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磊
主任醫(yī)師 教授
科主任
消化內科藍宇
主任醫(yī)師 教授
3.4
消化內科賈綺賓
主任醫(yī)師 副教授
3.3
急診科鄭俊福
主任醫(yī)師
3.3
消化內科萬曉萍
主任醫(yī)師 副教授
3.3
消化內科梁學亞
主任醫(yī)師
3.3
消化內科張小晉
主任醫(yī)師
3.3
消化內科吳改玲
主任醫(yī)師
3.3
消化內科李笠
副主任醫(yī)師
3.3
消化內科程遠
副主任醫(yī)師
3.3
樊宇靖
副主任醫(yī)師
3.3
消化內科張靈云
副主任醫(yī)師
3.3
消化內科高巖
副主任醫(yī)師
3.3
消化內科高彥
副主任醫(yī)師
3.3
消化內科陳維娜
主治醫(yī)師
3.2
消化內科毋睿涵
醫(yī)師
3.2
結腸息肉是常見病,腺瘤性息肉是結腸癌的癌前病變。 90%的結腸癌,都是由結腸腺瘤發(fā)現(xiàn)變化而來的。 所以作為消化內科大夫,消化內鏡大夫,最常見的日常工作,就是各種切息肉,幾乎每天都切。 發(fā)上兩個之前腸鏡下結腸息肉電切的病例圖片,讓您了解一下,大夫的視角,怎么具體處理這些小東西 個人習慣,我現(xiàn)在切息肉,不僅是扁平息肉,只要不是大長蒂 一律都先“打個水墊” 就是照片中淡藍色的液體,打到息肉下面 起到將息肉和腸壁隔離的作用,可以大大降低電切時對正常周邊組織的熱損傷作用 一,降結腸息,最初息肉在是視野中的位置不好,調整之后到達最順手操作的位置 用注射針,在息肉下面注射藍色液體,把息肉“抬起來” 切之(這里切所用的不是“刀”,而是一個類圓形的金屬圈,套在息肉根部下面,勒緊,通電,就“切”下來了) 切完之后的傷口張開著,給用金屬夾子夾起來,減少出血和穿孔發(fā)生率,加速愈合,夾子后期可以自行脫落,隨大便排出 三分多鐘,搞定 二,回盲部息肉,位置很不好,只能看到一半 通過粘膜下打水墊,把息肉向操作一側抬起來,以達到良好的暴露,可以看到息肉的全貌了,這個過程略費時間 切之,用金屬圈勒上的樣子 切后傷口 用夾子把傷口“縫上” 看不到全貌的息肉,調整位置再切之,用六七分鐘,過程還是是滿意的 天天做鏡子,天天切息肉,切的越多,越能感覺到,看起來簡單的基本操作,實際可優(yōu)化和調整的細節(jié)并不少 每一個息肉都不同,都可以高傲的大喊 “我們不一樣” 怎樣切的安全,漂亮又快速,值得不斷總結
首先問個問題 治療和改善便秘,重要么? 因為,不便秘的人 是不懂便秘人的苦的,就像 首先,醫(yī)學術語來說,排泄,都是正反饋的,正反饋的意思,就是行為啟動以后,越來越來勁,直到完成排泄,順暢的排泄,應該是爽的。 往俗了說,所有把物質排出人體之外的行為,都應該是爽的(為避免通俗變粗俗,具體都有啥請自行補腦)。 那么很顯然,便秘,影響了你本該每天都體會到的爽。 所以治療和改善它,太重要了! 咱們這里要說的便秘,指的是功能性便秘,結腸有器質性疾病的不包含在內哈(比如長了結腸癌,腸腔不通造成的便秘;比如巨結腸和嚴重的肛門矛盾運動等) 表現(xiàn)為便秘的結腸器質性疾病,是需要做結腸鏡等檢查來排除的。 內科慢性病,必然先得聊飲食和生活習慣。(大夫的原則就是,有時我雖然知道你戒不了煙,戒不了酒,我也得勸你戒) 我國慢性便秘診治指南強調,合理的膳食、多飲水、運動、建立良好的排便習慣是慢性便秘的基礎治療措施。 1.膳食 增加纖維素和水分的攝入,推薦每日攝入膳食纖維25~35g,每日至少飲水1~2L(相當于礦泉水2-4瓶)。 本來我還想羅列一些食物的膳食纖維含量,但并沒有哪一種食物的膳食纖維含量足夠多,你只要每天吃一點就夠了,而且像“神醫(yī)張悟本”那樣鼓吹哪一種食物的神效本身就是錯的。 不過,原則可以分享: 全谷物糧食/粗糧比精致糧含量高; 深色蔬菜比淺色蔬菜含量高; 吃整水果比傳統(tǒng)榨果汁含量高; 各種嫩豆子和豆角都含量比較高; 果實類蔬菜含量不高; 2. 