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齊淑貞主任醫(yī)師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皮膚病醫(yī)院 皮膚科 春天陽光漸強,確實容易誘發(fā)各類皮膚色素增加性皮膚病加重。常見的面部色素增加性皮膚病首推黃褐斑,它通常表現(xiàn)為對稱分布與面頰部的黃褐色斑片,形狀不規(guī)則。孕期女性、長期口服備孕藥者以及有家族遺傳傾向的人更容易中招。他的發(fā)病與內(nèi)分泌失調(diào)、紫外線照射等等關(guān)系密切。雀斑也很常見,多在兒童期就開始出現(xiàn)針尖道米粒大小的黃褐色斑點,好發(fā)于鼻梁和臉頰,有明顯的家族遺傳傾向,而且對紫外線極為敏感,日曬后顏色會加深,數(shù)目增多。胎田痣,這是一種累及眼、上顎全部等三叉神經(jīng)分布區(qū)域的褐色、青灰色或者藍色斑片,出生時或者出生后不久就可能出現(xiàn),終身不消退。賀青生痣,因為好發(fā)與全部,又稱全部抹斑、色素沉均與真皮層又稱為真皮斑。到了春天,預防這些面部色素增加性。 性的皮膚病,防曬就是頭等大事,一定要做到防曬、防曬、再防曬。此外,保持規(guī)律作息,避免熬夜,減少內(nèi)分泌紊亂,健康飲食也很重要。如果面部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色素增加性皮膚病,千萬不要自行使用祛斑產(chǎn)品,應及時到正規(guī)醫(yī)院皮膚科就診,在醫(yī)生指導下規(guī)范治療。我是秦醫(yī)生,歡迎關(guān)注。05月06日
42
0
1
-
齊淑貞主任醫(yī)師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皮膚病醫(yī)院 皮膚科 春天紫外線增強,這是斑點加深的主要元兇。經(jīng)過一冬,皮膚對紫外線的防御能力降低,春天若突然大量暴露,黑素細胞受到刺激,合成更多黑色素,致使斑點顏色變深。另外,春季花粉、有絮等過敏原增多,過敏反應會引起炎癥,炎癥因子刺激黑素細胞,同樣初始黑色素生成。那該怎么辦呢?首先,防曬是重中之重,外出務必涂抹防曬霜,選擇防曬指數(shù)合適而且溫和不刺激的產(chǎn)品,注意均勻涂抹面部、頸部等暴露部位,同時配合物理防曬。5、戴寬邊的遮陽帽、打遮陽傘、帶太陽鏡,全方位阻斷紫外線。其次,做好皮膚清潔與保濕,選擇溫和潔面產(chǎn)品,避免過度清潔損傷皮膚屏障。潔面后及時使用保濕護膚品,保持皮膚水潤,增強皮膚屏障功能,有助于抵御外界刺激,減少黑素生成。 再者,合理飲食也關(guān)鍵,多吃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E的食物,像橙子、草莓、堅果等,這些抗氧化劑能夠抑制黑色素合成,淡化斑點。弱斑點問題嚴重,可以在專業(yè)皮膚科醫(yī)生指導下選擇藥物或者激光等一些醫(yī)美手段。只要堅持科學護理,春天也能和斑點加深說再見。我是秦醫(yī)生,歡迎關(guān)注。04月29日
50
0
1
-
2024年05月03日
152
0
3
-
2022年05月05日
734
0
2
-
楊艷萍副主任醫(yī)師 醫(yī)生集團-陜西 線上診療科 六、色素型和色素優(yōu)勢型黃褐斑怎么治療? 色素型黃褐斑色斑較穩(wěn)定,治療目的就是促進色素顆粒消退,因此主要治療方式包括調(diào)Q激光+中胚層藥物治療。 黃褐斑的激光治療首選超皮秒激光,一般以大光斑低能量的方式進行,需要逐層分解色素顆粒,不能使用大能量激光,以免刺激過大造成色斑的反彈,因此激光治療次數(shù)一般在5次以上。 中胚層治療主要是通過微針或者水光針導入一定的藥物或者其他有效成分,以幫助人體代謝色素顆粒,通常的中胚層治療周期為2-4周1次,5次一療程。 ? 七、血管型和血管優(yōu)勢型黃褐斑怎么治療? 血管型黃褐斑皮膚中主要為分布的較多的擴張的毛細血管網(wǎng),其透到皮膚的顏色會導致皮膚發(fā)黃發(fā)暗,其次血管較多面部潮紅都說明皮膚有很明顯的非特異性炎癥,炎癥反應的結(jié)果則會逐漸誘發(fā)色素沉著導致色斑形成,所以血管型黃褐斑色斑非常不穩(wěn)定,任何刺激都有可能導致色斑的加重,因此也是最難治療的黃褐斑類型。 早期治療需要進行抗炎修復,炎癥的形成主要還是皮膚屏障功能受損,修復皮膚屏障功能最常用的辦法就是進行舒敏之星的導入修復治療,修復角質(zhì)層的同時還可以給皮膚進行補氧補水,促進炎癥的快速消退,治療周期每周一次; 另外還可以進行超光子的舒敏修復模式治療,低能量的光子治療可以修復細胞損傷,對皮膚沒有任何刺激,同時還能很好的退紅嫩膚,一舉多得,舒敏模式治療周期為2周1次。 第三種抗炎的治療方式就是中胚層微針治療,主要目的是修復炎癥損傷的同時還兼具補水功能。治療周期2-4周一次,5次一療程。 