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天智副主任醫(yī)師 空軍軍醫(yī)大學唐都醫(yī)院 神經外科 根據腦膜瘤的大小、位置,以及與周圍神經、血管的粘連程度來判斷是否能夠全部切除腫瘤。很多腦膜瘤生長位置比較深,或基底比較寬(就像樹根很龐大),或與周圍的神經、血管粘連緊密,不易分離,這種情況很難將腫瘤切干凈。特別是顱底腦膜瘤,由于顱底(大腦和小腦的底面)有很多重要的神經和血管,大部分顱底腦膜瘤很難完全切干凈。趙天智主任介紹:腦膜瘤是良性腫瘤,預后比較好,一般手術切除后如果能全切,是可以治愈的疾病。但并非所有的腦膜瘤都是良性腫瘤,大約5%左右的腦膜瘤是惡性的。惡性的又分兩種:第一種是惡性腦膜瘤,指一些腦膜瘤逐漸發(fā)生惡變,在原位反復復發(fā),并可以顱外轉移。第二種是腦膜肉瘤,來源于腦膜間質細胞,常常從硬腦膜或軟腦膜長出,浸潤性生長,與腦組織分界不清,常有壞死、出血或囊性變。惡性腦膜瘤和腦膜肉瘤在臨床表現上和一般的腦膜瘤相似,也是根據腫瘤生長的不同部位,會出現相應的局灶性癥狀,如偏癱、失語、視力視野障礙等等。顱內高壓癥狀,可有頭痛、惡心、嘔吐、視乳頭水腫。可侵犯附近的顱骨,造成顱骨破壞。對于惡性腦膜瘤和腦膜肉瘤的治療,最重要的治療還是手術切除,盡量全切,切除腫瘤及受侵犯的硬膜、顱骨及腦組織,術后再進行放療。良性腦膜瘤手術后是否還有復發(fā)的可能?常有腦膜瘤患者詢問:我患的是良性腦膜瘤,術后還會不會復發(fā)呢?其實關于良性腦膜瘤會不會復發(fā),人們心里通常都會產生疑問:腦膜瘤是起源于腦膜及腦膜間隙的衍生物,發(fā)病率占顱內腫瘤的19.2%,居第2位,女性:男性為2:1,發(fā)病高峰年齡在45歲,兒童少見。依據生長位置及生長特點,腦膜瘤切除需要把周邊的腦膜一同切掉才可以徹底的治愈,不再復發(fā),但對于顱底以及腦膜不好切除的部分約50%無法全切,為了避免手術后功能損害,即使為全切術,在原發(fā)部位仍會有腫瘤殘存,所以很難根治,復發(fā)率很高。良性腫瘤也會有復發(fā)的可能性,在手術后康復期間還是要注意按時的復查,進行術后鞏固治療以預防復發(fā)。腦膜瘤無論是良性還是惡性,因其部位的重要性,對人體的危害都比較大。但是,良性腦膜瘤雖然有復發(fā)的可能,只要做好術后的鞏固治療完全可以防止其復發(fā),同時一定要定時去醫(yī)院進行定時復查。2022年09月27日
201
0
0
-
趙天智副主任醫(yī)師 空軍軍醫(yī)大學唐都醫(yī)院 神經外科 腦膜瘤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癌癥,因為它不僅是瘤子,而且生長在腦殼之中。其次,腦膜瘤大多數屬于良性,是“惰性腫瘤”,即這種腫瘤很懶,不愛進展、也極少轉移。雖然良性腦膜瘤生長慢,病程常,出現早期癥狀要2-5年,但它長在顱內,總會讓我們害怕,因為大腦是我們的精神、語言、感情和行為的指揮中樞,在戰(zhàn)術上必須重視它。臨床中,如腫瘤的大小多次復查變化不明顯,甚至出現部分鈣化,觀察就是很恰當的處理方式,畢竟手術也是創(chuàng)傷,能免則免。如腫瘤位于腦功能區(qū),或者復查期間發(fā)現它不老實,逐漸增大了,就需要及時治療了。