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休息:出院后仍處于紫癜活動期,應在家休息,病情穩(wěn)定后可以上學,但應避免劇烈運動。 2,飲食:紫癜活動期應忌食魚蝦蛋奶及過敏源測定顯示陽性的食物,待病情穩(wěn)定后,先添加一種食物,觀察1-2周,如無過敏情況再添加另一種類的食物,逐漸恢復到正常飲食。 3:預防感冒:春秋季要減少戶外活動,以防接觸花粉等過敏源。 4:每周化驗尿常規(guī)1次,正常后每2-4周化驗一次,定期門診復診。
小兒腹瀉是臨床常見疾病,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糞質稀薄如水樣為主要特征,以夏初及秋季多發(fā),病因以感受外邪,內傷飲食和脾胃虛弱為多見,常致患兒營養(yǎng)不良,那么臨床該怎樣護理和預防以減少腹瀉的發(fā)生? 預防:1、注意飲食衛(wèi)生。飲食宜定時定量,不要暴飲暴食,食品應新鮮、清潔,凡變質的食物,均不可喂養(yǎng)小兒,亦不宜過食肥厚、油膩之品。 2、合理喂養(yǎng)。提倡母乳喂養(yǎng),避免在夏季及小兒有病時斷奶,添加輔助食品時,品種不宜過多,變換不宜過頻,要使嬰兒逐漸適應新的食品后才漸次增加其他食品,食欲不振時,不宜強制進食。 3、加強戶外活動,注意氣候變化,及時增減衣物,尤其避免腹部受涼。 護理1、控制飲食。輕癥患兒宜適當減少乳食,縮短喂奶時間和延長間隔時間。重癥患兒初期須禁食8-12小時,隨著病情好轉,可逐漸恢復少量母乳或米湯等易于消化的食物,初愈后仍應注意調攝飲食。 2、保持清潔,勤換尿布,保持皮膚清潔干燥,每次大便后宜用溫水洗清臀部,防止發(fā)生紅臀。 3、嚴密做好病情記錄。每天均應記錄糞便的次數、顏色、性狀、氣味及混雜物質等,并詳細觀察全身癥狀,按時探測體溫及注意患兒精神狀態(tài)的變化。
總訪問量 233,077次
在線服務患者 1,179位
科普文章 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