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新生兒卵巢囊腫
新生兒卵巢囊腫是一種在女性新生兒中發(fā)現(xiàn)的卵巢囊性病變,通常在產前超聲檢查或出生后不久被發(fā)現(xiàn)。以下是關于該病的詳細解析:一、病因與發(fā)病機制1.母體激素影響胎兒在母體內受胎盤激素(如HCG)刺激,可能導致卵泡過度發(fā)育形成囊腫。2.生理性囊腫多為濾泡囊腫或黃體囊腫,通常因激素撤退后自然消退。3.病理性囊腫包括畸胎瘤、囊腺瘤等,可能與遺傳或發(fā)育異常相關。二、臨床表現(xiàn)無癥狀:多數(shù)在產前超聲或出生后體檢時偶然發(fā)現(xiàn)。有癥狀:-腹部膨隆、可觸及包塊-嘔吐、腹脹(囊腫壓迫胃腸道)-急腹癥:囊腫扭轉或破裂時出現(xiàn)腹痛、發(fā)熱、血便等。三、診斷方法1.產前超聲-孕晚期可發(fā)現(xiàn)胎兒盆腔或腹部囊性包塊,單房或多房,邊界清晰。2.產后檢查-超聲:首選,明確囊腫大小、位置及是否合并出血、扭轉。MRI/CT:復雜囊腫或需鑒別其他腫瘤時使用。3.實驗室檢查-腫瘤標志物(如AFP、CA125)排除惡性可能(罕見)。四、治療策略1.保守觀察生理性囊腫:直徑<4cm且無癥狀,可定期超聲隨訪(每2-3個月),多數(shù)在出生后1年內自行吸收。2.手術治療指征:囊腫>4cm、持續(xù)增大、扭轉、破裂或懷疑惡性。術式:-腹腔鏡下囊腫剔除術(保留卵巢組織)。-卵巢切除術(僅用于嚴重扭轉壞死或惡性腫瘤)。3.緊急處理-囊腫扭轉需急診手術,盡量保留卵巢功能。五、并發(fā)癥與預后-常見并發(fā)癥:扭轉(20%-50%)、破裂、出血。-遠期影響:-生理性囊腫:預后良好,不影響生育。-病理性囊腫或卵巢切除:可能影響未來生育,需長期隨訪。六、家長注意事項1.定期復查超聲,監(jiān)測囊腫變化。2.觀察嬰兒有無腹脹、拒奶、哭鬧等異常癥狀,及時就醫(yī)。3.與兒科或小兒外科醫(yī)生充分溝通,避免過度焦慮??偨Y新生兒卵巢囊腫多為良性,需根據(jù)囊腫性質、大小及癥狀決定處理方式。早期診斷和合理干預可顯著降低并發(fā)癥風險,保護卵巢功能。建議家長在專業(yè)醫(yī)生指導下制定個體化管理方案。
付朝杰醫(yī)生的科普號2025年05月04日27
0
0
-
納米碳導航治療乳糜腹
治療前胎兒期腹水,生后診斷乳糜腹,反復穿刺放液,吃明治奶粉,各種藥物保守治療無效治療中手術過程中,采用最先進的納米碳和吲哚菁綠熒光導航技術成功找到乳糜漏漏點治療后治療后7天手術修補乳糜漏點,乳糜腹治愈。
唐維兵醫(yī)生的科普號2025年03月03日57
0
1
-
巨型臍膨出:從保守治療到延期手術的希望之旅
臍膨出是一種少見的腹壁缺損先天性畸形,孕期發(fā)生率為1/4000~3000,35%伴有肝臟膨出,缺損直徑大于5cm或肝臟疝入囊膜大于50%為巨大臍膨出,75%可合并其他畸形,主要為染色體畸形異常、心臟等。臍膨出不合并染色體異常、嚴重心肺畸形以及其他重大畸形的情況下醫(yī)學意義上是可以繼續(xù)妊娠,總體生存率大于97%。但目前巨型臍膨出依然是威脅新生兒生命健康的嚴重先天性畸形之一,也是治療的難點,有效治療手段也十分有限。這一病癥的治療不僅復雜,而且充滿挑戰(zhàn)。本文將初步介紹巨型臍膨出的治療難點、出生后的多種治療選擇,以及重點是保守治療后的延期手術選擇。巨型臍膨出的治療難點巨型臍膨出的出生后治療難點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胎兒期囊膜破裂:在孕晚期,囊膜在宮腔內破裂,導致臟器外露,但腹壁不發(fā)育、發(fā)育差等,往往存在難免流產導致早產,體重低,肺部發(fā)育不良,導致生后補囊膜后治療困難,易產生腹腔間隙綜合征導致MODS。腹壁缺損大:一般缺損部位直徑大于5厘米,缺損的往往是肌層,部分患兒附加皮膚亦發(fā)育極差,膨出的臟器主要為肝臟,臟器突出多,一次性回納后嚴重影響呼吸且皮膚無法縫合覆蓋缺損。腹腔發(fā)育差:膨出外觀類似于“Ω”型,基地窄、缺損小,肝臟長期突出導致腹腔發(fā)育極差,臟器無法還納。囊膜易受損:囊膜暴露在環(huán)境中容易失去水分,脆性增加,容易在回納過程中破裂、出血,增加了感染的風險。出生后的多種治療選擇針對巨型臍膨出,醫(yī)生會根據(jù)患兒的實際情況(主要是膨出物性質和大小、腹壁肌肉和皮膚的發(fā)育、心肺發(fā)育情況等等)選擇合適的治療策略:一期修補術:針對于腹壁發(fā)育良好、腹腔容積足夠大或者腹壁皮膚發(fā)育好的巨型臍膨出,以形成腹壁疝的形式閉合腹腔,待腹壁發(fā)育后再次整形;Silo袋分期修補術:對于囊膜破裂早期腸管脫出創(chuàng)面清潔的患兒或者腹壁發(fā)育一般、但評估可以通過壓迫分期還納的患者,可以采用分期整復修補術。這種方法使用無菌Silo袋保護脫出的腸管,防止感染,并逐步將膨出的臟器回納入腹腔,一般1到2周后分期手術修補。保守治療:對于腹腔發(fā)育較差、皮膚難以縫合、和(或)有心肺問題的患兒,可以采用保守治療,如囊膜懸吊并順序結扎囊膜,利用重力作用和結扎產生的壓力使膨出的腹腔臟器逐漸回納入腹腔。