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病人的飲食療法及注意事項
我國腦卒中的發(fā)病率、死亡率明顯高于冠心病,而西方國家則相反,冠心病的發(fā)病率高。究其原因,除種族、遺傳、環(huán)境等因素外,飲食結構和營養(yǎng)因素的不同是很重要的原因。因此,糾正營養(yǎng)失調和進行飲食營養(yǎng)治療是防治中風病的重要途徑之一。中風病人飲食營養(yǎng)治療的目的是全身營養(yǎng)支持,保護腦功能,促進神經(jīng)細胞的修復和功能的恢復。在飲食營養(yǎng)供給上要求個體化,即根據(jù)病人的病情輕重,有無并發(fā)癥,能否正常飲食,消化吸收功能、體重、血脂、血糖、電解質等因素,提出不同的飲食營養(yǎng)治療方案。在急性期飲食治療是讓病人能度過危急階段,為恢復創(chuàng)造條件?;謴推趹岢龊侠盹嬍车慕ㄗh,糾正營養(yǎng)不足或營養(yǎng)失調,促進恢復和防止復發(fā)。1.中風急性期重癥病人飲食:重癥或昏迷病人在起病的2~3d之內如有嘔吐、消化道出血者應禁食,從靜脈補充營養(yǎng)。3天后開始鼻飼,為適應消化道吸收功能,開始的幾天內以米湯為主,每次200~250ml,每天4~5次。在已經(jīng)耐受的情況下,給予混合奶,以增加熱能、蛋白質和脂肪,可用牛奶、米湯、蔗糖、雞蛋、少量植物油。對昏迷時間較長,又有并發(fā)癥者,應供給高熱能、高脂肪的混合奶,保證每天能有蛋白質90~110g,脂肪100g,碳水化物300g,總熱能10.46MJ(2500kcal),總液體量2500ml,每次300~400ml,每天6~7次。鼻飼速度宜慢些,防止返流到氣管內。必要時可選用勻漿飲食或要素飲食。2.中風急性期一般病人飲食:熱能可按125.52~167.36kJ(30~40kcal)供給,體重超重者適當減少。蛋白質按1.5~2.0g/kg,其中動物蛋白質不低于20g/d,包括含脂肪少的而含蛋白質高的魚類、家禽、瘦肉等,豆類每天不少于30g。脂肪不超過總熱能的30%,膽固醇應低于300mg/d。應盡量少吃含飽和脂肪酸高的肥肉、動物油脂,以及動物的內臟等。超重者脂肪應占總熱能的20%以下,膽固醇限制在200mg以內。碳水化物以谷類為主,總熱能不低于55%,要粗細搭配,多樣化。限制食鹽的攝入,每天在6g以內,如使用脫水劑,或是利尿劑可適當增加。為了保證能獲得足夠的維生素,每天應供給新鮮蔬菜400g以上。進餐制度應定時定量,少量多餐,每天4餐,晚餐應清淡易消化。若中風病人神智清醒,但進食時有時發(fā)生嗆咳,則應給予糊狀飲食,其飲食內容為蒸蛋羹、肉末菜末稠粥、肉末菜末爛面條、牛奶沖藕粉、水果泥或將飯菜用搗碎機搗爛后給病人食用。3.中風病人康復期飲食:中風病人康復期無吞咽困難,宜以清淡、少油膩、易消化的柔軟平衡膳食為主。(一)應限制動物脂肪,如豬油、牛油、奶油等,以及含膽固醇較高的食物,如蛋黃、魚子、動物內臟、肥肉等,因為這些食物中所含飽和脂肪酸可使血中膽固醇濃度明顯升高,促進動脈硬化;可采用植物油,如豆油、茶油、芝麻油、花生油等,因其中所含不飽和脂肪可促進膽固醇排泄及轉化為膽汁酸,從而達到降低血中膽固醇含量,推遲和減輕動脈硬化目的。