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適癥狀和(或)并發(fā)癥的一種疾病。根據內鏡下的表現分為非糜爛性反流病、糜爛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三種類型。其中50%-70%的胃食管反流病表現為非糜爛性反流病。 本病的發(fā)生是多種因素導致食管抗反流防御機制下降、食管黏膜屏障完整性破壞、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對食管黏膜刺激的結果。燒心和反流是本病最常見和典型的癥狀,常在餐后1小時出現,臥位、彎腰或腹壓增高時可加重,部分患者可在夜間入睡時發(fā)生;非典型癥狀可見胸痛、吞咽困難或胸骨后異物感;食管外癥狀可表現為咽喉炎、慢性咳嗽或哮喘等疾病。糜爛性食管炎可合并食管狹窄、潰瘍和消化道出血,Barrett食管可發(fā)展為食管腺癌。 胃食管反流病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的人群,成人發(fā)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升高。國內外資料顯示本病的高位因素包括年齡增加、男性、白種人、吸煙、體重指數增加、過度飲酒、NSAIDs或抗膽堿能能藥物的使用、體力勞動、社會因素、心身疾病、家族史等。由于反流性食管炎的特點是慢性反復出現癥狀,因此其治療目的為:①控制癥狀,治愈食管炎;②防治并發(fā)癥;③減少復發(fā)。治療措施包括內科(非藥物治療、藥物治療)和外科(手術治療)兩部分。今天我們主要介紹一下非藥物治療的方法。 生活習慣的改變是治療基礎 1)戒煙限酒 食管下端括約肌功能降低及一過性食管括約肌松弛是本病的發(fā)病機制。煙草中含尼古丁,可降低食管下端括約肌壓力,使其處于松弛狀態(tài),加重反流;酒的主要成分為乙醇,不僅能刺激胃酸分泌,還能使食管下端括約肌松弛,也是引起胃食管反流的原因之一。故患者當忌煙、限酒! 2)減肥 肥胖者應減輕體重,因為過度肥胖易造成腹腔壓力增高,可加重胃液反流,特別是平臥位更為明顯,故應積極減輕體重以改善反流癥狀。 3)盡量減少增加腹內壓的活動 餐后保持直立,避免負重、過度彎腰,不穿緊身衣褲、不扎緊腰帶等,以免增加腹壓誘發(fā)反流。 4)床頭宜抬高10-20cm 就寢時床頭宜抬高10-20cm,因為站立時借重力作用,胃液很少反流。睡眠時床頭要抬高,以增強食管的清除力,加快胃的排空,這是簡單而有效的方法。其次,當避免餐后立即臥床和睡前進食,因為餐后下食管括約肌松弛增多,臥位反流增加。 5)合理膳食 1.避免進食高脂肪的食品,關鍵是減少脂肪的攝入量。因為膳食中的脂肪能夠明顯刺激膽囊收縮素的分泌,引起食管下端括約肌張力降低,促使胃食管反流的發(fā)生。對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來說,在日常飲食中要減少食用肥肉、奶油、全脂牛奶等高脂肪食品,盡量控制每日烹調油在25克之內。烹調方式盡量以煮、燉、汆、燴等清淡為主,少用油煎、炸、炒的方法。 2.增加膳食中的蛋白質,蛋白質可刺激胃泌素分泌,胃泌素增強食管下端括約肌張力,抑制胃食管反流。在飲食中可適當增加蛋白質,例如瘦肉、魚蝦、蛋清、脫脂牛奶等。 3.飲食要溫和、少刺激性,避免引起胃食管下端括約肌的張力降低。