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結腸炎

就診科室: 消化內科 

+收藏
精選內容 介紹 推薦專家 推薦醫(yī)院 相關問診
目錄
  • 1介紹
  • 2發(fā)病原因
  • 3癥狀表現(xiàn)
  • 4如何預防
  • 5檢查
  • 6治療方式
  • 7營養(yǎng)與飲食
  • 8注意事項
  • 9康復鍛煉
  • 10預后

介紹

慢性結腸炎是指由多種原因導致的結腸慢性炎癥的疾病的統(tǒng)稱,導致慢性結腸炎的原因包括細菌、真菌和病毒等感染,遺傳、免疫以及放療等因素。發(fā)病部位主要在結腸,也可累及直腸等部位。該病可見于任何年齡,但青壯年和老年人群相對高發(fā)。本病特征是病程長,慢性反復發(fā)作,以腹痛、腹瀉為主要特征。

慢性結腸炎有多種類型:

  • 炎癥性腸?。貉装Y性腸病是與免疫相關且病因未明的慢性非特異性腸道炎癥性疾病,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和不能確定為潰瘍性結腸炎或克羅恩病的未定型結腸炎。
  • 慢性缺血性腸炎:結腸某腸段血供減少,不足以維持細胞正常代謝,引起結腸缺血導致的炎癥性疾病。
  • 慢性放射性結腸炎:慢性反射性結腸炎是因盆腔惡性腫瘤接受放療后引起的結腸放射性損傷導致的炎癥性疾病。
相關文章 查看更多

我最近二三年腸鏡檢查都是慢性結腸炎,沒有明顯不舒服,要不要治療呀?

陳啟儀 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yī)院 結直腸病專科

發(fā)病原因

慢性結腸炎的病因較復雜,目前還沒有找到直接原因,可能與感染(如細菌、病毒、真菌等)、免疫、遺傳、環(huán)境、飲食、防御功能障礙、精神因素等有關。

基本病因

  • 長期精神心理緊張:長期壓力過大、心理應激、緊張、焦慮、抑郁等行為,可造成免疫下降,腸道菌群紊亂,腸道無法抵制病菌,導致炎癥反復發(fā)作。
  • 遺傳因素:以炎癥性腸病為例,具有遺傳傾向,該病患者的一級親屬發(fā)病率明顯高于普通人群。
  • 腸道免疫功能失調:多種因素引起炎癥信號通路激活,炎癥因子分泌增多,可以導致腸道黏膜的持續(xù)炎癥,屏障功能受損。
  • 飲食不健康:如長期食用腌制食物、咸菜等,食物水源不衛(wèi)生,都可能導致腸道菌群失調,引起感染并反復。
  • 其他原因:如長期服用避孕藥、非甾體類抗炎藥(阿司匹林等),反復的食物過敏,都可能造成腸道黏膜受損,造成慢性結腸炎。

高危人群

下述人群更容易患慢性結腸炎,需加以注意:

  • 青壯年(20 ~ 30 歲最常見)及老年人群,是慢性結腸炎的常發(fā)人群
  • 存在慢性結腸炎家族史的人,發(fā)病風險較高
  • 長期服用刺激腸胃的藥物,比如避孕藥、非甾體抗炎藥(如阿司匹林)
  • 長期有精神壓力
  • 常吃高蛋白、高脂肪食物

癥狀表現(xiàn)

多數(shù)慢性結腸炎患者起病緩慢,癥狀常反復發(fā)作,久久不愈?;颊叱R姳憩F(xiàn)為腹痛、腹瀉,黏液便、膿血便、便秘腹瀉交替發(fā)作。癥狀輕時可有輕度腹痛,重時可出現(xiàn)呼吸短促、發(fā)熱??赡軙榇蟊闶Ы幻髟蝮w重下降。反復發(fā)作,遷延不愈超過 3 周。

典型癥狀

  • 腹瀉:大便次數(shù)增多,可一天腹瀉 3 ~ 4 次,甚至更多,大便不成型、糞質稀薄,可混有黏液或膿血,也有患者可能腹瀉、便秘交替,可能出現(xiàn)里急后重的表現(xiàn),即剛排泄完又想排泄,似乎總排不干凈。
  • 腹痛:時重時輕,反復發(fā)作,疼痛位置可固定也可不固定。
  • 里急后重感:下腹部不舒服,很想解大便,但又無法一泄為快。

其他癥狀

除了上述表現(xiàn),本病還可能會出現(xiàn)下列癥狀:

  • 一些患者還可出現(xiàn)肛門灼熱、腸鳴(肚子咕嚕咕嚕響)、腹脹、惡心、肛門下墜、發(fā)熱等癥狀。
  • 由于長期發(fā)作,可出現(xiàn)皮膚蒼白、體重下降、肌肉松弛、乏力、易脫發(fā)、注意力減退等。