因此對于生長較慢的良性腦膜瘤,治療方案有以下幾種:1、手術:治療最徹底,根據切除程度,可以分為徹底切除、次全切和近全切。雖然手術治療效果最徹底,但是手術也有缺點,理論上任何手術都存在一定風險,最嚴重的是生命危險。頭顱手術風險相對其他手術更大,可能會引起昏迷、偏癱,以及局部神經功能障礙,甚至感染、術后癲癇、頭痛等。但是如果患者手術順利,雖然上述風險理論上存在,并非一定會發(fā)生;2、放療:常使用伽瑪刀治療,如果腦膜瘤體積較大,可能需進行適形放療。放療優(yōu)點在于無創(chuàng),僅需使用射線進行照射,缺點是存在腦膜瘤控制不住再生長的情況。因腦膜瘤如果被放射線照射后再生長,局部如果有重要神經和血管,可引起粘連,如果再去做手術,會極大增加手術難度。醫(yī)生在給患者選擇伽瑪刀時,需考慮到患者對手術能否接受,評估患者身體條件,如心、肺等其他基礎器官能否耐受手術,以及是否有恐懼手術的情況;3、觀察:臨床上通過影像學判斷腦膜瘤,如果生長較緩慢,同時無明顯臨床癥狀,可以先觀察。當患者出現臨床癥狀,或在觀察過程中發(fā)現腦膜瘤增大,此時再考慮手術或伽瑪刀治療。提醒:由于腦膜瘤屬于良性病變,一般不侵犯腦組織,術后癥狀改善迅速,發(fā)生后遺癥的可能性也相對較小。大部分患者在手術后一刀兩周即可恢復正常,比如位于大腦半球凸面,矢狀竇前1/3、大腦鐮、腦室內的腦膜瘤多在術后一周左右恢復;而位于嗅溝、矢狀竇的中后部2/3、蝶骨平臺、鞍結節(jié)和橋小腦角的腦膜瘤患者多在術后兩周左右恢復;而位于蝶骨嵴內側型、松果體區(qū)、巖斜區(qū)的腦膜瘤手術難度比較大,術中損傷重要血管、神經的風險增加,如術后出現后遺癥,一般需要3-6月的康復才能基本恢復正常。2022年08月02日
241
1
2
-
2022年07月14日
285
0
0
-
姜海濤主任醫(yī)師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神經外科 腦膜瘤是顱內第二常見的腫瘤,絕大多數的腦膜瘤都是良性的,僅有3%左右的腦膜瘤是惡性的。在人的顱骨與大腦組織之間,有三層膜,從外到內依次為硬腦膜、蛛網膜和軟腦膜,合稱腦膜。西安交大一附院姜海濤教授介紹,腦膜瘤就是一種起源于蛛網膜帽狀細胞的腦腫瘤,好發(fā)于大腦半球的凸面、顱底和鞍旁區(qū)域等部位。腦膜瘤的癥狀表現取決于其發(fā)病的位置。大多數以頭痛、嘔吐、癲癇發(fā)作(羊癲瘋)、頭部包塊、視力障礙、嗅覺喪失、手腳乏力等癥狀就醫(yī)檢查而被發(fā)現。如果出現上述癥狀,首先,建議及時就醫(yī)行相關顱腦影像學檢查予以排除;其次,如果不幸患上腦膜瘤也不用害怕,大部分腦膜瘤是可以全切的,只要及時治療大部分都能取得不錯的預后??紤]到困難部位腦膜瘤切除術后的嚴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和腫瘤復發(fā)率,薩拉曼卡的一組研究人員提出了一個分類系統(tǒng),為顱底腦膜瘤患者的治療前討論提供了基礎,以便考慮所有潛在的治療方案,優(yōu)化患者的治療結果。不同等級的腦膜瘤如何治療whoⅠ級腦膜瘤為良性,大約占腦膜瘤60%~85%。別是生存期最長、侵襲性低、復發(fā)率低、組織分化良好、生長緩慢,多可以通過手術完全切除腫瘤,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手后復發(fā)的可能性相對較小,一次手術基本就能治愈,偶爾的殘留也可采取放療的方式進行治療。