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科普
發(fā)表者:牛志宏 人已讀
1.為什么大家的獲卵數不一樣?
每位女性的獲卵數是由卵巢的儲備和反應性兩方面共同決定的。例如,年輕或多囊卵巢的患者她們卵巢儲備好,小卵泡多,促出來的優(yōu)勢卵泡就多;年齡大的女性卵巢功能低下,小卵泡儲備少,促出來的大卵泡就少。此外,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月經周期對促排卵藥物的敏感性也具有差異,同樣的藥物劑量在不同周期可以獲得的大卵泡數目可能差異很大呢!
2.如何提高促排卵的效果
前面提到即使卵巢儲備不變,提高卵巢的反應性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大卵泡數目,那么我們有什么妙招呢?首先提倡大家適當多運動,合理膳食,保持良好作息時間和心情;其次醫(yī)生會根據您的具體情況在促排卵的前1-3個周期添加輔助藥物,盡量使卵巢反應性達到最佳;再有就是促排卵方案要盡量與醫(yī)生充分溝通,沒有任何一個方案適合所有的人,沒必要和別人做比較哦。
3.促排卵后會導致卵巢早衰嗎?
很多女性朋友畏懼試管嬰兒助孕,是源于一個錯誤的認識,那就是促排卵會導致卵巢早衰。其實每一個月經周期,都有一批卵泡(數個到數十個不等)同時發(fā)育, 只有一個卵泡最終成為優(yōu)勢卵泡,其他的卵泡都隨之閉鎖、凋亡。 促排卵則是給那一批長不大的、要閉鎖的卵泡施以化肥,不讓它們凋亡,讓它們都長成大卵泡,但是對下一個月經周期或下一批卵泡的生長并沒有影響。所以,促排卵不會提前耗竭卵泡,不會引起卵巢早衰。
4.用了國產促排卵藥,會影響促排卵效果嗎?
進口和國產只是我們對藥物的通俗叫法,其實每種藥物的成分都有自己的特點,并非進口的或越貴越好。 通常我們會根據患者的年齡、卵巢情況、激素狀況、對藥物的反應性、卵泡生長的速度等,酌情調整藥物種類和劑量。
5為什么醫(yī)生建議我放棄這次促排卵?
在充分考慮制訂好促排卵方案后,我們會盡量讓您完成一個完整的促排卵治療,但少數情況下也可能會建議您中途放棄,這時請不要氣餒,有時放棄是為了更好地前進。比如本周期卵巢反應性不好,預計可以獲得10個以上大卵泡,卻只有1-2個以下發(fā)育,為了避免后期取卵費用的浪費,我們會建議您取消周期: 或者是促排卵過程中激素波動過大,預示著卵子質量不好, 或者女方身體狀態(tài)不好,出現高熱或比較嚴重的過敏、突發(fā)急性病等等也會建議放棄促排卵。
6.萬一取卵當天他取精失敗了該怎么辦?
取精失敗一般有幾種原因:1. 有性功能障礙的患者,可能會因為緊張,取精失敗。這種情況,可以提前和醫(yī)生溝通,取精冷凍,萬一取卵當日取精失敗,使用先前已冷凍精子進行受精;2.對于極重度少弱精子癥的患者,有時可能通過附睪或睪丸取精得到少數精子,但有時候可能取不到精子,多次取精失敗可以考慮申請供精。
7.醫(yī)生說我內膜不好是怎么回事?
一般我們通過超聲評估內膜, 一是看內膜的厚度,8-13mm比較合適,過薄或過厚都不利于胚胎著床。二是看內膜的形態(tài)和回聲,排卵前或取卵前的內膜應該以A型為主,回聲均勻清晰。如果內膜太薄或太厚,有點狀或片狀強回聲,邊界不清,有內膜分離、中斷,內膜間有少量積液等,這些都是內膜不好的表現。內膜不好最常用的辦法就是進行宮腔鏡的檢查。
8.為什么我的卵泡長得比別人慢?
一般促排卵的時間在9-12天之間,但不同的女性或同一女性在不同的卵巢周期可能會有差異,如7-8天或者13-15天等。對于促排卵時間長短不必太過在意,這只是卵巢的反應性不同造成的,并非一定預示著卵子質量不好。
9.取卵過后為什么有的人感覺很痛,有的人完全沒感覺?
取卵后的痛感主要由患者本身的痛覺敏感性和卵巢位置決定。卵巢的正常位置應該在子宮兩側,而少部分患者可能存在盆腔炎癥和粘連,卵巢的位置發(fā)生了改變, 有的粘于子宮頂上。 取卵時醫(yī)生會盡量避開血管進行穿刺,也許穿刺針要穿過子宮或者膀胱,或者從不同角度進針,那么就會在取卵后感覺明顯不舒服。 但是一般在取卵后1-2天都會恢復。
10.促排卵期間我應該吃什么?需要大補嗎?
大家很關注這個問題,促排卵期間吃什么比較好呢?其實,促排卵期間,均衡健康飲食就可以,不需要大量喝豆?jié){、不需要每天大魚大肉,不需要吃各種補品,這樣的飲食可能反而不利于消化道正常工作。平時吃什么,促排卵期間還吃什么,但不能飲酒、不吃辛辣食物等。
11.試管嬰兒和自然妊娠寶寶有什么區(qū)別嗎?
從我們目前獲得的數據來看,試管嬰兒出生的寶寶與自然妊娠的寶寶相比,在身體發(fā)育、智商、情感認知上幾乎沒有差別。但由于試管嬰兒的雙胎較多,雙胎妊娠在孕期、分娩期發(fā)生的并發(fā)癥可能會相對多一些,如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妊娠期糖尿病、早產、胎盤早剝、低出生體重兒等,因此,我們建議盡量單胎。
12.做試管嬰兒會誘發(fā)腫瘤嗎?
很多女性朋友害怕試管嬰兒使用大量激素會誘發(fā)腫瘤。這個觀點并不對。促排卵不會無緣無故誘發(fā)腫瘤,除非,患者本人是腫瘤的易感人群,即體內本身有容易發(fā)生腫瘤的易感基因,或有家族腫瘤病史,或既往有卵巢腫瘤病史。簡單的說,將來某個人很可能得腫瘤,在年輕的時候做試管嬰兒,可能會將加速腫瘤的到來。而對于一個沒有這些因素的患者,本來不會得腫瘤,做試管嬰兒并不會憑空讓她得腫瘤。
本文是牛志宏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本文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為診斷、治療的依據,請謹慎參閱
發(fā)表于:2017-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