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院介紹 查看全部
婦產(chǎn)科學
兒科學
特色診療
科普·直播義診專區(qū) 查看全部
- 血脂高了怎么吃?
血脂,顧名思義是指血里的脂肪,它并不是單一的成分,主要包括甘油三酯和膽固醇。 大家都知道血脂高了不好,會引起血栓等嚴重問題。 如果體檢發(fā)現(xiàn)血脂高,往往就需要控制飲食,到底應該怎么吃才好呢? 降血脂的關(guān)鍵,是降「壞」膽固醇 最新的美國膳食指南取消了對膽固醇的「飲食限制」,這是基于科學進展所做的修正。 不過這一修正被一些人解讀為「不用擔心膽固醇」了,這種理解完全錯誤,其實不用擔心的只是「食物中的膽固醇」。 血漿中的膽固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即通常說的「壞膽固醇」),依然是心臟病的風險因素。 因此,對于高血脂的人群,降低膽固醇(尤其是「壞膽固醇」)是維持心血管健康的關(guān)鍵之一。 膽固醇的量取決于 3 個方面 為了說明該從哪些地方入手降低膽固醇,我們從膽固醇的「前世今生」說起。 膽固醇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一個成年人每天大約合成 1 克膽固醇,另外吃進零點幾克,體內(nèi)存在的總量則在 35 克左右。 一部分膽固醇隨血液循環(huán)運送到肝臟,在那里轉(zhuǎn)化成膽汁,有需要時進入消化道幫助消化。 然后,隨著食物達到小腸,一大部分又被吸收進入血液,小部分被食物殘渣帶走。 這樣看來,血漿中膽固醇的含量就取決于 3 個方面:從食物中吸收的、人體自己合成的、在消化道中被帶走的。想控制好血脂,就從它們?nèi)胧帧?降低血脂,從 3 個方面入手 1. 食物中吸收的膽固醇影響很小 越來越多的研究發(fā)現(xiàn),食物中的膽固醇處于酯化狀態(tài),吸收率很低,而另一方面,人體合成的膽固醇會受到吸收的影響——如果吸收得多,合成就會減少。 換句話說,即使食物中含有較多膽固醇,對于膽固醇的平衡影響也不大。因此,最新的膳食指南不再限制食物中的膽固醇含量。 2. 減少體內(nèi)膽固醇的形成 根據(jù)目前的研究,影響膽固醇含量的幾個可控因素是:飽和脂肪、反式脂肪、肥胖和鍛煉。 絕大多數(shù)人的反式脂肪攝入量很低,用不著擔心。但大家愛用動物油,愛吃油炸食品、愛吃肥肉,會攝入大量飽和脂肪。 為了減少飽和脂肪,可以考慮這些方面: * 做飯用植物油代替動物油。(除了椰子油和棕櫚油) * 少吃油炸食品、糕點。 * 少吃豬肉、牛肉,多吃雞肉、魚肉。另外,吃雞肉時不要皮。(雞翅、雞腿等皮多的部位) * 全脂牛奶等也含有較多飽和脂肪,可以適當喝脫脂奶。不過脫脂時去掉了脂溶性維生素,而且脫脂牛奶的口感不如全脂牛奶,根據(jù)自己的情況來選擇吧。 最后,適度鍛煉,控制體重,這樣不僅能降低血脂,對其他生理指標也有好處。 3. 減少膽固醇的重新吸收 方法一:讓更多膽汁被食物殘渣帶走 增加食物中的可溶性膳食纖維,是降低血漿膽固醇的有效途徑。 大多數(shù)的「降膽固醇食物」也都是通過膳食纖維來起作用,比如粗糧、蔬菜、水果、豆類、堅果等。 不過堅果中除了膳食纖維還有相當多的油,熱量很高,又不利于控制體重,所以一般也不要吃太多,每天一把足矣。 方法二:多吃「植物固醇」 在飲食中,植物固醇會「走膽固醇的路,讓膽固醇無路可走」,膽固醇就只好跟著食物殘渣排出體外。 所有植物性食物中都含有植物固醇,但含量較高的是植物油類、豆類、堅果類等。 建議大家多吃水果和蔬菜,并適當用豆制品代替一部分肉類,這樣既滿足了優(yōu)質(zhì)蛋白的攝入,植物固醇含量也不少。 最后,不得不叮囑大家,如果做了能做的還是沒降下來,也是完全正常的。到那時就配合醫(yī)生,按規(guī)范吃藥吧。
周飛鵬? 主任醫(yī)師? 華中科技大學醫(yī)院? 老年病科4854人已讀 - 高血壓病治療的十二個誤區(qū)
