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婦女兒童醫(yī)院

公立三甲婦產(chǎn)醫(yī)院

推薦專家

苯丙酮尿癥科普知識 查看全部

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攜帶者:他們真的“未受影響”嗎?根據(jù)孟德爾的顯性遺傳法則,那些繼承了常染色體隱性疾病的雜合子(Aa)或純合型顯性基因型(AA)的人,由于顯性等位基因的存在,他們將展現(xiàn)出正常的生理特征。當前,人們普遍接受的觀點是,只要有一個正常功能的顯性等位基因的攜帶者(也就是雜合子),他們就能保持正常的生物學狀態(tài)。這是因為顯性等位基因能抑制隱性等位基因的效果,這樣就不會顯現(xiàn)出他們攜帶的隱性疾病的任何癥狀(如圖1A所示)。圖1雖然我們通常認為攜帶隱性疾病基因的人不會受到影響,但最新的研究結(jié)果對這一看法提出了質(zhì)疑。研究發(fā)現(xiàn),某些攜帶隱性疾病基因的人實際上會有中度的疾病癥狀。例如,經(jīng)典型高半胱氨酸尿癥(CHCU)是一種由半胱氨酸硫酸激酶(CBS)基因突變引起的疾病,這種突變會影響人體對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謝。在CHCU的基因攜帶者中,他們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增加,這些都是CHCU病人也會經(jīng)歷的風險。另一種疾病,苯丙酮尿癥(PKU),是由于苯丙氨酸羥化酶(PAH)基因突變,導致人體將氨基酸L-苯丙氨酸(Phe)轉(zhuǎn)化為L-酪氨酸(Tyr)的能力降低。盡管PKU的基因攜帶者一直被認為是“不受影響的”,但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他們的PAH酶的活性僅為正常人的7.3%-10%。這表明,在代謝水平上,基因攜帶者可能實際上會有中度的疾病癥狀,而不是完全不受影響。這篇研究從生物學的角度提出了等位基因劑量反應的概念,這是合理的。該概念揭示了同源體(純合子)和異源體(雜合子)在基因型和表現(xiàn)型差異方面的關系。具體來說,同源體(如AA基因型)通常比異源體(如AT基因型)更容易出現(xiàn)疾病、風險更高或?qū)χ委煼磻鼜娏遥笳叩谋憩F(xiàn)型與TT基因型相比則居于中間狀態(tài)。在多基因疾病的情況下,遺傳的風險等位基因的累計效應會影響他們的風險程度或?qū)χ委煹姆磻?。表現(xiàn)型的表達變得更加復雜,需要考慮到協(xié)同雜合子性,即多個雜合子基因突變可能導致單一基因疾病的出現(xiàn)。因此,在確定疾病嚴重程度時,需要整體考慮基因組的變化。雖然遺傳疾病的攜帶者通常被認為是“不受影響的”,但根據(jù)等位基因劑量反應的概念,他們實際上可能呈現(xiàn)出中間的表現(xiàn)型,或者說是“中度受影響”。這在臨床上很重要,因為攜帶者可能會出現(xiàn)被忽略的輕微特征或癥狀。我們假設某些疾病可能存在中度表現(xiàn)型,如圖1B所示。這篇文章的主要目標是搜集和總結(jié)有關健康和代謝影響的研究,特別是那些針對PKU(苯丙酮尿癥)、CHCU(慢性肝病)、半乳糖血癥和Usher綜合癥(一種導致聽力和視力損失的疾?。┑臄y帶者的研究。此外,這篇文章也希望提出一些未來可能進行的研究,以便更深入地探索那些攜帶有常染色體隱性疾病的人是否會有“較輕的影響”,而不是完全“無影響”。經(jīng)典型高半胱氨酸尿癥同型半胱氨酸尿癥(HCU)是一種由多種基因突變所致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包括CBS、MTHFR、MTR、MTRR和MMADHC等。CBS基因突變導致的CHCU是其中最常見的類型。CBS基因負責編碼CBS酶,它在轉(zhuǎn)硫途徑中將同型半胱氨酸轉(zhuǎn)變?yōu)榘腚赘拾彼帷.斶@個過程被打亂,同型半胱氨酸和蛋氨酸的血漿水平會升高,因為它們的轉(zhuǎn)化依賴于CBS酶。CHCU(慢性肝病)的主要癥狀在兒童時期出現(xiàn),包括動脈硬化、血栓形成和眼球晶狀體脫位等,孕婦可能會出現(xiàn)胎兒發(fā)育缺陷。