保守治療后延期手術保守治療是巨型臍膨出治療中的重要一環(huán),它為后續(xù)的延期手術提供了必要的準備。保守治療的作用:保守治療通過外用磺胺嘧啶銀、生長因子等促進囊膜上皮化,為后續(xù)的手術修補創(chuàng)造了更好的條件。延期手術的時機:囊膜上皮化后,一般一周歲后可擇期行手術修補腹壁缺損。延期手術的內容:延期手術主要是在保守治療的基礎上,對腹壁缺損進行修補。根據(jù)患兒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手術方法,如生物補片修補術等,將剩余的體外臟器全部還納腹腔,并完成腹壁的修復。結語巨型臍膨出的治療是一個復雜而漫長的過程,需要醫(yī)護、家長的共同努力。通過保守治療和延期手術的有機結合,我們可以為患兒提供更好的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
李躍東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11月26日111
0
0
-
了解新生兒常見癥狀,讓新媽媽放心度過月子
新生命的降臨,給家庭帶來無盡的喜悅。但對缺乏經驗的新手爸媽來說,面對那個小小的人還有點手足無措,甚至常被對于新生兒來說正常的情況嚇到。以下這27種新生兒的正?,F(xiàn)象,希望新手爸媽都能了解一下,這樣不僅可以讓寶寶少受罪,還可以讓新手父母少擔心。1新生兒肚子大?這是由于腹肌發(fā)育不完善,腹壁比較松弛而受胃腸空盈的影響所造成的。有的家長常常把寶貝的腹部膨隆誤認為是腹脹,其實是正常現(xiàn)象。雖然寶寶容易因為啼哭、吃奶等容易吸入更多空氣,但月嫂只要觀察寶寶能吃能睡精神狀態(tài)良好肚子摸起來軟軟,就不用擔心。不過當牛奶蛋白過敏、乳糖不耐受時也會產生大量氣體引起腹脹,但通常還會伴隨皮膚過敏、腹瀉等其他不適癥狀,這時家長們就要排查并對癥處理。2綠色胎便?大部分新生兒會在出生后的12到24小時內第一次排便,稱為胎便,是胎兒在子宮內形成的排泄物,為墨綠色粘稠狀。?3吐奶、溢奶新生兒寶寶胃呈水平位,胃容量小,吃奶過多、過急,很容易溢奶或者吐奶,是常見的現(xiàn)象。建議寶媽盡量采用坐喂、半臥位等姿勢哺乳,防止嬰兒吸入大量的空氣。記住哦,喂奶后,及時拍嗝,宜采取右側臥位,大部分寶寶在6個月左右逐漸改善。??4生理性黃疸大約70%以上的新生兒,在出生后2~5天會出現(xiàn)皮膚鞏膜黃染現(xiàn)象,在兩周內左右逐漸消退,早產兒及低體重兒約持續(xù)一個月。這是正?,F(xiàn)象,稱作生理性黃疸。如果出生24小時內出現(xiàn)黃疸嚴重,或消退后又反復,寶寶精神不好、吃奶不好都屬于病理性黃疸,應及時就醫(yī)。5頭瘤(產瘤、先鋒頭)有的新生兒出生后,頭部可觸摸到一個隆起的“包”,用手摸感到柔軟,壓之有凹陷,這種“包”叫產瘤。產瘤的發(fā)生是由于新生兒的頭在通過母親產道時受到擠壓,局部的血液循環(huán)受阻,造成頭先通過產道的部位皮下水腫,這種情況無需特殊處理,之后會自然消失。6粟粒疹?在鼻尖、鼻翼、頰、顏面等處,常可見到如針尖大小黃白色的小疹子,這就是嬰兒粟粒疹。因皮脂腺分泌旺盛皮脂堆積而形成的。粟粒疹既不疼也不癢,不需治療。家長們千萬不要用手去擠,以免引發(fā)感染。一般在寶寶出生后數(shù)周就會自然消失。7胎脂?足月的初生兒皮膚上會覆蓋一層灰白色的皮脂,能夠保護新生兒嬌嫩的皮膚,這些胎脂的分布并不均勻,出生后的一段時間內自然消失,不需要刻意擦拭。8生理性脫皮新生寶寶出生幾天或幾周后會開始出現(xiàn)臉部和全身脫皮的現(xiàn)象,不論是輕微的皮屑,或是像蛇一樣的脫皮,只要寶寶飲食、睡眠都沒問題就是正常現(xiàn)象。脫皮期間,可以涂抹潤膚油/霜,以保持皮膚滋潤。其次,不要撕寶寶的蛻皮,存在感染的危險!等待自然脫落。注意:若脫皮合并紅腫或水泡等其他癥狀,則可能為病征,需要就診。9口腔內白點(馬牙、上皮珠)在新生寶寶口腔的上腭中線附近會看到針頭或米粒大小的灰白色小點,叫上皮珠,上皮珠是細胞脫落不完全所致;在寶寶牙齒牙齦邊緣也會有白色小珠或灰白色硬塊,看起來好像萌出的牙齒,俗稱“板牙”或“馬牙”。上皮珠和馬牙對寶寶沒有不良影響,不必做處理,會自然消失哦~10吸吮小泡/脫皮?吸吮小泡指的是嬰兒上下嘴唇中間部位出現(xiàn)的小泡,是因為吸吮動作所致,和喂養(yǎng)方式以及“上火”無關,屬于正常的生理現(xiàn)象,無須為此擔心。寶寶稍大些,吃奶時間隔拉長,便不再出現(xiàn)。11鸛咬傷??很多寶寶出生時脖子后面、眼皮或者鼻尖上都有一片不規(guī)則的紅色區(qū)域,這是一些毛細血管群,通常會在1歲半左右時自行消失,不需要采取干預措施。12生理性抖動(驚跳反射)多數(shù)新生寶寶在淺睡眠狀態(tài)中當遇到聲音、光亮、震動時常會出現(xiàn)出現(xiàn)四肢或身體無意識、短暫不協(xié)調的抖動,被稱為新生兒睡眠驚跳,是種正常的生理表現(xiàn)。跟新生兒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不完善有關,家長不必緊張。13體重減輕幾乎所有的新生兒會在出生5天內體重減輕,一般會減輕5%~10%,這是因為這段時間寶寶進食量少,呼吸和皮膚流失一些水分、臍帶干燥、胎脂脫落及尿液和胎便的排泄而引起的體重減輕,屬于生理性體重減輕。