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例皮膚癌患者治療的反思
病案一:患者女,1944年生,因“左眼瞼癌5次術后復發(fā)”于2017年3月入院?;颊?009年2月發(fā)現(xiàn)左側上眼瞼腫物,在當?shù)蒯t(yī)院行腫物切除,病理報告為鱗狀基底細胞癌。術后未做放療。以后反復復發(fā),先后在宜興人民醫(yī)院、無錫二院及江蘇省人民醫(yī)院分別行3次手術治療,效果均不理想。2016年11月再次復發(fā),上海第九人民醫(yī)院檢查示左眼瞼、眼眶占位性病變,遂行左眼眶內容物剜除術。后因腫瘤再次轉移到篩竇等來我院行放療,目前尚平穩(wěn)。病案二:患者男,1930年生,因“右顳部腫物潰爛8月余”于2015年1月來院放療。2014年4月發(fā)現(xiàn)右側顳部腫物約1.5*1.5cm,漸進性增大,活檢病理示鱗狀細胞癌。入院查患者右側顳部腫物5.0*5.0cm大小,表皮破潰,流黃色液體。予面部皮膚腫瘤區(qū)外放2cm作為放療野區(qū)開始放療,共予以9MeV+6MeV電子線Dm7500cGY/30FX,治療后患者腫物消失,獲得滿意的治療效果。概述:皮膚癌即皮膚惡性腫瘤,根據(jù)腫瘤細胞的來源不同而有不同的命名,包括表皮、皮膚附屬器、皮膚軟組織、周圍神經(jīng)、黑素細胞、皮膚淋巴網(wǎng)狀組織和造血組織等。還有一部分是發(fā)生在其他組織轉移到皮膚的轉移性腫瘤。病因:本病病因尚不明確,其發(fā)生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①日常曝曬與紫外線照射;②化學致癌物質,如瀝青、焦油衍化物、苯并芘等長期刺激;③放射線、電離輻射;④慢性刺激與炎癥,如慢性潰瘍、經(jīng)久不愈的瘺管、盤狀紅斑狼瘡、射線皮炎等;⑤其他:如免疫抑制階段,病毒致癌物質等。分型:皮膚惡性腫瘤包括鱗狀細胞癌、基底細胞癌、惡性黑色素瘤、惡性淋巴瘤、特發(fā)性出血性肉瘤、汗腺癌、隆突性皮膚纖維肉瘤、血管肉瘤等。皮膚癌有原發(fā)性癌和由其他部位轉移至皮膚的繼發(fā)性癌。原發(fā)性皮膚癌常見的有基底細胞癌、原位鱗癌(鮑溫病)、鱗狀細胞癌、濕疹樣癌和惡性黑色素瘤。診斷:根據(jù)臨床特征及病理檢查可確診。臨床表現(xiàn):皮膚惡性腫瘤的治療效果與其早期診斷密切相關,應注意高度可疑的早期惡性病變征兆:①經(jīng)久不愈、時好時犯或有少量出血的皮膚潰瘍;②凡日光性角化病出現(xiàn)流血、潰爛或不對稱性結節(jié)突起等癥狀;③往日射線照過的皮膚或舊瘡疤,竇道處出現(xiàn)潰破或結節(jié)突起時;④久不消退的紅色皮膚瘢痕,其上顯示輕度糜爛時警惕原位癌的可能。治療:皮膚惡性腫瘤部位淺表,治療方法較多,如手術切除、放射療法、冷凍療法、激光療法,局部藥物物理腐蝕療法和化學療法等?;瘜W療法是適用于和其他治療合并應用的輔助治療和晚期姑息療法??梢罁?jù)癌瘤的部位、大小、患者全身情況、癌腫的程度等選擇應用。治療原則是去除腫瘤,最大化地保留功能,減少外貌損傷。放療:放療作為皮膚癌的重要治療手段,不管是單獨應用還是聯(lián)合手術均有較好的療效。對于很大的病灶,手術有時難以切除干凈或者手術中需要植皮,對于這一類患者可首先選擇放射治療。還有對于面部的皮膚癌,由于病灶周圍有重要的器官譬如非常接近眼球、鼻子、嘴唇等等,手術時要考慮這些器官的功能,很難切除干凈,可以考慮單獨應用放療來治療腫瘤。放療治療面部皮膚癌可以根據(jù)需要任意放大治療范圍,同時免去手術整形的必要。對于年老體弱的皮膚癌患者,放療也是首先選擇的治療手段。Locke等發(fā)表了一篇339例的皮膚癌放療的研究報告,研究顯示90%以上的患者獲得了治愈。(摘自《放射腫瘤學原理和實踐》皮膚癌761-774頁)
王達飛 宜興市腫瘤醫(yī)院 放療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