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要突出,頸椎能突出嗎?頸椎保健,今天你做了嗎?拯救頸椎,日常做起有一種痛,叫頸椎痛一、正確認識頸椎病頸椎是脊柱中體積小,但靈活性很大、活動頻率很高的節(jié)段。頸椎病之所以高發(fā),正是人的頸椎由于不斷地承受各種負荷、勞損甚至輕微的損傷,如果沒有正確地保護好它,就會逐漸出現(xiàn)退行性病變。隨著現(xiàn)代生活節(jié)奏加快,生活壓力加大,伏案工作時間的延長、計算機、智能手機的廣泛應用,長時間開車等屈頸時間、頻率的增加,頸椎病有發(fā)病率升高,發(fā)病年齡降低的趨勢,嚴重的頸椎病還可以出現(xiàn)吞咽障礙、視力障礙、頸心綜合征、高血壓頸椎病、胸部疼痛、下肢癱瘓、猝倒等并發(fā)癥。可見頸椎病的危害不容忽視。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是頸椎骨關節(jié)炎、增生性頸椎炎、頸神經根綜合征、頸椎間盤脫出癥的總稱,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yōu)榛A的疾患。主要由于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出現(xiàn)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征。表現(xiàn)為椎節(jié)失穩(wěn)、松動;髓核突出或脫出;骨刺形成;韌帶肥厚和繼發(fā)的椎管狹窄等,刺激或壓迫了鄰近的神經根、脊髓、椎動脈及頸部交感神經等組織,引起一系列癥狀和體征。根據(jù)患者病變的部位進行分類,可分為以下幾類:1、頸型頸椎病由于頸椎退變,刺激頸部周圍肌肉、神經末梢,導致頭、頸、肩部異常感覺,常有相應的壓痛點。2、神經根型頸椎病是由于椎間盤突出、后方小關節(jié)的骨質增生或鉤椎關節(jié)的骨刺形成,以及相鄰關節(jié)的松動與移位對脊神經根造成壓迫或刺激,常導致一側上肢的脹痛、麻木等根性癥狀。3、脊髓型頸椎病由于先天性、動力性、機械性等因素對脊髓及伴行血管產生壓迫刺激而致病,表現(xiàn)為雙下肢乏力,甚至大小便失禁。4、椎動脈型頸椎病是由于各種機械性與動力性因素導致椎動脈遭受刺激或壓迫,以致血管狹窄、折曲而造成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所致,表現(xiàn)為眩暈、頭痛、猝倒發(fā)作。5、交感神經型頸椎病常由于頸椎退行性改善刺激頸部交感神經導致頭暈、眼花、耳鳴、手麻、心動過速、心前區(qū)疼痛等一系列交感神經癥狀。二、目前存在誤區(qū)1、頸椎影像學異?!兕i椎病不少人在平時的日常健康體檢中拍攝頸椎X片時,發(fā)現(xiàn)頸椎有退變,也就是常說的長了骨刺、骨質增生,便誤認為自己得了頸椎病,其實不然,頸椎骨刺、骨質增生不等同于頸椎病,只有在頸椎退行性改變致使周圍組織(脊髓、神經根、椎動脈、交感神經)受到損害,出現(xiàn)相應的臨床癥狀才能稱之為頸椎病。有不少人只是影像學有異常,但是并沒有什么不舒服,這還不是頸椎病,不過這并不代表他就沒有任何問題,骨刺、骨質增生也是一種退變,是人體的一種代償性機制,說明頸椎的穩(wěn)定性出現(xiàn)異常,才會需要增生來代償,這個時候也需要引起人們的重視,如果不良的生活習慣仍然得不到糾正,人體無法代償時就會出現(xiàn)癥狀,從而進展為頸椎病。2、重視椎間盤而忽視肌肉由于“腰椎間盤突出”這一概念的影響,人們盲目地認為椎間盤也是導致頸椎病的罪魁禍首。頸椎病的診斷、預防與治療都以椎間盤為焦點。頸椎病的預防也大多局限在姿勢的調整以防止椎間盤退變方面。很多人直到發(fā)現(xiàn)自己頸椎間盤發(fā)生了退變并有了繼發(fā)性的骨質增生才引起重視,殊不知,此期的頸椎病已經較重,預防已經相對較晚。