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會抗拒奶瓶,許多媽媽會認為多半是奶嘴惹的禍,畢竟奶嘴是奶瓶喂養(yǎng)寶寶小嘴直接接觸的地方。其實除了這點外,還有其他很多原因。 從母乳喂養(yǎng)到奶粉喂養(yǎng),每一個媽媽都會用到奶瓶。但“母乳喂養(yǎng)寶寶,很難接受奶瓶”這個難題讓大多數(shù)媽媽措手不及。那么怎樣才能讓母乳轉奶粉的寶寶喜歡上奶瓶呢? 寶寶抗拒奶瓶喂養(yǎng)的原因 1、感到奶嘴和乳頭不一樣 長期母乳喂養(yǎng)的寶寶,非常依賴媽媽,也依戀喝習慣了媽媽的乳頭。但隨著月齡增加,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健全,寶寶會敏感地注意到媽媽的乳頭與奶嘴是不一樣的,所以習慣了母乳的寶寶就會拒絕奶瓶。 2、不喜歡配方奶粉的味道 母乳與配方奶粉的味道肯定是有所差異的,味覺比較敏感的母乳寶寶可能會不習慣這種改變,從而不愿意喝奶粉,自然就對奶瓶充滿了抵抗情緒,因此就出現(xiàn)了拒吃奶瓶的現(xiàn)象。 3、奶嘴吸孔大小不合適 奶嘴的吸孔太大,使奶水大量流出,會令寶寶發(fā)生嗆奶;如果吸孔太小也會因奶水無法均勻流出,使寶寶喝不到奶水。當寶寶被嗆過,或者努力使勁也喝不到奶水,就有可能導致心理陰影,會使寶寶對奶嘴產(chǎn)生厭倦和排斥的情緒。 4、喂奶姿勢和方式不當 少數(shù)媽媽在使用奶瓶喂養(yǎng)時,會讓寶寶平躺在腿上或者90度直坐在腿上,這兩種不正確的喂奶姿勢都會讓寶寶吃奶倍感困難。奶瓶角度不當,可能會壓到寶寶的舌頭,讓寶寶喝不到奶干著急,一次兩次后就對奶瓶深惡痛絕了。 5、寶寶處于厭奶期 當然,寶寶抗拒奶瓶還有可能是到了厭奶期,壓根就不想喝奶。 6、疾病及其他原因 口腔潰瘍、皰疹、鵝口瘡等常見的口腔疾病會使寶寶因為進食時口腔疼痛而不愿進食。除此外寶寶如果有呼吸道感染、腹瀉等疾病時也會出現(xiàn)精神不佳食欲不好不愿意進食的表現(xiàn)。這一點媽媽也要注意排除。 當然了,奶瓶對寶寶來說太陌生,寶寶感覺有點恐懼;或者寶寶只是故意撤嬌,希望能繼續(xù)喝母乳等等,都會造成寶寶抗拒奶瓶 這樣幫助母乳寶寶接受奶瓶 1、斷奶3周前就穿插規(guī)律的奶瓶喂養(yǎng) 一直是母乳喂養(yǎng)的寶寶一看到奶瓶就會哭鬧,為避免這種現(xiàn)象,建議新手媽媽在寶寶斷奶三周前就開始穿插規(guī)律的奶瓶喂養(yǎng)。這種交叉哺乳不會對寶寶的生長發(fā)育造成任何干擾。 2、先熟悉其它奶具再用奶瓶 吃習慣乳頭的寶寶是不喜歡膠制奶嘴的,可以試著用小杯和小勺一點點地喂,讓寶寶知道除了媽媽的乳頭還有別的方式也是可以吃到奶水的。慢慢寶寶就會試著去接受媽媽乳頭以外的東西來吃奶水了。建議這種嘗試最好用擠出的母乳開始。 3、留出一個24小時,在這期間只給奶瓶喂養(yǎng)。 選一個有人在旁邊幫忙的日子。你可能需要擠出乳汁以免乳房飽脹和疼痛,然后你可以將乳汁用奶瓶喂給孩子。 4、感受饑餓 這一天,給奶瓶前至少兩到三個小時不給寶寶任何吃的或者喝的,直到孩子感覺饑餓并有食欲。 5、由熟悉的人來喂 先將母乳擠出保存在奶瓶里,到寶寶正常進食的時間,由寶寶熟悉的人來喂奶,以消除寶寶因為喂養(yǎng)方式的改變而帶來的恐慌,喂養(yǎng)前最好在奶嘴上涂抹一些母乳,便于寶寶接受。 6、嘗試不同的奶瓶和奶嘴 柔軟的乳頭狀的奶嘴最好。使用一個可以匹配任何型號奶嘴的普通、瘦長的奶瓶。 7、嘗試母乳裝奶瓶里喂過渡 如果媽媽還有乳汁,可以先使用擠出的乳汁裝在奶瓶里喂寶寶。因為寶寶已習慣那種味道。如果母乳缺乏,再改用配方奶。 8、奶嘴開口大小適宜 檢查奶嘴的洞,最好保證奶液流速至少和母乳一樣或者稍稍大于母乳流量,以保證寶寶能正常吸吮到奶水。 9、選擇舒服的喂養(yǎng)姿勢 喂養(yǎng)人選擇一個舒服的姿勢,讓寶寶偎依在胸前,與喂養(yǎng)人胸貼胸、腹貼腹。這種親密的身體接觸,可以給寶寶帶來安全感和舒適感。 10、轉移注意力 用周圍能發(fā)出聲響的東西或玩具轉移寶寶的注意力。在寶寶意識到奶嘴在嘴里前,他已經(jīng)在不知不覺中開始吸吮。 11、不要寶寶一哭鬧就馬上放棄嘗試 要讓吃母乳寶寶吃慣奶瓶,寶寶要付出哭鬧、挨餓的代價,媽媽也要付出忍心讓寶寶哭、讓寶寶餓的代價。