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直腸息肉與息肉病1、結腸直腸息肉有哪些癥狀和特點? 結腸直腸息肉的臨床表現(xiàn)很不一樣,有的癥狀明顯,有的則無明顯的癥狀。其癥狀的輕重程度取決于息肉在大腸內的部位、息肉的多少、形態(tài)的大小、結腸直腸被累及的范圍、病理性質及是否有合并炎癥、潰瘍及有無惡變等多種因素,最常見的臨床癥狀是便血、腹瀉、脫出和息肉綜合征。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觀察自己的大便情況,如果出現(xiàn)有上述癥狀,應及時到醫(yī)院就診。通過醫(yī)師的檢查等明確診斷,排除大腸的腫瘤性疾病如直腸癌、平滑肌瘤,炎癥性疾病如放射性直腸炎、急性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及其他疾病如痔、肛乳頭肥大、直腸脫垂、肛裂等,從而爭取早日明確診斷,早日治療,獲得較好的療效。2、結腸直腸息肉會癌變嗎? 我們知道,結腸直腸息肉是良性腫瘤的一種,因此不少患者對此掉以輕心,不去及時檢查、診斷和治療,聽之任之,卻不知這樣是非常不可靠的,是不科學的。直腸結腸息肉和息肉病按組織學表現(xiàn)和病理性質的分類,可分為腫瘤性、錯構瘤性、炎癥性、增生性及綜合征五大類。每類又可分為單發(fā)和多發(fā)兩種。其中的腺瘤樣息肉、多發(fā)性息肉病(又稱家族性息肉病,是一種家族性遺傳性疾病)、乳頭狀瘤等演變?yōu)榘┑目赡苄远急容^大。當然,也有部分息肉是不會癌變的,如兒童息肉、增生性息肉等。這就需要我們去醫(yī)院及時檢查,通過醫(yī)生采用活檢取材、病理切片等方法,明確息肉的性質和診斷,采取積極有效的治療,從而避免息肉的進一步演變。因此,患結腸直腸息肉后應早日診斷,早日治療,避免遺留后患,避免它轉化為癌而造成痛苦。3、息肉病患者應怎樣注意飲食? 我們知道,從中醫(yī)的角度來說,直腸息肉是熱毒下迫大腸,瘀血濁氣阻滯而致。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飲食衛(wèi)生,講究飲食結構,避免因飲食不當或飲食偏嗜而造成危害。那么,究竟應該怎樣注意飲食呢?首先,我們要少食辛辣醇厚之品,如大辛大辣的辣椒、芥末、醇酒等,還應避免長期偏食高脂肪、高蛋白膳食。因為辛辣之物對腸道黏膜有較強的刺激作用,使肛門直腸的黏膜、皮膚充血,從而誘發(fā)疾?。欢咧?、高蛋白等腥葷醇厚之品如長期偏食的話,可使腸道內膽汁和厭氧菌增多,高脂肪飲食經(jīng)細菌分解后,可成為不飽和的膽固醇,這類膽固醇和膽酸等有誘發(fā)息肉生長和致癌的作用。同時,注意飲食衛(wèi)生,不吃生的、不干凈的食物,因為生菜上往往有致病菌和寄生蟲卵,如蛔蟲、蟯蟲卵等,從而導致腸道疾病的發(fā)生。像沿海等一帶有食生魚習慣的地方,其直腸結腸息肉的發(fā)病率較其他地區(qū)為高。所以,生魚、生蟹、生蝦等,絕對不要生吃,不僅消化困難,而且易傳染疾病。另外一些熏臘之品,如咸魚、腌魚、腌肉、臘制品等也宜少吃,以減少亞硝酸鹽進入消化道,從而造成結腸直腸病變的產(chǎn)生??傊?,我們的飲食宜清淡,既要保證充足的營養(yǎng),又要避免飲食偏嗜造成的危害。多食富含維生素的水果、蔬菜和富含植物纖維素的食物如豆類、水果等,不偏食偏嗜,從而保持體內的營養(yǎng)均衡,避免腸道疾病的發(fā)生。4、結腸直腸息肉患者術后應注意什么? 如果您患了結腸直腸息肉,并進行了普通的結腸直腸息肉手術,那么,術后的調養(yǎng)、保健則成了手術成功與否的關鍵之一,關系到術后是否能順利地恢復健康。