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亮_好大夫在線
微信掃碼

微信掃碼關注醫(yī)生

有問題隨時問

收藏收藏

醫(yī)學科普

有痔無恐,使命必達——PPH聯(lián)合直腸粘膜懸吊術

發(fā)表者:林志亮 人已讀

什么是痔瘡?

痔瘡是在肛門內外突起的柔軟腫物,是肛管處的靜脈淤血、曲張而形成的。

具體地說,就是直腸下端和肛管內豐富的靜脈叢組成了具有防止大便和廢氣漏出的肛墊組織。如果便秘時過于用力,就會增加肛管負擔,迫使肛墊組織的血管破裂或造成淤血,從而使血管周圍的結締組織增生。有的血管和結締組織會脫出肛門,而這種突起的柔軟腫物就被稱為痔瘡。

痔瘡是最常見的肛腸疾病,雖然是良性疾病,但可引起反復出血、脹痛、排便費力等。

如果患者出現(xiàn)以下幾種情況,建議施行“吻合器痔上直腸粘膜環(huán)形切割吻合術(PPH)聯(lián)合直腸黏膜懸吊術

1、 肛門腫物反復脫出甚至需手助還納;

2、 肛門反復出血較多甚至引起貧血;

3、 反復多次出現(xiàn)肛門水腫、脹痛

4、 對患者的工作、生活產生非常大的影響,且保守治療無效。

為什么要在PPH的基礎上聯(lián)合直腸黏膜懸吊術?

1、 PPH最大并發(fā)癥是直腸狹窄,原因是小部分人在吻合口愈合過程中會形成粘膜攣縮,攣縮最后形成狹窄環(huán)導致排便困難;增加直腸粘膜懸吊可以讓吻合口周圍的直腸粘膜在術后即與直腸肌層緊密貼合,大大降低粘膜攣縮向腸腔內發(fā)展的幾率;

2、 部分患者的混合痔脫垂程度嚴重,僅靠一次PPH吻合器釘倉的容量無法完全將脫垂的肛墊提拉回到肛門括約肌能收縮得到的位置,通過直腸粘膜懸吊可以進一步鞏固肛墊提拉效果。

PPH聯(lián)合直腸粘膜懸吊術與傳統(tǒng)手術相比,具有疼痛輕微、手術時間短、手術后不用經(jīng)受換藥的痛苦、病人恢復快等優(yōu)點,顯著的效果受到廣大患者的好評。

我科每年通過這個術式治療了300-500名受到痔瘡嚴重困擾的患者,患者術后均恢復良好,疼痛輕微,術后當天即可下床自由活動,對手術效果非常滿意,目前暫未發(fā)現(xiàn)一例患者因手術效果欠佳導致的混合痔脫垂復發(fā)。

具體術后反饋可以參考主頁“患者診后評價”。

本文是林志亮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請勿轉載。
本文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為診斷、治療的依據(jù),請謹慎參閱

收藏
舉報
×
分享到微信
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分享該文章

發(fā)表于:2024-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