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華_好大夫在線
微信掃碼

微信掃碼關注醫(yī)生

有問題隨時問

收藏收藏

醫(yī)學科普

睡眠打鼾:沒有熬夜,勝過熬夜

發(fā)表者:李樹華 人已讀

人一輩子呆在哪個地方時間最長?答案可能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人的一生中大約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睡眠中度過,因此臥室是人呆得最久的地方。

成人睡眠大約在7-9小時,這并非難事,但熬夜、睡眠不足的情況比比皆是,實際上現(xiàn)代人的睡眠時間已經(jīng)比一百年前的人們少睡一小時。

長期睡眠不足會引起多種身心疾病,比如頭痛、注意力不集中、白天過度困倦、工作效率下降、精力不足,還可以造成焦慮、抑郁等心理疾病。研究還發(fā)現(xiàn),長期睡眠缺乏會增加心臟病、糖尿病和肥胖的風險,縮短壽命。

熬夜在醫(yī)學上稱為“睡眠剝奪”,除人為主動地縮短睡眠時間之外,還有一種很常見的疾病導致慢性睡眠剝奪,這就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英語中簡稱OSA。

睡覺時體位變化、肌肉松弛,咽腔容易塌陷,正常人睡眠中咽腔也比清醒時狹窄,鼾聲就是氣體經(jīng)過狹窄咽腔時的湍流聲。肥胖的人脂肪不僅分布在皮下,脂肪組織也會在咽部增多,咽腔是氣體的通道、呼吸的走廊,這好比走廊里放了太多東西,還有些人并不肥胖,但自身的頜面結構不佳,咽腔也很狹窄,這就譬如一個沒有設計好走廊的房屋。上氣道作為機體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咽喉要道,一旦狹窄的咽部在睡眠中塌陷,氣體無法通過,就會發(fā)生呼吸暫停。

timg.jpeg

正常人睡眠中上氣道(左)與OSA患者睡眠(右)

timg-2.jpeg

OSA患者由于睡眠呼吸暫停造成頻繁的微覺醒,就像一把刀把整個睡眠切割成一個個小片段,導致“碎片化睡眠”,很難有機會進入深睡眠。這就是我們經(jīng)常說的睡眠淺,睡假覺。這是另外一種形式的睡眠剝奪,患者沒有熬夜,卻勝似熬夜。

OSA更重要的危害是缺氧,大部分OSA患者夜間缺氧的程度都超過了呼吸衰竭的標準,只是由于每次缺氧時間很短,并且患者處于睡眠狀態(tài),對外界刺激的感知能力降低,患者沒有感受到呼吸困難,如果缺氧程度足夠低、或者本身有基礎疾病、或者因為憋氣而掙扎,患者完全可以睡眠中憋醒過來。

大量的研究發(fā)現(xiàn)OSA是許多心腦血管、內分泌代謝疾病的“源頭疾病”,在心腦血管疾病的人群中大約1/3到1/4合并有OSA, OSA是繼發(fā)性高血壓和難治性高血壓最常見的病因,OSA患者也容易患糖尿病、冠心病、心衰、腦梗、心律失常、認知功能受損、焦慮、抑郁等。

timg-7.jpeg

u_2862556637_4137862646&fm_26&gp_0.jpg

遺憾的是并不能僅僅根據(jù)白天是否總犯困來判斷是否患OSA,實際上很多OSA患者白天不犯困,這可能與年齡、工作性質有關。肥胖、響亮的鼾聲、被人發(fā)現(xiàn)睡眠中呼吸費力、憋醒、高血壓等心血管代謝疾病也是主要的線索, OSA的確診需要由睡眠專業(yè)醫(yī)生根據(jù)客觀睡眠監(jiān)測數(shù)據(jù)確定并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所以需要及時就醫(yī)診治。

timg-3.jpeg


timg-4.jpeg

timg-5.jpeg



本文是李樹華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請勿轉載。
本文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為診斷、治療的依據(jù),請謹慎參閱

收藏
舉報
×
分享到微信
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分享該文章

發(fā)表于:2019-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