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湯鋮主治醫(yī)師 湖南省直中醫(yī)醫(yī)院 針灸康復治療中心 1、椎間孔鏡術后有一段臥床時間,期間應少久坐少彎腰少負重。 2、正確對待椎間孔鏡術后的恢復期,通常腰突癥患者手術后有一段恢復期,與自己的主管醫(yī)生保持聯(lián)系很重要。如有癥狀反復應回院復診。 3、椎間孔鏡術后遵醫(yī)囑常規(guī)用藥,術后3個月內用藥和康復,目的就是減少或縮短反復期,請患者謹遵醫(yī)囑用藥。 4、椎間孔鏡術后醫(yī)囑禁忌癥要嚴格遵守,手術后1個半月內(服藥期內)不得喝酒、不得過勞、最好能不飲用生冷食物,保持大便通暢,半年內不得從事長期彎腰或長時間蹲著的工作或活動,如打牌、開長會、洗衣、摘菜等;術后不得長時間臥床,臥床時間最好不要超過10小時。否則癥狀緩解緩慢;半年內不得長時間玩電腦游戲,上網。 5、椎間孔鏡術后尊醫(yī)囑堅持康復鍛煉,可以先在床上交替腿訓練、嬰兒式拉伸等,每天 1~2 組,每組 10 次。放松腰背肌肉,緩解肌肉痙攣。后期可以做五點支撐法、反向小燕強化腰背肌肉。2020年07月17日
2901
0
0
-
2020年07月17日
7535
4
21
-
于鳳賓副主任醫(yī)師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七十二集團軍醫(yī)院 骨科 你會鍛煉你的腰背肌嗎?腰椎在日常的活動中,椎間盤、小關節(jié)和韌帶是負重活動的第一道穩(wěn)定防線,以腰背肌為代表的核心肌群是維持腰椎穩(wěn)定的第二道防線。如果腰椎間盤出現(xiàn)損傷、退變、突出時,腰背肌可能就是腰椎的更重要的穩(wěn)定因素。核心肌群是維持脊柱尤其是腰椎穩(wěn)定性的重要因素。核心肌群包括了胸腹部、腰背部、骨盆髖部的各個肌群(腰背肌是最主要的),通過對脊柱屈伸、側彎、旋轉各個方向的運動控制相互作用、相互協(xié)調,而互相平衡。如果在腰椎間盤突出手術后,腰背肌肉始終薄弱無力,就很容易出現(xiàn)腰背乏力疼痛,甚至髓核再次脫出復發(fā)。如果腰背肌肉強健有力,腰椎術后的患者就能恢復更快,腰背部不適癥狀明顯減輕,椎間盤復發(fā)的可能性也會降到最低。因此腰椎術后腰背肌的功能鍛煉非常重要。不同于常規(guī)手術,腰椎椎間孔鏡對腰背部肌并沒有損傷,因此椎間孔鏡術后腰背肌可以早期鍛煉,如果鍛煉規(guī)范有效,不僅可以明顯降低早期復發(fā)的發(fā)生,而且腰背部酸痛癥狀也可以有效緩解。核心肌群腰背肌的鍛煉有很多的方法,比較常用的有以下幾種:01五點式抬臀或拱橋鍛煉找一張軟硬適中的床鋪,平躺在床上。雙腿彎曲,屈髖屈膝。雙手自然放于身體兩側,或屈曲雙肘支撐。逐漸將腰臀部抬離床面,雙足、雙肘適度用力。腰臀部抬至最高后,維持幾秒。腰臀部緩慢下降至床面。注意事項① 動作盡量緩慢,不能過快過急。② 腰臀部盡量抬至最高,或以沒有感覺腰部不適為宜。③ 雙上肢、雙肘適度用力,避免頸椎受力,防止頸椎受傷。拱橋式鍛煉可以運動腰背部及胸腹部肌肉,簡便易學,因此腰椎間孔鏡患者術后1天就可以按每次20下,每天3次進行鍛煉。一般不需要鍛煉過多次數(shù),如果可以把腰背部動作做到位,少量多次應該是比較恰當?shù)摹?2平板支撐俯臥在地面鋪墊子或較硬的床面上。雙肘彎曲支撐在床面上,肩膀和肘關節(jié)垂直于地面。雙腳踩地,身體離開地面。軀干伸直,頭部、肩部、胯部和踝部保持在同一平面。眼睛看向地面,保持均勻呼吸。注意事項① 由于該鍛煉需要上肢部支撐,因此如有肩周炎等上肢不適不能進行。② 腰背肌鍛煉時間因人而異,一般人群每次堅持十秒、數(shù)十秒左右就行,如果平時腰背肌鍛煉非常強壯則可以堅持到1分鐘以上。