此外,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被認為是心血管疾病的獨立風險因素。全球約有30萬人受CHCU影響,但由于其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攜帶者的比例更高,估計每300人中就有一個攜帶CBS基因突變。了解CHCU(慢性肝?。┰跀y帶者中的表現(xiàn)形式尤為重要,這不僅是由于CHCU(慢性肝?。┑膰乐夭l(fā)癥,也涉及到等位基因劑量反應的概念。研究者認為,CHCU(慢性肝?。y帶者的空腹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能比非攜帶者高,但這在文獻中有爭議,部分研究發(fā)現(xiàn)攜帶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與非攜帶者相當。飲食攝入可能是這些不一致結(jié)果的原因。一項早期的臨床試驗給CHCU(慢性肝病)攜帶者和對照組提供了大劑量的蛋氨酸(100mg/kg),結(jié)果顯示,由于蛋氨酸向同型半胱氨酸的轉(zhuǎn)化依賴于CBS酶,CHCU(慢性肝?。y帶者的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顯著升高。然而,這個劑量遠超過了西方飲食中的常規(guī)攝入量,因此,我們還不清楚日常蛋氨酸攝入量是否會影響CHCU(慢性肝?。y帶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紤]到CHCU(慢性肝病)對代謝的影響,有研究者提出CHCU(慢性肝病)攜帶者可能更容易受到葉酸和維生素B12缺乏的影響,這可能會進一步導致他們血漿中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上升。這是因為同型半胱氨酸向蛋氨酸的轉(zhuǎn)化依賴于葉酸和維生素B12,因此,缺乏這些維生素可能會導致同型半胱氨酸的進一步積聚。實際上,有研究發(fā)現(xiàn),補充葉酸可以消除CHCU(慢性肝?。y帶者與非攜帶者之間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異。盡管理解CHCU(慢性肝?。y帶者可能存在的代謝紊亂對我們有一定的意義,但更重要的是要明確這些代謝變化是否會導致疾病風險的增加。一些初步的研究結(jié)果表明,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被認為是冠狀動脈疾?。–AD)的一個獨立危險因素。同時,有研究發(fā)現(xiàn),39%的早期冠狀動脈疾?。–AD)患者存在空腹同型氨酸水平升高或蛋氨酸負荷引起的高同型氨酸血癥。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早發(fā)冠狀動脈疾?。–AD)患者中有1%是CHCU(慢性肝?。y帶者,這一比例顯著高于總?cè)丝谥蠧HCU(慢性肝?。y帶者的比例(0.33%),這似乎暗示了CHCU(慢性肝?。┗驍y帶狀態(tài)與冠狀動脈疾?。–AD)風險之間存在關聯(lián)。然而,這個領域的研究結(jié)果并非一直一致。例如,一項基于調(diào)查的研究中,與CHCU(慢性肝?。﹥和母改负妥娓改赶啾?,對照組的心臟病發(fā)作和中風頻率并無顯著差異。然而,這項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為它并未進行基因檢測以確認CHCU(慢性肝?。┑臄y帶狀態(tài)??偟膩碚f,初步研究顯示,CHCU(慢性肝?。y帶者可能會呈現(xiàn)一種同型染色體代謝受損的中間表型,這可能會增加他們患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然而,對于攜帶該突變的影響,我們?nèi)孕韪嗟难芯?。未來的研究應評估葉酸和維生素B12缺乏對CHCU(慢性肝?。