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fā)性下肢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與股靜脈戴戒術安陽市脈管炎醫(yī)院 張廣利一、什么是原發(fā)性下肢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原發(fā)性下肢深靜脈功能不全屬于下肢靜脈血液倒流性疾病,是下肢靜脈曲張類疾病的一種,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逐漸被認識,之前本病一直被當做下肢靜脈曲張對待,是一種常見病、多發(fā)病,在下肢靜脈曲張病變中,本病約可以占到80%。為了更好地了解本病,首先就要簡單了解下肢靜脈的解剖特點。下肢靜脈系統(tǒng)的主要功能是將肢體遠端的血液運輸回心臟,它分為深靜脈和淺靜脈兩組,深、淺靜脈之間有交通靜脈相連通,淺靜脈就是平時下肢上肉眼可見的靜脈,分為大、小隱靜脈;而深靜脈分為股總靜脈、股淺靜脈、股深靜脈、腘靜脈等,都位于深層組織中,多數(shù)在肌肉間隙之間穿行,所以看不到。無論深、淺靜脈還是交通靜脈,其管腔內(nèi)都有很多對靜脈瓣膜,這些瓣膜都是單向開放的,正常情況下只允許血液向心方向回流,不允許倒流。當由于各種因素這些瓣膜功能遭到破壞時,就失去了它的單向開放功能,血液由于重力的作用就會倒流,即向肢體遠端回流,從而引起靜脈倒流性疾病,造成下肢靜脈系統(tǒng)淤血和高壓,而導致一系列的臨床癥狀和體征。在這些靜脈瓣膜中,有一對瓣膜的作用最為重要,那就是股淺靜脈的第一對瓣膜,這一對瓣膜平時所能承受的壓力強度最大,可達350-420mmHg,這也是它抗拒逆向壓力的限度。一旦這一對瓣膜功能遭到破壞,血液由于垂直血柱重力作用,使血液向肢體遠端倒流,就會順序損壞深靜脈中的諸對瓣膜,下肢深靜脈的壓力增高,使下肢深靜脈擴張,造成瓣膜的兩葉不能靠攏,進一步加重瓣膜的功能不全,下肢血液失去了正常的單向向心回流的功能,就會發(fā)生靜脈血液淤積,使下肢靜脈內(nèi)的壓力進一步增高,這也必然會影響到深、淺靜脈之間的交通靜脈和淺靜脈,交通靜脈和淺靜脈內(nèi)的瓣膜所能承受的壓力比深靜脈瓣膜要小得多,很容易在深靜脈壓力增高的情況下也失去功能,從而使淺靜脈隆起,即靜脈曲張,或使原有的下肢靜脈曲張加重,這就是臨床上血液倒流性疾病形成的原理。因此,所謂原發(fā)性下肢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就是指在多種因素作用下,深靜脈中瓣膜的游離緣伸長、松弛、下垂,使其失去了單向開放的作用,加之深靜脈管腔擴張,不能使兩個相對的瓣葉在管腔中緊密對合,使深靜脈內(nèi)血液倒流,造成下肢靜脈系統(tǒng)內(nèi)高壓和血液淤滯,而引起一系列臨床癥狀和體征。二、原發(fā)性下肢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有哪些臨床表現(xiàn)?本病的臨床表現(xiàn)與下肢靜脈曲張類似,但是遠較大隱靜脈曲張明顯和嚴重。1.淺靜脈曲張 這是最早出現(xiàn)的病理改變。多發(fā)生于沿大隱靜脈和(或)小隱靜脈分布位置的淺靜脈擴張、伸長,而行程蜿蜒迂曲,部分可出現(xiàn)球狀擴張、曲張的靜脈可因血流緩慢而合并感染,導致血栓性淺靜脈炎。2.腫脹,脹痛這是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靜脈高壓的特征性表現(xiàn)。下肢出現(xiàn)明顯的乏力,酸脹不適或脹痛,有時可有小腿肌肉抽搐。小腿均勻性腫脹,脛前可有指壓性水腫。癥狀在午后、行走時加重,晨起、休息或抬高患肢后可緩解。3.皮膚營養(yǎng)性改變 這些變化包括皮膚萎縮、脫屑、瘙癢、色素沉著,皮膚和皮下組織硬結、濕疹,甚至潰瘍。擴張的淺靜脈壁變薄,易因外傷或自行穿破而并發(fā)大出血,且難以自行停止。