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第3

科室公告

官方暫無公告。

本頁面信息由好大夫在線負責更新,對真實性負責。

我是科室工作人員,認領入駐

科室介紹

  科室基本情況   介入超聲科是我國首個集超聲診斷與介入治療于一體的臨床科室。董寶瑋、梁萍、于曉玲、張晶等知名專家?guī)ьI團隊研發(fā)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我國首臺溫控微波消融儀,提出了原位適形滅活腫瘤的新理論,實現了熱消融原位治療腫瘤、消融聯(lián)合免疫、三維導航輔助消融、粒子植入等技術突破,開創(chuàng)了經皮熱消融治療肝、腎、子宮、甲狀腺等多臟器實體瘤新的治療方法。科室現有高級職稱8名,門診位于門急診大樓6層603腫瘤中心區(qū)域,病房位于腫瘤大樓10層,展開床位40余張,微創(chuàng)專業(yè)手術操作室6間。年均微波射頻消融手術治療患者1000余人次,超聲引導下穿刺活檢、置管引流、超聲造影1100余人次;近五年相繼承擔國家等科研項目40余項,累計科研經費達到2000余萬元。獲得國家技術發(fā)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北京市科學技術一等獎和二等獎中華醫(yī)學科技二等獎等各項成果獎勵10余項,科室為中華醫(yī)學會指定的介入超聲培訓、示范基地,成為國內介入超聲專業(yè)的領軍團隊并在國際舞臺受到廣大同行專家的一致認可和高度評價。總醫(yī)院介入超聲科面向社會醫(yī)治來自全國各地及海內外的疑難、危重患者,是全國影像引導熱消融技術的培訓基地??剖乙耘R床為根基,以科研為動力,成功實現彈性成像、三維超聲、穿刺活檢診斷以及肝、腎、脾、甲狀腺、子宮、淋巴結、乳腺等多臟器腫瘤消融治療的技術突破。主持編著了我國第一部介入性專著《臨床介入超聲學》和第一部熱消融專著《超聲引導微波凝固治療肝癌》,受國際著名Springer出版社邀請主持編寫了英文版專著《Microwave Ablation of Solid Tumors in Multiple Organs》,并受該出版社邀請參編英文專著《Image-guided Cancer Therapies: A Multiple-disciplinary Approach》。   1994年在我國介入性超聲創(chuàng)始人董寶瑋教授的帶領下,我科消融治療團隊與航天部207所合作研發(fā)了我國首臺植入式微波消融儀,在國內外率先開展了超聲引導下植入式微波消融治療肝癌技術,開創(chuàng)了局部熱消融治療腫瘤的先河,形成了集基礎研究、儀器研發(fā)、臨床應用于一體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研發(fā)和特色治療項目。至今已消融治療肝、腎、腎上腺、甲狀腺、子宮等實體腫瘤患者5000余例。2009年介入超聲科成立以來,在梁萍教授的帶領下,介入學科優(yōu)勢得到了充分發(fā)揮,成為國際上少有的集介入性超聲診斷與治療于一體的臨床診療科室,在肝癌消融治療的基礎上,將微波消融技術在國內外率先應用于腎臟和腎上腺腫瘤的治療,同時應用微波、射頻、高強度聚焦超聲開展了全身多部位實體腫瘤的消融治療,如外周型肺腫瘤、甲狀腺腫瘤、骨腫瘤、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病等;不斷加強新技術的臨床應用,如導航及多模態(tài)圖像融合技術在腫瘤診療中的應用、超聲引導下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療腫瘤、熱消融聯(lián)合免疫治療多臟器腫瘤等,為大量患者開辟了一條安全、有效的治療新途徑,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量,延長了生存期。   超聲引導微波消融治療多臟器實體腫瘤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引起了國際醫(yī)療界的廣泛重視,美國、丹麥、意大利、韓國和日本等多國著名學者多次來介入超聲科參觀、觀摩和交流。中央電視臺《新聞聯(lián)播》、《健康之路》、《科技之光》、鳳凰衛(wèi)視和《健康報》等多家主流媒體多次報道了介入超聲科的科技成果,全國各地的多學科、多專業(yè)的醫(yī)療界同道來介入超聲科參觀學習,使微波消融技術成功推廣應用于丹麥及包括香港在內的全國260多家醫(yī)院,造福于廣大患者。通過近年與清華大學、北京石油化工學院等高校合作研究,初步完成了極具潛力的機器人輔助微創(chuàng)診療項目。   