y帶者心血管疾病風險及其他相關結(jié)果的影響,以及單獨補充這些維生素是否能夠有效降低這些風險。此外,我們還應使用反映日常飲食蛋氨酸攝入量的劑量,以確定CHCU(慢性肝?。y帶者是否存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的風險。苯丙酮尿癥研究表明,苯丙酮尿癥(PKU)攜帶者可能有更高的惡性黑色素瘤風險。這是因為苯丙氨酸羥化酶(PAH)途徑是黑色素生成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而酪氨酸是黑色素的主要前體。此外,高濃度的苯丙酮酸可以抑制黑色素生成并增加細胞分裂活化蛋白激酶途徑的活性,這在惡性黑色素瘤的發(fā)展中起關鍵作用。因此,從生物學角度來看,苯丙酮尿癥(PKU)攜帶者狀態(tài)可能與惡性黑色素瘤風險有關。然而,還需要考慮苯丙氨酸羥化酶(PAH)基因突變的影響,因為這些突變會影響苯丙酮尿癥(PKU)癥狀的嚴重程度。苯丙酮尿癥(PKU)有多種類型,嚴重程度各不相同。例如,非苯丙酮尿癥(PKU)輕度高苯丙酮血癥的特點是血漿苯丙酮酸水平在120和600?mol/L之間,但并不一定建議限制飲食中的苯丙酮酸。事實上,是否需要通過飲食和藥物治療輕度高苯丙酮血癥的問題由于癥狀表現(xiàn)的多樣性,一直飽受爭議。因此,未來研究必須全面考慮影響癥狀嚴重程度的苯丙氨酸羥化酶(PAH)基因變異??偟膩碚f,現(xiàn)有文獻表明,苯丙酮尿癥(PKU)攜帶者可能存在苯丙酮尿癥(PKU)的中間型表現(xiàn)。早期研究(主要是40-50年前的研究)發(fā)現(xiàn),苯丙酮尿癥(PKU)攜帶者的苯丙酮酸代謝和丙氨酸羥化酶(PAH)酶功能相比普通人群或非苯丙酮尿癥(PKU)攜帶者有所降低。在臨床上,攜帶者狀態(tài)與認知、心理健康以及其他健康風險之間可能存在關聯(lián),這需要進一步研究。未來針對這一群體的研究需要確定苯丙酮尿癥(PKU)攜帶者是否存在可以治療的心理癥狀或其他程度的苯丙酮尿癥(PKU)癥狀。如果有,應該探討通過降低飲食中苯丙酮酸攝入量來緩解這些風險的可能性。經(jīng)典型半乳糖血癥半乳糖血癥是一種罕見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其特征是由于半乳糖-1-磷酸尿苷轉(zhuǎn)移酶(GALT)基因的突變,使得患者無法將半乳糖轉(zhuǎn)化為葡萄糖。在全球范圍內(nèi),大約有1/60000的新生兒和1/47000的高加索人口受到這種疾病的影響。經(jīng)典型半乳糖血癥(CG)是這個疾病中最常見的類型,表現(xiàn)為患者的半乳糖-1-磷酸尿苷轉(zhuǎn)移酶(GALT)酶活性極低或全無,因此無法有效地代謝半乳糖和乳糖,可能導致嚴重的器官損傷。雖然經(jīng)典型半乳糖血癥(CG)的攜帶者通常無癥狀,但他們的半乳糖-1-磷酸尿苷轉(zhuǎn)移酶(GALT)活性仍然低于正常人,可能會導致他們的半乳糖耐受性降低和半乳糖-1-磷酸的短暫積累,進而可能增加他們患上老年性白內(nèi)障的風險。盡管過去的幾十年里對經(jīng)典型半乳糖血癥(CG)攜帶者的研究較為有限,但現(xiàn)在我們需要利用新的科技手段,進行更多的研究來深入理解經(jīng)典型半乳糖血癥(CG)攜帶者的病理機制,確認他們是否存在更高的疾病風險,以及飲食攝入是否可能與他們的遺傳風險互動,從而影響他們的健康狀況。Usher綜合征Usher綜合征是一種罕見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約占所有遺傳性聾盲病例的50%,主要通過視網(wǎng)膜色素變性發(fā)展。盡管這種綜合征本身罕見,但攜帶者的人口比例可能高達1/70。Usher綜合征有三種類型,分別是USH1、USH2和USH3,根據(jù)發(fā)病時間和癥狀嚴重程度進行分類。目前已知與Usher綜合征發(fā)展有關的基因有8種,這些基因會產(chǎn)生在視網(wǎng)膜感光細胞和內(nèi)耳毛細胞中的蛋白質(zhì)復合物。對于Usher綜合征攜帶者的研究非常有限。一些研究表明,攜帶者可能會出現(xiàn)中等程度的耳科和視力表型。耳科檢查研究發(fā)現(xiàn),一些攜帶者有明顯的感音神經(jīng)性聽力損失,尤其在高頻聲音下更為明顯。