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經及卵巢早衰的癥狀及治療
一、卵巢早衰的臨床表現(一)月經失調與晚期自然絕經一樣,卵巢早衰患者僅10%~20%在月經正常來潮間突然出現閉經,大多數患者表現為月經稀發(fā)、經期縮短、經量減少而逐漸閉經。約20%左右的患者可表現為月經周期縮短,少數患者月經周期及經期完全紊亂。月經紊亂是發(fā)現卵巢早衰的第一線索。(二)不孕或不育部分患者可因不孕或不育就診而發(fā)現卵巢早衰。若卵巢早衰發(fā)生在有性生活之前或計劃生育前,可表現為原發(fā)性不孕,卵巢早衰發(fā)病較晚者,可表現為繼發(fā)性不孕,患者可因卵泡或黃體發(fā)育不良而出現反復自然流產,少數患者在一次或數次人工流產后閉經就診而發(fā)現卵巢早衰。(三)圍絕經期癥候群在絕經前后,患者可出現潮熱、自汗、失眠、抑郁、緊張、心悸、頭痛、乏力、液體潴留、背痛、易激動、注意力不集中、發(fā)作性頭暈、皮膚感覺異常等,Kupperman評分有助于判斷圍絕經期癥候群癥狀的輕重。(四)絕經后表現若絕經時間較長,患者將出現性欲降低,性交困難或性交痛,尿急、尿頻、排尿困難、夜尿或壓力性尿失禁等萎縮性陰道炎和萎縮性尿道炎癥狀。婦科檢查見外陰萎縮,陰道萎縮、粘膜蒼白、變薄、點狀充血出血等老年萎縮性陰道炎改變。(五)伴發(f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現常見的有橋本甲狀腺炎、Addison病、Crohn病、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慢性活動性肝炎、腎小球腎炎、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疾病的表現。(六)激素水平變化 F'SH和LH持續(xù)在40IU/L以上,E2常低于100pmol~/L,P低于2nmol/L,Elias等測定首次就診的卵巢早衰患者的血雄激素水平后發(fā)現,POF’患者的血睪丸酮和硫酸脫氫表雄酮水平與同年齡婦女近似,雄烯二酮水平低于正常同齡婦女。若伴有甲狀腺或腎上腺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引起其功能低下,則皮質醇、T3、FT3、T4、FT4水平低下,ACTlH及TSH水平升高。(七) B超檢查經陰道或直腸B超檢查可發(fā)現子宮縮小,內膜變薄,卵巢測定值縮小,約.40%的患者卵巢內可有卵泡存在,但直徑在lOmm以下。子宮和卵巢大小與絕經后的年限有關。林守清等測定絕經后子宮萎縮和卵巢縮小的變化后發(fā)現,絕經后即出現卵巢體積縮小,絕經后1年的右卵巢體積僅絕經前的62%,絕經后2年為絕經前的46%,絕經后5年為絕經前的48%,10年后僅為絕經前的38%。子宮體積縮小相對較慢,絕經后2年僅縮小7%,5年縮小28%,10年縮小33%,絕經后的子宮內膜逐漸變薄,很少超過5mm。(八)腹腔鏡檢查卵巢體積縮小,很難見到發(fā)育中卵泡和排卵孔,無黃體形成,子宮體積縮小。梁占光對300余例月經紊亂婦女進行腹腔鏡檢查后發(fā)現,卵巢體積小于2cm×1.5cm×1cm時或少見發(fā)育卵泡者,血FSH已經開始升高,卵巢功能將在2年內衰竭。二、卵巢早衰對健康的長期影響(一)骨質疏松雌激素和孕激素均可抑制骨吸收,防止骨丟失,預防骨質疏松。卵巢功能衰退后,血雌、孕激素水平降低,骨丟失加快,患者易發(fā)生骨質疏松甚至骨折。