已成熟開展的醫(yī)療項目(均為超聲引導下經皮介入)   1、微波或射頻消融治療肝臟、腎臟、腎上腺、乳腺、甲狀腺、脾臟、腹膜后、胸腹壁等實體腫瘤和脾功能亢進   2、微波消融聯(lián)合免疫綜合治療惡性腫瘤   3、微波或射頻消融治療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病、腹壁子宮內膜異位及復發(fā)性卵巢腫瘤   4、高頻聚焦超聲(海扶)消融治療實體臟器良、惡性病變及腹膜后腫瘤   5、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療腫瘤   6、三維導航和多模態(tài)融合技術引導下腫瘤微創(chuàng)診療   7、超聲造影引導下腹部腫瘤精準介入診療   8、穿刺活檢肝、胰、脾、腎、腹膜后、淺表器管及盆腔等實質性病變   9、穿刺抽吸硬化治療肝、腎、甲狀腺、卵巢囊腫等   10、抽吸注藥或引流治療肝膿腫、腹腔及盆腔膿腫等   11、肝內膽管、腎盂、大靜脈置管   12、微創(chuàng)治療異位妊娠   13、子宮、輸卵管超聲造影及輸卵管疏通治療   14、超聲造影診斷多臟器腫瘤及疾病鑒別診斷   教學情況   1.科室有博士生導師4人,培養(yǎng)碩士研究生44人,博士研究生39人,博士后5人。   2.科室有進修生導師12人,年均培養(yǎng)長短期進修生80余名。   3.已成功舉辦全國介入性超聲新技術臨床應用進展學習班16屆(每年一屆),共培養(yǎng)各地學員2450余人。   4.受中華醫(yī)學會委托,主持編寫了我國微波消融治療肝癌規(guī)范化大綱,建立了規(guī)范操作流程并成為全國熱消融培訓基地,共培養(yǎng)學員600余名。   5.2012年獲教學成果三等獎、教學成果一等獎各1項;1988年超聲新技術獲優(yōu)秀電教教材一等獎;2013年,《臨床超聲介入技術系列片》榮獲第三屆優(yōu)秀衛(wèi)生音像作品(音像)獎——臨床醫(yī)學類一等獎。   6.出版的教材及專著等:   (1)《臨床介入性超聲學》,董寶瑋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年;   (2)《超聲引導微波凝固治療肝癌》,梁萍、董寶瑋主編,2003年;   (3)《Image-guided Cancer Therapies: A Multiple-disciplinary Approach》,梁萍編者之一,國際Springer出版社,2011年;   (4)《臨床腹部超聲診斷與介入超聲學》,董寶瑋主編之一,梁萍副主編之一,廣東科技出版社,2001年;   (5)《現代肝癌診斷治療學》梁萍參編,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   (6)《黃志強膽道外科》梁萍參編,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年;   (7) 《超聲婦產科疑難病例解析》.張晶主編,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6.1月. 第一版;   (8) 《超聲醫(yī)師培訓叢書-婦產科超聲》.張晶主編,2010. 第一版;   (9) 《微創(chuàng)婦科學》,張晶副主編., 2004年,1月;   (10)《產科專家鑒別診斷》:張晶主譯。2012年,第一版;   (11)超聲醫(yī)學第四版、第五版、第六版.張晶參編,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6. 5月. 第一版;   (12)《現代介入超聲治療學》.張晶,參編??茖W技術文獻出版社,2004年,10月;   (13)《經陰道超聲診斷學》。張晶參編,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年;   (14)《胎兒產前診斷教程》,李勝利主譯,張晶參議,2009年。   科研情況   承擔國家科技支撐、科技部國際合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儀器專項、國家自然科學杰出青年基金等國家課題40余項,累計研究經費2000余萬元;申報國家專利20項,已授權10項;主持編著了我國第一部介入性專著《臨床介入超聲學》和第一部熱消融專著《超聲引導微波凝固治療肝癌》,受國際著名出版社Springer邀請主持編寫了英文版專著《微波消融治療實體腫瘤》。   獲科技成果獎如下:   獲國家技術發(fā)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北京市科學技術一等獎、北京市科學技術二等獎、中華醫(yī)學科技二等獎、華夏醫(yī)學科技三等獎各1項,院醫(yī)療成果獎2項。發(fā)表學術論文300余篇,其中SCI收錄80余篇。   學術交流   1.科室骨干出席國際會議30余次,大會特邀發(fā)言20余次。大會上把學科的學術成果與世界同行進行了交流溝通。   2.梁萍教授任執(zhí)行主席舉辦了2009年世界介入腫瘤大會,參會人數約1000人。   3.科室2011年主辦第一屆全國介入超聲學術大會,參會人數約400人;會上成立了中國超聲醫(yī)學工程學會介入超聲專業(yè)委員會并任主委單位。   4.董寶瑋教授、梁萍教授作為大會執(zhí)行主席主辦了第414次香山科學會議。   5. 1998年-2014年,已連續(xù)舉辦16屆全國介入性超聲新技術臨床應用進展學習班(每年舉辦一屆),共培養(yǎng)學員2450余人。   6,2014年科室承辦第一屆甲狀腺疾病診療國際會議,參會人數450余人。
背景圖

總訪問量 65,917

在線服務患者 3,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