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首鋼醫(yī)院

公立三級綜合醫(yī)院
義診活動
牛德福

暫無義診活動相關內(nèi)容

我是醫(yī)院宣傳辦人員
我要發(fā)布官方義診活動

科普·直播義診專區(qū)

查看全部

膀胱全切術后尿流改道現(xiàn)狀

膀胱全切術后需行尿流改道術,主要分為可控與不可控兩大類。不可控尿流改道包括輸尿管皮膚造口或更常用的回腸膀胱術。手術方式簡單、安全、有效,但是輸尿管開口易狹窄,需腹壁造口、終身佩戴集尿袋,生活質量較差,審美要求高的患者不容易接受。但這種術式對老年和身體虛弱的病人是一種較理想的選擇??煽啬蛄鞲牡乐饕ó愇豢煽啬蛄鞲牡篮驮恍掳螂仔g。異位可控尿流改道主要包括可控儲尿囊和利用肛門控制尿液術式,前者適于男女患者,不需配帶集尿器,可自行插尿管導尿,患者生活質量較高,缺點是有腹壁造口。利用肛門控制尿液術式主要包括尿糞合流術和尿糞分流術,但容易出現(xiàn)輸尿管末端吻合口狹窄、逆行感染、腎功能受損等缺點,患者肛門括約肌功能還必需良好。原位新膀胱主要包括回腸原位新膀胱術、乙狀結腸原位新膀胱術、胃原位新膀胱等。一些學者認為原位回腸新膀胱對系膜緣的內(nèi)翻縫合方式,明顯抵消了腸道肌肉的自主收縮,使得新膀胱順應性提高、壓力降低從而確保容量,可達到較好的控尿率;因為回腸的系膜相對較長,亦使新膀胱和近端尿道之間易于實現(xiàn)無張力或低張力吻合,粘膜萎縮使尿液成分重吸收減少,手術操作不甚復雜,比利用其他腸道行原位新膀胱術更為優(yōu)越。乙狀結腸原位新膀胱易形成憩室和有癌變的危險,因此不適合作為長期的尿流改道,非必要時不應使用。胃原位新膀胱僅見個案報道和小樣本病例報道,遠期療效需要進一步觀察,一般主張在腸道嚴重缺損、骨盆接受過放療或其他疾病無法利用腸道時可選用。Schrier等比較了回腸和乙狀結腸原位新膀胱術尿動力學參數(shù),證實了應用回腸尿動指標更理想,包括大容量、低膀胱內(nèi)壓及更好的順應性。原位回腸新膀胱克服了回腸膀胱術、可控性膀胱的缺點,無需尿、糞改道,術后無需佩戴糞袋或者尿袋,改善了病人的生活質量,病人依從性高,受到了越來越多中心的青睞。 順蠕動雙輸入袢原位新膀胱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