頸椎結構比腰椎復雜,連接著頭部和軀干,我們可以把人體的頸椎比喻成一座斜拉橋,骨和椎間盤部分像是橋梁的樁基、周圍的肌肉相當于橋梁的斜拉索。斜拉索與樁基任何一方面出現(xiàn)問題都會導致橋梁的不穩(wěn);在頸椎的骨、關節(jié)、韌帶、椎間盤以及肌肉等各種組織之中,任何一種組織的退行性改變都會影響到頸椎的穩(wěn)定性。椎間盤退變只是頸椎病發(fā)生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近年來,隨著醫(yī)學的發(fā)展,椎間盤之外的其它組織越來越受到重視,許多專家對頸椎周圍的肌肉的作用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認為在頸椎病的早期最先發(fā)生的是肌肉勞損和退變,其次才是椎間盤的退變。因此把頸型頸椎病單獨作為一種類型列出來。雖然如此,肌肉的重要性并沒有得到大多數(shù)人的重視。3、重視被動治療而忽視主動治療的作用目前頸椎病的保守治療方法分為兩大類:被動治療和主動治療。其中,被動治療是患者被動地接受醫(yī)生的藥物、牽引、按摩、理療、針灸和制動等等治療,既往的大部分傳統(tǒng)的治療方法都屬于被動治療。這些方法適用于頸椎病急性期緩解癥狀的治療,尤其是對于疼痛和眩暈具有較好的短期療效。然而,這些被動治療方法并不能提高頸椎的穩(wěn)定性。主動治療主要是指充分發(fā)揮患者本人的主觀能動性,激發(fā)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鼓勵患者進行主動運動鍛煉,通過主動鍛煉,提高頸椎的穩(wěn)定性,從而達到治愈頸椎病的方法。根據(jù)是否抗阻,又可以將主動運動療法分為主動抗阻運動療法和主動非抗阻運動療法。主動抗阻運動療法是讓患者對抗一定的阻力進行肌肉功能鍛煉的治療方法,能夠達到重塑肌肉結構、增強肌肉力量和耐力、改善頸椎穩(wěn)定性的作用。主動非抗阻運動療法包括我們常用的健身體操等,對于緩解疲勞,保持正常的關節(jié)活動度有較好的作用,而對于增強肌肉力量和耐力的作用遠遠不如主動抗阻運動療法為好。既往被動治療備受青睞,而忽視了主動治療,頸椎的穩(wěn)定性不能得到改善,導致癥狀反復發(fā)作和病情惡化。目前國內仍以被動療法為主,只有少數(shù)人應用可以提高肌肉的力量和耐力的主動抗阻運動療法進行治療。頸椎周圍的肌肉無力、耐力較差持續(xù)得不到改善是頸椎病復發(fā)和惡化的重要原因。三、頸椎病的預防與保健由于當今社會的工作性質,目前只有少數(shù)頸椎病患者由于急性損傷所致,而大部分頸椎病都是由于慢性勞損引起。慢性勞損是指超過正常生理活動范圍最大限度或局部所能耐受時值的各種超限活動。①不良的睡眠體位:不良的睡眠體位因其持續(xù)時間長及在大腦處于休息狀態(tài)下不能及時調整,則必然造成椎旁肌肉、韌帶及關節(jié)的平衡失調。②不當?shù)墓ぷ髯藙荽罅浚航y(tǒng)計材料表明某些工作量不大,強度不高,但處于坐位,尤其是低頭工作者的頸椎病發(fā)病率特高,包括家務勞動者、刺繡女工、辦公室人員、打字抄寫者、儀表流水線上的裝配工等等。③不適當?shù)捏w育鍛煉:正常的體育鍛煉有助于健康,但超過頸部耐量的活動或運動,如以頭頸部為負重支撐點的人體倒立或翻筋斗等,均可加重頸椎的負荷。所以保持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對于防治頸椎病有著很好的作用。1、正確坐姿每天用電腦的時間很長,下班還要坐車或是開車,一天“坐”的時間就會特別長,頸椎病就這樣“坐”出來了。2、注意保暖無論冬夏,都要給自己的頸椎以舒適的溫度。即使是為了美麗,也要在辦公室準備一件披肩,以保護好頸背部。偶然有受寒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就給自己煎一碗驅寒湯。