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狀肌綜合征是臀部的梨狀肌壓迫到下方坐骨神經所引起的一組綜合征。但是由于缺少客觀證據和可靠的評估方法,這個診斷仍受到爭議。
本病好發(fā)于有過臀部創(chuàng)傷、久坐的人群,女性多于男性。
主要癥狀有患側臀部疼痛及下肢放射性疼痛。
梨狀肌綜合征是臀部的梨狀肌壓迫到下方坐骨神經所引起的一組綜合征。但是由于缺少客觀證據和可靠的評估方法,這個診斷仍受到爭議。
本病好發(fā)于有過臀部創(chuàng)傷、久坐的人群,女性多于男性。
主要癥狀有患側臀部疼痛及下肢放射性疼痛。
本病是由梨狀肌壓迫坐骨神經引起,其發(fā)生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主要癥狀為臀部刺痛、麻木,常由久坐或跑步引發(fā),也可由爬樓梯引起??捎型尾?、大腿后方、小腿和足部疼痛,甚至行走困難。
除了上述表現,本病還可能會出現下列癥狀:
本病病因未明,也沒有特別的預防方法。以下方法或許會對降低發(fā)生梨狀肌綜合征的風險有所幫助:
本病主要依靠體格檢查進行診斷,還需要影像學檢查等來排除其他病因,具體檢查方法如下:
梨狀肌綜合征的治療原則主要是對癥治療,治療方法包括一般治療、物理治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
去除誘發(fā)因素
暫停跑步、騎自行車等任何引發(fā)疼痛的活動。
如果坐著疼痛加重,應立刻站起或改變姿勢,緩解疼痛。
手法治療
手法治療是梨狀肌綜合征的常用治療手段,可以明顯改善癥狀,緩解痛苦。
采用手法治療時需要選準部位,建議在專業(yè)康復師指導下進行。
常用手法包括:按摩揉推法、彈撥點撥法、按壓法等。
紅外熱療、電療、超聲波沖擊等。
口服藥物:非甾體類抗炎藥和肌肉松弛劑,可使大部分人的癥狀得到緩解。
注射藥物:上述保守治療后,癥狀如未得到緩解,一般會考慮采用局部使用藥物,可在超聲引導下精準注射。常用藥物如下:
利多卡因和糖皮質激素:短期療效顯著,但維持時間短暫,容易復發(fā)。
肉毒毒素:可有效緩解疼痛癥狀,療效明顯且持久,能夠顯著改善生活質量。
積極配合醫(yī)生或理療師的康復治療,鍛煉梨狀肌,減少坐骨神經壓迫,可嘗試以下訓練方法:
本病早期預后良好,一般經積極治療后可以治愈。
病程較長、已形成較重的瘢痕粘連者,治療效果較差,容易發(fā)展為慢性病。
萬方醫(yī)生的科普號
萬方 主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
運動醫(yī)學科
7830粉絲47.4萬閱讀
何瑞軒醫(yī)生的科普號
何瑞軒 主治醫(yī)師
惠州市中心人民醫(yī)院
關節(jié)外科
12粉絲3607閱讀
俞永林醫(yī)生的科普號
俞永林 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
骨科
7946粉絲160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