抗炎修復治療一般需要進行1-2月不等,根據(jù)個體皮膚受損情況決定,待大部分炎癥反應消退,VISIA檢測就可以看到紅區(qū)反應明顯消退,皮膚顏色也會變得透白,這時再通過2-3次以上的超皮秒激光對剩余色素顆粒進行分解,逐漸淡化色斑,才能使得皮膚逐漸白皙透亮,健康潤澤。 ? 八、黃褐斑激光治療同時為什么需要搭配口服藥和外用藥? 激光治療黃褐斑主要還是進行色素分解,并不是直接將色斑結(jié)痂脫落掉,所以常規(guī)激光治療后醫(yī)生會根據(jù)顧客身體狀況搭配不同藥物,根據(jù)《中國黃褐斑診療專家共識(2021版)》中指出,輔助治療黃褐斑常用的藥有氨甲環(huán)酸、復方甘草酸苷、谷胱甘肽、維生素C、維生素E等,這些藥物一方面會幫助皮膚快速修復,減少激光對皮膚的刺激反應,抑制炎癥損傷產(chǎn)生新的色素顆粒,幫助色素代謝,加速色素分解,從而加強黃褐斑的治療效果。 外用藥里面常用的有氫醌乳膏、絲白祛斑軟膏等,需要根據(jù)顧客體質(zhì)進行選擇,避免發(fā)生過敏等不良反應。 黃褐斑治療是一個難治性損容性皮膚病,任何單一的治療方式都很難達到非常好的治療效果,因此一般情況下都需要多種方式進行搭配治療,逐漸淡化色斑,才能達到較滿意效果。 ? 九、黃褐斑能根除嗎? 從理論上講,只要能夠完全去除病因,就應該能夠根治疾病,但是就黃褐斑的發(fā)病因素來看,很多因素我們沒法完全避免,尤其是人到中年后,各種工作生活壓力及要求,使得我們無法保證身體及皮膚處在完全健康的狀態(tài)下,所以黃褐斑的形成是很難避免的,但是我們可以盡可能改善身體及生活狀態(tài),減少黃褐斑的形成,同時,定期對皮膚進行相關(guān)治療及護理,也可以很好的淡化色斑,保持皮膚一個較好的狀態(tài),從而提高生活質(zhì)量。 ? 十、黃褐斑怎樣預防? 主要是根據(jù)誘發(fā)因素進行相應預防: 第一點也就是最主要的一點是:嚴格防曬!我們需要全年365天不間斷防曬,陰天、雨天、冬天、室內(nèi)、車內(nèi)、各種皮膚治療前后都需要相應的防曬。選擇合適的防曬霜,堅持正確使用,外出時需要盡可能多的進行遮擋物理防曬,才能很好的減少色斑的形成。 第二點是正確護膚!保護皮膚屏障功能,減少濃妝,適當清潔,避免過度清潔皮膚,日常堅持保濕,使用質(zhì)量有保證的護膚品,避免過度進行皮膚治療。 第三點是調(diào)節(jié)健康生活習慣,盡可能不要熬夜,日常23點前就要入睡,如有夜班,白天應盡可能補覺;飲食上也盡可能保證健康生態(tài),少食不健康食品,夏季少食光敏性食物,如野菜、海鮮等,以避免皮膚對紫外線過度敏感。2021年10月20日
759
0
0
-
劉瑩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楊浦區(qū)中心醫(yī)院 皮膚性病科 冬季正是治「斑」好時節(jié),太陽公公比較偷懶,即使陽光明媚,紫外線的強度和春季、夏季也法相提并論。所以有斑的妹子趕緊抓緊這一治療斑的黃金時段。 首先我們進行一下“斑”體質(zhì)的自測:看看你是傳說中的“斑女郎”嗎?看下面的這些你中招了幾個? 1. 每天在電腦前工作六小時以上,膚色長期暗沉; 2. 工作壓力大,每周加班3次以上,每天睡眠時間不足6小時; 3. 入睡前,總要抱著iPad或手機長時間瀏覽資訊; 4. 沒有運動習慣,身體代謝緩慢; 5. 沒有防曬習慣,皮膚直接與陽光接觸; 6. 習慣使用美白型護膚品,卻從來不避光使用; 7. 月經(jīng)紊亂,肌膚長時間黯淡無光澤; 8. 飲食重口,偏好油炸和辛辣的食物; 9. 情緒憂郁不穩(wěn)定,思慮過多,經(jīng)常生悶氣; 10. 家有神獸,有”獅吼”功; 11.有家族遺傳斑的病史; 12.涂防曬或者隔離不卸妝,或者晚上帶妝睡覺; 長斑幾乎是我們每個人在成長中都會遇到的一件事情,可以說是成長的煩惱,稍微不注意隨著年齡的增長,斑點就已經(jīng)悄悄找上門,而且它比消滅痘痘難多了。有了斑點皮膚看起來就會“大打折扣”。接下來我們一起好好分析色斑這個“萬惡的小妖精”,做到知己知彼才能打敗它,才能擁有一張干干凈凈的小臉。 ① 遺傳因素:常染色體遺傳是雀斑主要成因,大多數(shù)是從5歲以上的兒童開始,而且大部分都是女性。所以遺傳基因太強大了; ② 紫外線照射:它可以說是色斑形成的重要原因,當皮膚接受過日光照射時,皮膚就會產(chǎn)生更多的黑素顆粒,引起“黃褐斑”等一系列色素沉著,這也是為什么一年四季都需要防曬,俗話說的“養(yǎng)兒不防老,防曬才防老”就是這么來的; ③ 內(nèi)分泌失調(diào):這也是我們女孩子產(chǎn)生色斑的重要原因,經(jīng)期和妊娠期時激素水平的劇烈變化,都可以影響黑色素的產(chǎn)生。好多女生生完孩子開始出現(xiàn)色斑,非??鄲溃?④ 生活習慣問題:壓力、偏食、睡眠不足等不良生活習慣,也會令黑色素增加,特別是經(jīng)常熬夜的妹子,皮膚的代謝率也會不佳,增加黑色素的產(chǎn)生,還有喜歡吃辣、從南方到北方或者從北方到南方的工作調(diào)動或者定居、生活習慣的改變都會誘發(fā)色斑的發(fā)生。 