做法如下:取紅糖2湯匙、生姜7片,將紅糖、生姜與適量的清水一同放入鍋中,煎煮10分鐘即成??擅咳诊?劑,分2次飲完。3、做5分鐘頸椎操4、午休之后活動一下很多白領都有吃完飯午休一下的習慣,如果休息之后能夠起來做做擴胸運動或者其它的動作的話,對緩解頸椎酸痛感也會有很大的幫助5、選擇健康的枕頭枕頭和床也是養(yǎng)護頸椎的重要因素。枕頭過高或者過低、床墊過于柔軟都會連累頸椎受損。中間低、兩端高的元寶形保健枕頭可以對頸椎起到很好的支撐對于頸椎不好的人來說,木板床、棕繃床是首選,過軟的床則不利于頸椎的健康。6、正確睡姿趴在座位上耷拉著腦袋就睡對頸椎帶來的傷害非常大。專家提醒大家,午間或在車上可采取向后仰躺的姿勢稍事休息,一定要為頸椎找到扶托點,比如在頸部后面墊一件卷裹的衣服或U形頸舒枕等。7、進行全身運動人體每個部位本來就息息相關,沒有脫離整體的局部健康,因此,全身運動,對于康復與治療頸椎病將會更有效。對于頸椎病患者而言,打羽毛球、游泳等,不僅運動了全身,還非常具有針對性。8、保持好心情研究表明,多愁善感、脾氣暴躁的人易患神經衰弱,神經衰弱會影響骨關節(jié)及肌肉休息,長此以往,頸肩部容易疼痛。所以即便天氣炎熱也要注意保持健康、快樂、平和的心情,讓自己遠離頸椎疾病。四、頸部功能鍛煉常說“三分治,七分養(yǎng)”,頸椎病也是這樣,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該如何鍛煉和保護我們的頸椎呢?首先,我們來自測下我們的頸椎是不是有問題,頸椎靈活點如何呢?坐位或站立位,頭居正中,兩眼平視前方。依次下列動作的檢查:①屈曲用頦部去觸胸前,正常頸椎可屈曲35°~45°。②伸展盡量仰頭,正常能后伸35°~45°。③用右耳觸碰右肩,左耳觸碰左肩。正常兩耳至同側肩峰的距離相等,側屈約為45°。兩肩要等高,動作時肩不可抬起。④旋轉分別去接觸左右肩,但不能抬高肩部去觸頦部。正常的旋轉每側60°~80°有些人覺得脖子不舒服了,會選擇“一圈一圈搖脖子”的方法來緩解頸椎不適。其實,頸椎結構復雜,這樣的話并不能緩解疲勞,反而不利于頸椎的穩(wěn)定,容易導致頭暈、惡心、疼痛等癥狀。如果你想改善一下頸椎問題,也可以做點簡單的頸椎運動。但請注意,頸椎病較重的以及椎動脈型和脊髓型頸椎病患者不宜做頸椎操,老年人也不宜做這項運動。下面簡單介紹下頸椎的保護和鍛煉方式。第一式:前俯后仰先抬頭后仰,同時吸氣,雙眼望天,停留片刻;然后緩慢向前胸低頭,同時呼氣,雙眼看地。第二式:舉臂轉身先自然站立,舉右臂,手掌向下,抬頭目視手心,身體慢慢轉向左側,停留片刻。在轉身時,要注意腳跟轉動45度,身體重心向前傾,然后身體再轉向右后側,旋轉時要慢慢吸氣,回轉時慢慢呼氣,動作緩慢、協(xié)調。轉動頸、腰部時,要盡量轉到不能轉為止,停留片刻,回到自然式后,再換左臂。來回反復做兩次。第三式:左右旋轉先將頭部緩慢轉向左側,同時吸氣于胸,讓右側頸部伸直后,停留片刻,再緩慢轉向左側,同時呼氣,讓左邊頸部伸直后,停留片刻。這樣反復交替做四次。第四式:提肩縮頸雙肩慢慢提起,頸部盡量往下縮,停留片刻后,雙肩慢慢放松,頭頸自然伸出,還原自然,然后再將雙肩用力往下沉,頭頸部向上拔伸,停留片刻后,雙肩放松,并自然呼氣。反復做四次。第五式:左右擺動頭部緩緩向左肩傾斜,使左耳貼于左肩,停留片刻后,頭部返回中位;然后再換右肩,這樣左右擺動反復做四次。第六式:波浪屈伸下頜往下前方波浪式屈伸,在做該動作時,下頜盡量貼近前胸,雙肩扛起,下頜慢慢屈起,胸部前挺,雙肩往后上下慢慢運動。下頜屈伸時要慢慢吸氣,抬頭還原時慢慢呼氣,雙肩放松,做兩次停留片刻;然后再倒過來做下頜伸屈運動,各練兩次。