③ 平板支撐不需要憋氣,緩慢呼吸。④ 年老體弱者不推薦做。平板支撐動作雖然簡單,但運動量其實很大,對于腰椎椎間孔鏡手術之后的青壯年患者建議在術后6周以上再開始,而且根據個人情況逐漸延長時間,每次堅持10-30秒即可,每天2-3次。03小燕飛自然狀態(tài)下先挺挺腰,做做伸展活動,感受一下腰部有無不適感??梢栽谟泊采匣虻孛驿伾蠅|子。俯臥于床面,將雙手放于腰部兩側,手掌朝上。將您的雙手和雙腳緩緩抬起,同時稍微抬起頭頸部,目視前方。繼續(xù)抬起直至感覺到胸部離開地面。保持此姿勢,不要放松,感受腰背部肌肉的收縮,默數(shù)五秒。當堅持指定的時間后,緩慢的放下雙手和雙腳,使您的肌肉處于完全放松的狀態(tài)。注意事項① 小燕飛對腰背肌力量要求很高,剛開始鍛煉可能不能做到兩頭都抬離床面。您可以單獨先抬起手及頭頸胸部?;蝾^頸部、雙手及雙腳輕微離開床面即可。② 動作需要輕緩,不能過快過猛。緩緩抬起后再堅持幾秒鐘。不要連續(xù)憋氣。小燕飛動作難度較大,腰背肌要求很高,對于腰椎術后早期不適合鍛煉。腰椎椎間孔鏡術后2月以上如沒有腰背部不適的青壯年可以嘗試,但需要循序漸進逐漸增加幅度。04游泳由于水的浮力腰背部可以在非負重狀態(tài)下活動,因此游泳是最適合于腰背肌舒展的運動鍛煉方式。而在各種游泳方式中,蛙泳應該是對腰背肌鍛煉最佳的方式。由于游泳鍛煉對場地,準備工作要求比較高。因此需要腰椎術后患者可以出門并自如活動,因此一般要在腰椎椎間孔鏡術后3月以上方可進行。同時也要注意水溫、運動的強度和運動量。所有的腰背肌功能鍛煉,宗旨只有一條:在保證安全的前提的下鍛煉加強腰背部肌肉。因此在鍛煉中如果出現(xiàn)腰背不適疼痛或下肢疼痛時,都需要暫停鍛煉,適當休息,如果疼痛持續(xù)的話還需要及時就醫(yī)。不論是腰椎開放手術還是微創(chuàng)手術,手術之后的康復訓練都是非常重要的。骨科醫(yī)師常說手術是51%,功能鍛煉是49%。只有通過功能鍛煉才能真正體現(xiàn)出手術的優(yōu)良療效。腰椎間孔鏡手術是腰椎微創(chuàng)手術的代表,適當有效的功能鍛煉是微創(chuàng)手術的優(yōu)良療效的充分保障。此文轉載長征醫(yī)院顧昕醫(yī)生(于大夫博士同學)2020年06月10日
2153
1
4
-
周強主治醫(yī)師 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 神經外科 一、腰椎術后的正確翻身及站立方式應采用“整體翻身”的動作,以左側翻身為例:翻身前伸直左腿,屈起右腿,右腳蹬住床面,右手伸到身體左側抓住床邊,右手和右腳同時發(fā)力,翻身時脊柱要注意保持身體和脊柱在同一條直線,不得彎曲和旋轉,完成整體翻身動作。(早期可有家屬幫助,在病人身后托住腰背部協(xié)助完成翻身動作,熟練后自行完成。)臥床一段時間后初次站立時,由于體位性原因血流重新分布,會產生眩暈,惡心,甚至個別人眼前發(fā)黑等異常感覺,屬正?,F(xiàn)象,家屬要注意保護不要發(fā)生摔倒等意外。逐漸增加站立及行走時間,數(shù)天后即可緩解。呼吸方式腹式呼吸:腰椎術后臥床期間,每小時應做1—2分鐘腹式呼吸。即緩慢用力深呼吸,吸氣時收縮腹肌,吸氣時用力“挺肚子”。在不引起傷口明顯疼痛的情況下盡量用力完成。目的為了為促進胃腸蠕動,保持大小便功能正常。2.功能鍛煉方法術后1-2天:以靜力性運動練習為主。1.踝關節(jié):緩慢、全范圍屈曲背伸踝關節(jié),5分鐘/組,1組/小時。(對于促進循環(huán)、消退腫脹、維持神經控制能力具有重要意義)2.被動或者主動直抬腿練習:仰臥位,早期最好由醫(yī)護人員操作完成。