三、原發(fā)性下肢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如何診斷? 首先是根據(jù)患者的下肢臨床癥狀和體征,已如前述; 其次,做相關的檢查:包括肢體應變?nèi)莘e描記(SPG)檢測,肢體光電容積描記(PPG)檢測,動態(tài)靜脈壓測定,下肢靜脈彩超和下肢靜脈造影檢查。這些檢查中,后兩者是最常用,且最有價值的診斷方法。 下肢靜脈彩超檢查: 這是一種迄今為止最先進的無損傷檢查方法,在相當程度上可以替代靜脈造影檢查,它可以觀察靜脈瓣膜的活動,判斷倒流的部位,并利用血流頻譜測定靜脈血倒流的量。彩超診斷報告中顯示深靜脈管脛增寬,管壁光滑,不厚,連續(xù)性好,探頭加壓后管腔可壓癟或消失;瓣膜存在,但邊緣較模糊且相對短??;做Valsalva試驗(屏氣試驗)時,彩色血流出現(xiàn)色彩“逆轉(zhuǎn)”,血流頻譜出現(xiàn)持續(xù)性反向血流的靜脈返流征。下肢靜脈造影檢查:這是一種有創(chuàng)性檢測手段,但仍是目前診斷下肢靜脈病變的“金標準”。分四種:1.下肢深靜脈順行造影術:其特征為①深靜脈主干增粗,常呈明顯直管狀擴張;②瓣膜影模糊或消失,該處的靜脈段失去竹節(jié)狀膨隆外形;③大隱靜脈顯影呈曲張狀態(tài),嚴重時局部擴張呈囊狀;④內(nèi)踝上方可見增粗的交通靜脈,在潰瘍周圍特別明顯。2.下肢深靜脈逆行造影術??梢耘袛嗌铎o脈倒流的范圍。3.腘靜脈插管造影術。是一種下肢深靜脈瓣膜功能定位檢測手段。4.曲張淺靜脈造影術。可以清晰地顯示患肢功能不全的交通靜脈。四、原發(fā)性下肢深靜瓣膜功能不全與繼發(fā)性下肢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有什么不同? 下肢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分為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兩種。原發(fā)性下肢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和下肢靜脈曲張一樣,也是一種常見病、多發(fā)病,在下肢靜脈曲張類疾病中約占80%.其發(fā)病可以有先天性的靜脈壁薄弱,或靜脈瓣膜發(fā)育不良等因素,在此基礎上加之長期靜脈近側(cè)段逆向壓力增加并作用于深靜脈瓣膜,靜脈管腔擴張,使瓣膜失去單向開放功能,是主要因素。繼發(fā)性下肢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則是由于其它下肢深靜脈疾病造成的,最常見的原因是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當患有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時,由于血栓的存在,引起靜脈腔內(nèi)的無菌性炎癥。少數(shù)病人的深靜脈血栓可被逐漸吸收,隨著血栓被吸收,有炎癥的靜脈瓣膜或消失、或短縮,失去了瓣膜應有的功能,也就失去了其抗血液倒流的功能。 但單從臨床癥狀上二者基本相同,即和下肢靜脈曲張的癥狀一樣,很難區(qū)別,需結合病史,及彩超或血管造影來鑒別。五、原發(fā)性下肢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與單純性下肢靜脈曲張有何區(qū)別?二者在臨床上都可見到下肢靜脈曲張,后期都形成 皮膚的色素沉著、皮疹、瘙癢,甚則潰瘍,所以一般的體格檢查很難把二者區(qū)別開來,需借助必要的輔助檢查。下肢彩超和下肢深靜脈逆行造影是最常用,也是最有價值的檢查方法。彩超檢查是一種比較簡單,準確而且沒有痛苦的檢查方法,它可以把深靜脈的管徑大小、血管內(nèi)膜情況、血流方向及有無血液倒流等情況清楚地顯示出來,有經(jīng)驗的檢查醫(yī)師單憑彩超就可以準確做出判斷。而下肢靜脈造影更能直觀地顯示下肢深靜脈的形態(tài)、通暢情況和瓣膜功能。