說起骨折,大家都不會陌生,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能夠導致骨折的因素越來越多,工地事故、交通意外、意外摔倒、運動損傷等都可能引起骨折,骨折的發(fā)生也越來越多,正是有了這么多骨折的患者,也促使了骨科的不斷進步,包括技術的進步,材料的進步,理念的進步。過去骨折的治療原則是復位、固定、功能鍛煉,現(xiàn)在是復位、固定、康復治療。康復這個概念在近年來不斷被人們提到,它究竟有著什么樣的魅力,骨折后為什么要做康復呢?早期的康復治療對于骨折患者有著下列作用:促進腫脹消退減輕疼痛防止肌肉萎縮促進骨折愈合防止關節(jié)粘連、軟化疤痕防止廢用綜合征不進行早期的康復治療又會有什么后果呢?關節(jié)活動受限肌肉萎縮,肌力減退步態(tài)異常日常生活能力差我們都知道骨折后需要進行復位、固定,固定的方法多種多樣,有內固定(鋼板、螺釘、髓內釘?shù)龋┖屯夤潭ǎㄖЪ?,石膏夾板,小夾板,熱塑板材等)等方式,無論何種固定方式,其目的都是一樣的,為了給骨折端提供一個穩(wěn)定的位置,促進骨折的愈合,其實還有一個目的,堅強的固定是進行早期康復治療的保障,有了堅強固定的保障,才有可能進行早期的康復治療,在這一點上,內固定的方式更利于早期的康復治療,但是有利就有弊,內固定的同時對周圍軟組織的損傷一般要大于外固定,具體選擇何種方式由骨科醫(yī)生決定,他們會根據(jù)患者的病情選擇最恰當?shù)闹委煼桨浮T诓煌碾A段我們要選擇不同的康復方法,治療的目標也不一樣。早期因骨折還不很穩(wěn)定,不能過多的活動,主要目標是防止并發(fā)癥、維持關節(jié)活動度;中期骨折處有了一定的穩(wěn)定性,周圍軟組織的損傷也已基本愈合,主要目標是恢復肌力、關節(jié)活動度;在疾病后期骨折已基本愈合,恢復了一定的肌力和關節(jié)活動度,但是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一些運動功能還有待恢復,所有我們需要進行更負責的功能訓練。早期目標:防止并發(fā)癥,維持關節(jié)活動度康復治療方法有:體位擺放與處理持續(xù)關節(jié)被動運動(CPM)骨折部位上下關節(jié)的活動抬高患肢健肢與軀干的活動物理因子(理療):經皮神經電刺激(TENS)超短波、磁療、冷療低中頻電療、超聲波、紫外線中期目標:恢復肌力、關節(jié)活動度增強肌力:①神經肌肉電刺激②生物反饋③等長收縮訓練④閉鏈練習⑤抗阻訓練⑥等速肌力訓練等?;謴完P節(jié)活動范圍:①主動運動②助力運動③被動運動④關節(jié)牽引⑤關節(jié)松動術⑥彈性支架后期目標:日常生活恢復運動能力本體感覺訓練:位置覺、肌肉的快速收縮反應、肌張力調節(jié)平衡訓練:可分別在雙腳、單腳、閉眼狀態(tài)下進行靈活性及協(xié)調性訓練:功率自行車、跑步等在治療的過程中,康復方案并非一成不變的,在遵照總的原則的前提下,需要根據(jù)患者的病情變化隨時調整治療方案??祻驮瓌t促進骨折愈合,保持骨折良好對線對位恢復和增強肢體的固有生理功能康復治療早開始,從復位固定后專業(yè)人員指導下,患者主動參與主動運動為主,被動運動為輔調整或暫停康復治療的指征生命體征不穩(wěn)定發(fā)熱肺栓塞下肢深靜脈血栓骨折固定不穩(wěn)定伴發(fā)不宜康復治療的疾病患者不配合我們要牢記!保護≠不運動運動≠不保護康復治療不僅限于我們最??吹降陌馔取坷ò殡S著患者的苦叫聲),那都是部分患者錯過了最佳康復時機才導致了關節(jié)粘連??祻椭委煹淖畲笠饬x在于早期的介入以避免功能障礙的出現(xiàn),正所謂“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這才是作為一名康復人最想看到的。本文為大家簡要介紹了骨折后的康復原則,但是骨折的方式多種多樣,每個人又存在個體差異,這就要求患者應該根據(jù)自身條件及傷病和手術情況的不同,在專業(yè)醫(yī)生的指導下開始和完成康復。