被動直抬腿動作(小于70度)同時進行輕微牽伸,雙下肢交替進行。出院后由家 屬幫助2—3次/日。禁止暴力,疼痛應在耐受范圍內。術后3-6天:(1)腹肌等長收縮:仰臥位,軀干向前、向上方向抬起用力(但只是腹部肌肉用力,不可引起動作),腹肌緊繃,腰部向下壓床面。50—100/日。(2)腰背肌等長收縮練習:仰臥位,做挺身動作,但只要腰部肌肉用力,不可引起動作!感到腰背肌收縮即可。50—100次/日。術后一周: 1.主動直抬腿練習:伸膝,直腿抬高,足跟離床約15cm,保持動作直到肌肉疲勞,5—10次/組,2組/日,雙下肢交替進行。在疲 勞程度可接受的范圍內逐漸增加強度(如在腳部處放枕頭或小沙袋增加負荷)。 2.站立及平衡練習:在有保護的情況下,患者雙足分離,與肩同寬,腳尖朝向正前方,下肢和腰腹肌肉收縮,控制身體保持正直 姿勢并保持平衡??煽刂粕眢w平衡內身體前后左右交替移動重心。5—10分/次,2次/日。術后2—6周: 1.5點支撐訓練:仰臥位,雙腿屈曲,雙腳平放在床面上,用頭,雙腳,雙肘支撐身體,雙腳用力蹬起,使臀部離開床面,臀部 盡量抬高,保持10秒并維持住平衡。10秒/次,每次間隔時間為5秒,10—20次/組,2—4組/日。2.燕式腰背肌鍛煉:俯臥位,手背后,抬高頭頸部后伸,雙腿并攏,腰部用力,使頭和雙腿同時抬離床面,無痛的條件下維持該動作 2—6 秒,5次/組,2—3組/日。3. 腹肌練習:仰臥,屈髖屈膝,雙足平放床上固定身體,雙手上舉,指尖朝向天花板,上身抬起收縮腹肌使肩部離床(切記不可彎腰?。?。維持該動作2—6秒,5次/組,2—3組/日。 注:全部訓練以患者耐受程度為宜,并酌情增加運動量。二、日常生活中注意事項 1. 在保持坐位的時候,腰部后墊一塊小軟墊,并且保持腰背90°角挺直的姿勢,(為了保持腰椎前凸的生理彎曲)。2. 不宜長時間彎腰,如彎腰,采取屈膝的動作來降低身體高度。 3. 避免提重物, 加強鍛煉腰腹部肌肉,增強腰腹部肌肉和脊柱的穩(wěn)定性。 三、佩戴腰圍的注意事項(1)佩戴腰圍的時間一般4—6周,避免持續(xù)使用2個月以上,以免造成費用性肌萎縮,加大椎間盤及椎間小關節(jié)之間的壓力,進而加重病情。(2)腰椎術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動時,應佩戴腰圍。(3)在靜臥或者睡覺時可不佩戴腰圍。2020年05月23日
8042
2
6
-
2020年05月18日
2980
0
0
-
李彥副主任醫(yī)師 北醫(yī)三院 骨科 關于傷口換藥和拆線1、保持傷口敷料干燥,每3天換一次藥,就近醫(yī)療機構換藥即可;2、拆線時間:出院后第14天左右(第5次換藥時),拆除傷口縫線(切口在術后10天左右愈合);關于腰圍戴多久:一般佩戴2-4周即可。建議上述的時間之后,不再繼續(xù)佩戴腰圍。因為長時間佩戴腰圍可影響腰背部肌肉收縮,長期來看反倒不利于康復。什么時候戴:臥床時不需要佩戴腰圍; 從臥位改為坐位或站立位前,應當先佩戴好腰圍再改變體位。圖1關于康復鍛煉鼓勵術后合適時間積極進行功能鍛煉。不同人對“合適時間”的理解不同,態(tài)度積極者術后第2周起就可以逐漸開始,即使態(tài)度保守者也應在術后4周起積極進行功能鍛煉。鍛煉方式推薦小燕飛動作,積極鍛煉腰背部肌肉。還有一種五點支撐法(圖4),鍛煉的強度不如小燕飛動作,但對于部分肥胖體型、難以完成小燕飛動作的患者,可做為一種替代補充。需要強調,我們鼓勵盡可能使用小燕飛動作鍛煉??祻湾憻挼倪\動量因人而異,沒有量化指標,就好像每個人飯量不同,沒有標準一樣。但不能因此懈怠,應當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制訂計劃并逐漸增加強度,比如小燕飛動作每天5組,每組20下。