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科普
發(fā)表者:唐少波 人已讀
1. 我們的腸道內有400種以上的腸道菌群,分為20%的有益菌,70%的中性菌和10%的有害菌。它們之間的平衡,維系著我們的身體檢查。研究表明:我們人類95%的疾病與腸道菌群失調有關。到目前(2023年)約有超過85種疾病可以通過腸道菌群移植技術治療這些疾病。
2. 腸道菌群中有約1億個神經元——被科學家稱為“人類第二大腦”,有90%的5-羥色胺,50%多巴胺來源于腸道。管理著人們的喜怒哀樂及情緒的變化。如失眠、焦慮、抑郁等。大量的研究證實了,腸道菌群紊亂與阿爾茨海默病、巴金森氏病、自閉癥有關,而通過調節(jié)腸道菌群可以明顯改善癥狀。
3. 人體中70%-80%的免疫細胞存在于腸道,是最大的免疫器官。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與免疫功能密切相關。腸道菌群失調就會引起免疫功能的低下,免疫功能中的免疫識別、免疫清除能力的降低,癌癥的發(fā)病率就會大大的增加。此外,現在腫瘤的化療及靶向藥物的治療,有效率不超過50%,而且,副作用比較大。通過調節(jié)腸道菌群失調可以明顯地提高化療藥及靶向藥的有效率,同時還能明顯地降低這些藥物的毒副作用。
4. 人體的腸道菌群有100萬億個細菌(1014個),是人體細胞數量的10倍,基因數量是人體基因的100倍——被科學家稱為“人類第二基因組”。因此,腸道菌群是人體一個微觀卻復雜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一個獨特的器官。
本文是唐少波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本文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為診斷、治療的依據,請謹慎參閱
發(fā)表于:2024-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