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的手術指征1,新近發(fā)現“肝血管瘤”但與其他肝占位性病變性質難以鑒別, 尤其是合并有肝炎病毒指標陽性或慢性肝病病史者。2,有臨床表現的肝血管瘤, 如腹痛、鄰近器官受壓, kasabach -Merritt (血小板異常消耗)綜合征。3,生長速度明顯的血管瘤年齡:對年齡 超過60歲以上患者手術要慎重,無明顯癥狀不要手術。瘤體大?。?lt;5cm一般不需手術,定期隨訪;5-10cm應遵照上述指征決定;>10cm一般需手術切除。發(fā)生在肝周邊、帶蒂生長、復雜危險部位的血管瘤手術應相對積極。青年女性的巨大肝血管瘤:肝血管瘤有在妊娠期瘤體生長增大加快的特點和分娩時可致破裂大出血的危險。特殊職業(yè):對從事劇烈運動的職業(yè)或愛好者, 如拳擊、足球等, 可能招致肝外傷的巨大肝血管瘤者,可考慮手術切除。
胃轉流手術時機選擇會直接影響到治療的效果。研究發(fā)現,患者患病時間越長,年齡越大,痊愈的可能性越小,因此及早的手術干預對療效也相當重要。胃轉流手術適應癥:1、符合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2、胰島功能處于代償期(血漿胰島素水平>正常值);3、糖尿病病史不超過十五年,胰島還殘存有一些功能,超過十五年胰島功能就很差,這時手術效果較差,往往術后無法完全停用胰島素;4、沒有嚴重并發(fā)癥;5、糖尿病病史小于15年或年齡小于70歲。胃轉流手術禁忌癥:
疝氣是一種多發(fā)性疾病,尤其是兒童和中老年人群中患疝氣的非常多,據有關資料顯示:全世界每年大約有兩千萬例的腹股溝疝患者。疝氣一般發(fā)生率為1-4%,男性是女性的15倍,在中國,老年人口超過3億,60歲以上人口疝的發(fā)病率為1.18%,老年人疝的患者大約為540萬,因此在中國仍有上百萬疝的患者在忍受著痛苦。 1 什么是腹股溝疝:我們將發(fā)生在腹股溝區(qū)的疝稱為腹股溝疝,它包括斜疝、直疝和股疝。任何臟器或組織離開了原來的部位,通過人體正常的或不正常的薄弱點或缺損、孔隙進入另一部位,即稱為疝。最常見的疝是腹外疝,其中95%是腹股溝疝,是外科最常見疾病之一。 2 什么原因引起腹股溝疝:造成疝氣的原因有腹壁強度降低和腹內壓力增高兩個因素。老年人?;加新灾夤苎住⑶傲邢僭錾蚀?、習慣性便秘等疾?。婚L期的慢性咳嗽、排尿困難、排便費力,致使腹腔內壓力增高,排擠、壓迫腹內臟器向腹壁薄弱的區(qū)域移位。另外,因心肺疾病、肝臟疾病引起的腹水,也會緩慢引起腹壓升高。老年人腹壁肌肉、肌腱退變,強度減低,加上肥胖或長期患病臥床等因素,極易導致腹壁肌肉萎縮而患疝氣。 3 什么人易患疝氣: 據不完全統(tǒng)計,中國大約有過百萬的疝患者。腹股溝疝常見于男性患者,主要原因是由于腹股溝管后壁的腹壁缺損,腸襻由此膨出,形成疝塊,可下降至陰囊。股疝一般發(fā)生在大腿上方,常見于女性。在中國,老年人口超過3億,60歲以上人口疝的發(fā)病率為1.18%。醫(yī)學專家相信,還有成千上萬的人忍受著疝的痛苦。 4 腹股溝疝有什么癥狀:疝是可以看到或可以感覺到的。當您發(fā)現大腿根部或腹股區(qū)附近有腫塊出現,平臥時可能消失,偶爾可感到疼痛不適,運動時可加重,這時您可能得了疝氣,應盡快看醫(yī)生。小孩出生后一年內,家長可以看到或摸到這些小嬰兒的陰囊明顯增大有腫物,用手指輕壓腫物可以使它還納腹腔。這就是嬰兒疝氣。 5 為什么疝氣會疼痛:患了疝時 ,你會感到不舒服,特殊是當咳嗽、舉重物或站立很長時間時。這由于體內的組織在一定的壓力下被推進薄弱點,當更多的組織被推進腹壁的薄弱區(qū)域時壓力增加感到疼痛。當疝進一步發(fā)展和惡化,你會感到劇烈的疼痛。 6 疝氣有哪些危害:1.輕者在局部有腫塊,偶有脹痛;2.