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熱藥的合理使用與發(fā)熱的護理
發(fā)熱是怎么一回事?發(fā)熱是人體在調動免疫系統來對抗感染的過程中的一種癥狀,能夠增強抵抗力,加強對病原體的殺滅,是人體的自我保護機制之一。使用退熱藥物只是緩解發(fā)熱這一癥狀,不能治療引起發(fā)熱的感染本身,即退熱的過程并不意味著疾病的好轉。比如普通病毒性感冒,吃退熱藥就能退熱,退熱藥作用時間4~6小時,藥物作用過后體溫又再次升高,這是正?,F象,反復高熱3-5天很常見。如果是感冒病毒引起的感染,病毒在人體內有個生命周期,一般5-7天左右身體會自主將病毒清除,不需要藥物去對付病毒,也沒有有效的抗病毒藥物可以使用。如果是細菌引起的感染,則需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合理選擇抗菌藥物治療。高熱時如何合理選擇退熱藥?腋下溫度超過37.5℃為發(fā)熱。對于絕大多數3個月以上的寶寶以及成人而言,發(fā)熱本身并不危險,體溫41℃以下的發(fā)熱不會燒壞腦袋或者導致死亡。因此腋下溫度38.5℃以下,如精神好、能吃能玩,沒有必要使用藥物退熱。超過38.5℃的患者,應使用退熱藥物。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薦、世界各國廣泛使用的退熱藥為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體溫沒有超過38.5℃,難受明顯者也可考慮使用退熱藥物。對乙酰氨基酚:適用于3月齡以上的兒童和成人對乙酰氨基酚又叫撲熱息痛,兒童日常最大用量為每4小時一次,每次15毫克/公斤體重,一日最多4次。100ml:2.4g的對乙酰氨基酚溶液,每次0.5ml/公斤體重。治療劑量的對乙酰氨基酚安全性高,但過量會造成肝損傷。常用的治感冒的復方感冒藥中,往往含有對乙酰氨基酚,如果服用對乙酰氨基酚的同時,也在服用復方的感冒藥,就很容易因為重復用藥導致乙酰氨基酚過量。G-6PD缺乏者不宜使用對乙酰氨基酚退熱。布洛芬:適用于6月齡以上的兒童和成人對乙酰氨基酚退熱無效的患者,可用布洛芬退熱。兒童口服布洛芬的日常最大用量為每6小時一次,每次10毫克/公斤體重,一日最大4次。100ml:2g的布洛芬混懸液每次0.5毫升/公斤體重。布洛芬退熱作用比較強,退熱過程中會導致人體大量出汗,因此布洛芬退熱不適用于有脫水癥狀的患者,腹瀉患兒盡量不用布洛芬退熱。治療劑量布洛芬使用安全,但過量容易導致腎損傷。服用布洛芬混懸液同時不能服用復方鋅布顆粒等含有布洛芬的復方感冒藥。持續(xù)高熱不退的選擇:兩種退熱藥物交替使用如果持續(xù)高熱不退,可以交替使用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比如使用對乙酰氨基酚2小時后體溫仍然超過38.5℃,而對乙酰氨基酚最小給藥間隔是4小時,這是只能用布洛芬。同樣如果使用布洛芬2小時后體溫仍超過38.5℃,而布洛芬的最小間隔時間為6小時,這時只能使用對乙酰氨基酚。兩藥交替使用的時間間隔最小2小時。交替使用時,兩藥各自每天最多使用次數仍然是4次。用一種退熱藥就能控制發(fā)熱時,不要交替使用兩種,因為每增加一種藥品,就會使得吃錯藥的風險增加一倍。安乃近可能引起致命性的粒細胞減少癥,目前已有30多個國家禁用!診所灌腸退熱所用的藥物幾乎都含有安乃近,還可能含有激素,因此兒科醫(yī)生特別反對灌腸退熱!打鹽水本身沒有退熱作用,除非使用激素,所以不用寄希望于打鹽水退熱。發(fā)熱的護理一般發(fā)熱的體溫上升期可有寒戰(zhàn)、手腳發(fā)涼,此時應適當多穿多蓋,一旦過了寒戰(zhàn)期,手腳不再發(fā)涼,應少穿、少蓋以促進散熱有利于退熱。服藥退熱時要多喝水,加快排泄有利于帶走體內熱量。目前不再強調物理降溫,更不能使用酒精擦拭,酒精容易透過兒童稚嫩的皮膚導致酒精中毒。體溫超過38.5℃給予退熱,降到38.5℃以下就行、不必退到37.5℃以下。本文系高建生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tabogados.com)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高建生 郯城縣第一人民醫(yī)院 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