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
兒童分離性焦慮
分離性焦慮,是指寶寶和父母或其他家人分開,進入一個陌生環(huán)境時,因恐懼害怕產(chǎn)生的焦慮反應,通常表現(xiàn)為哭泣、死抱著家長不松手、對班里小伙伴感到害怕、退縮、躲在角落里,不主動參與集體活動、或一天到晚只粘著老師等。這種焦慮情緒在幼兒園新入學階段的小朋友身上最常見:“小寶寶對父母有天生的依賴感,比如一兩歲的嬰兒看不到父母在身邊,他們就會哭,這是正常反應。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依賴感應該逐步減弱,到四五歲時,如果還是一刻不能離開父母,或常帶他的家人,那就有點過分依戀了,這個時候,一定要培養(yǎng)他克服這種分離性焦慮情緒?!惫P者曾經(jīng)接診過一位小學一年級的小姑娘,完全不能適應學校生活,每天在學校里以淚洗面,也不和同學們玩,也沒心情讀書,經(jīng)常自己就往家里走,家長急得沒辦法。原來,她從小就是外公外婆帶大的,祖輩對她十分寵溺,時刻帶在身邊。剛上幼兒園時,她也因分離性焦慮大哭大鬧,外公外婆看她哭得聲嘶力竭,心疼得不行,重新把她帶回家。結果,因為外公外婆的心軟,小姑娘小班基本沒有好好上,一哭就接回,中班大班也就只能上個半天?,F(xiàn)在到了小學了,小姑娘必須一整天呆在學校里了,不能再隨便回家了,她就完全適應不了,整天生活在對周圍環(huán)境恐懼害怕的焦慮情緒里,已經(jīng)有心理障礙了。“有些長輩總是認為,小孩子么,離開家人總是免不了會哭哭鬧鬧的,長大了自然就會好了。但其實如果一直不干預小朋友這種情緒,任由其發(fā)展,對孩子性格的成長是不好的,以后長大了,他也改變不了到陌生場合就會緊張恐懼的心理,容易成為適應障礙。”對于一般有分離焦慮情緒的小孩,家長和老師如何盡快幫他們盡快克服這種情緒呢?首先,最重要的是,孩子被老師抱走后,家長一定要當斷則斷,該走就走,不要逗留。千萬不要看到孩子哭得眼淚汪汪的,自己也難過得走不掉。家長越走不開,孩子也越離不開。入托前,家長可以先帶孩子去熟悉一下幼兒園環(huán)境,多說一說幼兒園有多好玩,和小朋友一起玩有多好,讓小朋友從心理上先慢慢接受未來的集體生活。如果孩子入園時哭得比較厲害的,家長下次可以給他隨身帶些他熟悉的最愛的玩具等,比如從小陪睡的洋娃娃、小熊、小汽車等,有了熟悉的小玩具小物件在身邊,小朋友會得到心理安慰,不再覺得周圍環(huán)境完全陌生了。在幼兒園里,老師要多表揚這些有焦慮情緒的小孩,同時鼓勵別的同學多去主動和他們交往,讓他們慢慢減少陌生感。對于孩子間的欺凌行為,老師要特別注意,因為有分離性焦慮的小孩一旦感到別的小孩在欺負他,產(chǎn)生恐懼心理,就更離不開父母了。放學時,家長和孩子約好幾點去接的,就盡量爭取準時到。如果經(jīng)常遲到,會給孩子不信任感,導致孩子更加焦慮,下次送進幼兒園就更加困難。同時,家長接到孩子時,可以表揚孩子一天呆在幼兒園是很好的行為,是長大的表現(xiàn),很能干的表現(xiàn)等等,回到家時獎勵一些孩子喜歡的物品玩具或食物。有些孩子哭鬧得實在太厲害,幾乎都要傷害到自己身體健康了,并且?guī)滋於际侨绱?,那么家長可以看看,能不能和老師商量一下,設定一個適應期,在適應期的幾天里,家長先陪著孩子在幼兒園上學,引導他適應幼兒園的生活,然后再慢慢減少陪伴的時間,逐漸淡出孩子的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