治療上如果醫(yī)療單位有條件做一個visia檢測,看看斑位于表皮還是真皮,不過有經(jīng)驗的醫(yī)生肉眼也可以識別呢。先說說曬斑,有時我們也叫老年斑,這些斑位置比較表淺,和曬斑同樣是淺部斑的還有雀斑,我見過很多從很小就有雀斑,而且媽媽也有,本來覺得是遺傳的斑治不好。這類斑其實是可以治療的,選用調(diào)Q或者皮秒、超皮秒都可以,治療效果也不錯這幾個相比,越后面的效果越好,當然價格也會越高。治療時間上也是冬季比較好,治療前后兩周不要出去旅游、曝曬、去海邊這些活動,嚴格做好防曬,激光治療的部位前7天不要沾水,讓結(jié)痂自行脫落,極個別的人還要在3-6月做第二次、第三次,原則上做一次淡一次,也有一次就做干凈的,治療效果的差別一個是術(shù)者操作的水平、參數(shù)的選擇,另外一個就是你自己的防護防曬有沒有到位。 如果是黃褐斑的話建議中藥調(diào)理,或者聯(lián)合口服氨甲環(huán)酸和谷胱甘肽,一般一個月起效,三個月一療程。也可以外用左旋維C和氨甲環(huán)酸精華外涂,但效果要低于口服,建議這類斑不要盲目地去做激光淡斑,有很大的幾率會反黑。 棕色視野:黃褐斑,邊界不清 visia皮膚檢測2021年02月07日
1352
1
2
-
王煥斌主治醫(yī)師 汕頭市皮膚性病防治院 皮膚性病科 面部的黃褐色色素沉著稱為黃褐斑,是常見于中青年女性的色素增生性皮膚病,主要表現(xiàn)是面部皮膚出現(xiàn)大小不等、形狀不一的色素斑,顏色多為淡褐色、黃褐色,也有咖啡色或淡黑色。一般是對稱地分布在眼周圍附近、額部、顴頰部、鼻旁和口唇周圍,呈蝴蝶形(故俗稱蝴蝶斑),邊界清楚,表面皮膚光滑,不痛不癢,沒有皮屑。夏季紫外線照射后顏色加深,冬季減輕;隨內(nèi)分泌變化而變化,往往經(jīng)久不褪;部分會隨分娩(俗稱妊娠斑)或停服避孕藥后緩慢減退。 病因及發(fā)病機制 病因尚不清楚,本病女性多見,血中雌激素水平高是主要原因,從青春期到絕經(jīng)期婦女均可發(fā)生,多始于孕期3-5個月,分娩后來月經(jīng)時多能逐漸消失,可能與體內(nèi)孕激素水平有關(guān)。研究表明妊娠期促黑素細胞激素分泌增多,與黑素細胞親和力的受體結(jié)合而使黑素細胞功能活躍。在口服避孕藥的婦女中,其發(fā)生率可達20%或更多,多發(fā)生在用藥1-20個月后,已經(jīng)證明雌激素可刺激黑素細胞分泌黑素顆粒,孕激素能促使黑素體的運轉(zhuǎn)和擴散,妊娠斑是這兩種激素的聯(lián)合作用所致。在一些慢性疾病如女性生殖器疾病和月經(jīng)失調(diào)、痛經(jīng)、子宮附件炎、不孕癥等,肝臟病、慢性乙醇中毒、內(nèi)臟腫瘤、結(jié)核病等患者及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病患者。另外,此病在夏季日曬后誘發(fā)或加重,提示日光是一促發(fā)因素。紫外線是一種外源性刺激黑素細胞分裂因素,使照射部位黑素細胞增殖。長期應用某些藥物如氯丙嗪、苯妥英、口服安體舒通等也能誘發(fā),機制尚不清楚,可能與抗雄激素有關(guān)。臨床上有很多病因不明患者,男性約占10%,有研究認為男性黃褐斑主要病因是遺傳,女性也有簡單單卵雙胞胎姐妹成年后同患本病,故本病可能與遺傳素質(zhì)也有關(guān)系。總結(jié)來說,誘發(fā)因素分為: 01. 紫外線(約占85.2%) 02. 皮膚類型(約占49.9%) 03. 遺傳(約占30.4%) 04. 化妝品使用不當(約占29.4%) 05. 外用糖皮質(zhì)激素(約占14.9%) 06. 睡眠(約占12.2%) 07. 口服避孕藥(約占7.3%) 08. 系統(tǒng)疾?。谞钕偌膊〖s占2.5%、婦科疾病約占11.8%、肝臟疾病約占2.4%) 臨床表現(xiàn) 損害為淡黃褐色、暗褐色或深咖啡色,深淺不定,斑片形狀不一,或圓形,或條形,或蝴蝶形。典型皮疹位于顴骨的突出部和前額,亦可累及眉弓、眼周、鼻背、鼻翼以及上唇、下頦等部位,偶爾也發(fā)生于前臂。有時乳暈、外生殖器、腋窩和腹股溝處皮膚色素亦加深。皮損一般不累及眼瞼和口腔黏膜。色斑邊緣清楚或呈彌漫性,局部無炎癥及鱗屑,也無主觀癥狀。受累范圍及大小因人而異,色斑深淺隨季節(jié)、日曬及內(nèi)分泌等因素而有變化,有時還與病人休息及精神狀況有明顯關(guān)系,精神憂郁、熬夜、疲勞可加重色素沉著。 鑒別診斷 1) 雀斑 淺褐色或暗褐色的斑點,較小,分布散在而不融合,常在兒童期發(fā)病,青少年女性多見,有家族史,夏季明顯,部分人可冬季變淡或消失。 2) 艾迪生病 彌漫性青黑色或棕褐色斑片,除面部暴露部位外,受壓迫摩擦的四肢屈側(cè)面、掌跖皮紋處亦可見明顯色素沉著,有全身癥狀如乏力、體重減輕與血壓降低等。 