whoⅡ級腦膜瘤為低度惡性,約占腦膜瘤的20%~35%。屬于非典型的腦膜瘤,往往介于良性和惡性之間,手術治療后復發(fā)率較高。侵襲性和復發(fā)率介于良惡性腦膜瘤之間,五年復發(fā)率達40%。whoⅢ級腦膜瘤為惡性,占1%-3%的腦膜瘤屬于分化不良型,基本屬于惡性腫瘤,而且后期復發(fā)的風險非常高,預后不良,生存期最短。一般情況下如果有完整的包膜,基本上它是良性的可能性大,如果沒有包膜,那么更多的是惡性的情況,但是這個并不是十分的準確,所以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判斷,要想最準確的話還是要依靠病理學的結果來判斷。惡性腦膜瘤相對于良性腦膜瘤來說,生長速度快,體表不光滑,容易與周圍組織發(fā)生黏連侵犯,因此在手術過程中難以做到完整切除,殘余的腫瘤細胞會出現復發(fā),一般需要在手術后應接受放化療。2022年06月06日
488
0
3
-
姜海濤主任醫(yī)師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神經外科 腦膜瘤分級可分為三級,一級為良性腦膜瘤,占所有腦膜瘤的65%-80%,特別是生存期最長、侵襲性低、復發(fā)率低、組織分化良好、生長緩慢,多可以通過手術完全切除腫瘤,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二級是非典型腦膜瘤,占所有腦膜瘤的20%-35%,侵襲性和復發(fā)率介于良惡性腦膜瘤之間,五年復發(fā)率達40%。三級是間變型或惡性腦膜瘤,占所有腦膜瘤的比例是小于3%,生存期最短,五年復發(fā)率可達80%。通常將非典型和間變性或惡性腦膜瘤稱為高級別腦膜瘤。與良性腦膜瘤相比,高級腦膜瘤突出特點是局部侵襲性高、復發(fā)率高,對化療不敏感,放射治療能夠延緩腫瘤復發(fā),現有的靶向藥物對其治療有效率也比較低。腦膜瘤切除程度常用的分級方法是辛普森分級,一共分為五級,具體包括:Ⅰ級:把腦膜瘤完整切除,同時把所附著的硬腦膜或腦膜瘤侵犯的顱骨、矢狀竇一并切除;Ⅱ級:是完整切除腦膜瘤,但腦膜瘤附著的腦膜用電凝等方式進行處理;Ⅲ級:切除腦膜瘤的顱內部分,而顱外的侵犯部分不予處理;Ⅳ級:切除部分腦膜瘤;Ⅴ級:只切除部分腦膜瘤,只取部分活檢。辛普森分級是目前常用的腦膜瘤分級方式,對腦膜瘤的預后有非常好的評估,辛普森分級越低,腦膜瘤復發(fā)率則越低。據目前大宗病例報道,辛普森Ⅳ級、Ⅴ級以上的腦膜瘤復發(fā)率在85%以上,辛普森Ⅰ級腦膜瘤的復發(fā)率則只有11%-15%。因此,盡早發(fā)現,采用全切的方式才是腦膜瘤治療的最好手段。2022年03月17日
444
0
0
-