那么,我們應該注意些什么呢?首先,我們應注意飲食,忌食辛辣刺激之品,如辣椒、大蒜、姜、芥末、醇酒等,多食水果、蔬菜,以香蕉、梨子、西瓜、蘋果等為佳;多喝湯水,如素肉湯、銀耳湯、玉米粥等。這樣才能保持大便通暢,避免大便干結難解,臨廁努掙而誘發(fā)出血。同時,還要注意休息,因為多數(shù)結腸、直腸息肉患者經(jīng)肛門手術,術后均無明顯的不適癥狀,故往往忽視了自己的病情,因而麻痹大意,與正常人一樣去工作、生活,甚至干重體力的勞動。我們認為,這是有一定危險的。因為結腸直腸息肉的手術都是在結腸直腸的黏膜上進行的,而黏膜的修復需要一定的時間,而此時患者可能無任何不適,如果不加注意,從事劇烈活動,就有可能引發(fā)黏膜的出血,從而影響它們修復。我們還要保持心情舒暢,可看看書報、聽聽音樂等,這樣更有助于疾病的恢復。另外,我們還要注意保暖,避免受涼,不吃生冷食物,以免造成腹瀉、大便次數(shù)增多,從而影響傷口的愈合。5、結腸直腸息肉手術后會復發(fā)嗎? 結腸直腸息肉患者手術出院后,是不是就萬事大吉了呢?結腸直腸息肉會不會復發(fā)?這是不少患者擔心的問題。部分息肉按組織學表現(xiàn)和病理性質,有復發(fā)的可能,如管狀腺瘤、幼年息肉、絨毛腺瘤等。所以,手術痊愈出院后,一方面我們要避免各種誘發(fā)因素,提高生活質量,以免息肉的再生;另一方面,要定期去醫(yī)院檢查,通過醫(yī)生運用檢查手段,來排除息肉是否復發(fā)。同時,聽從醫(yī)囑,進行隨診,這樣才能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早日采取治療措施。一般說來,手術后,結腸直腸息肉的復發(fā)率在1年內最高,以后降低,5年后則少見。所以,至少5年內的復查就診、定期檢查是必要的,我們切不可隨隨便便,聽之任之。6、怎樣預防結腸直腸息肉的形成? 我們知道,結腸直腸息肉多因過食辛辣厚味,或久瀉久痢,脾胃功能失調,濕熱內生,下迫大腸以致腸道氣機不利,經(jīng)絡阻滯,瘀血濁氣凝聚而成。又可因慢性痢疾、潰瘍性結腸直腸炎、血吸蟲病、蟯蟲病等腸道疾病的刺激,以及習慣性便秘,因便結糞燥,損傷血絡;或因蟲積騷擾,刺激直腸黏膜而發(fā)病。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盡量避免各種誘發(fā)因素,將疾病的發(fā)病率降低至最低限度,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首先,息肉的預防應注意飲食衛(wèi)生,少食辛辣醇厚之品,不吃不潔之物,不食生冷之品,嚴防病從口入,以消除致病之源。同時,調理氣機,保持大便通暢,及時治愈便秘、腹瀉、痢疾、潰瘍性結腸炎、潰瘍性直腸炎、血吸蟲病、蟯蟲病等一些腸道疾病,避免誘發(fā)因素。還要重視遺傳病的防治宣傳,加強優(yōu)生學知識普及教育,提高整個民族身體素質,防止諸如家族性腺瘤息肉病等有一定遺傳傾向的疾病的產(chǎn)生。7、結腸直腸息肉患者怎樣在家進行灌腸治療? 保留灌腸治療肛門直腸疾病是肛門大腸疾病外治法的一種,是各醫(yī)療單位常用,并為廣大患者熟悉并樂于接受的一種治療方法。這種方法效果可靠,簡便易行,也適于家庭使用。當您被明確診斷患有結腸直腸息肉并采取保守治療時,可在醫(yī)生的指導下在家進行保留灌腸治療。常用灌腸方藥有烏梅、五倍子、川柏、大黃、明礬、貫眾、夏枯草、半枝蓮、槐角、黃芩、蒲公英、牡蠣、紫草、海浮石等。濃煎100~150毫升,每日2次,每次50毫升做保留灌腸,可有效地控制或緩解癥狀。