一般到第10天左右就會恢復到出生時體重,10~14天體重開始增加。14一吃就拉新生寶寶常會一吃就拉,但這并不是消化不良。而是胃里進入食物后,對腸道從上到下產生刺激,形成胃———結腸反射。有些寶寶會持續(xù)這種情況到幾個月。母乳喂養(yǎng)的寶寶會更為明顯,甚至每一次吃完奶或吃奶時都會排便。15呼吸不規(guī)律新生兒因胸腔小,每次呼吸帶來的氣體交換量少,所以需要增加呼吸的次數(shù)來獲得足夠的氧氣,再加上新生兒中樞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不完善,所以在睡眠中會發(fā)現(xiàn)寶寶很容易出現(xiàn)呼吸不規(guī)律、快慢不均勻。這都屬于正常的生理現(xiàn)象,只要新生寶寶皮膚顏色紅潤,就不必驚慌。16體溫波動大時高時低新生兒體溫調節(jié)中樞尚未發(fā)育完善,脂肪薄,因此保暖效果差,會隨著周圍溫度變化而改變,因此會出現(xiàn)體溫時高時低波動大的情況。測量體溫一般常用3個部位,即口腔,腋窩及肛門.正常體溫在肛門處為36.5℃~37.5℃之間;在口腔處為36.2℃~37.3℃之間;在腋窩處為35.9℃~37.2℃之間。通過測量后,凡超過正常范圍0.5℃以上時,稱為發(fā)熱。17乳房增大無論男孩還是女孩,出生5天左右后,常會出現(xiàn)乳房的乳腺腫脹現(xiàn)象。這是胎兒在母體內受媽媽雌激素影響的結果,隨著來自母體雌性激素的逐漸消失,腫脹的乳房也會漸漸恢復自然,所以不需要擔心。請不要隨意去擠壓寶寶乳頭,如果感染發(fā)炎嚴重甚至會引起敗血癥,女性寶寶如果發(fā)生乳腺炎造成乳腺管堵塞,還會影響成年后的乳汁分泌。18紅色尿有些寶寶在出生幾天后,排出的尿液總會看見淡淡的紅色,這是因為新生兒白細胞分解過多,造成尿中的尿酸鹽排泄過多引起,屬正?,F(xiàn)象,幾天后會自行消失,這不是病態(tài),無需擔心。19女寶陰道出血部分家長會發(fā)現(xiàn)新生女寶寶在出生幾天后有少量血液從陰道排出,好似來“月經”。新生女寶出生時體內存在一定的雌激素,主要是胎兒期媽媽由胎盤傳給胎兒,出生后雌激素來源突然中斷不斷下降,7天左右時降至最低,便出現(xiàn)了陰道充血的細胞脫落的“假月經”現(xiàn)象。?20打嗝頻繁看到寶寶總打嗝,很多媽媽擔心寶寶會難受或者生病了。其實,這是由于小寶貝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不完善引起的。家長可嘗試拍嗝、喂溫開水、喂奶等方式來緩解,隨著寶寶的成長,打嗝現(xiàn)象會逐漸好轉。21喉鳴新生寶寶呼吸時,常會聽到喉嚨發(fā)出呼嚕呼嚕的聲音,這并不是感冒了,也并不是喉嚨有痰,而是因為新生兒喉嚨軟骨發(fā)育未完善造成,隨著生長當柔軟的喉頭慢慢變硬,一般在半歲到1歲時呼嚕呼嚕的聲音就會自動消失。如果寶寶喉鳴非常嚴重,持續(xù)時間很長,懷疑其他疾病時需要看醫(yī)診療。22腸鳴有些新生寶寶肚子里會常發(fā)出咕咕的響聲,而寶寶肚子并沒有餓,其實,這是寶寶的腸鳴聲。是因寶寶腹壁薄,腸蠕動快產生的,是一種正常的現(xiàn)象。23斜視?新生兒早期眼睛常一會內斜,一會外斜,這屬于眼肌調節(jié)功能不良的生理性斜視,3個月后便會逐漸改善穩(wěn)定。注意:如6個月后,寶寶眼睛看起來還是有內斜或外斜,就應重視就醫(yī)診療。24對眼新生兒有時看東西好像有“對眼”,這多是寶寶看近距離物體表現(xiàn)出來的??砂盐矬w放離孩子遠一些,情況就會改變。平時也要注意改變孩子睡覺的位置,不要長期偏向一側;還可定期用帶響聲顏色鮮艷的玩具變換位置搖動吸引孩子追看,鍛煉眼肌動作的協(xié)調。25打噴嚏、鼻塞當給新生兒洗澡或換尿布時,受到涼風刺激很容易打噴嚏,這跟新生兒鼻腔的生理結構特點有關,新生兒鼻腔狹小,鼻道狹窄且短,但鼻粘膜血管豐富,因此容易受到空氣和灰塵刺激容易產生神經性反應,引起打噴嚏。其實并不是寶寶著涼了,媽媽觀察只要無其他異常情況,就不必擔心。另因寶寶鼻腔的生理結構,當有分泌物時,就容易出現(xiàn)鼻塞的情況,家長學著及時給寶寶清理鼻道,以免形成鼻痂堵塞鼻道影響呼吸。26掙勁我們有時候會發(fā)現(xiàn)新生寶寶總會在使勁,特別快睡醒時,有時甚至會憋得滿臉通紅。家長就會擔心寶寶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其實,寶寶是在活動筋骨,如同我們伸懶腰一樣,是新生寶寶獨特的一種運動方式。反而寶寶會很舒服,因為這樣的動作可以幫助寶寶吸入更多氧氣,有利新陳代謝。27腿彎胎兒在子宮內因為空間限制,四肢呈屈曲狀,出生后雖然可以自由伸展,但小腿會延續(xù)之前的輕度彎曲所以呈“O”型,屬于正常的生理性彎曲,不必包蠟燭包來強行“糾正”。如果是新手爸媽,當碰見新生寶寶出現(xiàn)這些情況時,大可不必太過慌張!多些學習了解,育兒路上會輕松一些。
閆利榮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9月10日104
0
0
-
我的新生兒是不是醫(yī)院抱錯了?