原發(fā)性下肢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的彩超和靜脈造影表現(xiàn)已如前述,而原發(fā)性下肢靜脈曲張主要是淺靜脈的擴張異常,深靜脈則正常。 20世紀80年代以前兩種疾病一直混同為一種疾病,都認為是下肢靜脈曲張,一直到1980年以后,才由Kistner醫(yī)生經(jīng)過長期的探索和研究后才確認,原發(fā)性下肢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是一種獨立的疾病,而且在下肢靜脈曲張中占有較大比例(約80%)。六、怎樣治療原發(fā)性下肢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 治療下肢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的主要目的是恢復深靜脈瓣膜的功能,消除血液的倒流。這就要重建瓣膜的功能,其手術方式主要包括兩大類:瓣膜修復術和瓣膜替代術。由于所有靜脈瓣膜中股淺靜脈第一對瓣膜位置恒定,最堅韌,所以所有重建瓣膜手術都是圍繞股淺靜脈第一對瓣膜進行。(一)瓣膜修復術,包括三種:腔內(nèi)瓣膜修復術、管壁外瓣膜修復術和瓣膜戴戒術(又稱瓣膜包窄術) ①股淺靜脈瓣膜腔內(nèi)修復術 手術主要是將股淺靜脈第一對瓣膜的游離緣與管壁做多個間斷縫合,使其縮短并回復到正常的半挺直狀態(tài),使瓣窩在充滿倒流的血液后,兩個相對瓣葉的游離緣能夠在管腔正中緊密對合以制止倒流。 ②股淺靜脈瓣膜管壁外修復 即在股淺靜脈第一對瓣膜所在部位的靜脈管壁上,做一系列間斷縫合,使管腔縮窄,以恢復靜脈瓣膜單向開放功能。 ③股靜脈戴戒術(又稱股靜脈瓣膜包窄術)。另列專題介紹。(二)瓣膜替代術,包括三種:自體帶瓣靜脈段移植術,深靜脈移位術和腘靜脈外肌袢形成術。 ①自體帶瓣膜靜脈段股淺靜脈移植術本手術是將一段含有功能完好瓣膜的自體靜脈段,移植于股淺靜脈第一對瓣膜下方,以防止血液倒流。 ②下肢深靜脈移植術 即將功能不全的股淺靜脈近段切斷,近側(cè)斷端予以結 扎,遠側(cè)斷端與有完好瓣膜功能的大隱靜脈或股深靜脈近側(cè)段做端-側(cè)吻合。 ③腘靜脈外肌袢形成術 本手術也稱“腘靜脈瓣膜替代術”。手術原理是在下肢腘窩部選用內(nèi)側(cè)和外側(cè)各1條大腿屈肌肌腱,形成“U”形肌袢,置于腘動、靜脈之間,在下肢活動時,肌袢與腿肌肉交替作用,發(fā)揮瓣膜樣作用,促使血液回流。 需要強調(diào)的是,在施行無論哪一種瓣膜重建術后,必須同時處理功能不全的大(?。╇[靜脈、曲張的淺靜脈和功能不全的交通靜脈,才能取得滿意的效果。 另外,在施行手術后的恢復期內(nèi),患肢行彈力繃帶包扎或穿著醫(yī)用循序減壓彈力襪也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促使病情恢復和防止復發(fā),要求至少穿著3-6個月,長期穿著醫(yī)用循序減壓彈力襪對保護患肢靜脈則更有益。七、股靜脈戴戒術是怎么回事 股靜脈戴戒術是瓣膜修復術的一種,通常指股淺靜脈第一對瓣膜戴戒術。其手術原理是通過縮小擴張的股淺靜脈第一對瓣膜處的靜脈口徑,使瓣膜的兩個瓣葉靠攏,就能糾正瓣膜的功能不全,防止血液倒流。手術時,首先在患肢大腿根部做一縱形切口,顯露出股總靜脈、股淺靜脈和股深靜脈,找到股淺靜脈第一對瓣膜所在的位置,用手指拍擠法證實有血液倒流,取一段人工修復材料,寬一般為2cm,長為所測得有瓣膜處的血管周長的2/3,用血管縫線將其包繞縫合于瓣膜處的靜脈管壁外,縮小其管徑約1/3,并與管壁縫合數(shù)針加以固定。這樣血液倒流瓣窩充盈時,由于擴大的管腔已被縮小,可將兩個瓣葉松弛的游離緣限制在管腔中并互相靠攏,不再向下方翻轉(zhuǎn),從而制止血液倒流。本手術創(chuàng)傷較小,又不用切開靜脈內(nèi)腔,所以手術并發(fā)癥很少,但要取得好的療效,關鍵是要掌握管腔縮窄的程度恰到好處,否則縮窄的太少,不能使病變的瓣膜功能恢復,以制止血液倒流,起不到治療作用;而過度縮窄,則又會影響下肢靜脈血液向心回流,導致回流障礙,易并發(fā)血栓形成,應引起重視。安陽市脈管炎醫(yī)院于06年開展本手術以來,已治療患者幾百例,均取得了較好的手術效果,填補了安陽市的空白。在施行本手術時,同期施行下肢靜脈腔內(nèi)激光治療術,不但解決了血液倒流問題,也處理了大(?。╇[靜脈、曲張的淺靜脈和交通支靜脈,手術徹底而微創(chuàng),臨床效果滿意。
