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市中醫(yī)院

公立三甲中醫(yī)醫(yī)院
義診活動
牛德福

暫無義診活動相關內容

我是醫(yī)院宣傳辦人員
我要發(fā)布官方義診活動

科普·直播義診專區(qū)

查看全部

肝癌射頻消融治療

原發(fā)及轉移性肝癌是我國常見的肝臟惡性腫瘤,由于其惡性程度高,預后差。手術及經導管介入治療已作為臨床應用廣泛的有效治療手段,一直為醫(yī)師和患者所接受。近年來,經皮穿刺射頻消融治療作為新興的一項新的治療技術,正逐步應用于臨床并得到普及。原理: 射頻消融的主要原理為射頻電極頭部發(fā)出中高頻的射頻波,能激發(fā)組織細胞產生等離子震蕩,離子互相撞擊產生熱量,達到80~100℃,可有效快速地殺死局部腫瘤細胞,同時高熱能使腫瘤周圍的血管組織凝固形成一個反應帶,使之不能向腫瘤供血和有利于防止腫瘤轉移。治療方法: 在CT、B超、C型臂等影像設備引導下進行穿刺進針,準確定位穿刺到位后進行射頻消融治療。 選擇射頻消融的功率,一般從20W小功率開始,每1~2分鐘逐步增加功率10~20W,當組織固化阻抗增加,能量下降射頻消融會自動停止,即可完成一次治療。射頻消融治療的優(yōu)點: ①微創(chuàng)、不需開刀。 ②見效快、療時短。對直徑<5cm的病癥,只需10~15分鐘一次射頻即可達到滅活。 ③安全可靠。殺滅腫瘤組織可靠,對周圍正常組織損傷性小。術中反應和術后并發(fā)癥: 術中接受治療時,會有程度不同脹痛、熱感;部分患者導致心率下降,可予肌注阿托品;偶會出現(xiàn)呼吸困難,可面罩給氧緩解。 術后并發(fā)癥包括: ①肝區(qū)疼痛,腫瘤位于肝邊緣時,疼痛尤為明顯,腫瘤位于深部組織,一般不會出現(xiàn)疼痛。 ②發(fā)熱:病人在術后第2天開始發(fā)熱,體溫波動在38℃左右,最高超過39℃,多于術后應用激素加抗生素后1周內體溫轉為正常,其原困為腫瘤壞死吸收導致的吸收熱。 ③黃疸和腹水:射頻導致腫瘤周圍正常肝細胞壞死,對肝功能影響是引起黃疸和腹水的主要原因。 ④氣胸:正確選擇進針點避開肋膈角可防止氣胸發(fā)生。 ⑤胃腸道穿孔:腫瘤臨近胃腸道或腫瘤和胃腸道有粘連的患者,導致腸道在治療過程中受熱損傷,以及開針時電極穿過胃腸道是造成胃腸道穿孔的原因,需手術治療。 ⑥出血:發(fā)生率0.46%~1.6%,多由于肝硬化凝血功能障礙。 射頻治療作為肝臟占位性病變的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在國內外的臨床實踐中得到廣大醫(yī)師和病人的認可。同時聯(lián)合經導管栓塞(TACE)治療可達到協(xié)同作用,該方法的推廣使用將為肝臟腫瘤患者尤其是乏血供腫瘤患者提供一種全新的治療方法,極大地提高肝癌病人的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期,并為根治腫瘤提供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