她面目清秀,37周2天出現(xiàn)在我的診室。她是二胎,曾經順產一次。我發(fā)現(xiàn)她是臀位胎兒,羊水過多,混濁,羊水指數(shù)28厘米,羊水過多,巨大兒。胎心監(jiān)護不滿意,所以收她住院。入院第一天胎心拉直線,無反應型,患者堅決拒絕剖腹產,愿意承擔胎兒風險。第二天因為出現(xiàn)規(guī)律宮縮,巨大兒,臀位,所以急診剖宮產。術前交代胎兒巨大,可能低血糖,可能羊水吸入等風險并簽字。術中新生兒科醫(yī)生保臺,羊水II度糞染,新生兒體重接近9斤,哭聲尚可,呼吸不平穩(wěn),轉入新生兒科。新生兒科醫(yī)生查體后交代新生兒發(fā)際線低,額頭上長了頭發(fā),耳朵位置低,可能存在基因病,低血糖,建議查染色體和基因。家屬來找我,說孩子長得不像他家人,是不是我們把孩子抱錯了?我說:這是不可能的。第一,我到哪里去找一個九斤的孩子跟你換?第二,新生兒科醫(yī)生和護士保臺,助產士接產,醫(yī)生護士麻醉師見證,怎么可能報錯?第三,如果懷疑報錯可以做母兒親子鑒定,如果懷疑不是父親親生可以查父子親子鑒定。第四,一個懷疑有基因病的孩子肯定是外貌與眾不同,跟父母不像也正常?;颊呒覍俳邮芰诵律鷥嚎漆t(yī)生的建議,給孩子做了染色體和基因病檢查。等待結果。
吉林大學第一醫(yī)院科普號2024年08月16日38
0
0
-
新生兒疾病篩查的現(xiàn)狀與展望
新生兒疾病篩查的現(xiàn)狀與展望摘要:?新生兒疾病篩查(Newbornscreening,NBS)通過對一些危害嚴重的先天性疾病進行篩查,可早期診治,從而避免或減輕疾病的危害。生化篩查技術是目前的主要篩查技術,但具有一定的假陽性及假陰性。酶活性檢測技術的應用也為某些疾病提供了可靠的篩查方法?;驒z測常用于NBS的二階篩查及診斷?;蚨鷾y序技術可實現(xiàn)一次實驗檢測數(shù)十種至數(shù)千種疾病的目的。隨著該技術的成熟,新生兒基因篩查展現(xiàn)出良好的前景,但大規(guī)模應用于NBS仍面臨巨大挑戰(zhàn)。關鍵詞:?遺傳病,基因檢測,新生兒疾病篩查,二代測序技術,串聯(lián)質譜檢測??新生兒疾病篩查(newbornscreening,NBS)是指在新生兒期通過對一些危害嚴重的遺傳病進行群體性篩查,使患兒得到早期診斷和治療,從而避免或減輕疾病危害,甚至死亡。NBS始于20世紀60年代對苯丙酮尿癥(phenylketonuria,?PKU)的篩查。1968年,在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支持下,Wilson和Jungner?制定了評估潛在篩查計劃作為公共衛(wèi)生干預措施價值的標準,部分標準醫(yī)學技術的發(fā)展和篩查情況進行了修改和完善。隨后,各地在Wilson和Jungner標準基礎上,根據(jù)實際情況增加篩查病種。隨著篩查工作的深入和對疾病的認知,20世紀90年代,串聯(lián)質譜技術(tandemmassspectrometry,MS/MS)應用到NBS領域中,實現(xiàn)了一次實驗同時檢測多種遺傳代謝?。╥nheritedmetabolicdisorders,IMDs),極大地提高了篩查效率并使篩查病種迅猛增加。酶活性檢測技術的應用也為某些疾病提供了可靠的篩查方法。近年來,二代測序技術(next-generation?sequencing,NGS)快速發(fā)展,其可同時檢測數(shù)千種疾病,在NBS領域中展現(xiàn)出良好的應用前景,但仍面臨諸多挑戰(zhàn)。2基于特異代謝物檢測的NBS2.1單病種篩查1963年,美國Guthrie教授首先發(fā)明了細菌抑制法檢測苯丙氨酸進行苯丙酮尿癥(PKU)篩查,開創(chuàng)了NBS的歷史。?1974年,Irie和Naruse采用干濾紙片放射免疫法進行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congenitalhypothyroidism,CH)篩查,獲得了成功,從而以PKU和CH為主要疾病的NBS在歐美國家迅速普及。?以Wilson和Jungner標準為指導,各地根據(jù)實際情況不斷擴展疾病篩查范圍。但傳統(tǒng)的篩查方法一次實驗僅能檢測一種疾病,?至上世紀90年代,僅小部分疾病被納入NBS項目中,主要包括半乳糖血癥,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癥,楓糖尿病,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及囊性纖維化。?近年來,隨著科技的快速發(fā)展、醫(yī)學遺傳學研究的不斷深入以及治療遺傳病新藥的研發(fā),使得篩查病種不斷擴大。如新藥的獲批使得一些篩查研究中心開展新的檢測方法以篩查杜氏肌營養(yǎng)不良(Duchennemusculardystrophy,DMD)。該病是致死性的X連鎖遺傳性疾病,男性新生兒發(fā)病率約1/5000。DMD主要通過熒光法檢測肌酸激酶活性,但具有較高的假陽性。2021年,?Bao等采用時間分辨免疫熒光法檢測肌酸激酶同工酶進行新生兒DMD篩查。共篩查10,252名男性新生兒,4例篩查陽性(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700ng/ml),2例經基因檢測確診,發(fā)病率為1/5216,證實了該方法的可行性。單病種篩查雖然有效,但一次實驗僅能檢測一種疾病,篩查效率低且具有較高的假陽性或假陰性。由于篩查結果易受胎齡、出生體重、采血時間及切值選擇等因素影響,單病種篩查通常需要復查?。2.2多病種篩查?20世紀90年代,MS/MS技術的到來促進了NBS快速發(fā)展。目前,?MS/MS技術可一次實驗同時篩查氨基酸、有機酸及脂肪酸代謝異常等50余種IMDs,極大地提高了篩查效率。