吳炳山副主任醫(yī)師 安徽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神經外科 如果你被診斷出患有腦膜瘤,并接受了腦瘤手術來切除它,你可能渴望回到你的生活,把這段經歷拋在腦后。 很有可能,您的神經外科醫(yī)生已經通知您,您需要返回進行定期篩查。為什么?因為即使絕大多數腦膜瘤是可以治療的,它們也可以復發(fā)。 及時解決反復發(fā)作的腦膜瘤很重要。由腫瘤壓迫大腦或侵入神經或血管引起的問題比預防更難逆轉。 一、 什么是腦膜瘤? 腦膜瘤是由覆蓋大腦和脊髓的膜層引起的腫瘤,而不是來自腦組織本身。腫瘤通常生長多年,而不是數周或數月,可以通過手術切除。 從生物學上講,大多數腦膜瘤是良性的,但有些腦膜瘤可能非常具有侵襲性且難以治療,特別是當它們圍繞神經(例如影響視力的視神經)或血管(例如從大腦排出血液的大鼻竇)時。 二、 腦膜瘤復發(fā)的可能性有多大? 在一項研究中,幾乎一半的手術切除的腦膜瘤在20年后復發(fā)。這就是為什么需要定期監(jiān)測的原因。雖然腦膜瘤患者永遠不會完全"走出困境",但你可以過上正常的生活,同時通過定期的大腦成像保持警惕。 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綜合腦腫瘤中心的專家的說法,有幾個因素會影響腦膜瘤在單獨接受手術治療后復發(fā)的機會: 手術是否能夠切除所有腦膜瘤? 腫瘤的等級是多少? 腫瘤的大小和位置是多少?不止一個嗎? 患者多大了?他或她一般健康嗎? 三、 如果外科醫(yī)生不能完全切除腦膜瘤會發(fā)生什么? 腦膜瘤手術后,您的外科醫(yī)生將在手術后的幾天內安排術后掃描。這種掃描有助于確保腫瘤及其附著的膜(硬腦膜)被完全切除。(如果不取出硬腦膜,可能會從硬腦膜中產生新的腦膜瘤。 完全切除腦膜瘤和硬腦膜是避免復發(fā)的最佳方法。然而,即使最初的腫瘤被完全切除,腦膜瘤仍有24%至32%的可能性在15年內復發(fā)。在大約95%的復發(fā)中,新的腦膜瘤生長在與以前相同的位置。 在某些情況下,完全切除或切除是不可能的。如果腦膜瘤腫瘤未完全切除,則很可能在10至20年內再生。 四、 腦膜瘤的等級與其復發(fā)的機會有什么關系? 高達90%的腦膜瘤是1級。這意味著腫瘤的細胞在顯微鏡下顯得惰性(緩慢生長),并且腫瘤沒有擴散。 非典型或間變性腦膜瘤往往累及大腦。它們可以復發(fā),也可能有壞死(腫瘤內死細胞的核心),這是一個惡性特征。這些腫瘤由快速分裂的細胞組成,導致它們快速回歸。 復發(fā)兩次以上的腦膜瘤更可能是更高的等級。有些甚至可能是惡性的。 五、 輻射可以幫助預防腦膜瘤復發(fā)嗎? 放射治療可用于減少因手術而病情太重的患者的腦腫瘤大小,并破壞在手術過程中無法切除的腫瘤殘留物。 腦膜瘤的放射治療可以采用常規(guī)放射或調強放射治療的形式,這是一種使用計算機控制的輻射束與腫瘤部位和周圍區(qū)域的三維CT圖像相結合的外部束輻射。 立體定向放射外科手術是另一種類型的放射線,可用于腦膜瘤的剩余部分。通常,患者只需要一次治療。只要剩余的腫瘤不位于離神經或血管太近的地方,立體定向放射外科手術是安全的,對周圍組織造成的損害很小。 對于較大的腫瘤或靠近關鍵神經或血管的腫瘤殘留物,您的醫(yī)生可能會選擇分次放射治療。該過程涉及在一定時間內施用幾種小劑量的輻射。 在極少數情況下,當復發(fā)性腦膜瘤變成惡性時,可以建議進行放射外科手術。通常,腫瘤需要一些時間才能對這種治療產生反應。 六、 我應該在復發(fā)性腦膜瘤的治療中心尋找什么? 專業(yè)知識的組合對于決定您的治療計劃非常重要。理想的團隊擁有神經腫瘤學和神經外科方面的專家,他們正在密切合作。您需要一個小組來幫助您跟進定期檢查以監(jiān)測您的病情。 ------ 【謝絕轉載】2021年12月18日