臨床上出現骨質疏松表現與骨峰值密切相關,過去的橫斷面研究顯示,婦女的骨峰值年齡在30歲左右,近年來的縱向研究發(fā)現,婦女骨峰值年齡約20歲左右,通過軀體大小的校正后,骨峰值無性別差異,20歲以后,兩性大多數部位骨的年丟失率為O.5%一l%,絕經前后的5~10年,骨丟失加快,每年約1.8%~3.5%,絕經10年后骨丟失速度有所下降。無論任何年齡,絕經后的骨丟失率都基本相似,卵巢早衰患者由于絕經年齡早,絕經時的骨峰值較高,出現骨質疏松癥狀與絕經年齡的間隔時間相對較長,但過早絕經,骨丟失的提前加速,使卵巢早衰婦女的各部位骨密度較同齡婦女低,各年齡段的骨質疏松癥和骨折發(fā)生率較同齡婦女高。姚吉龍等發(fā)現卵巢早衰患者的空腹尿鈣與肌酐比值、尿羥脯氨酸與肌酐比值和血清堿性磷酸酶的水平均高于正常對照的同齡婦女,說明卵巢早衰患者的骨吸收增強,Anasti等通過測定卵巢早衰婦女股骨頸的骨密度后發(fā)現,2/3的患者股骨頸的骨密度較同齡婦女低于 1個標準差,病程超過半年的患者,近半數股骨頸骨密度低于同齡婦女1個標準差。(二)心血管疾病研究表明,自血管形成之日起,血管的粥樣硬化性變化就已經開始,不良的生活習慣、不良的遺傳背景、不良的生活經歷等均影響著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近60年的研究已經發(fā)現,血清雌激素水平的差異是引起絕經前婦女的心血管疾病發(fā)生率低于同齡男性的主要因素,補充雌激素可降低絕經后婦女各年齡段的心血管疾病發(fā)生率。進一步的研究發(fā)現,雌激素可改善血脂、血脂蛋白和載脂蛋白組成,抗氧化作用以保護血管內皮細胞,促進NO和PGl的生成,抑制內皮素、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及血栓素等的產生,改善胰島素抵抗狀況等,其綜合效應是對心血管系統起保護作用。韓字研等發(fā)現卵巢早衰患者血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極低密度脂蛋白和載脂蛋白B100等高于同齡婦女,高密度脂蛋白和載脂蛋白AI水平低于同齡婦女,補充雌、孕激素后,除甘油三酯繼續(xù)升高外,前述變化均發(fā)生逆向改變。因此,卵巢早衰患者若不補充雌激素,其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率高于同齡婦女。(三)近年來的研究提示雌激素可能具有延緩Alzheimer-病發(fā)生,改善皮膚彈性及關節(jié)功能等作用,因此卵巢早衰患者可能會較早出現.Alzhei-mer病。目前對于卵巢早衰是否會直接導致短壽目前上還處于一個辨證的階段。但是一旦是確診為卵巢早衰要積極治療。三、處理:1. HRT:患POF者除閉經外,只有少數人出現類似更年期癥狀,故常不被重視,也不接受治療,但長期處于低雌激素狀態(tài)下,年輕婦女會發(fā)生子宮萎縮,陰道分泌物減少,性交痛,甚至長期缺鈣以致骨質疏松。所以應及時補充雌激素。對于有可能恢復卵巢功能且期望生育者也可加用促排卵藥物。2. 免疫治療查獲明有抗體因素存在者可行免疫治療。注射免疫疫苗已經成為一種較可靠的治療手段。3. 手術治療:對于因卵巢血管因素導致卵巢營養(yǎng)缺失而發(fā)生的POF者應早診斷,早治療,在卵巢功能喪失怠盡前盡早行血管搭橋手術,如將卵巢動脈與腸系膜下動脈或腎動脈等吻合,恢復卵巢血管供應,使卵巢再現生機。對于已處于POF晚期或由于各種原因導致卵巢缺如者,目前卵巢移植已成為很成功的一種治療手段,借助她人的一小部分卵巢即可來完成女性生理功能。
盧榮斌 武清區(qū)中醫(yī)醫(yī)院 中西醫(yī)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