3) 瑞爾黑變病 灰紫色到紫褐色網(wǎng)點狀斑點,后可融合成片,其上常有粉狀細小鱗屑附著,色斑與正常皮膚境界不明顯,好發(fā)于前額、顴部和頸側(cè)。 4) 太田痣 淡青色、深藍色或黑藍色斑片,大多為單側(cè)性分布,病人的結(jié)膜、鞏膜可呈青藍色,多自幼發(fā)病。 5) 顴部褐青色痣 藍棕色斑片,直徑1-5mm,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境界清楚。數(shù)個至數(shù)十個,通常為10-20個。對稱分布于顴部、鼻側(cè)、眼眶、前額等處,以30-40歲女性多見,黏膜不受累。 治療及預防 黃褐斑的治療是雙向性的,需醫(yī)患雙方努力,醫(yī)生只能治標,沒法治本,因其發(fā)病誘因基本都與患者自身狀況有關(guān),患者實際上是成功治療的關(guān)鍵,平時需要注意做好各種防護,否則便容易反復。但是即使我們遭遇了黃褐斑,也不要過于緊張、氣餒、消極,應積極地調(diào)整好心態(tài),正面地在接受治療和調(diào)理的同時,做好各種個人生活注意事項,這樣才會避免黃褐斑越來越嚴重,才能進而改善它。由于病因比較復雜,應盡可能尋找可能的病因并分別處理。防曬是防治黃褐斑不可少的措施,應用廣譜(UVA UVB)遮光劑可改善病情;治療伴隨的相關(guān)慢性疾??;妊娠期間適當補充富含維生素C和維生素E的食物;注意保持樂觀情緒。 1) 全身治療 口服或靜脈注射大劑量的維生素C。維生素C能將多巴醌還原為多巴及阻止多巴氧化稱為多巴醌,以抑制黑素形成,對已形成的色斑有促進消退的作用。每天用量1-3g,療程2-3個月,同時與維生素E聯(lián)合應用效果更明顯;止血環(huán)酸可能由于競爭干擾酪氨酸酶對酪氨酸的催化作用,最終抑制黑素的合成,有報道0.25-0.5g每日3次,連服1-2個月有效;谷胱甘肽,每日400mg,聯(lián)合維生素C1g靜脈注射,每周2次,對頑固性病例有效。中醫(yī)治療本病有效,擬用疏肝理氣,健脾補腎,活血化瘀類藥物,如我院自制的疏肝化瘀方。 2) 局部治療 ⑴ 酪氨酸酶抑制劑 氫醌:氫醌的效能、局部刺激性與其濃度(1.5%-6%)直接相關(guān)。制劑中加入維A酸和糖皮質(zhì)激素可提高脫色效果。(4%氫醌、0.05%維A酸、0.01%氟輕松) ⑵ 還原劑 維生素C局部離子透入療法、硫辛酸(抑制酪氨酸酶活性)、α-生育酚(具有抗氧化作用阻礙黑素細胞膜的脂質(zhì)過氧化反應、增加細胞內(nèi)谷胱甘肽含量以產(chǎn)生脫色效果) ⑶ 抑制黑素體轉(zhuǎn)運 煙酰胺是煙酸的活性成分,在黑素細胞與角質(zhì)形成細胞的共同培養(yǎng)中,煙酸抑制黑素體從黑素細胞到周圍角質(zhì)形成細胞的轉(zhuǎn)運,下調(diào)35%-68%。 ⑷ 加速皮膚更新 果酸在10%低濃度時降低表皮黏合力,20-70%高濃度時致使表皮松解、剝脫,使黑素顆粒從表皮剝脫。 ⑸ 抗皮膚衰老劑 超氧化物歧化酶抑制和清除氧自由基,減少黑素生成和延緩皮膚衰老。 3) 物理療法 短脈沖二氧化碳激光、510nm脈沖染料激光、調(diào)Q激光和調(diào)Q紅寶石激光等有破壞真皮上部的黑素顆粒作用,用于治療色素沉著性皮膚病。 4) 其他 應用皮膚微生態(tài)制劑的健膚霜(主要含無毒株表皮葡萄球菌、痤瘡丙酸桿菌及其代謝物如谷胱氨酸、賴氨酸等) 生態(tài)治療的意義在于調(diào)整皮膚表面正常菌群、促進皮膚菌群的生態(tài)平衡,從而達到防止黃褐斑的目的。 黃褐斑只能改善維持,達不到痊愈,因其療效取決于患者積極的治療心態(tài),以及同醫(yī)生的密切配合程度,故此,在治療上一定不可以急功近利、急于求成。黃褐斑雖然不能100%的根治,但仍然大多可以改善、控制和預防。治療黃褐斑沒有單一配方的“靈丹妙藥”,需要綜合治療、內(nèi)外兼修。 那么如何預防黃褐斑的產(chǎn)生,日常如何保養(yǎng)防護呢,下面分為幾個方面來跟大家講講: 1)防曬問題:什么時候需要防曬呢?怎樣防曬才更有效呀?——最簡單的就是要盡量避免陽光直接照射皮膚,有陽光就防曬,可以使用防曬霜、防曬乳、防曬噴霧(切記定時補、補、補),還可以懶人選擇像帽子、傘之類的物件式遮避。雖然陽光、沙灘是多少人的美好向往,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陽光中的紫外線是黃褐斑的罪魁禍首之一,所以,想要陽光、沙灘和美女齊聚,那就必須做好防曬措施哦!黃褐斑又稱妊娠斑,孕期好發(fā),所以孕期防曬至關(guān)重要! 2)皮膚屏障問題:黃褐斑不只是色斑,還有皮膚屏障受損。黃褐斑大多伴有皮膚屏障功能受損,任何屏障功能受損的因素,都可在皮膚內(nèi)誘發(fā)程度不一的炎癥反應。黃褐斑嚴重者,常伴有炎癥反應(敏感),如用VISIA皮膚檢測,發(fā)現(xiàn)紅色區(qū)增加,當色斑減輕或消退后,紅色區(qū)也相應減少。