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肚臍總是濕噠噠的怎么辦?臍部長了一個肉芽,怎么辦?肚臍有點出血怎么辦?臍帶不掉怎么辦?
肚臍是每一個新生兒寶寶的爸爸媽媽最關心的地方之一。在宮內時期,它是胎盤、臍帶與胎兒相連接的地方,跟胎兒消化道、腹壁的發(fā)育密切相關;出生以后,隨著臍帶切斷、結扎,通常僅僅留下2~3cm的殘端。臍帶的殘端多數(shù)在出生后1個月內自行脫落。 問: 如果寶寶的臍帶在1個月后還是沒有脫落應該怎么辦? 答: 如果出了月子臍帶殘端還沒有脫落,建議至醫(yī)院外科就診。同時應該注意肚臍周圍有無紅腫,每日消毒時候臍部滲液是否增多。通常我會建議家屬再等待1~2周,如果依然無法自行脫落,可以做小手術,切除殘端。 問: 肚臍總是濕噠噠的怎么辦? 答: 正常新生兒在早期臍帶脫落以后可以有少量滲液,通常3~5天即可自行好轉,家屬只需要按照常規(guī)每日局部消毒即可。如果臍部持續(xù)有分泌物,需至醫(yī)院就診,可能存在臍茸或臍竇。 問: 寶寶的肚臍今天突然有點血,怎么辦? 答: 一般在臍帶剛脫落的時候,臍部可能有少量滲血,通常僅需按正常消毒處理即可,保持局部清潔,不需特別緊張。臍部的血管(臍動脈、臍靜脈)在出生以后一般已功能性關閉。 問: 臍部長了一個肉芽,怎么辦? 答: 臍部的肉芽多數(shù)是紅色或暗紅色的米?;蜣钊庋?,它可以分泌粘液,下方有滋養(yǎng)血管,醫(yī)學上成為臍茸或先天性臍茸。臍茸是一種臍部常見的卵黃管畸形。此時應至醫(yī)院外科就診,大多需要局麻手術治療,電凝切除肉芽,電灼使下方滋養(yǎng)血管閉塞。既往有醫(yī)生主張硝酸銀涂抹化學性燒灼,但易復發(fā)。 因為肚臍特殊的結構,臍部的炎癥可順臍靜脈向肝臟擴散,所以小小肚臍也需要新手爸爸媽媽的格外關注哦~!(卡通圖片來自網絡)
梅董昱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4月05日2264
0
0
-
新生兒臍茸能不能自愈呢?
新生兒臍茸如果不太嚴重,具有一定的自愈傾向,但是如果長時間沒有恢復,需要即刻的到醫(yī)院進行相關治療,以免發(fā)生局部感染,誘發(fā)炎癥問題發(fā)生。新生兒臍茸都是由于局部發(fā)炎所致,采取簡單的護理措施即可緩解。 新生兒在剛剛出生之后,對于肚臍的護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家長在平時沒有做好新生兒肚臍相應的護理工作或者是護理不當,很容易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意外發(fā)生。比如有些新生兒會出現(xiàn)臍茸。新生兒臍茸比較常見,有些家長認為臍茸不需要特殊的治療,臍茸具有一定的自愈性。那么,事實果真如此嗎?新生兒臍茸能自愈嗎? 一、新生兒臍茸能自愈嗎 新生兒臍茸不太嚴重,在平時做好相應的護理,具有自愈的可能性。如果時間過長還沒有完全恢復,要立即到醫(yī)院進行相關治療,否則臍帶容易出現(xiàn)局部感染,誘發(fā)炎癥問題發(fā)生,寶寶在剛出生之后,臍帶被切斷,幾天之后臍帶的某段會逐漸的干枯發(fā)黑,一般在剪斷臍帶的3~5天左右自然脫落。 如果臍帶脫落后,臍帶根部有些發(fā)潮是正常的現(xiàn)象,可是如果其根有一些明顯的膿性分泌物、難聞的氣味、發(fā)紅、發(fā)熱說明已經存在嚴重問題,需要及時的到醫(yī)院做相應的消炎處理。 二、新生兒臍茸是否適合手術治療 新生兒出現(xiàn)臍茸時,有些家長過于的擔心,采取一般的護理或者是改善措施,見效比較慢,這時候會考慮是否適合手術治療,手術治療會更快一些,其實新生兒臍茸并不適合手術治療,這是因為新生兒年齡太小,如果進行手術很容易產生一些后遺癥問題。 新生兒臍茸通過簡單的護理,可以將生理鹽水或者是紫藥水用棉簽輕輕擦拭局部,之后用紗布包裹,經過簡單的處理,臍茸的現(xiàn)象會慢慢消失。但是在護理操作的過程中,準媽媽要動注意動作一定要輕柔一些,避免用力過大,致使局部出現(xiàn)一些并發(fā)癥。