1、什么是腸道易激綜合征? 腸道易激綜合征是一種腸道功能性疾病,是一種有特殊病理生理基礎的、獨立性的腸功能紊亂性疾病。其特征是腸道無器質性病變,也就是檢查起來,無任何不良結果,但是整個腸道對刺激的生理性反應有過度或反?,F(xiàn)象。表現(xiàn)為腹痛、腹瀉,或便秘、腹瀉交替,有時糞便中帶有大量黏液?;颊甙l(fā)病多以精神因素為背景,心理因素在本征的形成和發(fā)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對于腸道易激綜合征的命名,過去一直比較混亂?;颊呷缈吹浇Y腸功能紊亂、黏液性結腸炎、過敏性結腸炎、痙攣性結腸炎、過敏性結腸綜合征、激惹性腸綜合征、腸應激綜合征等病名時,要知道都是指腸道易激綜合征。本征在中醫(yī)屬于腹痛、泄瀉、便秘的范疇。2、怎么知道自己得了腸道易激綜合征? 患者如果患有腸道易激綜合征,一般表現(xiàn)為消化道癥狀和消化道以外的癥狀,但一般檢查均為正常,基本就可以診斷為本征。 1、消化道癥狀 ①腹痛:腸道易激綜合征的患者,主要以腹痛最為突出,疼痛多位于下腹或小腹,便前加劇,冷食后加重,多在清晨4~5點出現(xiàn)。 ②腹瀉:常為黏液性腹瀉或水樣腹瀉,可每日數(shù)次,甚至幾十次,并常有排便不盡、排出不爽的感覺。 ③腹脹:有些病人可出現(xiàn)腹脹,并常與便秘或腹瀉相伴,以下午或晚上為重,肛門排氣或排便后腹脹可有所減輕。 ④便秘:多見于女性患者,多表現(xiàn)有大便干燥,排出困難,幾日甚至十幾日才解1次大便;有的患者常見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xiàn)。 2、消化道外的癥狀 患有本征的患者,對各種外界反應過激,表現(xiàn)為心煩、焦慮、抑郁、失眠多夢等。有的患者伴有尿頻、尿急、排便不盡的感覺。還有的病人可能出現(xiàn)性功能障礙,如陽痿、性交時疼痛等。3、腸道易激綜合征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由于本征的病因及臨床表現(xiàn)因個體不同而存在較大差異,因此,治療時應遵守個體化原則,針對患者病情,制訂出相應的治療方案,具體有以下幾種方法: 1、一般治療 ①心理治療:是本征的治療關鍵?;颊邞獦淞⑴c疾病作斗爭的信心,消除緊張、恐懼心理,積極配合治療,才能早日康復。 ②飲食調節(jié):患者應以易消化、易吸收、低脂、適量蛋白質食物為主,多吃新鮮蔬菜及水果。避免一些過冷、過熱、高脂、高蛋白及刺激性食物。特別是應該限制某種或某幾種直接誘發(fā)此征的食物。 2、藥物治療 有些患者,可能用任何藥物都不會有很大的效果,因此,用藥物治療本征的時候,一定要慎重選擇,避免濫用,使藥物真正達到治療的目的,又不會引起不良作用。 ①對精神緊張、失眠較嚴重的患者,可在每晚睡前口服安定5毫克,或用谷維素20~50毫克,每日3次,調節(jié)植物神經(jīng)功能。 ②以腹痛為主者,除常規(guī)使用阿托品、顛茄外,可用鈣通道阻滯劑異搏?;蛳醣竭拎?0毫克舌下含化或口服,每日3次,以減輕腹痛和排便次數(shù)。 ③以腹瀉為主者,可用易蒙停2毫克,每日3次。腹瀉嚴重者,可適當用小劑量磷酸可待因15毫克,每日3次,或選用氯苯哌酰胺。 ④以便秘為主者,大便干燥時,可用石蠟油20毫升,每日3次,或服用生血潤腸通便合劑;亦可用開塞露、甘油栓塞入肛內,使肛門潤滑,便于大便排出。 ⑤如大便為黏液便者,可用消炎痛25毫克,每日服3次,以抑制前列腺合成功能,減少黏液分泌。4、腸道易激綜合征的患者應進行哪些心理調適? 