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育忠
主任醫(yī)師 教授
科主任
中醫(yī)外科謝曉華
主任醫(yī)師 教授
3.6
中醫(yī)外科程宇星
主任醫(yī)師 教授
3.5
中醫(yī)外科鄭澤棠
主任醫(yī)師 教授
3.4
中醫(yī)外科王偉
主任醫(yī)師
3.4
中醫(yī)外科賴振添
主任醫(yī)師 教授
3.3
中醫(yī)外科池建安
主任醫(yī)師 教授
3.3
中醫(yī)外科許志恒
主治醫(yī)師
3.3
中醫(yī)外科周文高
副主任醫(yī)師 副教授
3.2
中醫(yī)外科羅立杰
主治醫(yī)師 助教
3.2
黃誼
副主任醫(yī)師 副教授
3.1
胃腸外科熊文俊
醫(yī)師
2.9
胃腸外科于洋
主治醫(yī)師
2.9
中醫(yī)外科張子敬
主治醫(yī)師 助教
3.1
中醫(yī)外科吳健瑜
主治醫(yī)師
3.1
中醫(yī)外科張超良
教授
3.1
中醫(yī)外科潘遠元
醫(yī)師 助教
3.1
中醫(yī)外科黃展明
醫(yī)師
3.1
神經纖維瘤病是顯性遺傳引起的一種神經外胚葉異常。軟纖維瘤兒童發(fā)病,軀干及四肢近端為主多發(fā)性數毫米至數厘米的半球狀或帶蒂的腫瘤,柔軟,皮色、粉紅色或褐色,隨年齡增多增大,成年發(fā)展較慢。象皮病樣多發(fā)性神經纖維瘤的皮損常沿神經干分布,多發(fā),為皮內及皮下軟性結節(jié)、斑塊。約10%患者產生惡變,特別是生長快、較大的損害,損害發(fā)展成神經纖維肉瘤。咖啡斑,常見于軀干,特別在腰背部,數公分大小的褐色斑片,卵園形,境界清楚。少數患者口腔出現乳頭狀瘤,巨舌。近半數者智力發(fā)育不良,顱內腫瘤及癲癇發(fā)作。成年病情發(fā)展較快及皮損較大者因惡性變預后不良。 神經鞘瘤又稱雪旺氏瘤,來源于神經鞘,腫瘤為散在柔軟腫塊,通常無自覺癥狀,但有時伴有疼痛及壓痛。如腫瘤累及神經組織時,則可發(fā)生感覺障礙,特別是在相應的部位發(fā)生疼痛與麻木。運動障礙很少見到,最多在受累部位表現力量微弱。 此腫瘤生長緩慢,屬良性病變,外科切除后很少再發(fā)。
以會陰、睪丸、腹股溝和腰骶部脹墜疼痛或隱痛不適為特點的前列腺疼痛是慢性前列腺炎的主要常見臨床表現之一。近年來我們應用中醫(yī)祛瘀通絡法治療前列腺疼痛患者,取得滿意療效,現報告如下.一、臨床資料觀察117例均為我院外科門診病人,年齡 19~53歲,平均32.7歲。已婚74例,未婚 43例。病程1個月~6年。所選擇病例包括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19例、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75例、非淋菌性前列腺炎14例、前列腺痛9例。 患者以會陰、睪丸、腹股溝、腰骶部脹痛或隱痛不適為主要臨床癥狀。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經前列腺液培養(yǎng)找到致病菌,前列腺液常規(guī)白細胞增加,卵磷脂小體減少;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細菌培養(yǎng)陰性,前列腺液常規(guī)白細胞增加,卵磷脂小體減少;前列腺痛患者前列腺液培養(yǎng)和常規(guī)檢查均正常。 二、治療方法主要用藥:穿山甲(炮)12g(先煎)、三菱10g、莪術10g。隨癥加味:兼有小便頻急,或有排尿不盡感,口苦尿黃,加黃柏12g、蒲公英30g、甘草梢15g、燈芯草3~5扎、敗醬草30g、木通10g;尿道有白色分泌物溢出,再加川萆薢15g、石菖蒲10 g、烏藥9g ;腰骶部疼痛明顯,或腰膝痠軟者,加川續(xù)斷15g、懷牛膝15g、千斤拔30g、五爪龍30g;單純表現為會陰、睪丸、腹股溝、腰骶部脹痛或隱痛不適者加荔枝核30g、川楝子12g、絲瓜絡30g、浙貝母12g、玄胡索10g、木通10g。水煎服,每日 1劑。并囑忌食醇酒、燒臘、辛辣刺激之品,避免坐騎過久。三、治療結果 療效標準: 疼痛消失:服藥治療2周內,疼痛癥狀消失,停藥1個月后隨訪不再出現前列腺疼痛癥狀。疼痛緩解:服藥治療2周內,疼痛癥狀消失或減輕,停藥1個月后隨訪再出現前列腺疼痛癥狀。無效:服藥2周原有前列腺疼痛無改善。結果:病人經治療后大多在服藥第1劑后即出現疼痛緩解,第1周逐漸疼痛消失,經2周治療及停藥1個月后的隨訪,計前列腺疼痛消失63例,疼痛緩解39例,無效15例,總有效率87.2%。四、典型病例 譚xx,23歲,外來工。 2000年5月8日初診。患者近2年來常覺雙側睪丸墜脹隱痛,有時牽及兩側少腹部引痛不適。伴有陰囊皮膚潮濕粘膩,小便黃。舌偏紅,苔薄黃,脈弦澀。