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科普
發(fā)表者:孫建國 人已讀
腸鏡是篩查大腸癌的有效手段,目的是為了及時發(fā)現(xiàn)可能癌變的息肉,將腫瘤扼殺在搖籃中。
腸鏡檢查的意義和必要性不用多說了,40歲以上人士應該接受腸鏡檢查,50歲以上必須接受腸鏡檢查。
但腸鏡檢查有點可怕,聽說有無痛腸鏡是個不錯的選擇。
腸鏡天生
令人畏懼
多數(shù)人總是會對腸鏡這種侵入性的檢查有一種恐懼感。
聽到醫(yī)生說自己要做腸鏡,心里一直怕怕的,找人一打聽或者上網(wǎng)一搜,嚇得把腸鏡單都退了。
腸鏡檢查的體驗感不佳來自于多方面:
★ 疼痛:主要來源于腸鏡在腸道里扭曲,導致腸道痙攣帶來的不同程度疼痛;
★ 腹脹:為了更好的暴露視野,方便操作,腸鏡檢查時會向腸管里面打氣,讓腸道膨脹。但往腸道打氣,會造成腹脹甚至腹痛。
★ 異物感:這恐怕是很難回避了,挺粗一條鏡子從屁屁進入,有的人想想都覺得不舒服。
另外,還有腸道準備時的腹瀉,檢查前要換褲子令人有點害羞,以及對檢查過程的陌生等等細節(jié),都會對腸鏡檢查留下不好的回憶。
無痛腸鏡
應需而生
麻醉下腸鏡檢查將這些不良體驗、不好回憶一掃而空。
麻藥一推,美夢一做,檢查結束,全程無痛苦。
無痛腸鏡雖好,但也有以下幾點需要你知道,供參考選擇:
1. 準備更繁瑣。
無痛腸鏡與普通腸鏡一樣,都要提前一天做好腸道準備。
但普通腸鏡檢查當天還可以少量喝一些水或糖水緩解口渴與饑餓,而無痛腸鏡還要求4小時禁水、6小時進食,等待的過程會比較辛苦一點。
2. 花的時間更長。
為確保安全麻醉后要等藥物成分代謝完,要求留下要觀察一段時間才能離開,不像普通腸鏡下地就能跑。
3. 費用更高。
請了麻醉醫(yī)師,用了麻藥和監(jiān)護,費用自然是更高的。
4. 預約時間更長。
無痛腸鏡離不開麻醉醫(yī)師,麻醉醫(yī)師一般都是從手術室抽調過來的,人手有限 。一天下來無痛腸鏡的名額是有限的,預約時間就自然更長了。
加上想做無痛腸鏡的人多,排隊的人多,預約時間可能就比較長了。
5. 存在麻醉風險。
與任何全麻一樣,只要是麻醉都存在麻醉風險,如藥物過敏、呼吸抑制、心律失常等。
6. 腸穿孔風險會升高。
首先解釋一下為什么會發(fā)生腸穿孔。
雖然腸鏡檢查中腸穿孔發(fā)生率極低,但腸鏡檢查要過彎、要打氣,可能在腸道局部閉塞扭轉的情況下,腸壁很薄弱,有破裂的風險。
普通腸鏡如果出現(xiàn)腸道局部特別脹氣,脹到快破的情況下,患者肯定早就疼得不讓醫(yī)生操作了。而無痛腸鏡檢查過程中由于患者沒有痛覺,醫(yī)生沒有患者的反應來參考判斷,相對而言出現(xiàn)腸穿孔的風險會增加。
因此,無痛腸鏡對內鏡醫(yī)師要求相對較高,一般由經(jīng)驗較豐富的醫(yī)生操作。
如何做好
腸道準備
腸道準備的方法很多,每個醫(yī)院都不一樣,應按醫(yī)囑進行腸道準備,檢查前最好能認真聽取醫(yī)生介紹檢查的過程,解除思想顧慮。
通常來說,檢查前兩三天飲食宜清淡,檢查前1~2天不吃多籽食物,如西瓜、西紅柿、獼猴桃等,以免排不干凈影響腸鏡檢查。
如果有長期便秘、糖尿病,不吃多渣食物的時間則因適當延長。
關于腸鏡檢查前的飲食準備:
1. 檢查前一天午餐、晚餐吃少渣半流質食物如稀飯、面條,不要吃蔬菜、水果等多渣、多籽的食物以及奶制品。
2. 假如是上午檢查,檢查當天早晨禁食,在內鏡檢查前4~6小時,服用聚乙二醇等滲溶液2~3升,2小時內服完;
如果是下午檢查,中午仍需禁食,沒有糖尿病的朋友可喝糖水防止低血糖。
3. 麻醉下腸鏡則應按照麻醉師的要求嚴格禁食、禁水。
要不要約無痛腸鏡?孰好孰壞,沒有定論,只看哪種更適合自己。
如果第一次檢查耐受不了無法完成,或者邁不開第一步接受第一次檢查,建議預約無痛腸鏡。如果平時忍耐力還行的話,可以嘗試做普通腸鏡,畢竟大部分人都還是能配合完成檢查的。
討論區(qū)
不打麻醉做腸鏡是什么感覺?
有人描述:肚子好脹想放屁,菊花被堵住的感覺……
有人描述:過彎的時候肚子疼得厲害,和醫(yī)生聊聊天、看屏幕上的腸道,分散注意力有助于緩解疼痛……
有人描述:腸鏡進進出出,有種好不容易拉出去的屎又被塞回來的感覺……
有人描述:感覺到直腸一點一點被撐起來的感覺,會伴有劇烈的疼痛感,撕心裂肺的痛……
有人描述:充氣的過程會感覺到腹脹,脹得挺難受,但是如果肛門放松就會把氣放出去,瞬間肚子就好受了……
歡迎各位讀者在文章底部留言,分享您的經(jīng)驗和體會。
本文為轉載文章,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作者刪除。本文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為診斷、治療的依據(jù),請謹慎參閱
發(fā)表于:2017-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