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分兩種,流清鼻涕、吐白痰、怕涼的一般是風寒感冒,如果流黃鼻涕或不流鼻涕。伴發(fā)熱吐黃痰,一般是風熱感冒。 感冒藥您可千萬不能吃錯,吃錯感冒藥,您的感冒會遷延難愈,發(fā)展下去會發(fā)生反復(fù)咳嗽,甚至發(fā)展為氣管、支氣管、肺炎等嚴重疾病。知識普及給你的健康錦上添花!風寒感冒是風寒之邪外襲、肺氣失宣所致。癥狀可見:惡寒重、發(fā)熱輕、無汗、頭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熱飲、苔薄白。治法應(yīng)以辛溫解表為主。常選用麻黃、荊芥、防風、蘇葉等解表散寒藥。代表方劑為《蔥豉湯》、《荊防敗毒散》。服中成藥可選用感冒清熱沖劑、正柴胡飲沖劑、感冒軟膠囊、川芎茶調(diào)散、通宣理肺丸等等。服藥后可喝些熱粥或熱湯,微微出汗,以助藥力驅(qū)散風寒。風寒感冒常用的中成藥有1、 荊防敗毒丸2、 荊防沖劑(合劑)3、 正柴胡飲顆粒4、 感冒清熱顆粒5、 感冒水6、 感冒軟膠囊7、 解熱感冒片8、 防風通圣丸9、 九味羌活顆粒(丸、片)風寒感冒食療方: 1、蔥白飲:大蔥白100克,切碎煎湯,趁熱飲。 2、姜茶飲:生姜10片,茶葉7克,煎湯,趁熱飲。 3、姜棗飲:生姜5片,大棗10枚,煎湯,趁熱飲。 4、蘿卜飲:蘿卜適量,切片煎湯,加食醋少許,趁熱飲。 5、三辣飲:大蒜、蔥白、生姜各適量,煎湯,趁熱飲。 6、桔皮飲:鮮桔皮50克,糖適量,開水沖泡代茶飲。 7、菊花飲:菊花6克,開水沖泡代茶飲。 8、姜絲蘿卜湯:生姜25克,蘿卜50克切碎煎湯,趁熱飲。風熱感冒是風熱之邪犯表、肺氣失和所致。癥狀表現(xiàn)為發(fā)熱重、微惡風、頭脹痛、有汗、咽喉紅腫疼痛、咳嗽、痰粘或黃、鼻塞黃涕、口渴喜飲、舌尖邊紅、苔薄白微黃。治法應(yīng)以辛涼解表為主。常選用菊花、薄荷、桑葉等。代表方劑為《銀翹散》、《桑菊飲》。服成藥可選用銀翹解毒丸(片)、羚翹解毒丸、桑菊感冒片、板蘭根沖劑等。如發(fā)熱較重、咽喉腫痛明顯,可以配服雙黃連口服液(沖劑)、清熱解毒口服液。這些藥具有較好的清熱解毒作用。患風熱感冒要多飲水、飲食宜清淡,可以喝蘿卜湯或梨湯。風熱感冒常用的中成藥有1、桑菊銀翹散2、銀翹解毒丸3、風熱感冒沖劑4、感冒退熱沖劑5、熱毒清片6、桑菊感冒片風熱型感冒的食療方:1、茶豆飲:綠豆30克,茶葉9克,白糖適量。2、薄荷粥:薄荷15克,粳米60克,冰糖適量。3、菊花粥:菊花15克,粳米60克。4、茅姜稀飯:白茅根30克,生姜3片,粳米60克。感冒是小病,可感冒藥千萬不要吃錯哦?。?!