動脈硬化閉塞癥(Atherosclerotic occlusion,ASO)系動脈粥樣硬化的常見并發(fā)癥,為中老年人最常見的一種周圍血管疾病,由于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不斷擴大和繼發(fā)血栓形成,引起動脈管腔狹窄甚至閉塞,出現(xiàn)患肢慢性或急性缺血癥狀,其典型癥狀為間歇性跛行,并伴有肢體怕冷、膚溫低、麻木、酸困乏力、刺痛,足背動脈減弱,繼則可出現(xiàn)皮膚蒼白、蒼黃或紫暗、皮膚干燥,脫屑、汗毛脫落,趾(指)甲變形等營養(yǎng)障礙性改變,嚴重者出現(xiàn)潰瘍、感染或壞疽,疼痛劇烈,晚期多繼發(fā)血栓形成,或粥樣硬化斑塊脫落,堵塞動脈血管管腔,迅速出現(xiàn)高位肢體廣泛性壞疽而危及生命.近年來,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飲食結構的不合理以及人口的老齡化,ASO的發(fā)病呈明顯上升趨勢,成為影響中老年人生活質(zhì)量以及危害其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2001年以來,筆者采用經(jīng)驗方(銀杏活血方)治療本病,取得了顯著療效,現(xiàn)總結如下,以饗同道。.臨床資料1. 1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共156例,其中男117例,女39例;年齡最大的87歲,最小的54歲,病程最短的19天,最長的17個月,.其中54~64歲13例,64~74歲121例,75歲以上的22例.同時伴有高血壓者119例,伴有冠心病者61例,伴有血栓閉塞性脈管炎(TAO)者15例。.1. 2診斷標準 參考“中華全國中醫(yī)學會脈管專業(yè)委員會”1992年<<周圍血管病中醫(yī)研究最新全書>>診斷標準;(1)發(fā)病年齡在40歲以上,或有全身動脈動硬化病變者;(2)具有典型的趾端冷痛或灼熱感,小腿酸麻脹痛,間歇性跛行,靜息痛,夜間加重;肢端膚色暗紅、青紫.肌肉萎縮,肢體大、中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趾端出現(xiàn)干性壞疽,疼痛劇烈等癥狀;(3)肢體及腦血流圖提示動脈搏動性血流量減少,動脈彈性下降或消失.彩超檢查提示動脈粥樣硬化或閉塞等予以確診。2 治療方法 銀杏活血方基本組成:銀杏葉30g,山楂30 g,紅景天30 g,丹參30g ,赤芍30 g,元胡20g,牛膝15g,桃仁15g,紅花15g,水蛭15g,地龍30g,三七10 g,土元15g, 壁虎4g,每日一付,水煎分二次服,15天為一療程,高血壓,冠心病者加服其常規(guī)治療藥物;久病氣虛者加人參,黃芪,白術,茯苓;畏寒肢冷者加附子,桂枝等;疼痛劇烈,徹夜難眠者加制乳沒,米殼或用止痛鎮(zhèn)靜藥;熱毒熾盛肢端潰爛者加解毒化瘀丸.(組成:二花50 g,大黃12g, 地龍、土鱉蟲、水蛭各20g,,乳香,沒藥、全蟲、山甲各10g, 蜈蚣3條,元胡30g,等)。3療效標準及結果3 1療效標準 參考<<周圍血管病中醫(yī)研究最新全書>>標準和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1995頒布實施的<<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治愈:患肢疼痛消失,膚色、膚溫恢復正常,瘡口愈合,步履活動自如,或趺陽脈可觸及。