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維新_好大夫在線
微信掃碼

微信掃碼關注醫(yī)生

有問題隨時問

收藏收藏

醫(yī)學科普

X光片、CT、核磁共振,頸、腰椎疾病患者檢查選哪個?

發(fā)表者:李維新 人已讀

頸、腰椎疾病患者去神經(jīng)外科門診看病時,醫(yī)生常常會建議患者拍片子檢查。拍片檢查和一些其他檢查很多時候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對于老百姓來說,X光片、CT、核磁共振這些檢查,都有什么區(qū)別呢?

從老百姓的角度來看,可能覺得哪個貴,哪個檢查就好,覺得自己做的檢查和別人不一樣就是做了多余的檢查,多花了錢。其實這些認識是錯誤的,不同的疾病,需要看的角度不一樣,所需要的檢查方式也不相同,并非越貴的就越好。今天我們就和空軍軍醫(yī)大學唐都醫(yī)院神經(jīng)外科李維新教授一起來看看這方面的知識。

關于脊柱的影像學檢查,最常用的就是X線片、CT和磁共振。這些檢查都有各自的應用范圍,并不是做了多余的檢查。

X光片:X光在最擅長的就是看骨頭,而且看得范圍比較大,具有整體觀的優(yōu)勢。這種檢查簡單方便、節(jié)省時間,可以在第一時間了解骨頭形態(tài)如何、序列如何、有無骨折等。X光片更多的是看大體的情況,包括脊柱的力線,是否有滑脫等情況。

132943879be32293a999c333de86a27b_0eec44f0fe5b0b603d95aaa5cdc433f4.jpg

CT:CT是一層一層的觀察橫斷面。它主要的優(yōu)勢是可以看到骨頭的橫切面,可以把骨頭分層來看,比如有些特殊部位的細微骨折、骨腫瘤、骨結(jié)核,CT具獨特的優(yōu)勢。如果懷疑是骨性結(jié)構的問題,比如脊柱結(jié)核、脊柱骨折等疾病,這時想看到清楚的骨骼結(jié)構改變時,我們就需要做CT。CT對腰椎間盤突出癥和腰椎管狹窄癥從診斷上來說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磁共振更好一些。

0a0675473a5ed59b38bb12fd93c29659_3d30286406f06294dbcc21cc1145f871.jpg

核磁共振:MRI的優(yōu)點是可以將人體的各種不同組織呈現(xiàn)的非常清楚,對于軟性組織的呈像(比如韌帶、軟骨等)要優(yōu)于其他檢查。所以,如果臨床上高度懷疑和神經(jīng)、椎間盤相關的疾病,如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管狹窄癥類似這些疾病,我們首先檢查磁共振。另外因為它不是通過X光來呈像的,所以基本沒有什么輻射。

總的來說,一般如果懷疑有骨折,應該首選X光片,當X光片看的不夠清楚時,還是需要做了CT來進一步的確診。一般不選核磁檢查。

而一般對于脊柱的疾病,我們首先進行X光片的檢查,畢竟X光片造價比較低。但是如果我們想看看自己有沒有椎間盤突出,是否壓迫到了神經(jīng),那最好的方式就是拍個核磁。因為間盤、神經(jīng)都屬于軟性的組織,核磁看的最清楚。但是如果是想看看有沒有椎體滑脫還是應該拍X光片。如果懷疑有脊柱腫瘤、結(jié)核,那最好的方式就是拍CT。



本文是李維新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請勿轉(zhuǎn)載。
本文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為診斷、治療的依據(jù),請謹慎參閱

收藏
舉報
×
分享到微信
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分享該文章

發(fā)表于:2019-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