(二)飲食中應有適當?shù)鞍踪|,常吃些蛋清、瘦肉、魚類和各種豆類及豆制品,以供給身體所需要的氨其酸。一般每日飲牛奶及酸牛奶各一杯,因牛奶中含有牛奶因子和乳清酸,能抑制體內膽固醇的合成,降低血脂及膽固醇的含量。飲牛奶時可將奶皮去掉。豆類含豆固醇,也有促進膽固醇排出的作用。(三)要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因其中含維生素C和鉀、鎂等。維生素C可降低膽固醇,增強血管的致密性,防止出血,鉀、鎂對和因管有保護作用。(四)可多吃上結含碘豐富的食物,如海帶、紫菜、蝦米等,碘可減少膽固醇在動脈壁沉積,防止動脈硬化的發(fā)生。(五)每日食鹽在6克以下為宜,因食鹽中含有大量鈉離子,人體攝入鈉離子過多,可增加血容量和心臟負擔,并能增加血液粘稠度,從而使血壓升高,對中風病人不利。(六)忌用興奮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食物,如酒、濃茶、咖啡及刺激性強的調味品。此外,少吃雞湯、肉湯,對保護心腦血管系統(tǒng)及神經(jīng)系統(tǒng)有益,且需忌暴食。4.中風病人食療方:(一)肝陽暴亢者,飲食宜清淡甘塞,如綠豆、芹菜、菠菜、冬瓜、黃瓜、徐瓜、桔、梨等。忌食羊肉、雞肉、狗肉、韭菜、大蒜、蔥等辛香支竄之品。(二)痰熱腑實,風痰上擾者,飲食以清熱,化痰,潤燥為主,如蘿卜、綠豆、徐瓜、冬瓜、梨、香蕉、芹菜,忌食羊肉、雞肉、對蝦、韭菜、辣椒、大蒜等。(三)氣虛血瘀者,飲食宜益氣,健脾通絡之品,如山藥苡仁粥、黃芪粥、蓮子粥、白菜、冬瓜、木耳、赤小豆等。(四)肝腎陰虛者,飲食以養(yǎng)陰清熱為主,如百合蓮子苡仁粥、甲魚湯、波菜湯石、面湯、銀耳湯、黃瓜、芹菜等。(五)風火上擾者,飲食宜予白菜湯、綠豆湯、蘿卜湯、芹菜湯、小米粥面湯,西瓜汁,油菜湯,忌食油膩肥甘厚味等生溫助火之品。5.預防中風食療方:(一)黑木耳6克,用水泡發(fā),加入菜肴或蒸食??山笛?、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二)芹菜根5個,紅棗10個,水煎服,食棗飲湯,可起到降低血膽固醇的作用。(三)吃鮮山楂或用山楂泡開水,加適量蜂蜜,冷卻后當茶飲。它能擴張血管,具有降壓和促進膽固醇排泄的作用。若中風并發(fā)糖尿病,不宜加蜂蜜。(四)生食大蒜或洋蔥10~15克,可降血脂,并有增強纖維蛋白活性和抗血管硬化的作用。(五)中風病人飯后飲食醋5~10毫升,有軟化血管的作用。(六)香蕉花飲:香蕉花5克,水煎代茶飲??深A防中風及腦血管意外。(七)芹菜汁:芹菜適量。將芹菜洗凈去根,搗爛取汁。每日服3次,每次3湯匙,天為一療程。清理內熱,降壓安眠。主治中風、高血壓,對血管硬化亦有較好療效。(八)小米麻子粥:冬麻子、薄荷葉、荊芥穗各50克,小米150克。將冬麻子炒熟去皮研細;砂鍋內放水先煮薄荷葉、荊芥穗,而后去渣取汁,再將麻子仁、小米同放汁內,加水煮成粥即可。每日1次,空腹食。滋養(yǎng)腎氣,潤腸,清虛熱。可輔治中風以及大腸滯澀。
曹匯林 濟源市中醫(yī)院 中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