所以黃褐斑伴有皮膚敏感狀態(tài)的,除了相應的抗炎治療外,在醫(y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護膚品修復皮膚屏障很重要。臨床上也發(fā)現(xiàn),嚴格、認真遵醫(yī)囑進行保濕防曬等屏障修復者,更易獲得美白祛斑效果,也不容易復發(fā)或反彈。就目前的醫(yī)療水平來說,對于黃褐斑的治療沒有特別的方法或者產(chǎn)品,任何宣傳一次性治療、100%有效的方法都是不可靠的,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修復皮膚屏障功能,進而改善黃褐斑是需要保持理性、多點耐心。 3)睡眠問題:引導正確的休息時間,保證充足的睡眠質(zhì)量,才能健康而延緩衰老,故此不得不說一下“褪黑素”。褪黑素是一種受生物鐘調(diào)節(jié)的激素,夜晚分泌增加,通常在23時至凌晨2時達到分泌高峰,人們因此會產(chǎn)生困意,而且光亮會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包括燈光以及手機、ipad等電子設(shè)備發(fā)出的藍光,所以無論你是廢寢忘食的工作狂,還是無事玩到晚晚的夜貓,開燈睡覺以及睡前玩手機等習慣都會抑制褪黑素的分泌,進而影響睡眠,對健康不利。本身隨著年齡的增長,褪黑素的分泌就會逐漸下降,老年人才會出現(xiàn)入睡困難與早醒的表現(xiàn)。沒有最佳質(zhì)量的睡眠修復抗衰,再多的保養(yǎng)都是徒勞或者事倍功半的,因此盡量保證在23點前入眠,讓“褪黑素”通過它廣泛的生物活性以及強大的抗氧化功能,改善你的睡眠品質(zhì),從而來提高你的機體免疫力并延緩衰老吧。 4)心情問題:為什么最近壓力大、煩心事兒多、心情郁悶煩躁,會感覺自己開始長斑、暗沉老幾歲呢?——因為當你遭遇煩心事,不自我調(diào)節(jié)釋放,就會慢慢開始長斑,而臉上出現(xiàn)斑,心情會更加糟糕,接著就該影響睡眠和飲食,反復惡性循環(huán),黃褐斑也就日漸加重。其實,并不是煩心事引起了黃褐斑,而是對待煩心事的態(tài)度影響誘發(fā)了黃褐斑的發(fā)生。黃褐斑與精神壓力因素本就關(guān)系密切,故保持一顆健康隨性的心情,或許比服用美白藥物有用很多。 飲食問題:日常生活里有什么飲食注意嗎?——因為黃褐斑的患者很怕日曬光照,所以據(jù)非正式的調(diào)查隨訪發(fā)現(xiàn),一般感光類蔬菜(如芹菜、韭菜、香菜、紅薯、馬鈴薯、豆類等)、感光類水果(如檸檬、木瓜、青瓜、柑橘等)由于可直接或間接增加與黑色素生成有關(guān)的酪氨、酪氨酸酶以及多巴胺醌等物質(zhì)的數(shù)量與活性,多食會令肌膚更容易受到紫外線侵害而變黑或長斑,所以要適量攝取,或者其后可多吃一些抑制色素沉著,讓皮膚變得白皙的蔬果(如獼猴桃、草莓、西紅柿、卷心菜、花菜等)。 在黃褐斑的臨床診療觀察中,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中國女性的黃褐斑低齡化傾向很明顯,這或許與社會的開放及發(fā)展后,出現(xiàn)的女性過早使用避孕藥,以及經(jīng)濟條件優(yōu)越后出外旅游頻繁,還有日常防曬護理不注重或方式不當?shù)榷际窍嚓P(guān)的,所以,預防黃褐斑的復發(fā)或加重,需要注意的生活要點就是:外出防曬、皮膚護理、優(yōu)質(zhì)睡眠、精神愉悅、飲食調(diào)控、正確選擇護膚品等。2020年10月19日
2088
0
2
-
2020年09月21日
1650
0
0
-
朱佳芳主治醫(yī)師 上海第九人民醫(yī)院 激光美容科 黃褐斑又俗稱肝斑,為面部的局部黑色素沉著,其特征是像蝴蝶翅膀一樣對稱分布在面頰兩側(cè)。然而,來門診的求美者經(jīng)常聽到醫(yī)生說的一句話就是:黃褐斑不好治,治療周期長、次數(shù)多。需要長期與黃褐斑共存,給求美者帶來巨大身心壓力。今天,小朱醫(yī)生就來聊一聊黃褐斑的常見誘發(fā)因素,避開這些坑可以讓大家黃褐斑治療事半功倍。太長不看版:防曬,避免口服避孕藥,盡量用成分簡單單一的化妝品,檢查甲狀腺功能,不要過度去角質(zhì),保護皮膚屏障,是我們目前預防黃褐斑的有效手段。早在1981年,哈佛醫(yī)學院的皮膚病研究中心就提出黃褐斑的形成可能主要和以下四種因素相關(guān),即日光照射,激素變化(妊娠、雌孕激素),外用化妝品,遺傳易感性等(圖 1),隨著研究的進展,發(fā)現(xiàn)皮膚內(nèi)的血管增生,皮膚老化等因素也參與了黃褐斑的進程.圖1 與黃褐斑形成的4個易感因素 | 參考文獻1暴曬、日光照射據(jù)統(tǒng)計,黃褐斑患者長斑前100%都有紫外線暴露史。黃褐斑可按分布部位分為(1)中面型,(2)顴頰型,和(3)下頜型。中面型指的是黃褐斑累計頰部、前額,上唇,鼻子和下頜,占總體發(fā)病的63%(圖2)(劃重點,上唇和下頜也是會長黃褐斑的哦~);顴頰型指的黃褐斑僅累計顴骨和頰部,占21%(圖3);而下頜型是指累及下頜緣區(qū)域,占16%(圖4)【1】。