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頻繁眨眼,過敏性結膜炎與抽動癥的鑒別
孩子最近老眨眼,有時候還特用力會不會是近視了?還有些家長會擔心會不會是抽動癥?“眨眼”是眼科門診非常常見的癥狀,尤其是眼睛比較敏感、同時又不太會表達的小朋友,眨眼可能是家長最先觀察到的異常情況。孩子頻繁眨眼的原因通常有兩大類,一類就是和眼睛有關的,另一類則和眼睛本身無關。和眼睛有關的原因會導致孩子眨眼頻繁的眼部異常有:屈光不正,簡單說就是近視、遠視或散光;斜視或視功能異常;倒睫毛;眼表炎癥:如過敏性結膜炎、瞼緣炎;干眼癥和眼睛本身無關的原因抽動癥今天主要和大家分享下如何區(qū)分過敏性結膜炎和抽動癥。另外過敏性結膜炎變成抽動癥的征兆,是從孩子開始頻繁眨眼睛、甚至使勁擠眼睛開始的,家長們也要注意區(qū)分。什么叫頻繁眨眼睛眨一次眼平均需要400毫秒,大多數人每分鐘眨眼10~20次,通常在15次左右。如果頻率遠遠超過這個次數,需要警惕孩子是不是存在頻繁眨眼睛的情況。如何區(qū)分過敏性結膜炎和抽動癥眼睛表現:抽動癥:幾乎沒有疼痛;幾乎沒有發(fā)紅;幾乎沒有分泌物過敏性結膜炎癢癢、發(fā)紅、流淚;分泌物增多、異物感;干澀、怕光癥狀表現:抽動癥:頻繁眨眼;擠眼睛、聳鼻子;咧嘴、清嗓子;很少揉眼睛過敏性結膜炎眼睛發(fā)癢;眼球發(fā)紅;頻繁揉眼睛無法改善孩子細小的行為差別,診斷的結果將會完全不同:如果只是癢癢,考慮是過敏性結膜炎。要注意,有些誤診,可能會認為孩子只是細菌感染性或病毒性的結膜炎。繼而長期開具抗生素來抗病毒,或是讓孩子使用一些眼藥水,其中所含的防腐劑容易對角膜引起損傷,導致孩子眨眼越來越厲害,嚴重的會長期不愈。如果升級成頻繁眨眼,就不能再當做結膜炎去調理,而有可能是抽動癥!一些過敏性結膜炎的孩子在長期的眼科治療下,癥狀沒有明顯好轉;且在沒有明顯的眼部體征同時,眨眼非常厲害,這時候就需要首先去做檢查、排除抽動癥的可能。結膜炎的防治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能更好地預防結膜炎的發(fā)生:不要用手觸摸眼睛經常洗手每天使用干凈的毛巾不要共用毛巾經常更換床上用品如果出現了結膜炎癥狀,理想的是去兒童醫(yī)院眼科檢查眼部結構并提供診斷。通常情況下,結膜炎的治療以緩解癥狀為主,醫(yī)務人員可能會建議:病毒性結膜炎會在1~2周內自行消失,不需要使用藥物。細菌性結膜炎可能會使用到抗生素滴劑、消炎藥和人工淚液。必須按醫(yī)生處方購買。過敏性結膜炎可能會使用到口服抗組胺藥或抗組胺滴劑。除此之外,在治療結膜炎期間,保持眼部清潔是必不可少的:使用溫暖、干凈的毛巾擦去眼睛的分泌物或粘著物,這樣會使孩子感覺舒適些??梢允褂萌斯I液或其他舒緩的滴眼液清潔眼睛,防止瘙癢。用藥請咨詢醫(yī)生。盡可能避免孩子揉眼睛。抽動癥痊愈路上的輔助手段:忌口+營養(yǎng)國內外有非常多的案例和文獻,都指向通過忌口不耐受食物,可以不同程度緩解人體的“過敏”癥狀,降低炎癥反應。比如鼻炎、鼻竇炎、濕疹、結膜炎、咽炎、腺樣體肥大、哮喘、腹瀉便秘、抽動、自閉、多動、抑郁、疲勞等等,甚至許多慢性病、癌癥、自身免疫病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許多國內治療抽動的頂級兒科專家,會給孩子開出各種主流抗組胺藥抗過敏藥,讓孩子查IgE過敏源、IgG食物不耐受、腸道菌群、MTHFR葉酸代謝基因等等,通過這些相關治療手段和干預方式,很多孩子有了明顯的好轉,甚至部分還“痊愈”了。忌口不但避開了讓我們“發(fā)炎”的食物,也減輕了消化系統(tǒng)的負擔,也間接的讓腸道微生物更加平衡。這種改善是多方面的,孩子的改善有快有慢,中間也可能會出現“好轉反應”,不慌。很多抽動的孩子,單純通過忌口,就讓癥狀大幅度的緩解甚至停止。更多的孩子通過忌口,鼻炎好了、濕疹好了、大便好了、腺樣體小了、情緒好了、注意力集中了……不論是檢測結果、文獻總結、還是實戰(zhàn)經驗,有抽動的孩子,往往都缺乏一些營養(yǎng)素或礦物質。尤其是現代飲食,大量攝入各種加工食品、精制的碳水化合物、糖、添加劑等不耐受食物,孩子會更加缺乏真正的營養(yǎng)。加上孩子還在暗中“過敏”,全身或者局部的炎癥,也消耗了巨量營養(yǎng)。更別提土壤營養(yǎng)流失、環(huán)境毒素、壓力、感染等因素讓人體雪上加霜!而這些元素的缺乏和體內慢性炎癥有著直接和間接的關系,比如B族維生素、鎂、鋅、鐵、鈣等,以及其他常見的有:益生菌、益生元、魚油、DHA、歐米伽3。有“過敏”就會有炎癥,炎癥到哪,哪里就會有損傷,消除炎癥是讓孩子走向痊愈的一個重要輔助手段。
謝菁 衡陽市婦幼保健院 小兒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