387
0
0
-
趙強主任醫(yī)師 保定市第一中心醫(yī)院 神經外一科 腦膜瘤是惡性腫瘤嗎? 腦膜瘤是一種原發(fā)于顱內的腫瘤,是神經外科第二常見的腦腫瘤,發(fā)病率約占顱內腫瘤的19.2%,僅次于腦膠質瘤。絕大多數腦膜瘤是良性腫瘤,是可以治愈的。腦膜瘤的發(fā)病性別比為女性:男性=2:1,發(fā)病高峰年齡在45歲,兒童少見。許多患者腦膜瘤并未任何癥狀,為偶然發(fā)現。僅約5%的腦膜瘤為惡性腦膜瘤。 腦膜瘤生長在哪里? 腦膜瘤生長在腦膜上。人類的腦膜分為三層:硬腦膜、蛛網膜、軟腦膜。腦膜瘤多起源于蛛網膜顆粒或絨毛。 腦膜瘤的好發(fā)部位:50%腦膜瘤位于矢狀竇旁,大腦凸面及大腦鐮旁者也比較多見,其次為蝶骨嵴、鞍結節(jié)、嗅溝、小腦橋腦角與小腦幕等部位,生長在腦室內者很少,也可見于硬膜外,其它部位偶見。 為什么會得腦膜瘤? 腦膜瘤的發(fā)生可能與一定的內環(huán)境改變和基因變異有關,并非單一因素造成,可能與顱腦外傷,放射性照射、病毒感染以及合并雙側聽神經瘤等因素有關。通常認為蛛網膜細胞的分裂速度是很慢的,上述因素加速了細胞的分裂速度,可能是導致細胞變性的早期重要階段。 得了腦膜瘤,會有什么表現? 腦膜瘤一般為良性,生長較緩慢。體積小,那些位置相對不重要的腦膜瘤早期可無任何癥狀。 腦膜瘤如果呈膨脹性生長,病人往往以頭疼和癲癇(羊癲瘋/羊角風)為首發(fā)癥狀。 根據腫瘤位置不同,還可以出現視力、視野、嗅覺或聽覺障礙及肢體運動障礙等。 在老年人,以癲癇發(fā)作為首發(fā)癥狀多見。顱壓增高癥狀多不明顯。因腫瘤生長緩慢,所以腫瘤往往長的很大,而臨床癥狀還不嚴重。臨近顱骨的腦膜瘤常可造成骨質的變化。 怎么知道自己是否得了腦膜瘤? 1.頭顱CT掃描 典型的腦膜瘤,在未增強的CT掃描中,呈現孤立的等密度或高密度占位病變。其基底較寬,密度均勻一致,邊緣清晰,瘤內可見鈣化。增強后可見腫瘤明顯增強,可見腦膜尾征。 2.磁共振掃描(MRI) 對于同一病人,最好同時進行CT和MRI的對比分析,方可得到較正確的定性診斷。最后做頭顱平掃+增強核磁共振。 3.腦血管造影 各種類型的腦膜瘤都是富于血管結構的,DSA和超選擇血管造影,對證實腫瘤血管結構,腫瘤富于血管程度,主要腦血管的移位,以及腫瘤與大的硬膜竇的關系,竇的開放程度都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詳細資料。同時造影技術也為術前栓塞供應動脈,減少術中出血提供了幫助。 如何治療腦膜瘤? 1.手術切除 外科手術是腦膜瘤的標準治療方案,絕大多數腦膜瘤患者僅靠手術切除即可治愈。 手術切除腦膜瘤是最有效的治療手段。隨著顯微手術技術的發(fā)展,腦膜瘤的手術效果不斷提高,使大多數病人得以治愈。 當檢查提示腦膜瘤周圍有水腫、腫瘤占位導致的頭痛、神經壓迫癥狀明顯、患者甚至表現出智力下降時,醫(yī)生會建議手術切除腫瘤,以消除或減輕癥狀。手術目的主要是完全切除腦膜瘤,包括受腫瘤侵犯的硬腦膜和顱骨。理論上來說,腫瘤切除得越徹底,腫瘤復發(fā)的機會就越少,治愈的機會也就越大。 手術與否需要詳細評估患者的癥狀嚴重程度、病情發(fā)展速度、腦膜瘤的位置、進行手術對腫瘤切除的可能性及術后可獲得的益處等,最終治療決策須由醫(yī)生和患者及家屬溝通后決定。 