《中國高血壓患者教育指南》總結(jié)了民眾關(guān)于高血壓的12 大常見誤區(qū),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憑感覺用藥: 有的人認為,只要沒有不舒服的感覺,高血壓就不需要治療。這是錯誤的!只要血壓升高,無論有無癥狀均有危害,都需要治療。 2. 不愿意過早服藥 很多年輕患者被診斷為高血壓后,不愿意服藥,擔心要一輩子服降壓藥,過早吃藥會產(chǎn)生耐藥性。這是非常錯誤。降壓藥不會產(chǎn)生耐藥。血壓控制得越早,能越早地保護血管,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降低發(fā)病風險,其遠期后果越好。 3. 血壓正常了就停藥 有些患者服藥后血壓降至正常后就自行停藥。這是非常有害的做法。高血壓不能治愈,只能控制。停藥后,血壓會再次升高,血壓波動過大,對心腦腎靶器官的損害更嚴重。 4. 單純依靠藥物,忽視生活方式改善 部分高血壓病患者認為,得了高血壓后只要堅持長期、規(guī)律地服藥就行了。其實藥物治療必須建立在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礎(chǔ)之上,兩者缺一不可。吸煙、過量飲酒、高鹽飲食等不良習慣不加以控制,繼續(xù)損害血管,藥物再好也難有良效。 5. 只服藥、不看效果 有些人以為只要服藥就萬事大吉了,不關(guān)注自己的血壓值,不定期測量血壓,這樣不能保證血壓長期平穩(wěn)達標。接受藥物治療后仍需經(jīng)常監(jiān)測自己的血壓。 6. 自行購藥服用 有些人患高血壓后,不按醫(yī)囑服藥,而是按照病友或藥店的推薦用藥,或者偏信廣告中的“好藥”;有些人認為價格越貴的藥越是“好藥”,一味追求那些新藥、特藥;有些人看別人服用什么降壓藥有效,就自行購藥服用,這些做法都是盲目性的,也不安全。 7. 靠輸液治療高血壓 有的高血壓患者想依靠輸幾天液降壓。除了高血壓急癥如高血壓危象、高血壓腦病需要靜脈點滴降壓藥,以快速降壓外,一般的高血壓不需要輸液治療。 8. 血壓降得越快、越低越好 有些人一旦發(fā)現(xiàn)自己血壓高了,就認為降壓應該越快越好、越低越好。其實不然。除非高血壓急劇升高導致了危險,如主動脈夾層、高血壓危象等須快速降壓,一般來講,降壓治療時必須要掌握住緩慢、平穩(wěn)的原則, 用藥后4~12周達到目標值。血壓下降過快、過低,易發(fā)生腦中風等缺血性事件,尤其是老年人。 9. 有些人認為自己在家中測量的血壓不準確 這種認識是片面的。在醫(yī)院診室測量的血壓只能表示一個偶測的血壓值,難以全面地反映血壓的狀況。自己在家中測量狀態(tài)放松,不受由醫(yī)務(wù)人員引起的緊張心理的影響,能反映平常狀態(tài)的血壓值,在不同的時間和狀態(tài)下多次測量自己的血壓,能夠更全面地了解到自己的血壓。 10. 有“靈丹妙藥”可根治高血壓 不少廣告宣稱,某種藥物、高科技產(chǎn)品、保健食品或保健儀器能根治高血壓,不必再吃降壓藥,這些都是偽科學宣傳。高血壓病一經(jīng)確診,絕大多數(shù)患者需要長期、終生堅持非藥物和藥物治療。 11. 迷信保健品、保健儀器的降壓作用 某些人利用患者害怕西藥副作用的心理,通過各種渠道,宣傳鼓吹某些保健品、保健器具的“降壓療效”,可以擺脫西藥副作用的困擾。實際上,保健食品、飲品及降壓器具如降壓枕頭、降壓手表、降壓項鏈、降壓帽、鞋墊等等,大多不具備明確的降壓作用,即使有,降壓作用也很輕微,不能達到治療目標。 12. 過分信任“純天然藥”降壓 部分人認為西藥副作用大,純天然藥副作用少。某些人就利用患者的心理,鼓吹某些天然藥品的療效,宣傳高血壓患者通過服用某些天然藥降壓,可擺脫西藥副作用的困擾。其實,大多數(shù)純天然藥降壓效果尚未肯定,患者不要盲目使用。
周飛鵬? 主任醫(yī)師? 華中科技大學醫(yī)院? 老年病科1193人已讀 - 高血壓病治療的幾個誤區(qū)