圖2-4 (1)中面型,(2)顴頰型,和(3)下頜型 分布黃褐斑 | 參考文獻2除了下頜緣區(qū)域與皮膚老化相關(guān),其他區(qū)域均為面部突出區(qū)域,更易照到紫外線。而紫外線照射可以刺激皮膚細胞分泌多種細胞因子,包括白介-1(IL-1),內(nèi)皮素-1(內(nèi)皮素-1),黑色素細胞刺激形成激素(MSH)等,誘導皮膚中黑色素細胞的增生和活躍?!?】在顯微鏡下對比黃褐斑皮膚和正常皮膚黑色素細胞數(shù)量,每平方毫米區(qū)域前者細胞數(shù)量是后者的兩倍多(圖5)。提示黑色素細胞數(shù)量增加,電子顯微鏡研究顯示,黑素細胞細胞器增大,合成分泌活性增加?!?】圖5 黃褐斑皮膚黑色素細胞增多 | 參考文獻1所以,如果你發(fā)現(xiàn)你的黃褐斑在冬天陽光不強的時候好轉(zhuǎn),夏天加重,那日曬無疑是個重要的發(fā)病因素,這時你需要做的就是防曬!防曬!防曬!。激素變化(妊娠、雌孕激素)有大約30%的患者有妊娠史,7%的患者有口服避孕藥史?!?】健康皮膚的黑色素細胞的核和胞質(zhì)即可同時表達雌激素受體?!?】黃褐斑皮膚的雌激素受體及孕酮受體表達明顯增加?!?,5】在真皮及血管周圍也有雌激素受體蛋白表達增加。妊娠時,孕激素隨妊娠時限增加而增加,妊娠16周前血P值約25~45ng/ml,足月妊娠時,孕酮水平可達4 00ng/ ml。近足月時正常妊娠處于高雌激素狀態(tài),雌三醇為非孕期的1000倍,雌二醇、雌酮約為非孕期的100倍(圖6)。升高的激素刺激黑色素細胞的活性增加。圖6 妊娠期黑色素細胞變化 |婦產(chǎn)科學將健康皮膚的黑色素細胞在與MSH、ACTH、促黃體生成素(LH)和促卵泡激素(FSH)一起培養(yǎng)時,其體積增大,產(chǎn)生更多的酪氨酸酶(一種促進黑色素合成的酶)?!?】更年期婦女雌激素分泌下降,但是LH和FSH分泌增多【7】。因此,更年期的婦女也容易長黃褐斑【8】。(圖7)圖7 更年期激素變化 | 參考文獻7總之一句話,如果你現(xiàn)在在使用避孕藥或者雌孕激素相關(guān)藥物,如果可以暫停,那就盡量先暫停使用。外用化妝品和口服藥物某些脂肪酸、礦物油、等光活性污染物、蜂蠟,某些染料(蘇丹III, l-[對苯二苯并]-2-萘酚),對苯二胺(染發(fā)劑)和香水成分,可能和黃褐斑的形成密切相關(guān)。各種各樣的藥物都產(chǎn)生了色素沉著,這可能是由于這些物質(zhì)沉積到真皮的上層,也可能是由于它們能夠刺激黑色素生成。包括砷、鐵、銅、鉍、銀和金等金屬的化合物?!?】光敏物質(zhì)內(nèi)服藥物圖8 易引起光敏性皮炎的內(nèi)服物質(zhì) | 參考文獻9所以,如非治療必要,盡量減少藥物口服。同時,減少染發(fā)幾率,盡量選擇不含光敏性的保濕、護膚產(chǎn)品(例如含柑橘及其衍生物成分的產(chǎn)品),或者選擇醫(yī)用保濕、護膚產(chǎn)品(因其不含香精、防腐劑,成分較為安全),能夠有效減少化妝品相關(guān)黃褐斑的形成。遺傳易感性和其他因素55-64%的本病患者有陽性家族史【10,11】。雖然還未進行基因測序,但相關(guān)遺傳基因涉及色素沉積、炎癥、激素和可能的血管反應。甲狀腺疾病可能也與黃褐斑有關(guān),特別是妊娠或口服避孕藥相關(guān)的患者。據(jù)統(tǒng)計在懷孕期間或服用口服避孕藥期間出現(xiàn)黃褐斑的女性,輕度甲狀腺異常的發(fā)生率為70%,而特發(fā)性黃褐斑患者的甲狀腺異常發(fā)生率為39%。【12】此外,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是角質(zhì)形成細胞損傷后的產(chǎn)物,可在組織培養(yǎng)的【13】中維持人黑素細胞的生長。最近的基因和蛋白表達研究也表明,脂質(zhì)代謝相關(guān)基因在受損皮膚中表達下調(diào),這可能提示屏障功能受損是黃褐斑【14】的發(fā)病機制之一。如果有家族易感性,更應做好嚴格防曬,同時定期激光亮膚,減少黑色素沉積可能,也是一種防范于未然的方法。檢查甲狀腺功能,治病于未病。紫外線照射,過度去角質(zhì),頻繁化妝卸妝、果酸使用均會使角質(zhì)細胞損傷,從而增加角質(zhì)形成細胞合成和分泌VEGF,刺激黑色素細胞,所以這些操作都應盡量避免。參考文獻【1】Sanchez N P,Pathak M A,Sato S et al. Melasma: a clinical, light microscopic, ultrastructural, and immunofluorescence study.[J] .J. Am. Acad. Dermatol., 1981, 4: 698-710.【2】Sheth Vaneeta M,Pandya Amit G,Melasma: a comprehensive update: part I.