盡量避免食用巧克力、咖啡、可可、濃茶,鮮檸檬汁、鮮橘汁等酸性飲料,堅果(包括開心果、瓜子、栗子等)、各種零食、膨化制品,奶油蛋糕以及。這些食物會刺激胃粘膜,增加反流機會。少吃或不吃煎炸食品,如:油條、麻團、炸糕;少食用延緩胃排空的食物,多吃一些清淡、柔軟、易消化的食物;胃排空延遲,不但間接的增加了反流的機會,同時患者也會出現腹脹、噯氣等多種不適。如粽子、年糕、元宵等。少食對胃粘膜有明顯刺激的食物,這一類食物可以增加胃液分泌,引起胃內的胃酸等主要反流物的量明顯增加,也會增加反流的機會。包括濃郁的香料調味品如辣椒、咖喱、胡椒粉、蒜、薄荷等食物。 4.應細嚼慢咽、少量多餐,不宜吃得過飽。七成飽即可,因為飽食易出現一過性下食管括約肌松弛。睡前3小時內勿進食,以減少夜間因食物刺激而導致的胃酸分泌。 此外,使患者正確認識本病,保持心情舒暢,減少精神壓力,對于治療本病至關重要
反流性食管炎的癥狀都有哪些? 初期時,人們很難發(fā)現自己是不是患病,想要判斷自己是不是反流性食管炎,首先就要了解該疾病的癥狀,有幾個癥狀是很重要的。 第一:胃里的食物反流到食管和口腔 反流性食管炎最明顯的癥狀是胸骨下有燒灼感,胃里的食物容易反流,特別是在彎腰、咳嗽、腹水、低頭、仰臥等幾個動作的時候,這種現象會明顯加重。缺乏胃酸的患者,主要是因為膽汁反流才導致燒灼感,但是灼燒感嚴重并不等于病變的程度就加深了。 第二:反胃 胃酸或者是膽汁反流進入到口腔后壁,這說明胃食管出現了反流,胃里面的容物被咽下或吐出,口腔就會留有一股酸味、苦味,從而在口腔內形成異味。在吃飯、體位發(fā)生變化時,這種異味很可能會引起反胃?;颊邥形改c脹氣、咳嗽、胸部不適等現象出現。 第三:咽食困難、疼痛 初期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會有局限性的痙攣,咽食時比較困難,甚至出現嘔吐現象。隨著纖維瘢痕導致的狹窄,管徑會逐漸縮小,然后出現吞咽困難,但是部分患者可能會有反流、燒灼感覺減輕的感覺。當病人感覺食物在食管上方停頓時,會擴張食管,產生較嚴重的疼痛現象。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 及其食管外表現在臨床上很常見,后者包括咳嗽,咽喉反流(Laryngopharyngeal reflux,LPR)和哮喘。 鑒別咳嗽、咽喉反流和哮喘是否由 GERD 導致對于針對性的治療尤為重要,然而,無論是對于初診的社區(qū)醫(yī)生還是消化??漆t(yī)師這都是一個難題。 慢性咳嗽主要由胃反流刺激喉嚨并激活咳嗽反射的傳入神經引起。這通常是在吸入胃內容物后直接刺激氣管支氣管樹引起的或是通過刺激食管支氣管神經的咳嗽反射導致的。目前大多數研究將慢性咳嗽定義為持續(xù)咳嗽超過 8 周。 胃內容物反流超過食管上括約肌到達咽喉組織,引發(fā)慢性喉炎或喉咽炎,導致 LPR 的發(fā)生。 和其他原因導致的慢性咽喉炎一樣,患者經常表現為咽部不適感,異物感,咳嗽,喉嚨疼痛和或聲音變化,特別是嘶啞。 哮喘可由胃內容進入氣管支氣管樹直接刺激支氣管收縮導致。也可由于胃內容物進入食道通過迷走神經激活神經反射弧引起。和由于其他原因導致的哮喘一樣,患者通常表現為喘息和/或呼吸急促。 此外,存在食管外表現的 GERD 患者通常不存在典型的 GERD 癥狀(胃灼熱和反流),這增加了臨床醫(yī)生的鑒別難度和誤診風險。
總訪問量 178,697次
在線服務患者 7位
科普文章 15篇
年度好大夫 1位
領導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