我國浙江省采用MS/MS技術對2009-2018年三百萬名新生兒進行IMDs篩查,共篩查出28種疾病,整體發(fā)病率為1/4187。?此外,該研究還指出,基于MS/MS的NBS的增量成本效用比(incrementalcost–utilityratio,?ICUR)為-768,428.76元/質量調整壽命年(quality-adjustedlifeyear,QALY),收益成本比為?6.09,提示MS/MS應用于NBS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除IMDs外,目前MS/MS還可用于篩查其他疾病,如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重癥聯(lián)合免疫缺陷(severecombinedimmunodeficiency,SCID),溶酶體貯積病(lysosomalstoragedisease,LSDs)以及鐮狀細胞貧血等。?MS/MS的出現(xiàn)是NBS的一個里程碑,但也存在一些不足:?①假陽性率高,篩查結果受胎齡、出生體重、營養(yǎng)、用藥、地域/種族差異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易出現(xiàn)假陽性結果,從而造成產婦及家庭的焦慮;②篩查的部分疾病假陰性率高,如Citrin缺陷導致的新生兒肝內膽汁淤積癥、多種酰基輔酶A脫氫酶缺乏癥、鳥氨酸氨甲酰轉移酶缺乏癥等疾病在新生兒期或未發(fā)病時代謝物通常無異常,導致出現(xiàn)漏診的情況;③屬于代謝物檢測,不能確定基因型;?④篩查病種不夠多,沒有涵蓋一些發(fā)病率較高的疾病,如成骨不全、黏多糖病、肝豆狀核變性等。3酶活性檢測酶替代治療的可行性使得部分LSDs被納入NBS。Chamoles團隊首次提出使用熒光法檢測溶酶體酶活性。?該方法易于儲存和轉運且靈敏度高,被大多數(shù)實驗室所采納??德堵兜热瞬捎脽晒夥▽?0,855名新生兒進行戈謝病篩查,發(fā)現(xiàn)3例陽性,最終確診1例戈謝病患兒。熒光法檢測溶酶體酶活性的可行性已被證實,但是該方法不能同時測定多種酶活性。MS/MS檢測方法因其靈敏度高、準確度好,且一次適用可同時檢測數(shù)種溶酶體活性,更適用于開展高通量的新生兒LSDs篩查。2019年,美國紐約Wasserstein等人開展了LSDs新生兒MS/MS篩查試點項目,共篩查了65,605名新生兒,成功檢測出1例龐貝病,15例戈謝病和7例法布里病。?2020年,Chein等采用MS/MS技術對70,000名新生兒進行LSDs篩查,同時檢測8種LSDs,包括黏多糖貯積癥(Mucopolysaccharidosis,MPS)I型、II型、3B型、4A型和?6型,龐貝病,法布里病和戈謝病,證實了MS/MS用于新生兒LSDs篩查的可行性。?此外,研究表明,?MS/MS較熒光法更有效且準確度高。目前,LSDs?的篩查方法主要有MS/MS和熒光法,但具有一定的假陽性。基因檢測常用于進一步驗證,此外對于克拉伯病、MPSI型和?MPSII等疾病也可通過二階生化標志物篩查以降低假陽性結果。4新生兒疾病基因篩查近年來,基因測序技術快速發(fā)展,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NBS領域中。基因測序可從分子水平明確診斷,識別生化檢測不能確診的疾病,從而為遺傳咨詢及優(yōu)生優(yōu)育提供依據(jù)。目前,用于單基因遺傳病致病基因或致病位點明確的疾病基因檢測的常用技術有Sanger測序,定量聚合酶鏈式反應技術(quantitativepolymerasechainreaction,qPCR)及高分辨率熔解技術。二代測序技術(nextgenerationsequencing,NGS)又稱為高通量測序技術,是一種大規(guī)模平行測序技術。根據(jù)測序覆蓋范圍的不同,基于NGS技術的高通量測序檢測可分為基因包(Panel)檢測、全外顯子檢測(whole-exomesequencing,WES)和全基因組檢測(whole-genomesequencing,WGS)。NGS具有通量大、信息量豐富、靈敏度和精確度高等優(yōu)點,可用于檢測臨床表現(xiàn)不典型、表型復雜、多基因致病或致病位點不明確的疾病。此外,多重連接探針擴增技術主要用于基因大片段缺失所致疾病的檢測如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DMD及DiGeorge綜合征。4.1單病種基因篩查4.1.1耳聾基因篩查耳聾患者約70%是由遺傳因素引起的。新生兒聽力篩查雖然可以快速檢查聽力,但不適于遲發(fā)性、進行性或藥物性耳聾篩查。2006年,Morton和Nance?首次提出對部分耳聾相關基因(GJB2,SLC26A4,and?MT-RNR1)進行篩查,有助于提高遲發(fā)性語言耳聾的檢出。?此后,耳聾基因篩查在許多地區(qū)廣泛開展。?我國武漢地區(qū)利用對qPCR技術對142,417名新生兒進行了耳聾基因篩查,涉及耳聾基因包括GJB2,SLC26A4?和MT-RNR1,共有4289例(3.01%)新生兒發(fā)現(xiàn)至少攜帶一種突變,提示基因篩查有助于提高耳聾的檢出率。4.1.2脊髓性肌萎縮癥(Spinalmuscularatrophy,SMA)篩查SMA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神經退行性疾病,發(fā)病率約為1/10000。約95%的患者是由于存活運動神經元(Survivalmotorneuron1,SMN1)基因純合缺失,導致SMN蛋白缺乏致病。