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胰島素的使用注意事項
??談談糖尿病患者胰島素的使用注意事項????????????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島素是非常普遍的現象,但是臨床上經常見到不規(guī)范使用,或者錯誤使用的一些情況,導致血糖控制欠佳。在此,以幾個臨床遇到的病例為例,提醒患者正確使用胰島素?;蛘咦圆橐幌拢约河靡葝u素的時候,是否是正確的。1.“血糖指標正常并不是治療糖尿病的目的”胰島素是什么藥?是什么作用?相信大部分患者張口就來,降糖藥,降低血糖。那么,降低血糖的目的是什么呢?用藥僅僅是為了讓血糖指標看起來正常嗎?其實,看現在糖尿病相關藥物的發(fā)展方向就知道,降糖不是目的,防治血糖過高導致的靶器官損害才是目的。有些病人,看著血糖是正常的,但是糖尿病的眼病、神經病變、周圍血管病甚至腎病,卻沒有控制好,甚至在發(fā)展。那么,血糖正常的意義在哪里呢。所以,糾正大家第一個認知上的誤區(qū),“血糖指標正常并不是治療糖尿病的目的,預防并發(fā)癥才是”2.“胰島素不是萬能的”第二點就是講,“胰島素不是萬能的,不能追求血糖指標正常而不斷加大胰島素用量”。我常跟自己的病人普及一點,想降糖是很簡單的事情,只要加大胰島素的用量就行了。不管你多高的血糖,我大劑量的加胰島素,那就一定是能降下來的。但加大劑量,并不是正確的用藥途徑,如果你只是靠加大胰島素用量來維持血糖的話,請規(guī)范就醫(yī)。什么叫大劑量,給大家一個顯而易見的標準的話,不超過40u。有個女病人,入院的時候甘精胰島素,一次量用到20u,一天一次,晚上打,沒用其他藥物,空腹血糖是10-14mmol/L左右,控制不好。按理來說,甘精胰島素作為長效胰島素,對控制空腹血糖還是效果可以的,但患者約70kg,用到20u/日,算是大劑量了,依然不行。到我這就診的時候,我講這樣肯定是不可以的,要減量,加藥。見到10u/日,加二甲雙胍,一次一片(0.5g),一天三次,沒幾天血糖就基本控制在空腹6—7mmol/L。前幾天一個住院患者,也是講血糖控制不好,在家里自己打胰島素,不會調量,據說是當地醫(yī)生指導的,只管把胰島素的量往上加,入院的時候一個不到60kg的人,一天的胰島素總量用到了60u。入院當天壓根沒管他之前的用法,直接減量加藥,采用的是“門冬胰島素+甘精胰島素”,所謂“三短一長”方案,加二甲雙胍一次一片,一天三次。出院的時候指導胰島素總量在34u/日,血糖控制基本達標。所以說,一味的增加胰島素量并不能解決血糖問題。從醫(yī)學來講,使用胰島素要解決胰島素抵抗的問題。通俗來講,就是機體對胰島素的利用度下降了,現在要提高利用度,而不是一味的外源補充。胰島素從病理毒理上講,可能除了低血糖以外,沒有什么大的副作用,但實際上,胰島素是有促生長的作用的,比如說你的血管里的斑塊、身體里的結節(jié)、更嚴重的癌細胞,都會被胰島素滋養(yǎng)。所以我提倡“胰島素不是萬能的,要合理使用,能小量不大量”。3.“及時更換胰島素筆針頭,檢查胰島素藥液的狀態(tài)”關于胰島素筆使用的問題,作為醫(yī)生實際上關注不多,我們把胰島素筆怎么用怎么打針的問題都交給了護士,護理承包了健康宣教、指導用筆和幫患者注射胰島素的工作。但作為醫(yī)生,當你認為降糖方案比較合理,卻不能解決問題的時候,要考慮醫(yī)囑以外的問題。在患者住院期間,我們新開的胰島素、新買的胰島素筆和針頭,這些使用起來一般沒什么問題。但是要注意患者,自己在家?guī)淼墓P和藥物是否規(guī)范。這也是從兩個患者身上學到的。第一個患者去年住院,來院的時候血糖控制不好,根據他的用藥情況,感覺用量和用法還可以,怎么血糖會控制不好呢。第二天還是第三天的時候,檢查了一下患者的胰島素筆情況,甘精胰島素一支是300u,患者自述每天用10u-14u不等,已經用了半個月,但是當打開胰島素筆的時候,發(fā)現里面的藥液還是滿滿的。好嘛,壓根沒有打進去,胰島素針頭是堵掉的。第二個患者的血糖的情況控制還可以,從化驗上看空腹血糖正常,糖化6.3%,只能說略高,對于六七十歲的老人家來說,這樣的血糖結果是可以接受的。問題是,患者用的是門冬胰島素30R,一餐用了15u左右,一天三次。作為預混胰島素來說,一般是不應該用這樣的大劑量的,拿出來檢查了一看,胰島素是白色渾濁的冰凍的狀態(tài)。問過才知道,患者每次打完胰島素就放進冰箱,用的時候拿出來解凍。很明顯,胰島素保存不當,藥效估計是有問題的了。這里要告知患者,第一,胰島素針頭,需要及時更換。理論上講,用一次換一次,但對大多數患者來說,因為費用問題,需要節(jié)約,那么至少三五天要換一個,長時間反復使用,一個是剛提到的有可能堵塞,另一個也會因為針頭變鈍增加痛感,引起局部皮膚感染。第二個,胰島素的保存問題,對于已經開封的胰島素正在使用的胰島素來講,常溫保存即可,無須冰箱冷藏。對于未開封使用的胰島素,可以冰箱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