小兒外科姜斌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3月27日3613
0
1
-
臍肉芽腫
一、臍肉芽腫其實,所有的嬰兒,多少都會點肚臍處的肉芽腫。這是因為,當臍帶殘端從肚臍處脫落后,剩下的斷茬會逐漸愈合,覆蓋上皮膚,但是在愈合的過程中,多少都會有些刺激,一旦受到刺激,就會反應性的生長出肉芽組織,就像手被割破了,痂皮底下長的嫩肉一樣。如果刺激比較輕,出現(xiàn)的肉芽組織也少,慢慢的就愈合了,這是非常正常的,就是割傷的手一樣,嫩肉也是愈合作用的。但是,如果刺激比較大,比如痱子粉進入里面了,或者感染了,肉芽為了包裹住這些壞東西,會生長的越來越大,這就不正常了。小的肉芽一般不會被發(fā)現(xiàn),自己就好了,大的肉芽因為越長越大,上面還濕潤的,分泌液體,自己好不了,就會被發(fā)現(xiàn)。那肉芽是什么呢?其實就是一團炎性肉芽組織團塊,長的像肉形成的小嫩芽,所以就叫肉芽了。肉芽里面有纖維細胞和血管,纖維細胞大量增生,能包裹住刺激物,避免繼續(xù)刺激,還能分泌黏液,把彼此粘好,從而修復傷口。血管是為這些細胞提供營養(yǎng)的管道。所以,基于上面的講解,大家可以知道,肉芽腫會是嫩嫩軟軟的(就是些細胞),摸著有天鵝絨般的感覺;濕潤的(分泌黏液);鮮紅色或者粉紅色的(有血管)。如果感染嚴重,還有有膿液分泌出來,那就是膿血樣分泌物。下圖兩個圖片都是臍肉芽腫的圖片:通常情況下,肉芽腫都在臍窩內,一般直徑也就3-10mm,不會再向外了。出現(xiàn)臍肉芽腫的問題,如果有滲液,繼續(xù)增大,那是影響這個地方愈合的,并且沒有皮膚覆蓋著,還有可能進一步感染的問題,所以,要處理,另外,如果孩子臍周發(fā)紅了,孩子發(fā)熱了,也需要處理的。一般推薦使用75%硝酸銀灼燒肉芽處,相當于把這塊肉芽燒熟了,就不繼續(xù)長了,就會壞死脫落。大家不要覺得孩子會疼,肉芽上沒有神經,孩子沒有感覺的。具體做法就是蘸取硝酸銀溶液,涂抹在肉芽上,每周2次,一般幾次就好,但是,因為怕一不小心,硝酸銀把好的組織也燒壞了,所以,現(xiàn)在有些醫(yī)院基本就不用這種方式了。其實,為了預防這個問題,可以通過充分暴露肉芽,把其他正常皮膚上涂上百多邦軟膏或者凡士林保護起來,再涂抹硝酸銀就行了。除了使用硝酸銀外,還可以使用液氮把肉芽凍死也行,但是這個也不常用。目前有些醫(yī)院會采用結扎的方式,通過結扎,將這塊的血運給斷了,餓死這塊肉芽,一般在1-2周,這個肉芽就會干癟脫落了??梢赃x擇雙線結扎法,具體如下面圖片所示,先在上面扎一條線,這樣向上拉起,能比較容易的扎下面的線。下面的線要扎的比較仔細,盡量貼近正常皮膚,但是有時確實不好區(qū)分,那就可以往上點,別扎住皮膚就行了。即使留下一點肉芽沒有被扎住,基本上也能自行恢復了。下面這個圖片是扎完的,一般像這樣,1-2周肉芽就脫落了。以上結扎法,對于下面有蒂的肉芽腫是比較好的,但是對于基地特別寬闊的,或者特別脆的,使用這個法就不合適了,其他的都能用這個方法。如果不能扎線的話,可以使用手術切除的方式,也很簡單。上面講完了怎么治療臍肉芽腫,可能有家長會問,怎么預防呢?其實,無需特殊的預防,這個發(fā)病來不是很高,正常護理臍部,保持臍部干燥、清潔就行了,千萬不要使用痱子粉什么的刺激肚臍。
鄭步峰醫(yī)生的科普號2019年04月27日36174
1
3
相關科普號

小兒外科姜斌醫(yī)生的科普號
姜斌 副主任醫(yī)師
徐州市中心醫(yī)院
小兒外科
227粉絲30.5萬閱讀

付朝杰醫(yī)生的科普號
付朝杰 副主任醫(yī)師