由于基因治療藥物SPINRAZA(nusinersen)的獲批,2018年SMA被納入美國新生兒和兒童遺傳病咨詢委員會的推薦篩選Panel(recommendedUniformScreeningPanel,RUSP)。?SMA沒有特定的生化標記物,基因篩查SMA的可行性已被證實。Chien?等采用實時PCR對臺灣120,267名新生兒進行SMA基因篩查。15例患兒篩查陽性,最終確診7例,其發(fā)病率為1/17,181。澳大利亞Kariyawasam等采用相同的方法對103,903名新生兒進行篩查,最終確診9例SMA患兒,發(fā)病率為1/11,544。其中4例患兒在出生4周內出現(xiàn)肌張力低等癥狀。提示新生兒SMA基因篩查可在癥狀出現(xiàn)前檢測出疾病,有助于提供早期干預治療。4.1.3重癥聯(lián)合免疫缺陷癥(Severecombinedimmunodeficiency,SCID)基因篩查SCID是原發(fā)免疫缺陷病最嚴重的類型,為X-連鎖或常染色體隱性遺傳。采用qPCR法測定干血斑提取的DNA中T細胞受體切除環(huán)(T-cellreceptorexcisioncircles,TREC)含量,具有高度的敏感度和特異度,是目前新生兒SCID篩查的主要方法。自2008年美國率先利用TREC法篩查SCID起,許多國家如英國、法國、西班牙等都紛紛進行了SCID篩查研究。美國華盛頓曾對86,600名新生兒進行SCID基因篩查,并評估了篩查效益。該研究指出,與因家族史發(fā)現(xiàn)患兒相比,通過基因篩查發(fā)現(xiàn)SCID患兒每年增加1.19例,可避免0.40例死亡。ICUR估算每個生命年可節(jié)省35,000美元,收益-成本比為?5.31,提示新生兒SCID基因篩查有助于提高生存率,且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此外,一些研究中心也開展了X連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癥、脆性X綜合征等疾病的基因篩查研究,但是單病種基因篩查一次僅能篩查一種疾病,篩查效率較低。4.2多病種基因篩查NGS可實現(xiàn)一次實驗同時檢測數(shù)十至數(shù)千種疾病,極大地提高了篩查效率。?目前,NGS常作為NBS項目的二階篩查,即對生化篩查陽性的患兒或可疑陽性患兒進行測序,以明確診斷,指導治療和評估預后。2019年,我國江蘇省開展了MS/MS聯(lián)合NGS篩查IMDs?研究。共篩查了536,008名新生兒,經MS/MS初篩顯示陽性1033例,進而對該1033例樣本均召回采集外周血樣本進行NGS檢測,最終確診194例IMD患兒,鑒定出23種IMD類型。該研究表明NGS可以彌補MS/MS技術的不足,有效降低假陽性結果。?近年來,隨著技術的進步及應用價格的降低,一些研究中心在NBS項目中引入NGS,并將其作為一級篩查手段。Panel檢測基因具有檢測成本相對低,且具有針對性強、覆蓋范圍廣、周轉時間短等優(yōu)勢,但其無法發(fā)現(xiàn)一些未知基因和特殊變異。Campen等設計了一個包含ACADM、PAH、TSHR、?CFTR和HBB的基因panel,以篩查PKU、中鏈酰基輔酶A脫氫酶缺乏癥、CH、囊性纖維化和鐮刀型細胞貧血5種疾病,靈敏度和特異度分別為100%和99.96%。其報告時間僅1周,檢測成本約71.14英鎊/樣。該研究證實了panel檢測用于NBS的有效性且具有經濟效益,但篩查的病種較少。Hao等成功設計了一個包含465種致病基因的panel,可檢測596種遺傳病。對中國八個省份11484名新生兒進行篩查,臨床診斷率約0.95%。初步報告時間約11天,其中測序時間少于1周。?此外,該研究還指出了全國出生缺陷疾病譜和基因突變攜帶情況。Luo等也設計了一個包含573種基因的panel聯(lián)合MS/MS對1127名新生兒進行篩查。其中,4例經生化診斷為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癥的患兒也獲得了基因診斷,1例生化檢測陰性的患兒,經NGS證實為原發(fā)性肉堿缺乏癥。該研究還指出中國常見IMDs基因突變的攜帶率,其中前5位分別為PAH(1.79%)、ETFDH(1.23%)、MMACHC(1.15%)、SLC25A13(0.98%)和GCDH(0.80%)。WES和?WGS因其覆蓋區(qū)域廣、可檢出疾病新的致病基因或識別新的疾病等優(yōu)勢,現(xiàn)用于危重患兒的檢測。但篩查病種的選擇需考慮諸多因素,如發(fā)病年齡、疾病的嚴重性、?外顯率、可治療性、確診方法和預后等。新生兒測序(BabySeq)項目納入159名新生兒,其中127名為健康新生兒,32名為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病房(neonatalintensivecareunit,NICU)患兒。WES結果顯示9.4%(15/159)新生兒有兒童期發(fā)病的風險(10名健康新生兒和5名NICU患兒)。在85名父母同意接受檢測成人期發(fā)病風險的新生兒中,發(fā)現(xiàn)3名新生兒有成人期發(fā)病的致病變異。此外,88%新生兒至少攜帶一個兒童期發(fā)病的隱性致病基因,5%新生兒檢測到藥物基因組學變異。Willig等比較了采用快速WGS(STATseq)和傳統(tǒng)基因檢測方法檢測來自NICU和兒科重癥監(jiān)護病房(pediatricintensivecareunits,?PICU)患兒遺傳病的診斷率。結果顯示,共有35例患兒進行了快速WGS檢測,診斷率達57%(20/35),32例新生兒進行了傳統(tǒng)基因檢測,診斷率達9%(3/32),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02)。?