0
0
翼狀胬肉相關科普號

王越醫(yī)生的科普號
王越 主任醫(yī)師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yī)院
眼科
1.3萬粉絲172.5萬閱讀

李曉東醫(yī)生的科普號
李曉東 主任醫(yī)師
白城中心醫(yī)院
眼科
19粉絲2.9萬閱讀

王夢華醫(yī)生的科普號
王夢華 副主任醫(yī)師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眼科中心
310粉絲2.8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