圖2圖3圖4關于直腿抬高動作直腿抬高動作有利于減少術后神經根周圍的瘢痕粘連,對減少術后癥狀、維持術后神經功能狀態(tài)有幫助。我們鼓勵患者術后第1天起即開始進行,每天進行直腿抬高動作鍛煉,鍛煉至術后4周。圖5關于飲食椎間孔鏡為微創(chuàng)手術,一般認為飲食與術后恢復無關。關于減少復發(fā)幾率的建議腰椎椎間孔鏡手術為微創(chuàng)手術,總體看來有約10%的患者可再次出現(xiàn)癥狀復發(fā),嚴重者需二次手術治療。理論上講,術后避免復發(fā)的絕對方法為避免腰部活動(天天躺著)。但人既然是“動”物的一種,且具有社會屬性,上述方式是不現(xiàn)實的。因此,不存在說術后怎樣注意就能保證不復發(fā)。一般認為,應當避免腰部的劇烈運動和外傷:比如不建議搬重物,不建議健身時練習站立位舉重運動,避免腰部扭傷。短期內看(術后1個月內),當術后2周起體內剩余的椎間盤形成瘢痕粘連后,再次復發(fā)的幾率將隨著時間推移逐漸下降。因此術后2周內,建議佩戴腰圍,注意避免腰椎過度活動。但鼓勵直抬腿動作鍛煉,此動作不增加腰椎負荷。但從長期看,隨著人體的老化(自然規(guī)律,不可逆轉),體內殘余椎間盤依然有再次突出壓迫神經的可能性。因此,減肥(降低腰椎負荷)、避免腰部受傷(如搬重物)、避免長時間坐位(坐位腰椎負荷約為站立位的1.5至2倍)、積極鍛煉腰背部肌肉(增強軟組織功能、減少脊椎負荷)等應當作為長期的目標進行努力。關于復查無明顯不適的患者,一般術后三個月到門診復查。如果出現(xiàn)明顯的不適(發(fā)熱、劇烈疼痛等),請及時就診復查。2020年04月11日
6591
40
47
-
劉蘭濤副主任醫(yī)師 青島市市立醫(yī)院 脊柱外科中心 椎間孔鏡技術是目前最為微創(chuàng)的手術技術,是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最佳選擇。其主要優(yōu)點:1,局麻手術,無需插尿管,自身感覺舒服;2,安全:術中無障礙交流,隨時監(jiān)測患者情況變化;3,切口小:不到1厘米切口,對身體損傷極??;4,對骨質破壞微乎其微,幾乎不影響腰椎穩(wěn)定性;5,術后恢復快,術后當天即可下床。雖然這一類技術具有創(chuàng)傷小、手術時間短、術后恢復快、多數(shù)可采取局麻等優(yōu)勢,但仍屬外科手術范疇,因此仍需遵循脊柱外科治療及術后康復治療的原則。 1. 要熟知的理論知識:由于絕大多數(shù)脊柱內鏡手術都會涉及椎間盤處理,因此就涉及到椎間盤纖維環(huán)破口修復的問題。研究表明椎間盤纖維環(huán)在損傷后,所形成的纖維環(huán)破口無法自我愈合。外層纖維環(huán)將由局部瘢痕組織長入并形成瘢痕修復,3周左右瘢痕修復區(qū)開始硬化,抗拉力強度在瘢痕修復3月左右達峰值。而內層纖維環(huán)則無法自行修復,而是形成一種不規(guī)則增生型的病理表現(xiàn),這一結構不具有膠原纖維層環(huán)狀結構,從而形成椎間盤的薄弱區(qū)。由此可以看出,椎間盤術后的修復僅為一種機體非特異性的瘢痕修復,其生物力學強度遠低于正常纖維化組織,因此椎間盤突出極易再次發(fā)生在這一位置。椎間盤破口處瘢痕修復所能達到的最大強度需在術后3月才能夠實現(xiàn),因此椎間盤術后恢復正常工作、生活和運動的起始時間也應在術后3月開始。 2. 術后第1天:患者術后臥床休息3小時,待傷口無明顯出血,即可自由翻身及起床活動。如活動時出現(xiàn)切口及深部疼痛感或下肢放射性疼痛,應適當減少活動量,并佩戴硬腰圍保護。 