體檢見外陰及睪丸發(fā)育正常,尿道口無白色分泌物,肛門指檢前列腺大小及中央溝正常,質柔韌,無明顯壓痛。前列腺液常規(guī):白細胞 +++,卵磷脂小體 ++。中醫(yī)辨證為下焦瘀滯,兼有濕熱,治以祛瘀通絡,清熱利濕。處方:穿山甲15g、三棱10g、莪術10g、黃柏12g、蒲公英30g、敗醬草30g、木通10g、甘草梢 15g、絲瓜絡30g。7劑,水煎服,每日1劑?;颊叻?7劑后未再來診。直至10月12日第二次來診訴:上次來診后,服藥 1劑即痛稍減,3劑而疼痛消失。繼將后4劑中藥服完,一直無睪丸少腹疼痛感覺,故未復診。直至3天前因經不起朋友相邀,飲高濃度白酒后,致前天開始又時覺睪丸墜脹隱痛。查癥狀舌脈如前,按前方再進3劑,諸癥悉除,繼續(xù)服藥至2周,查前列腺常規(guī):白細胞+,卵磷脂小體++++ 。五、討論會陰、睪丸、腹股溝、腰骶部脹墜疼痛或隱痛不適是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常見的臨床癥狀之一。由于患者對這一癥狀能經常感覺得到,甚至特別敏感,給病人帶來沉重的精神負擔。對上述前列腺疼痛諸癥的治療方面,用西醫(yī)抗菌消炎、鎮(zhèn)靜止痛,中醫(yī)清熱利濕、行氣止痛的方法一般難以奏效。來診患者多有經中、西醫(yī)多方治療而不能緩解者。中醫(yī)認為,脹責之于氣,痛責之于血。前列腺位于下焦,腰骶、胯腹部及睪丸同屬下焦范圍。此處以脹墜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者,病機當屬瘀血郁積下焦,局部經絡阻隔、氣血瘀滯,治宜祛瘀通絡以止痛為主。主要用藥穿山甲功專行血散結,善透郁滯經絡;三棱、莪術同可祛瘀行氣、消積散結,但三棱破血之力較強,莪術破氣之力較大,二藥同用,療效增強。局部經絡疏通,氣血流暢,墜脹疼痛自止。其中穿山甲的透絡功能對典型的前列腺疼痛的止痛作用尤為重要。若腰骶部疼痛明顯者,是兼有腎氣虧虛,可在祛瘀通絡基礎上酌加補腎強腰之川續(xù)斷、懷牛膝、千斤拔、五爪龍等,多有奏效。此外,前列腺疼痛患者的飲食宜忌非常重要,食醇酒、燒臘、辛辣刺激之品,常使疼痛癥狀復發(fā)或加重,應囑患者切記。
前年6月,中央電視臺著名播音主持人羅京因患“淋巴癌”而英年早逝,年僅48歲。消息傳出,國人無不為之惋惜。與此同時,全國各大醫(yī)院門診部接診的淋巴結腫大病人驟然增多,無論男女老少,無不談“淋巴”色變。其實,并非淋巴結腫大就一定是“淋巴癌”。引起淋巴結腫大的原因非常多,淋巴癌只是眾多原因中的一種,而且僅占門診病人的極少部分。因此,大可不必談“淋巴”色變。淋巴結是人體重要的免疫器官,正常人約有500-600個淋巴結,包括淺表淋巴結和深部淋巴結。淺表淋巴結腫大往往是病人來診的主要原因。淺表淋巴結腫大最常發(fā)生的部位是頜下及頸部兩側,其次是腹股溝和腋窩。常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種: 一是淋巴結炎。淋巴結炎是淋巴結腫大最常見的原因,往往與附近的組織和器官發(fā)生感染有關,例如咽喉炎、牙周炎、鼻炎、中耳炎等可引起頜下或頸部淋巴結腫大,下肢的感染可導致腹股溝淋巴結腫大,上肢的感染可導致腋窩淋巴結腫大。淋巴結炎除有淋巴結腫大外,常伴有明顯的疼痛,一般經消炎治療一周左右可以很快痊愈,但部分病人痊愈后淋巴結仍可捫及,對身體無任何影響。二是淋巴結核。淋巴結核是一種特殊的慢性感染,往往進展緩慢,時間長了會出現多個淋巴結成串珠狀排列,少數病人會出現化膿,潰破后傷口很難愈合。對淋巴結核的治療與肺結核相同,只要堅持抗結核治療,一般半年到一年可以治愈。三是淋巴癌。包括原發(fā)于淋巴結的惡性腫瘤如淋巴瘤、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和惡性組織細胞病等及其他惡性腫瘤的淋巴結轉移如肺癌、胃癌和乳腺癌等。臨床呈惡性經過,淋巴結持續(xù)性進行性腫大,若不積極治療,常會進行性惡化死亡。 因此,出現淋巴結腫大時,既不要談“淋巴”色變,也不要不理不睬,關鍵是確定其原因和性質,局部腫大伴明顯疼痛者常提示感染;進行性無痛性腫大者常提示惡性腫瘤性疾病。必要時可行淋巴結活檢以幫助確診。要想預防淋巴結腫大,必須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穩(wěn)定的情緒;擁有健康的飲食習慣,平時多吃水果、蔬菜等提高自我免疫力;必須在重油煙處工作的人應盡量保護好自己,比如戴上口罩、定時出去呼吸一些新鮮空氣,每年起碼做一次檢查等;遠離煙霧、酒精、藥物、輻射、農藥、噪音、揮發(fā)性有害氣體、有毒有害重金屬等。
總訪問量 2,130,249次
在線服務患者 4,413位
科普文章 32篇
領導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