2.放射治療 良性腦膜瘤全切效果極佳,但因其生長位置,約有17%-50%的腦膜瘤做不到全切,另外還有少數惡性腦膜瘤也無法全切。上述兩種情況需在手術切除后放療。惡性腦膜瘤和血管外皮型腦膜瘤對放療敏感,效果是肯定的。而一般良性腫瘤的放療是否有效仍有不同意見。 放射治療的目的是盡可能破壞腦膜瘤細胞,降低腦膜瘤復發(fā)的風險。放射治療使用大型儀器,向腫瘤細胞發(fā)出高能量的射線。隨著放射治療的進展,已經能夠在增加腦膜瘤的放射線劑量的同時減少對健康組織的輻射。 3.其他治療 激素治療、分子生物學治療、中醫(yī)治療等。 腦膜瘤能治愈嗎? 良性腦膜瘤通常多數可以通過手術完全切除,且良性腦膜瘤很少發(fā)展為惡性。如果腫瘤位于硬膜表面且易觸及,則可獲得永久性治療,術后不需要進行其他治療,只需要定期復查即可。 若腦膜瘤包裹重要神經和血管,或者與重要功能皮層粘連緊密,為了保護神經功能,醫(yī)生只能在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地切除腫瘤組織,此時只能通過輔助性放射治療來控制殘余的腫瘤組織發(fā)展。 若為惡性腫瘤,已經發(fā)生了周圍組織的侵犯和浸潤,如鄰近骨發(fā)生侵犯,則幾乎不可能完全切除腫瘤,殘余組織也只能通過術后輔助放射治療。 和任何腫瘤一樣,腦膜瘤首次手術,如在原發(fā)部位殘存一些腫瘤的話,可能發(fā)生腫瘤復發(fā)。處理復發(fā)腦膜瘤首選方法仍是手術切除。許多研究表明,放射治療對未能全切的腦膜瘤、無法手術的復發(fā)腦膜瘤或某些特殊類型的腦膜瘤是有效果的。 影響腦膜瘤預后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如腫瘤大小、部位、腫瘤組織學特點,手術切除程度等。 保定市第一中心醫(yī)院是國家衛(wèi)健委高級卒中中心, 保定市第一中心醫(yī)院神經外科是保定市醫(yī)學重點???, 保定市第一中心醫(yī)院的醫(yī)療設備(CT/MRI/DSA)等硬件條件具有區(qū)域領先優(yōu)勢, 保定市第一中心醫(yī)院神經外一科腦腫瘤團隊由神經外科博士、碩士、主任醫(yī)師等參與構建,專業(yè)治療腦膜瘤等疾病, 我們愿意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 本文章部分資料引用自首都醫(yī)科大學宣武醫(yī)院神經外科,感謝首都醫(yī)科大學宣武醫(yī)院神經外科為全民科普所作出的貢獻。2021年11月23日
1624
0
98
-
趙天智副主任醫(yī)師 空軍軍醫(yī)大學唐都醫(yī)院 神經外科 腦膜瘤是良性腫瘤,預后比較好,一般手術切除后如果能全切,是可以治愈的疾病。唐都醫(yī)院顱腦腫瘤中心趙天智介紹:大部分情況下,患者及患者家屬的想法是沒錯的,但并非所有的腦膜瘤都是良性腫瘤,大約5%左右的腦膜瘤是惡性的。 腦膜瘤是神經外科常見的腫瘤,在顱內腫瘤中占第二位,也是神經外科中發(fā)病率最高的良性腫瘤。腦膜瘤來源于蛛網膜顆粒,也就是說在腦內有蛛網膜顆粒的地方都可能會發(fā)生腦膜瘤。腦膜瘤按發(fā)病部位分大腦凸面腦膜瘤、矢狀竇旁腦膜瘤、大腦鐮旁腦膜瘤、蝶骨嵴腦膜瘤、鞍結節(jié)腦膜瘤、嗅溝腦膜瘤、橋小腦角區(qū)腦膜瘤等等。 