目前,第二代STATseq項目可以在26小時內進行初步診斷,且靈敏度和特異度均超過99.5%,提示對于NICU和PICU患兒,?STATseq可作為一階檢測?。NGS可有效檢測發(fā)病風險和基因突變攜帶情況,為遺傳咨詢提供依據(jù)。隨著檢測疾病范圍的擴大,雖然成本和耗時等問題可能會被解決,但面臨其他挑戰(zhàn)。其中最主要的是對意義不明變異(variantsof?uncertainsignificance,VUS)的解釋。VUS指的是基因檢測中發(fā)現(xiàn)的未知或比較少見的變異,它們不能被歸類為有已知危險性或者有利性的變異,從而對家庭帶來困擾。另一個挑戰(zhàn)是應用基因組測序時對受檢指征不相關但具有臨床意義的次要發(fā)現(xiàn)的報告。盡管已有相關原則,但對次要發(fā)現(xiàn)報告的內容選擇尚存在爭議。此外,在基因數(shù)據(jù)儲存方面也引發(fā)許多問題,如存儲內容的選擇,存儲和管理數(shù)據(jù)的高成本以及隱私泄露的潛在風險等。因此,盡管NGS在NBS項目中展現(xiàn)了良好的應用前景,但仍面臨諸多挑戰(zhàn),其不太可能也不應該取代目前的篩查手段。綜上所述,?NBS是成功的公共衛(wèi)生項目,其篩查病種在不斷擴大。檢測干血濾紙片特異代謝物的生化篩查技術在NBS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驒z測和測序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使其成為NBS的強大工具。生化和基因篩查均有各自優(yōu)勢及不足之處。對于部分IMDs,采用生化篩查聯(lián)合基因篩查方法將提高篩查效率,使患兒得到更早的診斷及治療。
韓連書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3月13日122
0
1
-
臍茸三問
1.臍茸是新生兒或嬰幼兒時期,肚臍部位殘留的卵黃管或其他胚胎組織增生形成的息肉樣病變。2.常見癥狀包括肚臍部有紅色小腫物,有時伴有分泌物(膿液、血性物),可有輕微疼痛或發(fā)炎現(xiàn)象。?3.治療方法:注意局部清潔消毒,預防感染。超聲檢查明確是否與腹腔聯(lián)通。手術切除。
姚遠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1月04日318
0
0
-
臍茸的非手術治療
臍茸是小兒臍部的卵黃管殘余組織(胚胎殘余組織)增生物,又稱為臍部卵黃管息肉。通俗的講,臍茸是小兒臍帶脫落后,創(chuàng)面上出現(xiàn)的櫻紅色、表面光滑濕潤的息肉樣增生物,可有少量“膿水”樣分泌物(如果被碰傷,分泌物可呈血性)。治療方法可分為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非手術治療是患兒在醫(yī)院門診通過外用藥物結合醫(yī)生的手法操作治愈臍茸的一種方法?;純好恐軄磲t(yī)院門診一次,經過幾次治療,絕大部分患兒的臍茸都能被完美治愈。非手術治療優(yōu)點:安全有效,痛苦少,無需麻醉。周曙光副主任醫(yī)師專家時間:周三下午、周四全天。地點: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yī)院瑞金二路197號門診大樓2樓216診室。
周曙光醫(yī)生的科普號2023年10月27日721
0
2
-
寶寶出生20天,臉上有很多紅點點怎么辦?
齊淑貞醫(yī)生的科普號2023年10月20日63
0
1
-
淺析“舟狀頭”之疑慮
“舟狀頭”解惑隨著網絡視頻的發(fā)展,各大平臺上有播出各種各樣的寶寶頭形的情況,“舟狀頭”畸形尤為多見,一旦寶媽關注了這個點,那么隨著大數(shù)據(jù)的推送,將會讓寶媽陷入一個糾結的狀態(tài)—自己家的寶寶是不是有同樣的問題。于是就會出現(xiàn)一些被家庭爭執(zhí)的問題,老一輩覺得只要寶寶智力發(fā)育正常就是沒問題,而寶媽卻不這樣認為,認為沒有搞清楚的,需要搞清楚,到底寶寶頭形是不是有問題,不能靠感覺,所以這就出現(xiàn)了寶媽擔心自己寶寶會是網絡中講的“舟狀頭”畸形的困惑。首先大家先要知道“舟狀頭”的由來?!爸蹱铑^”是矢狀縫早閉的一種臨床特征。顱縫早閉也稱為“狹顱癥”,而矢狀縫早閉是其中的一種,也是最常見的一種。由于矢狀縫過早閉合,導致顱骨只能向前后生長,左右生長受到阻礙,導致頭顱外觀狹長畸形。矢狀縫早閉寶寶的頭顱外觀特點:頭顱前后長,左右窄,額頭凸,后腦勺凸,從側面看上去頭顱前凸后凸像個小舟,故稱之“舟狀頭”,是一種病理性表現(xiàn),也可以稱之為“馬鞍”。但有些矢狀縫早閉并沒有典型的“舟狀頭”的特征,只是單純狹長,這就是導致寶媽不能分辨,這就是糾結的原因所在?!伴L頭”并非“舟狀頭”。所謂“長頭”是指因體位導致頭顱前后長,左右窄,而額頭凸出不明顯,枕部部分凸出的一種生理性表現(xiàn),也稱“生理性長頭”或“姿勢性長頭”。為什么講是生理性的呢?是因為雖然頭顱外觀偏長,但顱骨骨縫正常存在,沒有顱縫早閉的病理特征。所以“長頭”并不是網上傳播的那樣講的頭顱偏長就是所謂的“舟狀頭”。那如何區(qū)分到底是病理性的矢狀縫早閉呢?還是生理性的長頭畸形呢?那這就需要通過醫(yī)生的專業(yè)知識來鑒別,根據(jù)年齡、頭圍生長規(guī)律、囟門閉合情況、頭形變化、睡姿情況、體格檢查等等因素來綜合判斷。有些通過經驗直接就能排除,而有些也需要進行檢查,那檢查分為外觀掃描、顱縫B超、X平片、頭顱CT顱骨三維重建。其中X平片、頭顱CT顱骨三維重建是具有輻射性的,雖然兒童醫(yī)院的影像學檢查輻射比成人的偏小,不足以致病,但輻射那也是存在的。