并發(fā)癥

由于該病病情發(fā)展比較緩慢,容易遷延,復發(fā)率較高,長期存在可能導致一些并發(fā)癥,最為常見的并發(fā)癥有中毒性巨結腸、急性腸穿孔、直腸結腸癌變、結腸大出血、腸梗阻、腸狹窄、腎功能減退、貧血。

相關文章 查看更多

黃主任好,我查有慢性結腸炎,未確診潰結,肛門墜脹,里急后重,用美沙拉秦栓加益生生菌半年,咋治

黃玉紅 主任醫(yī)師 中國醫(yī)大一院 消化內科

如何預防

平時生活中注意飲食衛(wèi)生,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習慣,保持好的心態(tài),做到這幾點,有助于降低發(fā)生此病的風險:

  • 注意飲食衛(wèi)生,做到健康飲食、均衡營養(yǎng) 。
  • 不要吃變質、過期的食物。
  • 避免過量飲酒。
  • 不吃太油膩、刺激或含有非法添加劑的食物。
  • 盡量不要挑食,做到營養(yǎng)均衡。
  • 建立飲食日志,定期記錄吃了會不舒服的食物,避免再次食用。
  •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例如規(guī)律作息、適度運動,以增強抵抗力,讓致病菌無機可乘。
  • 保持心情舒暢,避免長期處于憂愁、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中。

檢查

本病主要依靠腹部查體、影像學及實驗室檢查等綜合進行診斷,具體檢查方法如下:

腹部查體:判定是否有局部壓痛。

實驗室檢查

  • 血常規(guī):可判斷是否存在感染,反映活動性的消化道出血(便血),檢測有無低鈉、低鉀或低蛋白血癥等,以便對癥治療。
  • 糞便檢查:糞便檢查是診斷慢性結腸炎的重要方法之一,可判斷糞便中有無血細胞、細菌、寄生蟲或白細胞,糞便培養(yǎng) + 藥物敏感試驗、糞便顯微鏡檢查可排查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腸炎,但結果可能為陰性,常需反復多次進行。
  • 特異性血液檢查項目:如抗中性粒細胞胞質抗體、抗釀酒酵母菌抗體、血沉、C 反應蛋白、巨細胞病毒(CMV)IgM 及 DNA 檢查等,有助于診斷炎癥性腸病。

影像學檢查

  • X 線鋇劑灌腸檢查:可觀察結腸病變的大致形態(tài),但不作為首選檢查。
  • CT 檢查:CT 檢查是成人腹痛診療中應用最廣泛的檢查手段,可以顯示結腸病變。

其他相關檢查

  • 結腸鏡檢查:對慢性結腸炎診斷有重要價值,可直接觀察到結腸內黏膜紅斑(結腸內表面發(fā)紅)、潰瘍、出血、水腫、粗糙、息肉等表現(xiàn),可確定結腸病變位置,還可夾取病變組織,以便做病理檢查。
  • 病理學檢查:取病變部位的組織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有助于明確慢性結腸炎病因及腸道損傷程度。
相關文章 查看更多

做腸鏡取活檢結果為粘膜慢性炎,能確診為慢性結腸炎或潰瘍性結腸炎嗎

施華秀 主任醫(yī)師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 消化內科

治療方式

慢性結腸炎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目的是保護腸黏膜,對抗病原體,清除腸毒素,從而緩解癥狀,減輕痛苦,提高生活質量,防止復發(fā)。

一般治療

  • 加強營養(yǎng)支持,對伴有營養(yǎng)不良的患者,醫(yī)生會建議吃高糖、高蛋白、低脂飲食,少渣飲食,以減少排便次數(shù);病情嚴重者,醫(yī)生則會令其禁食,并通過靜脈補充營養(yǎng)物質。
  • 患病期間,需要適當補充葉酸、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以彌補攝入缺乏的部分。
  • 益生菌調節(jié)腸道菌群可能對病情的恢復有幫助,醫(yī)生會建議患者服用腸道菌群調節(jié)劑。

藥物治療

抗感染藥物:醫(yī)生一般會積極尋找病原體,根據(jù)細菌培養(yǎng)和細菌藥敏試驗,選用最適當?shù)目垢腥舅幬?,如環(huán)丙沙星、甲硝唑等。也可用抗生素保留灌腸,如復方諾氟沙星灌腸液。此外,還可酌情使用皮質類固醇,如地塞米松等。