適度運動 如果你這條做的不夠,就先改進這條,散步,慢跑,跳個廣場舞啥的,都行。 但也不要過頭,微信運動過萬步就不少了,我圈里每天都有過三萬步的,我真有點擔心他們的膝蓋。 3. 建立良好的排便習慣 結腸活動在晨醒和餐后時最為活躍,建議在晨起或餐后2h內嘗試排便,排便時集中注意力,減少外界因素的干擾,建立良好的排便習慣,才可能最終解決便秘問題。 關于飲食的常見誤區(qū): 1. 中年人常見“我吃菜了,我吃挺多菜的,吃菜對我沒用啊”。 我曾玩笑過:“肯定還是吃的不夠多啊,不信,你一天三斤菜,看大便能不能通!” 2. 小姑娘常見“我大便量特少,好幾天不排便,也沒有大便”。 我這樣解釋過:“吃太少了吧,大便主要是食物消化后的殘渣,你連食物都沒吃進去多少,用什么制造大便?一頓吃三碗的,絕對比三頓吃一碗的人,能生產更多的大便,對不?” 成年人想要產生正常排便沖動,大便需要在150-200G,也就是說,至少3-4兩,才會有感覺,才值得一拉! 飲食和生活習慣說完,該具體說說通便藥物了 1.刺激性瀉藥(包括比沙可啶、酚酞、蒽醌類藥物和蓖麻油等), 前篇對產生結腸黑變病的蒽醌類藥物說的比較多。再次重申,并不需要100%否定刺激性瀉藥,客觀來說,刺激性瀉藥只是不適合長期規(guī)律應用,很偶爾的應急使用,效果還是不錯的。 2.滲透性瀉劑:這是重點,最適合長期規(guī)律應用的通便藥! 主要是指聚乙二醇和乳果糖 世界胃腸組織(WGO)2010年便秘指南將聚乙二醇的循證學證據(jù)等級列為I級,推薦水平為A級。說白了,目前,滲透性瀉劑有最多的臨床試驗,證實了,長期應用,有效又安全,腸道內作用,并不吸收入血,基本適合所有人,包括學齡后兒童。 3.促分泌藥:對飲食調整和滲透性瀉劑效果欠佳的患者可以應用促分泌藥物。目前國內還沒有,近期可能會有一種上市(利那洛肽)。 4.促進和調節(jié)腸道蠕動的藥物及腸道益生菌類藥物:也都可作為輔助用藥,在大部分患者身上也有較好效果。 關于藥物治療的誤解: 1. 病人:賈大夫,我吃啥藥都沒用,你說這個也沒用,吃的時候還行,一停就還是便秘。 我內心活動:大便是每天都在產生,每天都是熱乎的呀!怎么可能今天吃的通便藥,會能管下個月的大便軟啊~~~。 解釋:便秘是一種慢性疾病,如同糖尿病和高血壓一樣,打著胰島素,吃著降壓藥物時血壓血糖可以控制的很好,但您停了,肯定就不好了呀。當然啦,便秘是有可能好轉的,但那是需要您把膳食和生活習慣維持好,并且通過幾個月的通便藥物幫助重建良好排便習慣后,才可能逐漸脫離藥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2. 病人:賈大夫,你說這個很好的藥,我每天都吃一袋,可大便還是干燥不好解啊。 解釋:沒有聚乙二醇變不軟的大便,只有你的藥量吃的不夠。滲透性瀉劑因為并不吸收,所以劑量的安全窗很大,劑量完全可以自己根據(jù)效果來掌握,一天一袋不行,可以二袋,三袋,甚至四袋,最初幾天大便通暢后,用量會逐漸減少,以維持每1-2天一次成型軟便為準,維持量有人可能1袋就夠了,而你需要每天三袋才行,也是正常的。并沒有什么要緊。
春節(jié)回到家里,聚餐時吃吃吃,誰最開心呢? 你感覺是你,還是他?她? 想多了吧~~~~ 其實是它!————幽門螺旋桿菌: 這個小東西越來越時髦了。這些年,門診因幽門螺桿菌相關問題來就診的人數(shù)比例越來越多了,不管了解多少,基本你應該都聽說過,就像盡管你不玩荒野求生,卻也應該聽過吃雞一樣。除了病人,朋友親戚詢問相關問題的也越來越多,連醫(yī)學同道也會咨詢相關問題(醫(yī)學越分越細,越學越專,跨學科不太了解很正常)。 所以第一篇先說說它: 中國名兒是幽門螺旋桿菌,幽門桿菌,外國名兒Helicobacter pylori 我就簡稱HP吧。它是螺桿菌屬的一種細菌,特別之處,就是它極端愛人類,基本上就只喜歡在人類的胃里呆著,而人的胃里一般也就只能容得下它一個常住。