重者可伴有腹部絞痛、惡心、嘔吐、便秘、腹脹等癥狀;3.如不及時處理,部分突出的小腸將由于停止血運而導致壞;4.更嚴重者將導致感染,引起膿毒血癥,威脅生命。因此,除少數特殊情況外,疝氣均應盡早施行手術修補。 7 得了疝氣怎么辦:疝氣發(fā)病以兒童和老年人多見,又以男性患者居多。老年患者一開始腹壁出現一個不該有的包塊,而且平臥后消失,這種情況幾乎可以肯定就是疝,疝患者輕者在局部有腫塊,偶有脹痛,重者可伴有腹部絞痛、惡心、嘔吐、便秘、腹脹等癥狀,如不及時處理,部分突出的小腸將由于停止血運而導致壞死,嚴重者將導致感染,引起膿毒血癥,威脅生命。因此,除少數特殊情況外,疝氣均應盡早施行手術修補。因為嬰兒的腹股溝管到出生后6個月才閉鎖,所以嬰兒疝氣在6個月以內還是有可能自愈的。但是如在一歲以后,疝氣不消失或有增大的趨勢,就不可能自愈了。因此6月以上嬰兒患有疝氣應考慮手術治療。 8 疝氣可以自愈嗎: 疝是不能自愈的,盡管它不會在短時間內惡化 。早期或輕度癥狀患者會感到疼痛,下腹墜脹、消化不良、腹瀉等。病情不斷發(fā)展后,由于腫塊墜入陰囊,會造成活動及行走不便。嚴重者,會造成嵌頓,如不及時處理,會造成腸壞死,甚至危及生命,而徹底治療這疾病的唯一方法是手術治療。 9 如何治療:唯一能治愈"疝"的方法就是手術治療。因此得了疝氣的患者應該到正規(guī)醫(yī)院去進行手術治療。手術治療可分為傳統(tǒng)手術治療和無張力疝修補術兩種。傳統(tǒng)手術治療由于"缺孔"組織間有一定的距離,強行縫合后,其造成的張力易導致疼痛劇烈及術后復發(fā),復發(fā)率為10-15%。術后病人需臥床三天,出院后休息三周,三個月不能參加重體力勞動。因此傳統(tǒng)手術已逐漸被淘汰。目前許多醫(yī)院采用無張力疝修補術,切口小,對患者損傷小,剝離面小,屬于微創(chuàng)外科范疇,沒有縫線張力,不破壞正常的解剖結構。這種治療方法簡單、快速、并發(fā)癥少、病人痛苦小,能迅速恢復正常體力活動,術后三日即可出院,一周后恢復正常體力活動,術后復發(fā)率<1%,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所植入的合成材料是目前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認的唯一符合植入材料八項標準的生物植入材料。因此廣大疝氣患者應去除對手術的恐懼心理,及時去醫(yī)院接受手術治療。 10 無張力疝手術前、后應注意哪些問題:大多數無張力疝手術都可以在局麻下完成,因此手術前醫(yī)生只按求做一些常規(guī)的例行檢查;無需治愈引起腹壓增高性疾?。痪致橄率中g無需禁食水;無需灌腸;無需下尿管。局麻手術術后即可進食。無需平臥三天,無需壓迫切口。年輕無基礎疾病患者術后即可下床活動,但建議臥床1-2天,不限制活動。術后抗炎2-3天,無需拆線,術后2-3天可以出院。傳統(tǒng)手術治療,患者需要在幾個月甚至半年后才能恢復正常工作。無張力疝修補手術解決了這一難題,一般患者只需休息數天,輕體力勞動者1-2周可恢復正常工作;重體力勞動者,還需要稍長時間恢復。術后1周和1月門診復查 11腹腔鏡疝修補術 腹腔鏡疝修補術是近年來發(fā)展起來的無張力修補術。這種方法是通過腹腔鏡方法將疝補片置入腹股溝”缺孔“的后方以加強腹股溝管的后壁。由于這種方法是將補片置放于腹股溝的最深面,可最大限度減少術后的復發(fā)。腹腔鏡腹股溝疝修補術具有疼痛輕、切口小、恢復活動早等優(yōu)點,術后在腹股溝區(qū)不會留有手術疤痕,但存在需全身麻醉、費用偏高等缺點。腹腔鏡疝修補對雙側疝和復發(fā)疝最具優(yōu)勢。
總訪問量 666,819次
在線服務患者 970位
科普文章 4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