今天我們來談科普,說到科普,“傷筋動骨一百天”可以算是我國比較早的科普宣傳了,至今仍被廣大群眾流傳。其中的含義到底是什么?大家是如何理解的呢?傷筋動骨,顧名思義就是筋和骨受到了傷害,“筋”通??梢岳斫鉃楝F(xiàn)代醫(yī)學的肌肉、肌腱、韌帶等組織,“骨”則是骨骼以及其組成的關節(jié)。都是人體運動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們的運動和日常生活中,經常會不可避免的受到損傷,肌肉、肌腱、韌帶等受傷就是我們常說的拉傷、扭傷,常常在我們的運動過程中出現(xiàn),以運動損傷為主,通常傷后去拍個X光不會有明顯異常,認為沒問題,就直接回家了,所以經常被忽視,耽誤了病情,肌肉的拉傷和韌帶的扭傷在損傷較重的情況下是需要臨床處理的,如果斷裂了那還有可能需要手術,處理不當則會造成功能障礙。而骨骼的損傷則常見于暴力碰撞,則會出現(xiàn)明顯的疼痛、腫脹、出血,通常會進行固定,根據(jù)傷情的輕重選擇手術內固定或者小夾板外固定,目的都是為了讓骨骼更好的愈合。那么為什么得等到“一百天”呢,老百姓通常理解為傷筋動骨后需要休息一百天才會痊愈,那么事實是怎樣呢?首選我們要一分為二地看,筋和骨的傷后情況是不太一樣的,剛才前面已經提到,運動損傷可輕可重,輕微的損傷不需要那么久,早期進行冰敷減輕腫脹,等腫脹消退后就可以進行適當?shù)墓δ苠憻捔耍绻^嚴重的損傷或者肌腱、韌帶鍛煉的話則比較復雜了,需要的時間也會更長了,甚至需要手術重建,如膝關節(jié)十字韌帶的鍛煉則多需要重建以恢復其功能,一般需要3個月左右才可以恢復日常的生活能力,但是仍然需要接受規(guī)范的康復治療,休息并非就是臥床制動,過分的制動會導致很多不良的后果(如關節(jié)活動受限 肌肉萎縮,肌力減退 步態(tài)異常 、日常生活能力差等),甚至出現(xiàn)血栓引起肺栓塞危及生命。如果是骨折的話則一般都需要進行固定,骨折的愈合分為血腫炎癥機化期、骨痂形成期、骨板形成塑形期。影響骨折的因素有很多,如年齡、體質、骨折的部位以及受傷的情況等,若患者本身患有糖尿病,那愈合時間會較長,不同的部位因血供不一樣其愈合時間也會有所不同,小腿中下段、股骨頸、髕骨、踝部等血運較差部位的骨折需要的恢復時間較長,而肩關節(jié)、手腕、鼻骨、胸部等血運較好部位的骨折需要的恢復時間較短。通常在骨科住院的時間治療不會太長,一般2周到1月左右就出院了,離骨折愈合的時間還很長,這期間通?;颊呓邮艿闹笇Щ蛑委熑狈y(tǒng)一,有的患者接受了較正確的指導或康復治療,功能得到了較好的恢復,有的人盲目地認為這期間需要靜養(yǎng)、制動,到了3個月骨折好了,功能就自然會恢復,其實是不可能的,在這期間我們要防止肌肉萎縮、防止關節(jié)粘連,要做的事還有很多,不是靜養(yǎng)就能好的??偟膩碚f,傷筋動骨一百天是個比較籠統(tǒng)的概念,古人能總結出這一觀點確實不易,但是時代在進步,知識在更新,一百天也不是絕對的,因受傷的部位、損傷的程度不同,其康復所需要的時間也不一樣,我們不能盲目地照搬,更不能認為這一百天就是臥床靜養(yǎng)了,這樣會造成嚴重的后果,肢體功能的恢復需要經過康復訓練才能夠盡可能達到傷前水平。本文的目的在于告訴大家,每個人的損傷情況都不盡相同,康復方案也不一致,在經過了急性期骨科處理后,一定要接受正規(guī)的康復指導或訓練,不能怕造成二次損傷就選擇靜養(yǎng),也不能盲目的冒進,兩者均不可取,現(xiàn)在一般的三甲醫(yī)院都成立了康復醫(yī)學科,能夠為廣大患者提供幫助,希望大家都能得到有效、正確的康復,早日恢復健康。本文系羅高俊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tabogados.com)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總訪問量 23,469次
科普文章 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