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中醫(yī)藥研究院附屬醫(yī)院

公立三甲中醫(yī)醫(yī)院
義診活動
牛德福

暫無義診活動相關內容

我是醫(yī)院宣傳辦人員
我要發(fā)布官方義診活動

科普·直播義診專區(qū)

查看全部

瘊子越長越多怎么辦?

尋常疣中醫(yī)稱“千日瘡”,俗稱“刺瘊”、“瘊子”等。尋常疣是在人群中人與人之間傳播的皮膚傳染性疾病。疣可發(fā)生在任何年齡,但嬰幼兒少見,隨著年齡的增長,發(fā)病率逐漸增高,到青壯年時期最高。其是由人類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所引起,皮損初起為針尖大的丘疹,漸漸擴大到豌豆大或更大,呈圓形或多角形,表面粗糙,角化明顯,觸之硬固,高出皮面,灰黃、污黃或污褐色,繼續(xù)發(fā)育呈乳頭樣增殖,摩擦或撞擊時易于出血。偶可引起細菌感染。數目不等,初起多為單個,可長期不變,但亦有逐漸增多至數個到數十個,有時數個損害可融合成片,少數可發(fā)生同形反應。多發(fā)生于青少年,一般無自覺癥狀,偶有壓痛。尋常疣可發(fā)生于身體任何部位,常好發(fā)于手指、手背、足緣等處,尋常疣也可發(fā)生于生殖器部位。若發(fā)生于甲緣者,形成甲周疣,部分向甲下蔓延,使甲掀起,破壞甲的生長,易致裂口、疼痛及繼發(fā)感染。病程慢性,一部分隨著免疫功能的提高,可在2年內自然消退。臨床上見到的大部分的尋常疣在人群中還是有多發(fā)、泛發(fā)的趨勢。另外由于HPV感染后有一小部分會導致惡性腫瘤,如皮膚癌、口腔癌和宮頸癌等,因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 尋常疣的常見類型有:1.好發(fā)于眼瞼、頸、頦部等處,呈細軟的絲狀突起的絲狀疣;2.常發(fā)生于頭皮、趾間、面部,呈多發(fā)指狀突起的指狀疣;3.發(fā)生在掌部、指(趾)甲周圍或者足底的掌疣、甲周疣和疣跖;4. 顏面、手背及頸部等處多發(fā)呈扁平狀突起的扁平疣。 由于HPV一旦感染無法清除,且HPV的感染與我們體內的局部或全身的免疫功能低下或產生免疫耐受有關。目前HPV臨床基因分型已經有200多種,引起尋常疣的主要是HPV 1、2、4、7、27、28、29、48、63型多見,不同基因型的HPV病毒易感染不同的解剖部位,而我們可以注射的HPV疫苗并不能預防尋常疣的發(fā)生。臨床上我們經常見到“瘊子”有長期不消退,而且越起越多的患者就診。面對越長越多的“瘊子”,我們該怎么辦呢? 首先由于“瘊子”是由于HPV感染所致,可通過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染致病,并且HPV感染與我們機體免疫力有非常大的相關性,所以平時注意免疫力的穩(wěn)定,是我們首先要做到的。合理的作息時間,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健康膳食,避免飲酒吸煙,適當的體育鍛煉,都是維持我們免疫平衡的重要前提條件。 其次,感染“瘊子”的部位避免搔抓。另外為避免間接接觸傳染,我們應該定期消毒容易接觸到我們皮膚的日常潔具和衛(wèi)生用品,因為“瘊子”的疣體上本身附著很多病毒在搔抓和日常生活用品接觸過程中可以造成病毒轉移感染。所以患者穿過的衣物,接觸過的床單、毛巾、潔具等,也要勤用熱水燙洗、太陽下晾曬或者消毒液消毒,個人物品自用。更推薦使用一次性拋棄型的衛(wèi)生用品。 同時我們應該尋求正規(guī)的醫(yī)學治療。在正規(guī)醫(yī)院就診后,由醫(yī)生指導使用物理或者藥物治療。總得治療原則如下:應以破壞疣體、減輕痛苦、防止復發(fā)。包括全身和局部治療。 全身治療目前采用的治療方法有多種: 中醫(yī)中藥 常見平肝活血方、治疣湯、針灸等。 干擾素 對多發(fā)性且頑固難治的疣,可配合全身或病損局部注射人白細胞α干擾素(2×104IU/ml) 皮下注射,每天注射1次,2周為一個療程。然后改為每周注射3次,連續(xù)4周。 聚肌胞 0.2~0.4ml肌肉注射,每周2次。 卡介菌多糖核酸 1ml肌肉注射,隔日1次。 異維A酸 10mg每日2次,一個月后改為每日1次,連用3個月。 左旋咪唑50mg每日3次,連服3天停11天,連用三個月。 局部治療目前采用的治療方法有多種: 物理療法 常用的物理方法有液氮冷凍(采用直接涂抹法,消毒棉簽蘸取液氮直接壓迫皮損處,每次2~30秒重復三次凍融),激光(二氧化碳激光或高能量超脈沖二氧化碳激光對疣體進行直接灼燒),電凝(電離子高溫直接炭化疣體)、光動力(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等。 抗病毒類藥物 酞丁安二甲基亞砜溶液 每日3~4次外涂、干擾素(疣體局部注射治療)等。 腐蝕類藥物 水楊酸、鴉膽子、甲醛、冰醋酸等 免疫調節(jié)劑 咪喹莫特(推薦優(yōu)先使用原研進口藥艾達樂)治療。你跟咪喹莫特是一種小分子免疫調節(jié)劑,可通過誘導多種細胞因子,刺激機體免疫系統發(fā)生針對HPV感染細胞的TH1型細胞免疫應答,臨床常用劑型為5%乳膏,多發(fā)和難治性尋常疣可采用封包療法 每日一次 效果較好。 免疫調節(jié)劑 0.05%的鬼臼素溶液,每日兩次,每周重復三天,外用。 有些非常嚴重的“瘊子”長期用藥無效的,也可以采取手術治療,包括刮除法、鈍剝法、結扎法等。 總之,“瘊子”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具有一定的傳染性,臨床治愈后也依然有復發(fā)幾率,在治愈后的一段時間里,也要注意免疫功能的維護,來避免“瘊子”的復發(fā),臨床上一定要根據不同患者、不同部位,皮損數目、大小等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法。一定要做到早發(fā)現、早就醫(yī)、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