棗莊市婦幼保健院
新生兒科
1859粉絲642.8萬閱讀

張昌靜醫(yī)生的科普號
張昌靜 主治醫(yī)師
溫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小兒外科
1754粉絲34.2萬閱讀
-
推薦熱度5.0郝薇 副主任醫(yī)師山東省立醫(yī)院 兒科
新生兒疾病 43票
新生兒黃疸 13票
小兒肺炎 9票
擅長:2002年畢業(yè)于上海交通大學,現(xiàn)已從事臨床工作20余年,曾作為高級訪問學者在香港大學瑪麗醫(yī)院及李嘉誠醫(yī)學院進行訪學交流18個月,在上海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yī)院新生兒科進修學習。經過多年的錘煉,有了成熟的臨床診療思維,善于新生兒疾病防治,新生兒呼吸疾病、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和急救、早產兒及超早產兒救治、圍產醫(yī)學臨床問題等,尤其擅長早產兒及危重新生兒營養(yǎng)管理。 先后參與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15項,主持山東省自然基金面上項目1項,主持濟南市級科技項目1項,發(fā)表高水平SCI論文16篇,主編新編實用兒科診斷學著作1部(75萬字),專利3項。 -
推薦熱度4.3楊文 副主任醫(yī)師銀川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新生兒科
新生兒疾病 11票
新生兒黃疸 7票
新生兒肺炎 6票
擅長:早產兒的救治,低體重兒的管理,新生兒黃疸診治,重度黃疸及溶血病的換血治療,新生兒肺炎及腹瀉的診治,新生兒窒息及缺氧缺血性腦病,敗血癥,膿毒癥及休克,氣管插管及心肺復蘇搶救,先心病的管理 -
推薦熱度4.3胡勇 主任醫(yī)師上海市東方醫(yī)院 新生兒科
兒童保健 24票
新生兒疾病 11票
新生兒黃疸 5票
擅長:從事兒科臨床工作30余年,擅長早產兒隨訪,新生兒及嬰幼兒黃疸、皮疹、肺炎、喂養(yǎng)、腹瀉、便秘、腸絞痛、乳糖不耐受、牛奶蛋白過敏,新生兒窒息及缺氧缺血性腦病等診治,兒童常見呼吸、消化及感染性疾病診治。 如新生兒及嬰兒黃疸;皮疹(濕疹,尿布疹/尿布皮炎,瘙癢);新生兒消化問題(嘔吐,腸絞痛,牛奶蛋白過敏,乳糖不耐受,消化不良,喂養(yǎng)問題,喂養(yǎng)困難,便秘,腹瀉);眼睛及口腔問題(流淚,鼻淚管堵塞,結膜炎,淚囊炎;馬牙,鵝口瘡,舌系帶過短);臍部問題(臍炎,臍茸,臍腸瘺、臍尿管瘺、臍疝);新生兒肺炎(咳嗽,口吐泡沫,呼吸快);神經系統(tǒng)問題(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顱內出血,早產兒腦病,腦癱);早產兒綜合管理及隨訪;髖關節(jié)問題,骨密度低,佝僂?。ㄒ贵@,夜哭,多汗,枕禿/落枕圈,肋緣外翻),營養(yǎng)性缺鐵性貧血,營養(yǎng)不良;發(fā)燒,驚厥,癲癇持續(xù)狀態(tài);尿路感染,幼兒急疹,猩紅熱,手足口病,皰疹性咽峽炎(發(fā)熱,皮疹,口腔皰疹),肺炎(發(fā)熱,咳嗽,氣急),支氣管炎(發(fā)熱,咳嗽),毛細支氣管炎(氣喘,咳嗽),喉炎(咳嗽,氣促,聲音嘶?。?,上呼吸道感染(感冒,發(fā)熱,發(fā)燒,咳嗽,流鼻涕,打噴嚏),反復呼吸道感染(抵抗力差,免疫力差),慢性咳嗽(咳嗽變異性哮喘,支原體感染);小兒急性腹瀉(拉肚子),急性腸胃炎(病毒性及細菌性胃腸炎,嘔吐,胃口差,腹痛,肚子疼),腸系膜淋巴結炎;生長發(fā)育評估,兒童保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