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Thomson提出肛墊下移理論并逐漸為人們認可,隨著人們對痔的本質及發(fā)生機制認識的不斷深入,痔的治療在理念上和方法上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中華醫(yī)學會外科學會肛腸外科組于2000年4月對痔的概念進行了新的界定:“痔是肛墊病理性肥大、移位及肛周皮下血管叢血流淤滯形成的局部團塊",其治療的目的在于減輕、消除主要癥狀,最大限度的保護肛門生理功能。根據(jù)這一概念治療痔的新方法不斷問世。對于痔的外科治療,認識也趨于一致。無癥狀的痔無需治療,有癥狀的痔治療的目的是消除或緩解癥狀,主要是糾正病理生理性改變,而不是根治有病理改變的肛墊。正是本著無痛、微創(chuàng)的理念,使RPH手術得以快速發(fā)展。RPH治療原理:(1)套扎后粘膜皺縮,肛墊上提;(2)局部炎癥反應致使粘膜、粘膜下層與淺肌層粘連,肛墊固定于較高位置;(3)部分阻斷痔的血供或減少靜脈倒流,減少痔的充血肥大或血流淤滯,使痔塊萎縮;(4)直接套扎痔塊基底部上緣,可以即刻止血。RPH術具有手術操作簡便,無需麻醉,手術時間短,術后疼痛輕微和術后恢復快的優(yōu)勢,其更短的住院時間、更低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以及更輕的術后疼痛使其更適合作為門診外科手術,同時,也符合微創(chuàng)外科手術的要求,值得臨床推廣。
下肢靜脈曲張是一種血液倒流性疾病,常發(fā)生在大隱靜脈及其屬支。激光腔內治療主要是利用激光的熱損傷而達到閉塞大隱靜脈的治療目的。靜脈腔內激光治療的原理是通過小口徑的光導纖維在靜脈內輸送送外線激光,導致靜脈腔內血液沸騰產(chǎn)生蒸汽氣泡,蒸汽氣泡的容積與激光能量有直接的關系,引起內皮細胞和內膜廣泛的熱損傷,最終導致靜脈閉塞。與傳統(tǒng)手術相比具有手術創(chuàng)口小,出血少,痛苦少,恢快復,可早期活動,住院時間短,美容效果顯著等優(yōu)點,尤其對女性患者更具吸引力。
總訪問量 39,597次
在線服務患者 6位
科普文章 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