[J] .J. Am. Acad. Dermatol., 2011, 65: 689-697.【3】.Jee S-H, Lee S-Y, Chiu H-C, Chang C-C, Chen TJ. Effects of estrogen and estrogen receptors in normal human melanocytes. Biochem Biophys Res 1994;199:1407-12【4】.Lieberman R, Moy L. Estrogen receptor expression in melasma: results from facial skin of affected patients. J Drugs Dermatol 2008;7:463-5.【5】.Jang YH, Lee JY, Kang HY, Lee ES, Kim YC. Oestrogen and progesterone receptor expression in melasma: an immunohistochemical analysis.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2010;24(11):1312–6.【6】.Maeda K, Naganuma M, Fukuda M, Matsunaga J, Tomita Y. Effect of pituitary and ovarian hormones on human melanocytes in vitro. Pigment Cell Res 1996;9:204-12.【7】. 楊金文, 馮潔, 許佑明,等. 婦女更年期體內(nèi)激素的變化及臨床意義[J]. 湖南醫(yī)學, 1995(1):3-4.【8】.Hexsel D, Lacerda DA, Cavalcante AS, Machado Filho CA, Kalil CL, Ayres EL, et al. Epidemiology of melasma in Brazilian patients: a multicenter study. Int J Dermatol. 2014;53(4):440–4.【9】. 李光中. 外因性光敏性皮炎[J]. 國外醫(yī)學參考資料:皮膚病學分冊, 1976(4).【10】.Adalatkhah H, Sadeghi-bazargani H, Amini-sani N, Zeynizadeh S. Melasma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nevi in women: a case–controlstudy. BMC Dermatol. 2008;8:3.【11】.Handel AC, Lima PB, Tonolli VM, Miot LD, Miot HA. Risk factors for facial melasma in women: a case–control study. Br J Dermatol. 2014;171(3):588–94.【12】.Lutfi RJ, Fridmanis M, Misiunas AL, Pafume O, Gonzalez EA, Villemur JA, et al. Association of melasma with thyroid autoimmunity and other thyroidal abnormaliti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the origin of the melasma.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1985;61(1):28–31.【13】.Kim EJ, Park HY, Yaar M, Gilchrest BA. Modulat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s in melanocytes. Exp Dermatol. 2005;14(8):625–33.【14】.Kang HY, Suzuki I, Lee DJ, Ha J, Reiniche P, Aubert J, et al. Transcriptional profiling shows altered expression of wnt pathway- and lipid metabolism-related genes as well as melanogenesis-related genes in melasma. J Invest Dermatol. 2011;131(8):1692–7002020年06月26日
4201
0
3
-
