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明慈心血管病醫(yī)院

簡稱: 無錫明慈醫(yī)院
民營三級心血管病醫(yī)院
義診活動
牛德福

暫無義診活動相關內容

我是醫(yī)院宣傳辦人員
我要發(fā)布官方義診活動

科普·直播義診專區(qū)

查看全部

我需要做腸鏡檢查嗎?

結直腸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占據發(fā)病率及死亡率的第三位。30年來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年均上升3~4%。而從上世紀70年代以來,歐美國家結直腸癌的發(fā)病率及死亡率,卻逐年下降,原因是開展人群結直腸癌篩查及減少高危因素的暴露。隨著人們保健意識的增強,以及醫(yī)學知識的了解增多,大家普遍知道通過腸鏡檢查可以明確結直腸癌的診斷。每當聽說周邊有人被檢查診斷為結直腸癌,都會暗自詢問自己,是不是也會不幸罹患上同樣的毛病。我需要做腸鏡檢查嗎?我什么時候需要去做腸鏡檢查了呢?我們今天就此簡單介紹一些相關結直腸癌篩查的常識。有一下幾個方面:第一是家族史。大家回憶一下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父母親及其兄弟姐妹,自己的堂兄弟姐妹中有無結直腸癌,或家族性息肉病史,以及最小診斷年齡。如果有,并且達到了最小診斷年齡,就應該去做一次腸鏡檢查了。第二是有沒有大便習慣不好的情況,如一段時間便秘,一段時間腹瀉,或長時間大便次數增多,稀便,那也應該做一次腸鏡檢查,排除一下。第三,有沒有大便帶血的病史,以及有無短時間內體重減輕的情況。有些人總認為自己有痔瘡,是老毛病發(fā)了,隨便弄點藥涂涂就好了,這樣就可能耽誤了結直腸癌的及時診斷。因此有痔瘡的病人,也要定期復查結直腸鏡檢查。第四是,即使沒有任何不適癥狀及體征,按2012年中華醫(yī)學會消化病學會制定的《中國大腸腫瘤篩查早診早治和綜合預防共識意見》,當年齡至50歲時,應該做結直腸癌的篩查,以做高危因素問卷和免疫法大便隱血檢測為初篩,任一高危因素陽性者或大便隱血陽性者,即為高危人群,就應該進行結腸鏡檢查。第五隨著基因檢查技術的推廣普及,如今越來越多的人群,在體檢時加做全基因檢測,如果發(fā)現腫瘤家族遺傳性基因,或腫瘤特異性基因突變,就應該咨詢專業(yè)醫(yī)師,做進一步的篩查。

心律失常危害大盤點

你是否常感覺到心悸、胸悶、頭暈、低血壓、出汗,甚至暈厥?你是否又有心功能不全,或者已經出現了咳嗽、呼吸困難、倦怠、乏力、水腫等問題?當你出現以上這些臨床癥狀時,可別大意了,應及時到醫(yī)院找??漆t(yī)生進行就診檢查。據有關數據顯示:我國每年約有54萬人死于心臟性猝死,近九成猝死原因是心律失常。沒錯,心律失常對人體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所以,對于廣大市民而言,了解心律失常對人體有哪些危害以及發(fā)生嚴重危害前有哪些癥狀對心律失常的患者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什么是心律失常呢?專業(yè)地說:心律失常指心臟活動的起源和(或)傳導障礙導致心臟搏動的頻率和(或)節(jié)律異常。簡單地說:在正常情況下,心跳的節(jié)律應該是規(guī)律和整齊的,成人心跳 每分鐘60~100次 當心跳失去原有的節(jié)律性,變得過慢、過快或者快慢不 、強弱不均時,稱為心律失常。總而言之,心律失??梢园l(fā)生于任何年齡,主要分兩類,一類是快的心律失常,常見類型有:過早搏動(早搏)、陣發(fā)性心動過速、房撲、房顫和室撲、室顫;另一類是慢的心律失常,常見類型有:房室傳導阻滯、室內傳導阻滯(束支傳導阻滯)、竇性心動過緩等。心律失常嚴重嗎?該疾病可輕可重,輕者無明顯癥狀或者僅表現出輕微的頭暈、心慌等不適感,重者癥狀較為嚴重,可發(fā)生猝死。癥狀較輕的心律失常要早期預防和控制,必要時給予相應的治療,因為頻繁的輕癥心律失常很有可能轉化為重癥甚至惡性的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危害有哪些?1、心律不齊可使血液循環(huán)失常:當發(fā)生心律失常時,心房和心室收縮程序改變,能使心排血量下降30%左右,引起病人心虛、胸悶、無力等癥狀。2、心律不齊較嚴重可致竇性停博、竇房阻滯和心動過緩,出現心動過速綜合癥(又稱慢-快綜合癥)。3、心律不齊可導致猝死:發(fā)生猝死較好多的原因是心律失常,其中以室性心動過速、室顫及傳導阻滯引起瘁死的發(fā)生率較好高。簡言而之,心律失??捎绊懶?、腦、腎等重要臟器,重癥者可危及生命。心律失常在日常生活中雖然很常見,但是人們對該疾病危害的認識是遠遠不夠的。如果不及時治療,簡單的心律失常危害也是很大的。所以,建議大家最好的做法是:有病早治,沒病要防。此外,小慈提醒廣大市民,應做到早期預防早期發(fā)現及早治療,生活規(guī)律,膳食合理,保證充足的睡眠,注意勞逸結合等,有不適及早診斷。本期專家推薦:孫 凌醫(yī)學博士,心律失常專家坐診時間:每周三上午從事心血管臨床工作近20年,年診治心臟病患者逾千例次,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各類心臟內科常見疾病的診治,尤其擅長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診治,對疑難病例的診治亦有獨到的見解,專業(yè)技術和良好的醫(yī)德醫(yī)風獲得患者及家屬的一致好評。曾參與國家級、省級及市級臨床科研項目近10項,參與AI參與器械臨床試驗、藥品臨床試驗各一項,作為申請人成功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一項,發(fā)表論文1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