腸道易激綜合征的病因雖不十分明確,但可以肯定一點的是,精神、心理因素是本征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治療上,應用心理療法比藥物治療更為有效。患者首先應該消除不必要的恐懼、疑慮,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家人及周圍朋友,也不應對其產(chǎn)生厭惡、嫌棄情緒。有時,家屬看到患者的檢查結果都是正常的,就以為是患者無病裝病,對其不理不睬,甚至還進行嘲笑、辱罵,這樣不但不能幫助病人,反而會使病人更加緊張、抑郁,從而加重疾病。患者也應該耐心地將病情告訴親友,讓他們真正了解你的病情,共同尋醫(yī)問藥。 另外,一旦患有腸道易激綜合征,應該采取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鎮(zhèn)定自若,既要積極治療,又要合理安排工作、生活和休息,使病情得到一定的控制,減輕精神上的憂傷和痛苦,反倒會使食欲增加,體質增強。因此,調理好心理狀態(tài)是腸道易激綜合征治療的關鍵。5、腸道易激綜合征有哪些食療方?1、八寶薯蕷糕 〔組成〕鮮山藥250克,赤小豆150克,芡實米30克,白扁豆、云茯苓各20克,烏梅4枚,果料及白糖適量。 〔制法〕①將赤小豆制作成豆沙,加適量白糖。將云茯苓、白扁豆、芡實米研成細末,加少量水蒸熟。②鮮山藥煮熟去皮,加入茯苓等煮熟的藥粉,拌成泥狀,在盤中薄薄鋪上一層,再將豆沙鋪一層,如此鋪六七層,成千層糕狀。最外層上面點綴適量果料,上鍋蒸熟取出。以烏梅白糖熬成濃汁,澆在糕上即可食用。 〔用法〕空腹頓食或佐餐,連用4~5天。 〔功效〕健脾和中,止瀉開胃。 2、荔肉蓮子山藥粥 〔組成〕干荔枝肉50克,山藥、蓮子各10克,大米50克。 〔制法〕將干荔枝肉、山藥、蓮子搗碎,加水適量煎煮至爛熟時,加大米煮粥。 〔用法〕每晚趁熱服食。 〔功效〕健脾止瀉。 3、煨山芋 〔組成〕山芋1個,約250克。 〔制法〕用黃土調水和勻,包好置灶內煨熟,去泥去皮。 〔用法〕每日1個,可隨意常食。 〔功效〕益脾止瀉。 4、薏苡仁粥 〔組成〕凈苡仁30克,大米30~60克。 〔制法〕苡仁與大米同煮成粥。 〔用法〕每日1次,空腹頓食,3~5天為1個療程。 〔功效〕健脾益胃,祛濕止瀉。 5、珠玉二寶粥 〔組成〕生山藥、生苡仁各60克,柿餅30克。 〔制法〕先把苡仁煮至爛熟,而后將山藥搗碎,柿霜餅切成小塊,同煮成糊粥。 〔用法〕每天分2次服食,空腹或佐餐食之。5~7天為1個療程。 〔功效〕健脾養(yǎng)胃利濕。6、氣功療法對腸道易激綜合征有什么作用? 中醫(yī)認為,只有當人體虛弱,不足以抗御外邪時,才導致臟腑氣血功能失調而發(fā)病。正氣虛弱,不僅是疾病發(fā)生的根本原因,而且疾病的發(fā)展變化、預后及轉歸也取決于它。尤其是在"久病必虛"整體衰退的情況下,扶助正氣尤為重要。氣功鍛煉方法就是從扶助正氣,改善整體情況入手的整體療法。腸道易激綜合征是一種原因不明、病程長久的慢性疾病,患者往往因此而精神焦慮不安、悲觀失望,這些精神狀態(tài)對疾病的治療都是不利的。很多人通過氣功鍛煉后,睡眠、飲食都有明顯的改善,這是身體內部正氣逐漸旺盛的表現(xiàn)。不少體弱或有病的人,就是在內部力量逐漸充實的基礎上恢復了健康,戰(zhàn)勝了疾病。因此,患有本征的患者,在積極治療的同時,應該在專業(yè)人員指導下進行一些有利于疾病康復的氣功治療,并且要養(yǎng)成習慣,持之以恒,切不可見異思遷,常常調換,求取速效,以免欲速而不達,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