通過醫(yī)生鑒別,哪些寶寶需要做檢查,哪些寶寶需要做哪種檢查,盡量避免或減少帶有輻射的檢查。2022年11月筆者在埃爾帕索兒童醫(yī)院Jimenez教授那里學習顱縫早閉的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時,Jimenez教授已經做到了單純顱縫早閉術前評估不需要行頭顱CT檢查,直接進行手術治療。那么專業(yè)的頭顱畸形專病醫(yī)生需要具備什么知識點呢?除了掌握??频某R?guī)疾病,醫(yī)生還需要掌握寶寶從胎兒期,新生兒期,嬰兒期三個方面交叉而又不同的知識點。醫(yī)生需要查看相關書籍和最新的文獻(因為國內此疾病診治起步較晚,所以很多國內的書籍、教科書只是淺談,而文獻就要都以外文為主)。醫(yī)生根據(jù)每個年齡段寶寶的情況,有的需要了解孕期胎兒B超的情況,有的需要了解出生時及出生后新生兒的頭顱情況,頭圍大小及生長的曲線,前囟大小以及生長過程中閉合的情況,生長過程中頭顱外觀形狀變化的情況。當發(fā)現(xiàn)了某種異常,需要如何矯正,如何治療,是否要手術等等,這都是一個專業(yè)頭顱畸形醫(yī)生所要做的必修課。綜合上述這些,具有一定診療經驗的醫(yī)生,才能進行頭顱畸形的診療,才能減少不必要的檢查,真正做到對寶寶的關愛至極。當然在寶媽搞不清的時候,最好不要糾結,可以通過網絡醫(yī)生平臺找專業(yè)的醫(yī)生,將照片、視頻上傳,也可以通過電話,視頻問診等。如果當?shù)蒯t(yī)療資源比較豐富,可以將寶寶帶到門診找專業(yè)的醫(yī)生幫您解除憂慮。
徐金醫(yī)生的科普號2023年09月10日1839
0
4
新生兒疾病相關科普號

劉海燕醫(yī)生的科普號
劉海燕 副主任醫(yī)師
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
小兒內科
2.6萬粉絲354.5萬閱讀

趙軍陽醫(yī)生的科普號
趙軍陽 主任醫(yī)師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yī)院
眼科
762粉絲10.9萬閱讀

郭曉珍醫(yī)生的科普號
郭曉珍 主任醫(yī)師
江陰市人民醫(yī)院
內分泌科
1933粉絲47.8萬閱讀
-
推薦熱度5.0郝薇 副主任醫(yī)師山東省立醫(yī)院 兒科
新生兒疾病 39票
新生兒黃疸 12票
小兒肺炎 10票
擅長:2002年畢業(yè)于上海交通大學,現(xiàn)已從事臨床工作20余年,曾作為高級訪問學者在香港大學瑪麗醫(yī)院及李嘉誠醫(yī)學院進行訪學交流18個月,在上海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yī)院新生兒科進修學習。經過多年的錘煉,有了成熟的臨床診療思維,善于新生兒疾病防治,新生兒呼吸疾病、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和急救、早產兒及超早產兒救治、圍產醫(yī)學臨床問題等,尤其擅長早產兒及危重新生兒營養(yǎng)管理。 先后參與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15項,主持山東省自然基金面上項目1項,主持濟南市級科技項目1項,發(fā)表高水平SCI論文16篇,主編新編實用兒科診斷學著作1部(75萬字),專利3項。 -
推薦熱度4.5胡勇 主任醫(yī)師上海市東方醫(yī)院 新生兒科
兒童保健 28票
新生兒疾病 11票
小兒感冒 5票
擅長:從事兒科臨床工作30余年,擅長早產兒隨訪,新生兒及嬰幼兒黃疸、皮疹、肺炎、喂養(yǎng)、腹瀉、便秘、腸絞痛、乳糖不耐受、牛奶蛋白過敏,新生兒窒息及缺氧缺血性腦病等診治,兒童常見呼吸、消化及感染性疾病診治。 如新生兒及嬰兒黃疸;皮疹(濕疹,尿布疹/尿布皮炎,瘙癢);新生兒消化問題(嘔吐,腸絞痛,牛奶蛋白過敏,乳糖不耐受,消化不良,喂養(yǎng)問題,喂養(yǎng)困難,便秘,腹瀉);眼睛及口腔問題(流淚,鼻淚管堵塞,結膜炎,淚囊炎;馬牙,鵝口瘡,舌系帶過短);臍部問題(臍炎,臍茸,臍腸瘺、臍尿管瘺、臍疝);新生兒肺炎(咳嗽,口吐泡沫,呼吸快);神經系統(tǒng)問題(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顱內出血,早產兒腦病,腦癱);早產兒綜合管理及隨訪;髖關節(jié)問題,骨密度低,佝僂?。ㄒ贵@,夜哭,多汗,枕禿/落枕圈,肋緣外翻),營養(yǎng)性缺鐵性貧血,營養(yǎng)不良;發(fā)燒,驚厥,癲癇持續(xù)狀態(tài);尿路感染,幼兒急疹,猩紅熱,手足口病,皰疹性咽峽炎(發(fā)熱,皮疹,口腔皰疹),肺炎(發(fā)熱,咳嗽,氣急),支氣管炎(發(fā)熱,咳嗽),毛細支氣管炎(氣喘,咳嗽),喉炎(咳嗽,氣促,聲音嘶?。?,上呼吸道感染(感冒,發(fā)熱,發(fā)燒,咳嗽,流鼻涕,打噴嚏),反復呼吸道感染(抵抗力差,免疫力差),慢性咳嗽(咳嗽變異性哮喘,支原體感染);小兒急性腹瀉(拉肚子),急性腸胃炎(病毒性及細菌性胃腸炎,嘔吐,胃口差,腹痛,肚子疼),腸系膜淋巴結炎;生長發(fā)育評估,兒童保健,等等。 -
推薦熱度4.3楊文 副主任醫(yī)師銀川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新生兒科
新生兒疾病 8票
新生兒肺炎 6票
新生兒黃疸 6票
擅長:早產兒的救治,低體重兒的管理,新生兒黃疸診治,重度黃疸及溶血病的換血治療,新生兒肺炎及腹瀉的診治,新生兒窒息及缺氧缺血性腦病,敗血癥,膿毒癥及休克,氣管插管及心肺復蘇搶救,先心病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