千萬不要寶寶一哭鬧就馬上改用乳頭喂奶,這樣寶寶就永遠不能接受奶嘴了。要堅持...... 寶寶奶瓶喂養(yǎng)3個關鍵點 讓寶寶接受奶瓶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逐步訓練。媽媽千萬不要著急,要有足夠的耐心并且要長期堅持。三個關鍵點要掌握: 一、喂奶時機很關鍵 1、饑餓時:在孩子饑餓時用奶瓶喂奶,喂養(yǎng)前至少2—3小時不給寶寶任何吃的,直到孩子感覺饑餓并有食欲。 2、昏昏欲睡時:對于比較敏感的寶寶,奶瓶喂養(yǎng)開始可以在睡前先進行母乳喂養(yǎng),等寶寶有睡意時,改用奶瓶喂養(yǎng)。經(jīng)過多次嘗試,寶寶就會吃奶瓶了。 3、愉悅時:喂奶前抱抱、搖搖、親親寶寶,使寶寶很愉悅。千萬不要在哭鬧或生病時用奶瓶喂養(yǎng)。 4、可選擇寶寶中午時段進行嘗試,這時的寶寶較容易接受新鮮事物。 二、奶嘴很關鍵 雖然再好的奶嘴和吃媽媽奶的感覺還是不一樣,但是奶嘴的選擇和使用得當對于寶寶接受奶瓶也很關鍵。 1、太硬太難吸的奶嘴寶寶肯定更難接受,所以選擇外形及觸感比較仿真的奶嘴最好。 2、把奶嘴用溫水沖一下,使其變軟些,和媽媽乳頭的溫度相近。 3、喂養(yǎng)前最好在奶嘴上涂抹一些母乳,便于寶寶很快進入角色。
疫苗最多可以推遲多久接種?(0129更新) 原創(chuàng) 朱劍笛 現(xiàn)代育兒百科 1周前 每種疫苗不同,如下: 1. 乙肝疫苗:沒有限制。 2. 脊灰疫苗:沒有限制。 3. 白破疫苗:沒有限制。 4. 麻腮風疫苗:沒有限制。 5. 流腦疫苗:沒有限制。即使A群多糖和AC群結合超齡了,只要補齊 AC群多糖或ACYW135群多糖的劑次就行。 6. 乙腦疫苗:沒有限制。 7. 水痘疫苗:沒有限制。 8. 四痘疫苗:沒有限制。 9. 甲肝疫苗:沒有限制。 10. 流感疫苗:沒有限制。 11. 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沒有限制。 12. 狂犬病疫苗:沒有限制,但建議盡量按疫苗說明書程序接種。 13. 13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各地規(guī)定不同,請咨詢當?shù)亟臃N單位。 14. 四聯(lián)疫苗:沒明確規(guī)定。 15. 卡介苗:<3月齡嬰兒可以直接補種;3月齡-3歲兒童要先做結核菌素純蛋白衍生物(TB-PPD)或卡介菌蛋白衍生物(BCG-PPD)試驗,結果陰性才給補種;≥4歲兒童不予補種。 16. 進口輪狀病毒疫苗:第1劑超過12周齡國內(nèi)不一定給接種(美國在14周零6天仍然可以接種),各劑間隔超過10周國內(nèi)不一定給接種(國外對各劑次間最長時間間隔沒有限制),第3劑不應晚于32周齡。 17. 國產(chǎn)輪狀病毒疫苗:≥4歲生日不予接種。 18. 五聯(lián)疫苗:最遲24月齡接種。超過24月齡無論是第1劑還是第4劑都不能接種。 19. “手足口病疫苗”:北京科興和武漢生物的在4歲生日前接種;昆明所的在6歲生日前接種。 20. Hib疫苗:一般>5歲不再接種。 21. AC流腦-Hib疫苗:最遲71月齡。 22. 百白破疫苗:我國的百白破疫苗用于<6歲的兒童,≥6歲改用白破疫苗。 23. HPV疫苗:二價和四價的46歲前,九價的27歲前。15歲前開始接種只要2劑,間隔至少6個月(建議間隔不要超過12-15個月);≥15歲開始接種就要3劑。 推遲接種會影響效果嗎? 不會影響最終的效果,但得到保護的時間可能會相應推遲,推遲接種可能會增加感染的風險。 推遲了需要從頭開始接種嗎? 除了口服傷寒疫苗(Ty21a)以外,其他疫苗的第2劑和之后的劑次無論推遲多久也不需要從第1劑重新開始接種,只要把剩余劑次補上就行。 口服傷寒疫苗(Ty21a)如果離上一劑接種在3周內(nèi),就只要補上后續(xù)劑次;如果離上一劑接種已經(jīng)超過3周,就要重新開始整個免疫程序。
總訪問量 374,497次
在線服務患者 735位
科普文章 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