好轉(zhuǎn):疼痛基本消失,但步履活動不能持久,瘡口范圍縮小.未愈:疼痛不能控制,潰瘍不能愈合,或繼續(xù)向近心端發(fā)展。3 2治療結果 治愈:79例,好轉(zhuǎn)53例,未愈:24例,總有效率84.62%。4 典型病例:楊某某,男,73歲,退休職工,2004年1月14日來診?;颊哂?個月前出現(xiàn)雙下肢酸困不適,趾端怕冷、麻木,逐漸加重,間歇性跛行,繼則出現(xiàn)右4、5趾壞死、潰爛。當?shù)刂委煙o效,經(jīng)當?shù)蒯t(yī)院醫(yī)生介紹來求治。時見雙下肢發(fā)涼怕冷,間歇性跛行(不足100M),夜間疼痛,下肢膚色紫暗,膚溫低,干燥脫屑,肌肉萎縮,趾甲變形,足背紅腫,右4、5趾潰爛,有臭味,足背動脈、脛后動脈搏動消失。彩超提示:雙下肢動脈動粥樣硬化,管腔閉塞、血流中斷。實驗室檢驗:血漿總膽固醇(TC)8.13mmol/L(正常值2.33 mmol/L ~5.69mmol/L),甘油三脂(TG)7.61mmol/L(正常值0.565 mmol/L ~1.695mmol/L),紅細胞計數(shù)3.8×1012/L,白細胞計數(shù)15×109/L中性粒細胞87%,淋巴細胞13%。測體溫38.10C。診斷為動脈硬化閉塞癥。住院給予中藥:山楂30g, 銀杏葉30g, 紅景天30g, 丹參30g, 赤芍30g, 元胡20 g, 牛膝15g, 桃仁15g, 紅花15g, 水蛭15g, 地龍30g, 三七10 g,, 土元15g, 壁虎4g, 制乳香12g, 制沒藥12g, 米殼20g, 每日一付,水煎分二次服,加用青霉素800萬單位靜點以控制感染, 7天后疼痛減輕,足背紅腫消退,夜能入眠,癥狀好轉(zhuǎn),唯感飲食差,停用抗菌素,前方去乳香12g, 沒藥12g, 加白術20g, 雞內(nèi)金15g, 繼服7天。入院治療45天后,患肢疼痛消失,膚色膚溫基本正常,間歇性跛行消失(慢行1000M無明顯不適)。壞死的右4、5兩趾脫落,殘端結痂,足背動脈可觸及,臨床痊愈。出院囑其繼服解毒化瘀丸,活血通絡丸(均為安陽市脈管炎醫(yī)院制劑),每日3次,每次各5g.飯后服.半年后復診.癥狀無反復。5討論 動脈硬化閉塞癥(ASO),是動脈動粥樣硬化病變累及周圍動脈并致慢性閉塞的一種疾病,是全身動脈粥樣硬化的一部分,目前認為其與高血壓、高脂血癥、肥胖、高血糖、吸煙等因素有關,導致血脂異常及動脈內(nèi)皮細胞受損引起血管壁的通透性升高,使脂質(zhì)移入動脈內(nèi)膜,移入的脂質(zhì)引起血液中單核細胞及動脈中膜的平滑肌細胞進入內(nèi)膜,吞噬脂質(zhì)形成泡沫細胞并發(fā)生壞死,崩解,刺激內(nèi)膜纖維組織增生,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及動脈內(nèi)膜增厚。隨著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增大,加之斑塊處的繼發(fā)性出血和血栓形成,逐漸導致病變處的動脈管腔狹窄和閉塞,從而引起患肢缺血的一系列臨床表現(xiàn)。中醫(yī)認為:本病屬“脫疽”范疇,究其原因是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恣食辛辣厚味之品,飲食結構不合理,加之人口的老齡化,人到老年宗氣漸衰,氣不足,則推動、溫養(yǎng)、氣化等作用減弱,血流緩慢,難以維持血和津液的正常運行,氣虛無以推動血行,血行不暢,致使血行瘀滯,瘀阻經(jīng)絡而發(fā)諸癥.銀杏活血方中銀杏葉、山楂、丹參、紅景天、元胡、牛膝、桃仁、紅花、水蛭、地龍、土元、壁虎、三七諸藥具有破血逐瘀,活血行氣,通絡止痛的功效,據(jù)現(xiàn)代藥理研究,銀杏葉的的主要有效成份是銀杏黃酮,其具有擴張血管,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抗氧化、調(diào)血脂作用,可明顯提高高密度脂蛋白(HDL),對抗血小板活化因子,降低血液黏度、血漿膽固醇、血液纖維蛋白原,改善血漿膽固醇和磷脂的比例,同時抑制膠原誘導的血小板變形和減慢血小板最大聚集程度,抑制血栓形成。紅景天、三七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能夠很好的清除人體內(nèi)自由基,和元胡、牛膝、桃仁、紅花、水蛭、丹參、地龍、土元、壁虎等藥合用,具的很好的降血粘、降血脂及降膽固醇的作用,用以治療本病效果甚佳。