成人隱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 ( 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LADA)屬免疫介導(dǎo)性的 1 型糖尿病。LADA 的早期臨床表現(xiàn)與 2 型糖尿病十分相似,有時難識其「廬山真面目」。希望下面這則誤診病例及相關(guān)解析,能帶來某些提醒或警示吧!病例快覽病例回顧:口干多飲消瘦基本情況:患者男,32 歲,于 2015 年 5 月 20 日入院。主訴:口干多飲消瘦半年余,加重 1 月。既往史:有「高脂血癥」病史,其它無特殊。家族史:否認家族遺傳病病史。現(xiàn)病史:患者 2014 年 9 月無明顯原因出現(xiàn)口干多飲及消瘦,體重下降約 10 kg,在某醫(yī)院檢查空腹指血血糖 16.8 mmol/L,尿常規(guī)示酮體「+」, 空腹血清 C 肽 0.8 ng/mL(正常值為 0.8-3.5 ng/ml),餐后 2 h 血清 C 肽 1.0 ng/mL(正常值為空腹的 4-5 倍),考慮為「2 型糖尿病」。收入院后予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后改用阿卡波糖(50 mg/次,每天 3 次,餐時嚼服)、格列齊特緩釋片(120 mg/次,每天 1 次,口服)及二甲雙胍緩釋片(0.5 g/次,每天 2 次,早晚口服)控制血糖,出院后未監(jiān)測血糖。1 月前患者口干多飲多尿加重,體重持續(xù)下降約 6 kg,遂來我院門診就診,查空腹血糖 13.8 mmol/L,尿酮體「+」,由門診以「糖尿病酮癥」收入院。入院癥見:口干多飲,有饑餓感,無肢體麻木、視物模糊,無心慌、胸悶等不適,大便干燥,小便增多,睡眠正常。體格檢查:體溫 36.6℃,血壓 125/80 mmHg,體重 62 kg,身高 175 cm,BMI 20.23 kg/m2,皮膚顏色正常,肺部未及異常,心率 90 次/分,律齊,無雜音,腹部未及異常,雙下肢不腫。四肢肌力、肌張力正常。神經(jīng)系統(tǒng)未見異常。初步檢查:肝腎功能未見異常;血氣分析基本正常;血常規(guī)示白細胞:10.05×109/L↑,血紅蛋白 166 g/L↑,血電解質(zhì)示血鉀 3.6 mmol/L,處于正常下限,其余正常;糖化血紅蛋白 9.0%↑, 血脂示甘油三酯 3.81 mmol/L↑,低密度脂蛋白 4.69 mmol/L↑;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 66.0 mg/g↑。診斷思路患者初診時經(jīng)短期胰島素治療后,可用口服降糖藥控制血糖,且推測起病時體重約 78 kg,BMI:25.43 kg/m2,屬超重范疇,看似與 2 型糖尿病「貌和」,實則「神離」:①青年起病,伴有酮癥;②起病時胰島功能較差;③院外雖服用口服降糖藥,但糖尿病癥狀明顯,糖化血紅蛋白提示血糖控制欠佳;④糖尿病酮癥反復(fù)出現(xiàn)。因此,關(guān)于患者糖尿病分型的問題值得探討。需復(fù)查血清 C 肽水平,以及糖尿病相關(guān)抗體:抗胰島素自身抗體(IAA)、抗胰島自身抗體(ICA)和谷氨酸脫羧酶抗體(GADA)。完善進一步檢查。胰島功能:空腹血清 C 肽 0.3 ng/mL(正常值為 0.8-3.5ng/ml),餐后 2 h 血清 C 肽 0.6ng/mL,糖尿病相關(guān)抗體:GADA 陽性,ICA 和 IAA 陰性;復(fù)查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正常。眼底檢查未見異常。最后診斷:1. 成人隱匿性自身免疫糖尿?。?. 高脂血癥。治療:糖尿病酮癥期給予補液、補鉀、持續(xù)靜滴小劑量胰島素;尿酮體轉(zhuǎn)陰后,給予飲食控制、運動療法,考慮患者糖化血紅蛋白、胰島功能差,給予胰島素皮下注射強化治療(三餐前速效+睡前長效),調(diào)整胰島素用量。