對癥用藥

  • 止瀉藥:如蒙脫石散、洛呱丁胺、復方樟腦酊、復方地芬諾酯等,這些藥有助于促進消化道黏膜的修復,或抑制腸肌收縮,減少腸蠕動,從而能夠止瀉。
  • 胃腸解痙藥:抗膽堿能藥物如阿托品、654-2、普魯本辛等,可消除痙攣性腹痛。另外,鈣離子拮抗劑,如硝苯地平,可解除肌痙攣,抑制異常的胃腸收縮反應而緩解腹痛。
  • 腸道菌群調節(jié)藥:如雙歧三聯(lián)活菌制劑、雙岐桿菌活菌制劑、乳酸桿菌、酪酸梭狀芽胞桿菌等,這些藥可糾正腸道菌群失調,對腹瀉、腹脹癥狀有效。
  • 腹脹者可服用多潘立酮、西沙必利等,以增加胃腸的蠕動能力,減輕癥狀。
  • 如有便秘情況,可使用果導片、石蠟油,促進腸蠕動,或用開塞露塞入肛門內以通便。

手術治療

手術適應癥:

  • 合并腸梗阻、腸穿孔、腸瘺、腸道大出血、結腸癌等并發(fā)癥者需接受手術治療,術后應定期內鏡復查。
  • 如果患者經(jīng)過積極的內科治療,但治療效果不佳或無效并且伴有嚴重的膿毒血癥時,也需進行手術治療。

手術可以根據(jù)患者病情選擇回腸造口術、結直腸全切除術、回直腸吻合術等。手術切除病變嚴重腸管后,大多數(shù)患者仍需用藥物預防復發(fā),并且需要定期隨訪。

相關文章 查看更多

請問,54歲,女,非萎縮性胃炎和慢性結腸炎吃什么藥?謝謝

王震龍 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第九人民醫(yī)院 普外科

營養(yǎng)與飲食

  • 多吃富含蛋白質的、易消化的食物:瘦肉、魚、家禽肉、雞蛋、豆類及豆制品、堅果等。
  • 注意低纖維素飲食,比如吃蔬菜時,最好飲用蔬菜汁,可減少纖維的攝入。
  • 注意補充鐵、鉀、一些微量元素和電解質。
  • 避免酒類、糖果、含咖啡因的食物等,以及生冷、辛辣刺激、油膩、多渣的食物。
  • 最好不吃產(chǎn)氣多的食物,如牛奶制品。
  • 少食多餐。
  • 必要時需要營養(yǎng)師配制成專門的營養(yǎng)液來保證機體的需求。
相關文章 查看更多

對慢性結腸炎的認識

陳延 主任醫(yī)師 廣東省中醫(yī)院 脾胃病科

注意事項

慢性結腸炎作為一種終身性疾病,除了治療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日常調護了。

  • 精神心理因素是一個重要的誘發(fā)因素,所以要注意調節(jié)心理,改善或消除不良情緒。

  • 可嘗試各種能讓自己放松的方法,比如做減壓瑜伽、聽音樂、與親朋好友暢談、咨詢心理醫(yī)生等等。

  • 可與病友多多交流,對改善病情有益。

  • 規(guī)律作息,病情嚴重時,要注意臥床休息。

  • 腹瀉嚴重時,要注意:
    排便后應及時以干紙巾輕柔擦拭,然后用溫水或濕紙巾清潔肛周皮膚,以防肛周皮膚受到嚴重刺激,導致病毒或細菌入侵,造成感染。

    病情特別嚴重者,可將坐便器放置在觸手可及的地方,馬桶安裝好馬桶墊。

  • 定期復查腸鏡,以明確腸道是否有進一步的損害。

預后

慢性結腸炎有多種類型,不同類型的慢性結腸炎預后有所不同。

  • 炎癥性腸?。狠^難治愈,且存在癌變可能。
  • 慢性缺血性腸炎:經(jīng)積極治療后有治愈的可能。
  • 慢性放射性結腸:容易反復發(fā)作,影響生活質量。
相關文章 查看更多

慢性結腸炎能治愈嗎?

靳大川 主任醫(yī)師 河南省傳染病醫(yī)院 消化內科

慢性結腸炎相關科普號

史仁杰醫(yī)生的科普號

史仁杰 主任醫(yī)師

江蘇省中醫(yī)院

肛腸科

1031粉絲126.9萬閱讀

吳李飛醫(yī)生的科普號

吳李飛 主治醫(yī)師

安慶市立醫(yī)院

消化內科

140粉絲4.4萬閱讀

辛學知醫(yī)生的科普號

辛學知 主任醫(yī)師

山東第一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肛腸科

2462粉絲170.4萬閱讀

  • 1 介紹
  • 2 發(fā)病原因
  • 3 癥狀表現(xiàn)
  • 4 如何預防
  • 5 檢查
  • 6 治療方式
  • 7 營養(yǎng)與飲食
  • 8 注意事項
  • 9 康復鍛煉
  • 10 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