眼科檢查結(jié)果顯示,攜帶者的眼電圖值明顯低于對照組,表明存在視力障礙。其他研究還發(fā)現(xiàn),老年攜帶者的聽力損失往往比一般人群更嚴重。此外,還有研究發(fā)現(xiàn),攜帶者可能有黑暗適應障礙、近視和眼電圖異常。Usher綜合征的基因突變和亞型多樣性可能會影響攜帶者的病情表現(xiàn)。USH1攜帶者可能表現(xiàn)出更嚴重的臨床癥狀,而不同的Usher綜合征亞型也可能導致不同的病情表現(xiàn)。未來的研究應該進一步探討攜帶者對噪音創(chuàng)傷或早期視力損害等臨床干擾的易感性。結(jié)論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是一種由基因突變引起的罕見遺傳疾病?;颊咄ǔ霈F(xiàn)一系列癥狀和健康問題。然而,即使一個人只是基因攜帶者,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健康風險。本文介紹了三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攜帶者可能面臨的健康風險。首先是苯丙酮尿癥(PKU)攜帶者,他們可能有更高的惡性黑色素瘤的風險。這是因為他們體內(nèi)缺乏一種重要的酶,導致黑色素的生成受到抑制。此外,他們體內(nèi)可能積累過多的苯丙酮酸,這也會增加惡性黑色素瘤的發(fā)展風險。雖然苯丙酮尿癥攜帶者的癥狀嚴重程度各不相同,但他們都可能存在一定的健康風險。因此,對于這些人來說,控制飲食中的苯丙酮酸攝入可能是降低風險的一種方法。其次是經(jīng)典型半乳糖血癥(CG)攜帶者,他們可能存在老年性白內(nèi)障的風險。半乳糖血癥是由于一種特定基因的突變,導致身體無法有效代謝半乳糖。盡管攜帶者通常沒有明顯的癥狀,但他們的半乳糖代謝能力仍然低于正常人。這可能會導致半乳糖的積累,增加白內(nèi)障的風險。因此,對于半乳糖血癥攜帶者來說,限制飲食中的半乳糖攝入可能有助于降低風險。最后是Usher綜合征的攜帶者,他們可能面臨耳科和視力表型的風險。Usher綜合征是一種導致聾盲的遺傳疾病。攜帶者可能表現(xiàn)出中等程度的聽力損失和視力障礙。這可能會對他們的生活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對于Usher綜合征攜帶者來說,定期的耳科和眼科檢查非常重要,以及避免噪音創(chuàng)傷和注意保護視力。總的來說,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的攜帶者可能面臨一定的健康風險。了解這些風險對于他們的健康管理非常重要。通過限制飲食中相關物質(zhì)的攝入,進行定期檢查和保護視力和聽力,可以降低這些風險。然而,我們?nèi)匀恍枰M一步的研究來更好地了解這些風險,并提供更有效的治療方法。小龍女基因檢測與解讀2023-11-2907:00發(fā)表于上海
苯丙酮尿癥,附組織和診療機構(gòu)苯丙酮尿癥(phenylketonuria,PKU)是由于苯丙氨酸羥化酶(phenyalaninehydroxylase,PAH)缺乏引起血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Phe)濃度增高,并引起一系列臨床癥狀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苯丙酮尿癥是高苯丙氨酸血癥(hyperphenylalaninemia,HPA)的主要類型。PAH缺乏癥臨床上根據(jù)Phe濃度分為:①輕度HPA(120~360μmol/L);②輕度PKU(360~1200μmol/L);③經(jīng)典型PKU(≥1200μmol/L)。其發(fā)病率具有種族與地區(qū)差異,愛爾蘭約為1/0.45萬,北歐、東亞約為1/1萬,日本約為1/14.3萬,我們國家平均發(fā)病率為1/1.18萬。苯丙酮尿癥的病因是?苯丙酮尿癥主要是由于PAH基因突變引起PAH活性缺乏或降低所致。