出院前調(diào)整降糖方案為預(yù)混胰島素早晚皮下注射,血糖控制理想;配合阿托伐他汀鈣片調(diào)脂治療出院。不讓 LADA 成漏網(wǎng)之魚據(jù)報道,我國 LADA 患病率約為 6.2%,我國 LADA 患病率并不低。LADA 多隱匿起病,患者本身也可存在與 2 型糖尿病類似的胰島素抵抗、肥胖等代謝綜合征,不易察覺,有時可能誤診。只有抓住其特點,才能在診治上萬無一失。1. 對于起病酮癥或酮癥反復(fù)發(fā)作、胰島功能較差或胰島功能衰退迅速的年輕的糖尿病患者,需高度懷疑 LADA。很多糖尿病患者發(fā)展至酮癥才來就診,這其中既包括了經(jīng)典 1 型糖尿病也包括一部分 2 型糖尿病患者。所以,酮癥起病并不能作為 LADA 診斷的標準,而是高度懷疑。青少年起病的 1 型糖尿病患者通常終身依賴胰島素治療。而 LADA 從初診到發(fā)展為胰島素依賴的時間不一,平均為 3-5 年。目前是否依賴胰島素治療是區(qū)分酮癥起病的經(jīng)典 1 型糖尿病與 LADA 的惟一有效的臨床指標。2. 國內(nèi)關(guān)于 LADA 的診斷標準為:糖尿病診斷成立后,排除妊娠糖尿病或其他特殊類型糖尿病,并具備下述 3 項:①胰島自身抗體陽性,因 GADA 出現(xiàn)早且持續(xù)時間長,GADA 為首先推薦檢測的抗體,無條件檢查此項目的基層醫(yī)院建議盡快向上級醫(yī)院送檢;②年齡 ≥ 18 歲;③診斷糖尿病后至少半年不依賴胰島素治療。事實上, 年齡<18 歲兒童青少年亦存在緩慢進展的自身免疫糖尿病,稱為「青年人隱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theYoung,LADY)。如并具有①和③者則診斷為 LADY。需要注意的是,雖然 LADA 患者的胰島β細胞功能隨病程減退,血清 C 肽隨之下降,但診斷標準中未再對 C 肽值進行限定,C 肽值僅供參考。3. LADA 作為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 較易伴與經(jīng)典 1 型糖尿病關(guān)聯(lián)的其他自身免疫病。包括自身免疫甲狀腺病等,如 Graves 病、橋本氏甲狀腺炎等,應(yīng)在 LADA 患者中常規(guī)篩查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4. LADA 可發(fā)生與糖尿病相關(guān)的各種急、慢性并發(fā)癥,接診后應(yīng)該全面評估。多數(shù)研究表明,在慢性并發(fā)癥方面,除腎臟并發(fā)癥低于 2 型糖尿病,LADA 的微血管并發(fā)癥(視網(wǎng)膜病和神經(jīng)病變)患病率與 2 型糖尿病相似。LADA 治療LADA 通常在新診斷時不需要胰島素,并且早期可以通過改變生活方式而取得代謝控制。一旦通過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藥物不能控制 LADA 患者的血糖水平,則應(yīng)啟用胰島素治療。已有報道 LADA 起病初期早期使用胰島素治療較其他藥物獲益更大。相比而言, 磺脲類藥物可增加胰島自身抗原表達,維持 ICA 陽性,使 LADA 患者胰島β細胞功能減退加快。因此,目前多主張避免使用磺脲類藥物治療 LADA。LADA 患者如代謝狀態(tài)(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胰島功能等)良好,可考慮使用除磺脲類外的其他口服降糖藥治療方案(雙胍類等),直至進展至胰島素依賴階段;GADA 等胰島自身抗體高滴度且代謝狀況較差的 LADA 患者應(yīng)早期使用胰島素治療。本文作者 | 徐乃佳,武漢市中醫(yī)醫(yī)院內(nèi)分泌科主治醫(yī)師。責任編輯 | 張開平。圖片 | shutterstock.com。
