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移植術后良好的飲食控制不僅能提供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還可延緩移植腎功能減退,減少抗排斥藥物所致的并發(fā)癥。水:腎移植患者每天飲水量應大于2000ml,如出現(xiàn)少尿(尿量少于400ml/天),則一天的飲水量應為500ml~750ml加上前24小時的總尿量。鹽:除術后多尿期外,限制鹽的攝入是很有必要的。一般每天鹽的攝入在3g~4g。無水腫、無高血壓時則不必嚴格限制,可按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薦的每天少于6g即可。碳水化合物:包括谷類、米飯和面包。由于皮質(zhì)激素等藥物的應用,進食過量的糖制品會引起藥物性高血糖癥。因此須避免高糖攝入。推薦碳水化合物攝入量為150g~250g/天。南瓜、土豆、山芋和山藥等有助于降低膽固醇。蛋白質(zhì):術后康復期每天攝入量為1.2g~1.5g/公斤體重。應食用肉、蛋、魚、禽等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少食用豆制品等植物蛋白。脂肪:腎移植患者飲食應清淡,忌油膩,不食用油炸食品,限制高膽固醇性食物,如動物內(nèi)臟、蛋黃、蟹黃、魚籽、豬蹄、肉皮、雞皮等攝入。推薦使用雞肉、魚肉等“白肉類”,少食用牛、羊、豬肉等“紅肉類”。鈣:可間歇進食含鈣豐富的食品如牛奶、排骨湯等以預防骨質(zhì)疏松癥。熬湯時適當加醋可增加鈣的溶解吸收。另外,補鈣不可過量,否則會加重腎臟負擔。此外,腎移植患者還應改變生活習慣,提倡少量多餐,多吃綠葉菜,避免食用胃腸道刺激性食物如咖啡、茶等,并戒煙戒酒。
由于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的緣故,患者機體抵抗力相對低下,移植術后半年內(nèi)要特別注意預防感冒。不要到人多嘈雜的公共場所,流行感冒期間尤其注意。必要時戴口罩外出,發(fā)現(xiàn)感冒癥狀即時就診,以免引發(fā)其他嚴重并發(fā)癥。由于患者抵抗力下降,感染的潛在性增加,不要接近鴿子、貓、狗等寵物,以免導致其他病原體如細菌、真菌、病毒的感染。注意衛(wèi)生,飯前便后洗手,早晚刷牙。注意飲食衛(wèi)生,食物要洗凈,飯菜要燒熱,不吃變質(zhì)食物。應做好家居環(huán)境、用物的消毒: (1) 房間及客廳可用紫外線消毒,每日早晚各一次。冬季注意開窗通風,保持室內(nèi)空氣清新,如遇節(jié)假日,室內(nèi)來往客人增多時,可增加紫外線照射消毒次數(shù)。(2) 衛(wèi)生間可用500 mg/L的含氯消毒劑擦拭消毒,同時注意通風換氣,保證空氣質(zhì)量。(3) 洗衣機的消毒:洗衣機用久了縫隙間會生長細菌,洗衣時應內(nèi)外衣分開洗,洗凈后的衣物放在陽光下晾曬,洗衣機每次用后用自來水將桶內(nèi)壁沖洗,必要時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沖洗再用自來水沖凈,用畢干燥保存。(4) 其他如書籍、被褥,應經(jīng)常拿到太陽光下暴曬,枕心易被汗液浸濕而滋生細菌,也應經(jīng)常暴曬消毒[6]。感染的治療原則為調(diào)整使用免疫抑制劑,減量、暫停、停止(放棄移植,挽救患者生命);加強全身支持療法,少量多次輸新鮮血,輸血漿、白蛋白及靜脈輸注免疫球蛋白(IVIG);抗生素使用與選擇,細菌檢查結(jié)果出來之前,暫緩使用。如果已開始經(jīng)驗性用藥,選擇廣譜,針對葡萄球菌、G-桿菌、李斯特菌屬。培養(yǎng)和藥敏結(jié)果之后,選用廣譜抗生素,高度敏感,高度選擇性;考慮腎毒性,藥物與免疫抑制劑相互作用。
廣州市廣醫(yī)三院移植科蔡瑞明手術過后,大動元氣,我們都習慣要補一下,但是對于移植受者來說,日常生活中那些滋補身體的方法可能是不適合。在移植術后,我們要怎么進補呢?這里我們講講腎移植術后保健品的選擇。腎移植術后,患者及親友總是覺得,術后康復應該進補一些滋補品,有些患者甚至到處詢問,尋找某些自認為合適的滋補品。然而,但是對于腎移植受者來說,很多保健品都是不適合甚至是對移植腎非常不利的。因為有些保健品是會提高免疫力或者影響抗排斥藥物的吸收,導致移植腎的排斥反應。因此,請務必在腎移植醫(yī)生指導下慎重選用各種保健品。可在移植醫(yī)生指導下適量服用的保健品:1、女性患者如月經(jīng)過多,血色素下降,可用阿膠、益母草等;2、身體瘦弱,中藥辨正為陰虛的中老年病人,可服用六胃地黃丸或杞菊地黃丸;3、大量蛋白尿,以及慢性移植腎功能不全者因減少可服用開同;4、百令膠囊為冬蟲夏草制劑,可以在增加免疫力的同時,不引起排斥反應,而且有協(xié)同抗排斥作用。(以上藥物請在腎移植醫(yī)生指導下服用)禁用的保健品:1、提高免疫力:人參,鹿茸,黃芪,枸杞,黨參,太子參,保齡參,西洋參,豬苓多糖,靈芝,蜂王漿,鐵皮楓斗,牛初乳、螺旋藻、免疫球蛋白,白木耳,黑木耳,香菇等;2、補腎保健品:市場上流行的諸如“腎寶、強腎、男寶、女寶”類保健品,多為滋補強壯類補品(并可能含有性激素),不宜食用;3、可致腎臟損害的中藥有三類:(1)植物類中藥:有雷公藤、草烏、木通、使君子、益母草、蒼耳子、苦楝皮、天花粉、牽牛子、金櫻根、土貝母、馬兜鈴、土荊芥、巴豆、蘆薈、鐵腳威靈仙、大楓子、山慈菇、曼陀羅花、鉆地風、夾竹桃、大青葉、澤瀉、防己、甘遂、千里光、丁香、鉤藤、補骨脂、白頭翁、矮地茶、苦參、土牛膝、望江南子、棉花子、蠟梅根等;(2)動物類中藥:有斑蝥、魚膽、海馬、蜈蚣、蛇毒等;(3)礦物類中藥:有含砷類(砒石、砒霜、雄黃、紅礬)、含汞類(朱砂、升汞、輕粉)、含鉛類(鉛丹)和其它礦物類(明礬)等。具有腎毒性的中藥,不可隨意應用。
總訪問量 78,046次
在線服務患者 9位
科普文章 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