體位及起床姿勢:因腰部承擔上半身重量,因此椎間盤負荷較大,在術后康復過程中應盡量避免增加椎間盤的垂直壓應力及旋轉剪切力。最佳的下床方式俯臥位于床邊,健側肢體放于床下著地,雙側上肢用力撐起身體,然后將另一側下肢放于床下著地,雙上肢用力完全站立即可。在整個過程當中,脊柱不要扭轉,保持一體同軸運動。如廁時采取有扶手裝置坐便器。因臨床多見患者如廁及腹壓增加后出現(xiàn)局部復發(fā)情況。 3. 術后第2天 因腰椎神經根活動度較大,可隨下肢運動在椎管及神經根管內滑動,范圍可達4mm左右,而術后早期在減壓范圍內會有血腫及肉芽逐漸形成,在3周時會慢慢變?yōu)檩^堅韌的瘢痕組織,因此在這個過程當中,應保持神經根經常性活動,才能避免局部瘢痕粘連和固定??稍谛g后第2天就開始進手術側下肢的仰臥位直腿抬高訓練、踝關節(jié)背伸趾屈、下肢屈伸訓練以及日常行走訓練,其原則為避免長時間下肢靜止不動或只進行等長收縮訓練。 主、被動臥位直腿抬高訓練:臥位,患肢伸直并逐漸抬高,開始時可由他人輔助進行被動運動,后逐漸采取主動運動。每天3-4組,每組20次,抬高角度30-60°,每次時間5-10秒; 4. 術后2周內 切口12-14天拆線。術后行走鍛煉時建議佩戴硬質腰圍,如出門及坐車時也建議佩戴,佩戴時間4-6周。術后兩周即可逐漸恢復正常辦公室工作。因腰部活動度大,在術后早期尤其是1月以內應避免彎腰、負重及久坐等,相對于坐姿,直立行走對椎間盤的壓力反而更小。 康復訓練 下肢鍛煉為主,減少腰部負重及扭轉。 5. 2-3周內:加強腰背肌及腹部肌肉的鍛煉。 腹肌等長收縮訓練:仰臥位,保持身體不動情況下腹肌緊縮做要將上身抬起向上坐起的動作,但身體不動,可達到腹肌的訓練有不會因動作導致腰椎屈曲或旋轉;每天3組,每組30次,每次5秒。 腰背部肌肉等長收縮訓練:俯臥、仰臥位均可,控制腰背肌緊張手術,仰臥位時可使腰部輕度離開床面,俯臥位時可使下肢或上軀干輕度離開床面,以達到增強肌肉力量的效果。動作需緩慢進行,每天3組,每組30次,每次5秒。 6. 3周-3月 手術區(qū)肌肉及軟組織修復一般需3-4周完成,因此在3周后可逐漸增加腰背肌訓練幅度和強度,其原則為不增加腰椎屈曲及旋轉。因椎間盤切口處瘢痕修復需3月左右才能達到最高強度,因此建議正常運動需在術后3月后再逐漸進行,而3月內盡量以不增加腰椎垂直負荷、屈曲和旋轉的運動為主。 腰背肌訓練:5點支撐法、飛燕式、平板支撐等; 7. 3月以后逐步恢復常規(guī)活動。 祝您早日康復,如對您有益,感謝您的投票、評價及點贊,讓更多患者受益!2020年04月09日
2756
6
14
-
史建剛主任醫(yī)師 上海長征醫(yī)院 骨科 病房經常被問到的問題問題1:史醫(yī)生,非常謝謝您昨天給我做了腰椎手術,我感覺好多了,不知道什么時候可以下床呢?回答:您做的是腰椎開放性手術,術后首先需要嚴格臥床休息,臥床時間要根據患者的年齡、體質和手術范圍大小來決定。佩戴護腰活動開放性手術后2周可以佩戴護腰下床活動,在攙扶下走路上廁所。年輕人骨質條件好,時間可縮短至7~10天。經皮穿刺腰椎間盤切除術等微創(chuàng)手術后當天或第2天就可以開始下床活動?;謴凸ぷ骷罢I?個月時復查,沒有問題即可拿掉護腰,腦力工作者可恢復工作。而體力勞動者等到術后3~4個月才可以工作,且要避免重體力勞動。問題2:那下床活動需要注意些什么呢?回答:下床時要按照步驟來,不要著急,一定不要扭動腰部。1、平臥狀態(tài)緩慢側身改為俯臥(躺平睡改為趴著)。翻身過程中,肩和骨盆、上半身和下半身盡可能保持在一個平面、一個軸線上旋轉,不要扭動腰部。2、將健側腿(就是以前不痛或者手術以后癥狀較輕的那條腿)放到床邊,再緩慢放下。3、雙手用力撐起上半身,此時用已經著地的腿和雙手共同支撐身體。