危重癥患者,尤其是伴有呼吸機輔助通氣時,動脈血氣分析是必不可少的監(jiān)護手段之一。它用來判斷機體是否存在酸堿平衡失調(diào)、判斷通氣和換氣功能及缺氧和缺氧的程度等等。面對著一組一組的字母和數(shù)據(jù),你是不是也感覺不知所措?下面我們就來詳細解析:血氣分析上的那些條條框框,都代表了什么!氧合指標氧分壓(PaO2)指物理溶解在血液中的氧分子所產(chǎn)生的壓力,正常值為 90-100 mmHg。PaO2 正常值隨著年齡增加而下降,預(yù)計 PaO2 值(mmHg)=100-0.33×年齡(歲)±5,也就是說,對于 80 歲的老年人來說,氧分壓 68 mmHg 也可能是正常的。動脈血氧飽和度(SaO2)表示血氧與血紅蛋白的結(jié)合程度。正常人動脈 SaO2 為 95%---98%,如低于 90% 可確定有低氧血癥存在。氧合指數(shù)(PaO2/FiO2)即氧分壓/吸氧濃度,是反映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標。在血氣分析報告單上,此項指標需要結(jié)合氧分壓的數(shù)值和實際吸氧濃度來人為計算,氧合指數(shù) ≥ 400 為正常。如果 PaO2 下降,而加大吸氧濃度雖然可以提高 PaO2,但計算氧合指數(shù)仍小于 300 ,提示有急性肺損傷。正常情況下吸入空氣時,吸氧濃度為 21%(空氣中的氧氣含量為 21%),正常氧分壓最低為 90 mmHg 時氧合指數(shù)為 90/0.21 = 429,而氧分壓為 60 mmHg 時氧合指數(shù)為 60/0.21 = 286,PaO2<60 mmHg 提示有呼吸衰竭。對于使用呼吸機輔助通氣或鼻導(dǎo)管吸氧的病人,血氣分析報告單上會出現(xiàn) PaO2>100 mmHg 的情況,此時計算吸氧濃度的公式為(21+4×氧流量)/100。例如,測得 PaO2 為 130 mmHg,吸氧流量若為 3 L/min,則氧濃度為(21+4*3)/100 = 33%,從而計算得到氧合指數(shù)為 130/0.33 = 393,提示在當前呼吸機參數(shù)或吸氧情況下,患者呼吸功能可。二氧化碳指標——PaCO2二氧化碳分壓(PaCO2)指物理溶解在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分子所產(chǎn)生的壓力。正常值為 35-45 mmHg,平均值為 40 mmHg,靜脈血較動脈血高 5-7 mmHg(用來判斷是不是錯采了靜脈血)。PaCO2<35 mmHg 為低碳酸血癥,PaCO2>45 mmHg 為高碳酸血癥,PaCO2>50 mmHg 提示存在呼吸衰竭。酸堿指標酸堿度(PH 值)酸堿度(PH 值)正常范圍 7.35-7.45。PH ≤ 7.35 為酸中毒,PH ≥ 7.45 為堿中毒。人體可生存的極限 PH 為 6.8-7.8。當機體存在嚴重堿中毒(pH >7.65)時,病死率高達 85% 以上;酸血癥對機體危害的 pH 是在 7.20 以下,也就是說,機體耐酸不耐堿。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機體強大的代償能力,PH 即便正常也并不能完全排除無酸堿失衡,需要進一步判斷。剩余堿(BE)正常范圍 0±3 mmol/L。是反映代謝性因素的一個客觀指標,更是排除了呼吸因素的一個指標。顧名思義,BE 正值越大,表示存在代堿,反之,BE 負值負的越多,表示存在代酸。碳酸氫根(HCO3-)包括理論碳酸氫根(SB)和實際碳酸氫根(AB)。正常值 22-27 mmol/L,平均 24 mmol/L。SB 不受呼吸因素的影響,其數(shù)值的增減反映體內(nèi)的 HCO3- 的貯存量,以此表明代謝成分的增減。代酸時 SB 降低,代堿時 SB 升高。AB 是實際條件下測得血漿的碳酸氫根含量,受呼吸影響。編輯:張秦溪
總訪問量 1,002,977次
在線服務(wù)患者 636位
科普文章 8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