1、什么是脈管炎? 脈管炎是一種慢性病、非化膿性、閉塞性動、靜脈疾患。中醫(yī)稱“脫疽病”。二千多年前的古醫(yī)書《內(nèi)徑》中就有記載:“發(fā)于足趾名日脫疽,其狀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斬之?!币陨峡梢哉f明脈管炎是一種古老的疾病,也是目前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疾病之一。2、脈管炎有哪些臨床表現(xiàn)? 脈管炎的早期癥狀一般不易發(fā)現(xiàn),如單側(cè)肢體發(fā)涼,甚至是冰涼、麻木。間歇性跛行(即行走一段路程后即感不腿肚瘦脹,疼痛,被迫停休一會后,方可繼續(xù)行走,而后又重復出現(xiàn))。這類癥狀可持續(xù)數(shù)年,常被誤診為風濕等病。中期主要癥狀是疼痛,尤其是夜間疼痛厲害,嚴重影響睡眠。后期就會出現(xiàn)趾壞死,如不能得到有效治療就會導致截肢。3、脈管炎發(fā)病原因有哪些 ?目前引起脈管炎的病因不明,可能與以下因素 有關 :1、受寒:如凍傷、冷水等物理因素導致血管收縮,閉塞、缺血。2、外傷:尤其是閉合性損傷,導致血管內(nèi)淤血;3、吸煙酗酒;4、其他因素如:感染、遺傳,自身免疫。4、哪些人易患脈管炎?長期在室外或野外動作的農(nóng)民、工人、貨運司機、礦工、漁民,有吸煙嗜好人群,有過外傷史的人,都是脈管炎高發(fā)人群。而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腦血栓的病人易患脈管炎。5、得了脈管炎怎么辦? 脈管炎是目前醫(yī)學界的疑難癥之一。發(fā)病率雖然較低,但對人類的危害最大,致殘率最高。早期確診,及時治療是關鍵。一般認為早期得到積極有效治療,方可免于截肢痛苦,病至后期,不僅病人痛苦大,而且費用高,截肢率高。因此,如感到肢體有發(fā)涼、麻木等癥狀的要及時到??漆t(yī)院就診。6、目前治療脈管炎的方法有哪些? 目前,單一的治療方法療效較差。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是最佳途徑。如:中藥內(nèi)服、外用、靜脈輸液、肢體動脈內(nèi)用藥,干細胞移植,外科取栓,血管搭橋手術,高壓氧治療等。7、怎么預防脈管炎? 戒煙、酒,防寒、保暖、防外傷、節(jié)制房事,暢情志。8、脈管炎包括哪些疾病? 廣義的脈管炎包括:動脈、靜脈、淋巴系統(tǒng)的疾病。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動脈炎硬化閉塞癥,雷諾氏綜合癥,動脈栓塞,靜脈血栓形成等。9、為什么說老年動脈硬化閉塞癥后果更嚴重? 老年性動脈硬化閉塞癥是動脈老化所致。這類病人多有其它器官動脈硬化之表現(xiàn),如冠心病、高血壓,且相當一部分病人系糖尿病并發(fā)癥,表現(xiàn)為全身大動脈硬化,常導致高位截肢,此類病人后果更為嚴重。10、目前治療脈管炎的現(xiàn)狀如何? 脈管炎屬疑難雜癥,被稱為“不死的癌癥”。此話雖有些夸張,但是也說明了治療此病比較刺手,我院是目前國內(nèi)乃至世界上治療脈管炎的??漆t(yī)院,其規(guī)模大,技術力量強、治療手段多樣,療效最好,采用中醫(yī)為主,中西醫(yī)結合,外科手術,“三位一體”治療方法,大大提高了治療效果。
總訪問量 878,052次
在線服務患者 814位
科普文章 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