注意:此時腰部要用力挺直。4、將另一條腿緩慢放下來,雙腳著地,此時雙手雙腳共同支撐身體。注意:腰背部仍然要用力。5、雙手用力撐起身體,完全站立。問題3:那術后還能鍛煉身體嗎?都能進行哪些運動呢?回答:術后還是可以正常運動的,不過要嚴格按照時間表選擇運動方式。術后6小時內此時患者還處于關鍵期,要嚴格臥床休息,期間盡量減少活動。術后6~48小時在他人幫助下多翻身,不要自己過多用力。因留置有引流管,所以鍛煉動作有所不同。此段時間可進行直腿抬高鍛煉,即上身平臥,兩腿交叉抬起。術后48小時~2周堅持在床上進行腰背肌鍛煉,否則會使肌肉失去彈性而僵硬,不利于恢復。拱橋式(適合體弱老年患者):雙上肢支撐于身體兩側貼于床面,兩腳支撐,每次抬起屁股到指定高度后堅持10秒,再緩慢放下,每天30次。蹬自行車(適合年輕患者):上身平臥于床面,下身抬起坐蹬自行車動作,每天30次。術后2周至2~3個月術后2周開始可以下床活動,謹記只要做起來就要佩戴護腰。運動量要從小到大漸進增加。術后2~3個月復查,X線片檢查發(fā)現(xiàn)釘子位置沒有變化,骨頭愈合很好,就可以拿掉護腰,正常行走、鍛煉了。術后3個月至1年恢復正常生活并要注意腰背肌肉的鍛煉,以防腰椎再次出現(xiàn)問題。推薦給大家由我團隊編創(chuàng)的“康復操”,助于康復。(以上文字內容均摘自由我主編,科學出版社出版的《脊柱:結構、功能與疾病》科普書,針對每一章節(jié)科普內容,書籍采用了圖文并茂的形式,通俗易懂,感興趣的患者可以自行查詢購買)2020年03月16日
16388
0
3
-
2020年02月29日
1759
1
3
-
楊德鴻主任醫(yī)師 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 脊柱骨科 腰椎術后的恢復過程和恢復速度因人而異,因手術方式而異,因術前病情而異。平穩(wěn)地度過術后1個月,恭喜您,可以到處走走了,這時候明顯的不適的感覺會大幅度消失。輕體力勞動者,如果生活所迫,可以嘗試上班了。前面講過,不過度彎腰,不要擰腰,不要過重體力活動。除了術區(qū)按摩不推薦外,可以到當?shù)刈鲆恍├懑???赡芤蜻\動減少,癥狀改善后食欲不錯,您的心寬了,體重會有所增加,逐步增加運動,恢復體能和減重可以開始了。沒有明顯的異常,放松心態(tài)。每個人對身體不適感的理解和手術效果期待不一樣,這時候少部分人會覺得恢復不太滿意。這時候可以復查一下核磁共振,咨詢手術醫(yī)生,很多情況下,磁共振效果滿意,繼續(xù)康復。一般來講,輕度酸痛、肢體麻木會持續(xù)較長一段時間。到了三個月,建議復查。主治醫(yī)生要看看恢復情況,復查X片在螺釘?shù)奈恢茫俨糠秩绻謴筒患眩瑳Q定進一步的治療措施,包括檢查核磁共振,抗骨質疏松治療,治療其他疾病等。我們不止一次的發(fā)現(xiàn)術前血壓高的人,術后由于癥狀改善,不用吃藥血壓也能維持正常的水平。2020年02月18日
3039
3
3
相關科普號

于崢嶸醫(yī)生的科普號
于崢嶸 主任醫(yī)師
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
骨科
4351粉絲45萬閱讀

馮智英醫(yī)生的科普號
馮智英 主任醫(yī)師
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
疼痛科
5557粉絲36萬閱讀

王凱醫(yī)生的科普號
王凱 副主任醫(yī)師
北京大學第三醫(yī)院
疼痛醫(yī)學中心
995粉絲1.2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