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利軍_好大夫在線
微信掃碼

微信掃碼關注醫(yī)生

有問題隨時問

收藏收藏

醫(yī)學科普

什么是假失眠?對假失眠置之不理,有可能發(fā)展為失眠癥

發(fā)表者:謝利軍 人已讀

mmexport1599997341736.jpg

總認為自己患有失眠,而且白天確實感覺沒精神,但是家人卻認為你睡眠很正常。如果你存在上述這種情況,非常不幸,你可能患上了“主觀性失眠”。




主觀性失眠,又稱為“睡眠狀態(tài)感知不良”或“假性失眠”,它是指患者雖然主訴失眠或白天過度思睡,但并無睡眠紊亂的客觀證據(jù)??梢娪谌魏文挲g,女性較為多見。




大多數(shù)患者由于把在睡眠過程中發(fā)生的精神活動錯誤地判斷為是清醒時出現(xiàn)的感覺而發(fā)病,少數(shù)患者則因不能準確估計睡眠時間而認為自己睡眠不足。在眾多因“失眠”而就診的人中,有些人是真正的患有失眠癥,而另一些人則屬于睡眠正常范圍變動或假失眠。該類患者常因得不到有效治療而并發(fā)焦慮或抑郁,或因不適當?shù)厥褂么呙咚幬锒霈F(xiàn)藥物依賴。那么,哪些“失眠”是假失眠呢?




一是把每天睡眠時間低于8小時當作是失眠。要知道,睡眠時間隨年齡增長逐漸減少的。學齡兒童需要10~12小時,青少年需8~9小時,成年人需7~8小時,而老年人只要6~7小時就夠了。而且每個人對睡眠時間的需求量個體差異也很大,有的人把一晝夜的一半時間用于睡覺,也有的人每晝夜只需3~4小時就足夠了。




衡量正常睡眠時間要以本人平時的睡眠習慣作為衡量標準。例如一個平常每晚睡9小時的人,如果只睡6小時,就會產生失眠的感覺;反之,一個平常習慣于每晚只睡5小時的人,只要他本人感到自己睡夠了,疲勞恢復了,那就是正常的睡眠。絕不能因為少于大多數(shù)人的平均睡眠時間而稱之為失眠。




二是把正常范圍內的變動當作失眠。例如老年人與年輕時相比,睡眠時間減少,睡眠深度變淺,夜間覺醒次數(shù)和時間增加,早晨也醒得較早,這是正常的。又如,由外界環(huán)境因素和精神刺激引起的暫時失眠,是人體的正常反應,過一段時間后即可恢復正常。




此外,睡眠環(huán)境極差,如蚊蟲叮咬、光線過強、噪聲過大等,均可干擾睡眠。有上述情況者,最主要的是要消除思想顧慮,積極排除和減弱這些干擾因素。如果這些干擾因素過強或持續(xù)時間過久,或者處理不當,令人對失眠產生恐懼心理,以致形成惡性循環(huán),則有可能發(fā)展為失眠癥。







三是自我感覺上的錯誤。有些人主訴自己睡眠不好,但實際上睡眠很好。當他睡著之后,有人把他搬到另外一張床上,或在他臉上畫了“眼鏡”,他都不知道,這時把他推醒,他卻堅持說自己“根本沒睡著”,若是問他眼睛周圍的圈圈從何而來,他無言以對,但仍堅持說未睡覺。






對于假失眠患者,主要是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睡眠正常,癥狀就會隨之消失,不必使用鎮(zhèn)靜催眠藥。


本文為轉載文章,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作者刪除。
本文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為診斷、治療的依據(jù),請謹慎參閱

收藏
舉報
×
分享到微信
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分享該文章

發(fā)表于:2020-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