《中國高血壓患者教育指南》總結(jié)了民眾關(guān)于高血壓的12大常見誤區(qū),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憑感覺用藥:有的人認為,只要沒有不舒服的感覺,高血壓就不需要治療。這是錯誤的!只要血壓升高,無論有無癥狀均有危害,都需要治療。 2.不愿意過早服藥很多年輕患者被診斷為高血壓后,不愿意服藥,擔心要一輩子服降壓藥,過早吃藥會產(chǎn)生耐藥性。這是非常錯誤。降壓藥不會產(chǎn)生耐藥。 3.血壓正常了就停藥 有些患者服藥后血壓降至正常后就自行停藥。這是非常有害的做法。高血壓不能治愈,只能控制。停藥后,血壓會再次升高,血壓波動過大,對心腦腎靶器官的損害更嚴重。 4.單純依靠藥物,忽視生活方式改善 部分高血壓病患者認為,得了高血壓后只要堅持長期、規(guī)律地服藥就行了。其實藥物治療必須建立在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礎(chǔ)之上,兩者缺一不可。吸煙、過量飲酒、高鹽飲食等不良習慣不加以控制,繼續(xù)損害血管,藥物再好也難有良效。 5.只服藥、不看效果 有些人以為只要服藥就萬事大吉了,不關(guān)注自己的血壓值,不定期測量血壓,這樣不能保證血壓長期平穩(wěn)達標。接受藥物治療后仍需經(jīng)常監(jiān)測自己的血壓。 6.自行購藥服用 有些人患高血壓后,不按醫(yī)囑服藥,而是按照病友或藥店的推薦用藥,或者偏信廣告中的“好藥”;有些人認為價格越貴的藥越是“好藥”,一味追求那些新藥、特藥;有些人看別人服用什么降壓藥有效,就自行購藥服用,這些做法都是盲目性的,也不安全。 7.靠輸液治療高血壓 有的高血壓患者想依靠輸幾天液降壓。除了高血壓急癥如高血壓危象、高血壓腦病需要靜脈點滴降壓藥,以快速降壓外,一般的高血壓不需要輸液治療。 8.血壓降得越快、越低越好 有些人一旦發(fā)現(xiàn)自己血壓高了,就認為降壓應該越快越好、越低越好。其實不然。除非高血壓急劇升高導致了危險,如主動脈夾層、高血壓危象等須快速降壓,一般來講,降壓治療時必須要掌握住緩慢、平穩(wěn)的原則,用藥后4~12周達到目標值。血壓下降過快、過低,易發(fā)生腦中風等缺血性事件,尤其是老年人。 9.有些人認為自己在家中測量的血壓不準確 這種認識是片面的。在醫(yī)院診室測量的血壓只能表示一個偶測的血壓值,難以全面地反映血壓的狀況。自己在家中測量狀態(tài)放松,不受由醫(yī)務(wù)人員引起的緊張心理的影響,能反映平常狀態(tài)的血壓值,在不同的時間和狀態(tài)下多次測量自己的血壓,能夠更全面地了解到自己的血壓。 10.有“靈丹妙藥”可根治高血壓 不少廣告宣稱,某種藥物、高科技產(chǎn)品、保健食品或保健儀器能根治高血壓,不必再吃降壓藥,這些都是偽科學宣傳。高血壓病一經(jīng)確診,絕大多數(shù)患者需要長期、終生堅持非藥物和藥物治療。 11.迷信保健品、保健儀器的降壓作用 某些人利用患者害怕西藥副作用的心理,通過各種渠道,宣傳鼓吹某些保健品、保健器具的“降壓療效”,可以擺脫西藥副作用的困擾。實際上,保健食品、飲品及降壓器具如降壓枕頭、降壓手表、降壓項鏈、降壓帽、鞋墊等等,大多不具備明確的降壓作用,即使有,降壓作用也很輕微,不能達到治療目標。 12.過分信任“純天然藥”降壓 部分人認為西藥副作用大,純天然藥副作用少。某些人就利用患者的心理,鼓吹某些天然藥品的療效,宣傳高血壓患者通過服用某些天然藥降壓,可擺脫西藥副作用的困擾。其實,大多數(shù)純天然藥降壓效果尚未肯定,患者不要盲目使用。
周飛鵬? 主任醫(yī)師? 華中科技大學醫(yī)院? 老年病科847人已讀
問診記錄 查看全部
關(guān)注度 湖北省 第179名
總訪問量 144,900次
在線服務(wù)患者 129位
科普文章 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