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廣東成功入冬,天氣漸漸變冷,正是一大波腦卒中(中風)患者正在路上的季節(jié)。1.什么是腦卒中(中風)?中風是腦卒中的俗稱,腦卒中是指急性起病,由于腦局部血液循環(huán)障礙所導致的神經功能缺損綜合征。在100個腦卒中患者中,約有70個人可能都是血管阻塞導致的腦梗死,還有20到30人是血管破裂導致的腦出血,二者都可以導致相同癥狀,如面癱、肢體無力、言語不清等,甚至危害生命。由于這類疾病起病急劇,表現(xiàn)變化多端,變化迅速,與自然界的風的瞬息萬變、變幻莫測等特點很相似,古人故稱為“中風”。不管是腦梗死還是腦出血,中風都應該被當成急重癥對待,因為二者都會損害大腦,導致嚴重后果,但其實只要做到兩點,大部分的腦卒中可以通過急救挽救生命和減少殘疾:一是快速判斷是否發(fā)生中風了?二是盡快撥打120,第一時間到達有急救條件的醫(yī)院。2.那么,如何早期識別腦卒中?國外的FAST原則是協(xié)助快速識別中風的方法。FAST原則是指當你發(fā)現(xiàn)患者突然出現(xiàn)嘴巴歪了或者笑容不對稱了(Face)、手臂沒力不能上抬了(Arm)、說話含糊不清了(Speech),都應該爭取時間盡快撥打120送往醫(yī)院救治(Time)。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由于語言原因,F(xiàn)AST在中國出現(xiàn)了“水土不服”,外來的和尚也不一定會念經,有專家使用簡單的中文譯本,推出口訣“言語含糊嘴角歪,胳膊不抬奔醫(yī)院”,希望幫助大家能早期識別腦卒中。最近,中國專家把中風識別和中國特有的醫(yī)療急救號碼1-2-0 直接聯(lián)系起來,創(chuàng)造了“中風1-2-0”的早期識別方法,最后的紅色電話直接表明急迫性:“1”代表“看到1張不對稱的臉”:指腦中風發(fā)生的時候,一般會出現(xiàn)面部癥狀,如微笑的時候面部不對稱,嘴角歪向一邊,吃飯喝水時食物從嘴里漏出來、出現(xiàn)面癱等;“2”代表“查兩只手臂是否有單側無力”:指腦中風發(fā)生時候,肢體會出現(xiàn)力量下降,甚至癱瘓無力等癥狀。如在搓麻將摸牌的時候不能把牌拿起來,吃飯的時候筷子掉了,走著路突然向一邊摔倒等;“0”代表“聆(零)聽講話是否清晰”:指腦中風發(fā)生的時候,患者可能會說話含糊不清,要么說不出來,要么說出來了,但是你聽不懂什么意思?;蛘呋颊吆人?、吞咽的時候容易嗆咳等; 最后,如果通過這三步觀察懷疑患者是中風,可立刻撥打急救電話120。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三個癥狀為腦卒中的常見癥狀,實際上,當患者突然出現(xiàn)以下任一癥狀時應考慮腦卒中的可能,應盡早撥打120:(1)一側肢體(伴或不伴面部)無力或麻木;(2)一側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3)說話不清或理解語言困難;(4)雙眼向一側凝視;(5)一側或雙眼視力喪失或模糊;(6)眩暈伴嘔吐;(7)既往少見的嚴重頭痛、嘔吐;(8)意識障礙或抽搐。3.假如我出現(xiàn)了上述八大癥狀的一種或者多種,但是在癥狀發(fā)生后很短時間就恢復正常了,我還需要盡快去醫(yī)院嗎?答:這種情況很可能是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老百姓俗稱“小中風”。這就像心絞痛和心肌梗死的關系一樣,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被認為是腦梗死的前兆。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也是缺血性腦卒中的一種類型,同樣危險性極高。中風也好,小中風也好,都是一個卒中事件,需要盡快到醫(yī)院進行救治。(圖片來自@醫(yī)學美圖及互聯(lián)網(wǎng))歡迎關注楊醫(yī)生個人醫(yī)學科普公眾號:多特羊碼字農場。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南宋詩人陸放翁。這首詩是陸游晚年閑暇無事教訓兒子。后因陸放翁詩集流芳百世,讀者也有幸像兒子一樣被教訓一番。其用詞遣句樸實無華,其哲理也非艱深難悟,大抵表達實踐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云云,與本朝圣人英雄所見略同。詩人要偉大需要經歷苦難,醫(yī)家要高明當然要百病纏身。 近日值班頻繁,睡眠不足,加上年齡漸長,抵抗力每況愈下。期初自覺左耳一過性高調耳鳴,若自耳畔有飛機呼嘯而過,約持續(xù)數(shù)分鐘停止。繼而左側頂枕部、外耳道、乳突漸進性疼痛,狀如刀割,表皮灼熱若火燒,伴有陣發(fā)性錐刺痛感。第一感覺似曾相識的疼痛,就是所謂的病理性神經痛。攬鏡自顧,肌膚腠理雖粗肉糙,竟也無絲毫皮損,心中小鹿也怡然自得。自恃青春隨去未遠,期待時間這一劑良藥治愈予之苦痛。是夜無寐,痛無寸減,輾轉反側。翌日早起,復攬鏡自照,心中小鹿頓時化成羊駝萬千。左額、左側頭部頂、顳、枕突現(xiàn)皮疹數(shù)簇,每處紅斑如指蓋,上點綴米粒大小水平,晶瑩剔透,宛若皇冠上之珍珠。觸之如芒在背,痛楚復加。有圖為證一。此時診斷已無懸念,古稱蛇串瘡,今謂帶狀皰疹,粵諺為生蛇,洋人叫herpes zoster,總之一個意思,多為幼兒罹患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水痘消而病毒潛伏于神經節(jié),伺宿主免疫下降而發(fā)。其診斷要點有:1.不對稱皮疹和簇集的水皰。2.發(fā)疹前有全身不適、乏力等前驅癥狀。3.患處有神經痛,皮膚感覺過敏等。4.皮疹按神經支配區(qū)域分布;呈單側性、不過軀體中線。原來陸放翁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此候我多時。診斷無疑,治療登場??共《?、激素、止痛、神經營養(yǎng)、局部用藥當然信手拈來。當然病長在自己身上當然格外上心,天朝指南及日耳曼夷狄諸國指南盡閱。關于抗病毒治療,單就伐昔洛韋而言,天朝推薦:伐昔洛韋 0.3g口服 每日2次,德人推薦 1.0g口服 每日3次,天朝神藥完勝,然予愿試夷之法,而反證中華之英偉。有圖2、3為證。 至于激素用法,也有不同。天朝推薦在早期系統(tǒng)應用大劑量糖皮質激素可以抑制炎癥過程,縮短急性疼痛的持續(xù)時間和皮損愈合時間,在系統(tǒng)性抗病毒治療同時使用。強的松(30mg/日,療程為7天)。德人大抵如是,強的松用量較大(40-60mg/日,療程為10-14天,每日減少5mg)。有圖4、5為證。 關于止痛劑之使用,夷夏并無異常。皆遵循WHO止痛三原則使用,非甾體止痛優(yōu)先(推薦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無效?),次選弱阿片類,再次中強效阿片類。對于陣發(fā)性刺痛,可聯(lián)用抗癲癇藥(卡馬西平、加巴噴丁膠),其對持續(xù)性鈍痛無效。有圖6、7為證。本文系曾慶淦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tabogados.com)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