大家習慣把它畫成綠色和紫色,就像這樣: 真實的電子顯微鏡下照片: 最顯著的特點就是長長的大尾巴——“鞭毛”,動起來就像螺旋槳推進器,停下來就像船錨。 兩個歪果仁在1984年把他們發(fā)現(xiàn)HP并提出HP是胃炎及胃潰瘍的病因的研究發(fā)表在《柳葉刀》(著名醫(yī)學雜志,北京有同名串兒店)上后引起了轟動,后來的各種研究不斷證實了,這個和人類相愛相殺的小東西基本上可以摻和各種胃十二指腸疾病,導致各種不舒服的癥狀,是慢性活動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MALT)淋巴瘤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1994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WHO/IARC)將幽門螺桿菌定為Ⅰ類致癌原。 而Marshall和Warren兩位科學家也因此獲得了2005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足足在研究發(fā)表21年之后,活得久很重要吧) 說回正題??!當你在聚餐時大快朵頤,吃吃吃的時候,恐怕也很有可能把它吃進了胃里。 它最主要的途徑和載體就是——口水 沒錯,口腔里是可以檢測到HP的。中國過春節(jié),不僅是全球最大的動物遷移,也是全球最大范圍的聚餐開始了,普天同慶炎黃子孫團聚的節(jié)日,當然桌餐了,殊不知,此時的HP最開心,可能帶有它們的口水,會在夾菜時留在菜盤中,小小的HP會趁此機會被吃進另一個人的胃里,從而開始拓土開疆,互相聯(lián)姻啦。 理論上HP可以做到一人傳一桌,回家全家傳! 其實口水直接和間接接觸的其他方式都好處理 1. 接吻 處理辦法是兩人一起查,都有感染就一起治療,一個有另一個無,就先治好再接吻唄,如果你說你小伙伴太多,那我就不說話了。 2. 口口喂食 一般老人容易有這種習慣去喂小孩子,但只要父母知道了危害,在家里還是比較容易制止這種情況的。 3. 長期一起生活 長期居住在一起的家庭成員間,也會有共用水杯,同吃一份食物,親吻小孩子的嘴等可能造成口水接觸的行為,如果發(fā)現(xiàn)有人HP感染,則大家都應該查查,然后進行分餐,這點在成員穩(wěn)定的家庭內部其實也比較容易做到。 最難避免的,就是過年過節(jié)同事聚餐,朋友聚餐,親戚聚餐。 雖然并不知道誰有感染HP,但按照中國的HP感染率(基本一半吧),一桌10個人,全都沒有HP感染,就像早晚高峰發(fā)現(xiàn)5號線地鐵上有座兒的幾率差不多。 怎么辦呢? 1.大家都自覺用公筷! 說著簡單,做起來,嗯,基本不可能~~~ 2. 不參加聚餐! 那你還過個什么節(jié)?回單位去值班算了! 門診過程中,病人們和我分享了他們的智慧: 一、帶著小孩兒時,以先給孩子夾菜為由,上菜就先夾,每樣都夾一些,既保護了孩子,自己也能吃的上(吃幾分飽,就看自己本事了) 二、默默的低調的夾菜,只夾上菜后的最初幾口,夾那些別人沒碰到過的部分,沒到你這里就沒地方下筷子了的話,那就算了,吃的上就吃,吃不上就吃別的,總有吃得上的。 三、光明磊落的為他人著想,不管自己有沒有HP感染,開桌直接說,我有HP感染,我單夾出來,免得感染給大家! 沒錯!大聲說出來: 以上幾條,都是病人分享給我的,我可沒讓你們這么干,這么干有風險,可能會讓別人以為你真有?。òX子有病) 四、聚餐還可以選擇吃西餐,日料,自助啊~~~~~~ 其實,我現(xiàn)在也準備去串親戚,吃桌餐了 這么多年了,HP都是過春節(jié)最開心的那一個 我寫了幾句,你看了一遍,就算你分享到朋友圈,再分享到微信群里,也一樣然并卵,HP未來很長時間內,都會是過春節(jié)最開心的那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