針對惡性腦膜瘤給大家詳細介紹,惡性腦膜瘤又分為以下兩種: 第一種是惡性腦膜瘤,指一些腦膜瘤逐漸發(fā)生惡變,在原位反復復發(fā),并可以顱外轉移。 第二種是腦膜肉瘤,來源于腦膜間質細胞,常常從硬腦膜或軟腦膜長出,浸潤性生長,與腦組織分界不清,常有壞死、出血或囊性變。 惡性腦膜瘤和腦膜肉瘤在影像學表現上和腦膜瘤不同,CT掃描上,腫瘤周圍水腫嚴重,腫瘤內部可出現出血或壞死,骨質可有破壞。MRI掃描,惡性腦膜瘤和腦膜肉瘤在T1、T2像上均為高信號。 惡性腦膜瘤和腦膜肉瘤在臨床表現上和一般的腦膜瘤相似,也是根據腫瘤生長的不同部位,會出現相應的局灶性癥狀,如偏癱、失語、視力視野障礙等等。顱內高壓癥狀,可有頭痛、惡心、嘔吐、視乳頭水腫。可侵犯附近的顱骨,造成顱骨破壞。 對于惡性腦膜瘤和腦膜肉瘤的治療,最重要的治療還是手術切除,盡量全切,術中對侵犯的顱骨、硬腦膜盡量切除,術后再行硬腦膜修補。對于瘤周的腦組織,盡量減少腫瘤殘余,防止復發(fā)是大有益處。為了延緩復發(fā)時間,可進行放療或同位素腫瘤內放射。對于反復復發(fā)的良性腦膜瘤,有人也主張給予放療,這樣對于阻止腫瘤惡變,延長復發(fā)時間可能是有幫助的。所以專家溫馨提示廣大患者千萬不要對腦膜瘤掉以輕心,一旦發(fā)現要及時前往相關專科醫(yī)院神經外科進行診斷治療,千萬不能抱有僥幸心理。2021年07月14日
710
0
1
-
2021年06月04日
1010
0
4
-
賈棟主任醫(yī)師 醫(yī)生集團-陜西 神經外科 最近接診了一位來自山西的馬先生2018年做了腦膜瘤手術,醫(yī)生告訴她,瘤子是良性的,切干凈就可以痊愈了。然而不久前單位體檢,醫(yī)生確告訴她,腫瘤復發(fā)了。她很郁悶,良性腫瘤為什么也會復發(fā)呢? 腦膜瘤為良性腫瘤,神經外科在良性腫瘤的處理上一般都會盡量切干凈。但腦膜瘤的好發(fā)部位有凸面、顱底,涉及到顱底就牽扯到一些神經、血管,或者凸面的矢狀竇大血管長得十分緊密的話,因為要保留血管、神經的功能,手術時就有可能做不到全切,而殘留一部分的腫瘤,這一小部分很可能是復發(fā)的原因。 還有一種腦膜瘤,侵蝕骨質,屬于侵襲性腦膜瘤。手術時還要把骨頭清掉,比如侵蝕硬膜了,還要把硬膜清掉,同樣可能因為血管、神經挨得太近,造成殘留,從而造成復發(fā)。 不過, 經驗豐富的醫(yī)生會想方設法將瘤子切干凈,比如,如果離血管太近,醫(yī)生會通過血管重建等手段,首先保證切干凈腫瘤。對于侵襲性腦膜瘤,會擴大切除范圍,如果是2級以上腦膜瘤,還會要求患者術后做進一步放療。2020年08月19日
1997
0
2
腦膜瘤相關科普號

周夢良醫(yī)生的科普號
周夢良 副主任醫(yī)師
東部戰(zhàn)區(qū)總醫(yī)院
神經外科
1241粉絲5.2萬閱讀

諸華光醫(yī)生的科普號
諸華光 主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
神經外科
362粉絲9萬閱讀

郭冕醫(yī)生的科普號
郭冕 主任醫(yī)師
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
神經外科
1061粉絲3.5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