Phe在PAH的作用下可生成酪氨酸(tyrosine,Tyr),PAH基因突變造成Phe無法正常轉(zhuǎn)化Tyr,Phe在血液中的含量增高,影響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育。另外,次要代謝途徑增強,生成苯丙酮酸、苯乙酸和苯乳酸,并從尿中大量排出,苯乳酸使患兒的尿液具有特殊的鼠尿臭味。PAH是一種蛋白質(zhì),是在翻譯過程中產(chǎn)生的。人體內(nèi)的PAH基因突變主要包括錯義變異、剪接變異、無義變異和缺失變異,這表明可能是發(fā)生在DNA復制時、翻譯時或mRNA剪接過程中外顯子改變時。根據(jù)研究發(fā)現(xiàn)變異主要集中在第3位、第6位、第7位以及第12位的外顯子區(qū)域。苯丙酮尿癥有哪些癥狀?01苯丙酮尿癥患兒出生時表現(xiàn)大多正常,沒有明顯特殊臨床癥狀,一些非特異性表現(xiàn)包括喂養(yǎng)困難、嘔吐、易激惹等。02在出生3~4個月后,未進行治療的情況下,可出現(xiàn)逐漸表現(xiàn)出運動與智力發(fā)育落后、皮膚白、頭發(fā)由黑變黃、全身和尿液有特殊鼠尿臭味,以及常出現(xiàn)濕疹。03約1/4的患兒常在18個月之前癲癇發(fā)作,表現(xiàn)為嬰兒痙攣性發(fā)作,點頭樣發(fā)作或其他形式,約80%的患兒腦電圖異常,表現(xiàn)為癲癇樣放電為主,經(jīng)過治療后可明顯改善。04隨年齡增長,智力發(fā)育落后越來越明顯,約60%的年長患兒有嚴重的智能障礙,2/3的患兒有輕微的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小耳畸形等神經(jīng)系統(tǒng)體征,但嚴重者可有鬧性癱瘓。05除了智能發(fā)育受影響外,患兒還可能出現(xiàn)抑郁、自卑、多動、孤僻等或行為或性格的異常。苯丙酮尿癥相關檢查苯丙酮尿癥是少數(shù)可治性的遺傳性代謝病之一,可造成神經(jīng)系統(tǒng)不可逆的損傷,所以早期確診和治療尤其重要。但由于其早期沒有特殊癥狀,所以只能借由實驗室檢測。01產(chǎn)前診斷以及新生兒疾病篩查,我國一些城市都有展開對于新生兒的疾病篩查,以期及早發(fā)現(xiàn)。嬰幼兒苯丙酮尿癥的篩查通過患兒的足跟采血,第一滴血不用,第二滴血用專業(yè)濾紙進行滲透,通過熒光分析法對苯丙氨酸水平。02血Phe測定①熒光定量法:檢測干血濾紙片中Phe濃度,正常血Phe濃度<120μmol/L(2mg/dl),血Phe濃度>120mol/L提示高苯丙氨酸血癥。②串聯(lián)質(zhì)譜法:檢測干血濾紙片中Phe及酪氨酸(tyrosine,Tyr)濃度,并可自動計算Phe與Tyr比值(Phe/Tyr)。血Phe濃度>120mol/L及Phe/Tyr>2.0提示為HPA。03尿蝶呤譜分析是目前國內(nèi)診斷四氫生物蝶呤(BH4)缺乏癥的重要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譜分析法,測定新蝶呤(neopterin,N)、生物蝶呤(biopterin,B)濃度。04紅細胞DHPR活性測定是二氫吡啶受體(DHPR)缺乏癥的確診方法。需采用雙光束分光光度計測定干濾紙血片中紅細胞DHPR活性。05BH4負荷試驗為BH4缺乏癥的輔助診斷方法及BH4反應性PKU/HPA的判斷方法,需在留取尿蝶呤標本后進行。試驗前及試驗過程中正常飲食。06基因診斷是HPA病因的確診方法,建議常規(guī)進行PAH基因突變檢測。BH4相關基因包括PTS基因、QDPR基因、PCBD1基因、GCH1基因、SPR基因和DNAJC12基因。07頭顱MRI檢查頭顱影像學檢查有助于評價患兒腦損傷的程度。MRI對腦白質(zhì)病變程度評估優(yōu)于CT。未經(jīng)治療或療效不良的患兒可有腦萎縮及腦白質(zhì)的異常,髓鞘發(fā)育不良和(或)脫髓鞘病變,腦白質(zhì)空泡變性及血管性水腫。08腦電圖檢查未經(jīng)早期治療的患者常伴有腦電圖異常,對合并癲癇患者應進行腦電圖檢查。苯丙酮尿癥的診斷鑒別診斷與鑒別①根據(jù)臨床特殊表現(xiàn)如頭發(fā)黃,皮膚白,鼠尿味,精神運動發(fā)育落后,需要注意的是新生兒篩查診斷可無臨床表現(xiàn)。