邢衛(wèi)斌主任醫(yī)師 天津市中醫(yī)藥研究院附屬醫(yī)院 皮膚科 1.常見的面部色素斑有哪些種類?各有什么特點?面部常見色素斑有雀斑、黃褐斑、老年斑和顴部褐青色痣。雀斑分布散在鼻梁和鼻子兩側(cè)、米粒大小的褐色斑點。一般是有遺傳傾向的,往往自幼發(fā)生,青春期比較明顯。日曬后顏色加深。黃褐斑:俗稱妊娠斑、蝴蝶斑或肝斑。好發(fā)于青中年婦女顴骨、鼻梁、額頭或口周等部位的對稱性淡褐色或黑色斑片,形狀大小不一。老年斑:是皮膚老化的表現(xiàn)。早期可以是比較小的褐色斑點,暴露部位最多,開始是平的,逐漸變大、變厚,時間長了會高起于皮膚,表面粗糙。太田痣:皮損多出生時或青春期出現(xiàn)表現(xiàn)為藍黑色或藍灰色斑片,僅累及單側(cè);好發(fā)于顳、顴、上下眼瞼及頰部,鞏膜常受累及。顴部褐青色痣:對稱分布在顴部、顳部、雙上眼瞼外側(cè)、下眼瞼圓形或橢圓形,粟粒至黃豆大小孤立不融合斑點,呈灰褐色或黑褐色,眼睛不受累;2.黃褐斑、雀斑、老年斑、顴部褐青色痣發(fā)生的原因是什么?黃褐斑的出現(xiàn)多于內(nèi)分泌有關(guān),尤其與女性雌孕激素水平有關(guān),因此月經(jīng)不調(diào)、妊娠、口服避孕藥或肝功能不好及慢性腎病都容易出現(xiàn)黃褐斑。此外日曬和精神因素也會使黃褐斑加重。雀斑主要與遺傳和日曬相關(guān);老年斑主要與皮膚老化和日曬有關(guān)系;顴部褐青色痣與遺傳、雌激素、日曬、不良護膚品的刺激有關(guān)。3.黃褐斑、雀斑、老年斑主要有哪些表現(xiàn)?如何區(qū)分?雀斑分布散在鼻梁和鼻子兩側(cè)、米粒大小的褐色斑點。一般是有遺傳傾向的,往往自幼發(fā)生,青春期比較明顯。日曬后顏色加深。黃褐斑:俗稱妊娠斑、蝴蝶斑或肝斑。好發(fā)于青中年婦女顴骨、鼻梁、額頭或口周等部位的對稱性淡褐色或黑色斑片,形狀大小不一。老年斑:是皮膚老化的表現(xiàn)。早期可以是比較小的褐色斑點,暴露部位最多,開始是平的,逐漸變大、變厚,時間長了會高起于皮膚,表面粗糙。太田痣:皮損多出生時或青春期出現(xiàn)表現(xiàn)為藍黑色或藍灰色斑片,僅累及單側(cè);好發(fā)于顳、顴、上下眼瞼及頰部,鞏膜常受累及。顴部褐青色痣:對稱分布在顴部、顳部、雙上眼瞼外側(cè)、下眼瞼圓形或橢圓形,粟粒至黃豆大小孤立不融合斑點,呈灰褐色或黑褐色,眼睛不受累;4.黃褐斑、雀斑、老年斑等面部色素斑該如何治療?日常生活中該注意哪些事?黃褐斑治療主要在抗炎、修復皮膚屏障、防曬的基礎(chǔ)上祛色素治療,可以選用果酸化學剝脫治療、低能量強脈沖光;日常注意皮膚保濕及防曬、調(diào)解情緒;雀斑治療首選激光治療,包括強脈沖光IPL,Q開光755nm激光,調(diào)Q Nd:YAG532nm激光等;日常一定注意皮膚保濕及防曬;老年斑治療首選激光治療,調(diào)Q Nd:YAG532nm激光,已增生的皮疹選擇CO2激光;日常一定注意皮膚保濕及防曬;5.顴部褐青色痣與黃褐斑、太田痣該如何區(qū)分?治療上有哪些區(qū)別?顴部褐青色痣:對稱分布在顴部、顳部、雙上眼瞼外側(cè)、下眼瞼,粟粒至黃豆大小孤立不融合斑點,呈灰褐色或黑褐色,黃褐斑為淡褐色或黑褐色斑片,常常融合成片;太田痣是單側(cè)分布的斑片,鞏膜常受累;顴部褐青色痣與太田痣首選激光治療:Q開光755nm激光,調(diào)Q Nd:YAG1064nm激光等;黃褐斑治療不首選激光,主要在抗炎、修復皮膚屏障、防曬的基礎(chǔ)上祛色素治療。6.面部色素斑(老年斑、雀斑等)的冷凍治療是怎么回事?和激光治療相比哪個效果好?冷凍治療是利用低溫作用于皮損,使皮損壞死、脫落,以達到治療目的。由于冷凍治療的副作用較大,常見的瘢痕、水皰等副作用。目前老年斑、雀斑首選激光治療,去色素效果明顯,不留瘢痕。7.有面部色素斑的女性在日常生活和在飲食上需要注意哪些事?避免日曬,可采用物理防曬和化學防曬;日常護膚要選擇醫(yī)學護膚品,重視保濕和修復皮膚屏障;飲食上避免食用光敏性食物如:芹菜、莧菜、薺菜、芥菜、菠菜、萵苣、木耳、香菜等。8.如何預防黃褐斑等面部色素斑的發(fā)生?避免紫外線照射時間,可采用物理或化學防曬;避免系統(tǒng)性應用雌孕激素類藥物;避免護膚品的不當使用,選擇醫(yī)學護膚品保濕和修復皮膚屏障;2020年06月16日
2161
0
4
黃褐斑相關(guān)科普號

孫詩黠醫(yī)生的科普號
孫詩黠 副主任醫(yī)師
資陽市中醫(yī)醫(yī)院
皮膚科
342粉絲17.6萬閱讀

李玲玲醫(yī)生的科普號
李玲玲 主任醫(yī)師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直門醫(yī)院
皮膚科
2427粉絲7.2萬閱讀

李向云醫(yī)生的科普號
李向云 主任醫(yī)師
邢臺市人民醫(yī)院
整形外科
81粉絲26.8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