②血Phe濃度>360μmoL/L及Phe/Tyr>2.0;③尿喋呤譜正常,血DHPR活性正常;④BH4負荷試驗,多數(shù)經(jīng)典PKU患者BH4負荷試驗血Phe濃度下降不明顯,部分患者BH4負荷試驗血Phe可減低30%以上,為BH4反應型的PAH缺乏癥;⑤檢測到PAH基因變異。若PAH基因只檢測到一個,但符合上面四項可診斷。鑒別:①需要與早產(chǎn)兒因肝功能不成熟可導致暫時性HPA,以及其他暫時性導致血Phe濃度增高區(qū)分。②需要排除如酪氨酸血癥、希特林蛋白缺乏癥等,其他原因所致的繼發(fā)性血Phe增高。③所有診斷HPA患兒,需要及時進行尿蝶呤譜分析、DHPR活性測定或聯(lián)合BH4負荷試驗來進行鑒別。④基因檢測包括PAH和BH4代謝途徑中的多種合成酶的編碼基因,以便最終確診PKU或BH4缺乏癥。苯丙酮尿癥能治療嗎?苯丙酮尿癥目前無法根治,只能進行飲食治療。01飲食治療越早預后效果越好,患兒的智能發(fā)育就會越接近正常人。我國已在逐步推廣和普及新生兒篩查,篩查出的患兒能在1個月內(nèi),甚至2周內(nèi)得到確診和治療,為患兒的健康成長提供了保障。02需要減少攝取食物中含有苯丙氨酸,使其在血液中控制在一定的范圍,需要注意不要過度,避免出現(xiàn)缺乏苯丙氨酸造成嗜睡、厭食、貧血、腹瀉,嚴重甚至可致死亡等后果。03根據(jù)患兒制定個性化食譜,每個患兒個體對苯丙氨酸的耐受量不同,制定不同的食譜調(diào)整。需要注意的是“低苯丙氨酸奶方”治療需要持續(xù)到患兒12歲以上。04長期而復雜的飲食治療需要家長及醫(yī)生長期配合,控制患兒血苯丙氨酸濃度。良好的控制可以讓患兒獲得正常人的智能發(fā)育。相關藥物PKU酶替代療法Palynziq(目前可能無法買到)PKU基因療法BMN307(目前實驗中)相關診療機構(gòu)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楊艷玲教授、主任醫(yī)師、博士生導師擅長:遺傳代謝病,兒科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診療。出診科室:小兒神經(jīng)內(nèi)科出診時間:周五一天具體時間以實際掛號為準解放軍總醫(yī)院鄒麗萍主任醫(y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專長:兒童常見病和各種疑難雜癥,尤其擅長兒童神經(jīng)精神疾病、遺傳代謝性疾病如癲癇、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等的診治。出診科室:小兒內(nèi)科出診時間:周二一天具體時間以實際掛號為主患者組織北京大愛天使苯丙酮尿癥罕見病關愛中心2013年2月經(jīng)北京市民政局批準注冊成立"北京大愛天使苯丙酮尿癥罕見病關愛中心"。中心前身為民間自發(fā)互助機構(gòu)——中國PKU聯(lián)盟,成立于2008年10月,由北京趙寧女士創(chuàng)辦。機構(gòu)致力于宣傳PKU知識,推進社會對PKU的正確認知,資助貧困家庭和PKU兒童,聯(lián)系社會愛心人士推動PKU公益活動,降低PKU兒童發(fā)生智障致殘的幾率,呼吁罕見病立法,促進PKU救助政策的完善。機構(gòu)愿景:改變PKU群體飲食禁錮,創(chuàng)建有完善保障、受尊重的社會環(huán)境。日常01哺乳期嬰兒可食用低苯丙氨酸水解蛋白替代人乳或牛乳。目前國內(nèi)有數(shù)種用于治療苯丙酮尿癥患兒的特殊奶粉、蛋白粉,還有面粉、大米等多種類的食品,可供家長選購。02可食用的油脂有豬油、牛油、奶油、花生油、大豆油、菜子油、葵花子油、香油、橄欖油、椰子油、芝麻醬等。其他食品如蜂蜜、蔗糖、糖果等也可食用。03新鮮蔬菜和水果,如茄子、蔥頭、柿子、白菜、圓白菜、油菜等。04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保證機體對熱量的需要??蛇x用麥淀粉、團粉、藕粉、土豆粉、代藕粉、粉條、粉皮、涼粉、南瓜、藕、胡蘿卜、山藥等。因這類食物中苯丙氨酸含量少,碳水化合物含量多,可以充饑。-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