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返回介紹
- 高甘油三酯血癥-
- 治療方式-
- 擴展閱讀
-
2023年07月25日
96
0
0
-
任衛(wèi)東主任醫(yī)師 河北北方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 內分泌科 高甘油三酯血癥臨床管理多學科專家共識高甘油三酯血癥(HTG)是常見的血脂異常類型。2019年數據顯示,我國人群中HTG患病率高達15%。HTG是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ˋSCVD)及急性胰腺炎的危險因素之一,且與超重/肥胖、胰島素抵抗/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AFLD)、慢性腎臟?。–KD)有明確關聯。ASCVD、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NAFLD、CKD人群中HTG患病率約為35%~50%。臨床醫(yī)生應重視HTG管理,近日我國發(fā)布《高甘油三酯血癥臨床管理多學科專家共識》,強調了HTG早期發(fā)現、加強生活方式改變和終生管理的臨床意義,提供了簡明的HTG處理流程。共識建議,對于HTG患者,應在嚴格改變生活方式的基礎上,啟動貝特類藥物或處方級ω-3脂肪酸治療;對于混合型高脂血癥患者,他汀類藥物也能降低甘油三酯,并顯著降低ASCVD風險。HTG的診斷傳統(tǒng)的TG采樣推薦空腹采血,即禁食12h后采血進行血脂測定。無論有無血脂異常,餐后TG水平都可升高(約0.3mmol/L)。若非空腹血清TG水平顯著升高,則需采集空腹血液標本來檢測TG水平。與空腹血脂檢測相比,非空腹血脂檢測時抽血更加方便。雖然空腹血脂水平比較穩(wěn)定,但目前尚無科學證據證明空腹血脂水平優(yōu)于非空腹血脂水平。進食正常飲食后2~6h,TG水平平均僅升高0.2~0.4mmol/L。此外,非空腹脂質、脂蛋白和載脂蛋白水平(包括LDL-C水平)與心血管風險的關系更為密切,多數人全天有規(guī)律地進食,通常僅在早晨禁食數小時,因此非空腹血脂水平是代表平均血脂的更好指標。目前國內尚缺乏非空腹TG診斷標準的流行病學依據,仍以空腹TG檢測為主。表1TG水平分層[mmol/L(mg/dl)]HTG的病因包括遺傳因素、飲食相關因素、疾病或代謝異常、妊娠以及藥物因素。表2高甘油三酯血癥病因分類生活方式改變和治療原發(fā)基礎疾病生活方式干預和治療原發(fā)基礎疾病是HTG治療的基礎。1.運動和減重推薦每周至少進行150min中等強度運動或75min高強度運動。超重/肥胖者應進一步增加運動量,將體重降至相對合適的范圍。2.營養(yǎng)管理主要原則是控制總熱量攝入。間歇性斷食療法也有助于減輕體重、降低TG。表3高甘油三酯血癥患者的營養(yǎng)管理3.限酒和戒酒建議TG<5.7mmol/L的患者限制飲酒,酒精攝入量<30g/d;TG≥5.7mmol/L的患者需完全戒酒。4.治療原發(fā)基礎疾病對于疾病或代謝異常狀態(tài)(如超重/肥胖、代謝綜合征、胰島素抵抗、2型糖尿病、甲狀腺功能減退癥、腎病綜合征、自身免疫性疾病、艾滋病等)下的HTG,首先應積極治療原發(fā)疾病。對于藥物相關性HTG,如皮質類固醇、噻嗪類利尿劑、非選擇性β受體阻滯劑、口服雌激素、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jié)劑、膽汁酸螯合劑、環(huán)磷酰胺、抗逆轉錄病毒藥物、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等相關的HTG,如合并疾病狀況允許,應考慮調整導致TG升高的藥物治療方案。HTG的藥物治療以降低TG為主的調脂藥物有貝特類藥物、處方級ω-3脂肪酸和煙酸類藥物,主要用于預防和治療HTG相關胰腺炎。接受他汀類藥物治療的ASCVD患者及ASCVD高危人群若仍存在HTG,建議加用處方級ω-3脂肪酸[優(yōu)選二十碳五烯酸乙酯(IPE)]或貝特類藥物(優(yōu)選非諾貝特),以降低ASCVD剩留風險。表4?降低甘油三酯的藥物HTG的臨床處理流程圖1高甘油三酯血癥的臨床處理流程圖TG<1.7mmol/L的患者,隨訪。1.7mmol/L≤TG<5.7mmol/L的患者,首先需排查繼發(fā)性因素,若為2型糖尿病患者,需評估并優(yōu)化血糖管理;其次,充分改變生活方式;第三,根據患者的ASCVD風險評估結果,低中風險患者短期(1~3個月)隨訪、復查評估,高風險患者需啟動以他汀類藥物為基礎的降膽固醇治療并首先考慮LDL-C達標,在此基礎上若TG仍≥1.7mmol/L應考慮加用IPE,若TG仍≥2.3mmol/L可考慮加用貝特類藥物。TG≥5.7mmol/L的患者,立即啟用貝特類藥物或處方級ω-3脂肪酸,同時排查繼發(fā)性因素。治療2~4周后,若TG<5.7mmol/L,則按1.7mmol/L≤TG<5.7mmol/L的流程處理;若TG仍≥5.7mmol/L,可聯合貝特類藥物和處方級ω-3脂肪酸治療,可考慮加用煙酸類藥物,必要時可考慮血漿分離治療。文獻索引:高甘油三酯血癥臨床管理多學科專家共識工作組.高甘油三酯血癥臨床管理多學科專家共識.中國循環(huán)雜志,2023,38(6):621-633.2023年07月03日
235
0
0
-
2023年07月02日
110
0
2
-
2023年06月18日
322
0
22
-
李圣耀副主任醫(yī)師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西苑醫(yī)院 心血管科 好,我們看到有朋友問啊,說這個我單純啊就是甘油三酯比較高啊,我吃上非諾貝特呢就降下來了,我停上藥呢就升上去了啊,平時飲食也很清淡,那么只能夠長期服藥了嘛啊呃,應該說如果說您的飲食也比較清淡啊,沒有其他的引起血脂升高的一些疾病或者是藥物啊,單純的就是甘油三酯升高啊,那么很可能是家族性的高甘油散脂血癥,說白了就是你現在這個血脂升高是因為基因的遺傳導致的。 啊,那有的人說,那我父親母親也沒有血脂高啊,那有可能是基因的變異導致的哈,呃,這個呢,在基因層面的事情沒法改變,那么索性呢,我們通過藥物可以去把它降下來,這就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哈,所以如果說你的這個甘油三酯確實特別高啊,不吃藥的話能夠超過五以上,這種情況我建議你呢,就要長期把菲諾貝托吃下去啊,要不然的話呢,第一甘油三酯高會增加心血管病發(fā)病風險,第二甘油三酯高會增加胰腺炎的發(fā)病風險,那么這兩種都是要命的疾病啊,所以說我們能用藥物把它控制下來,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我們人類醫(yī)學的進步了啊,一定是要去按時的去服用啊。2023年03月09日
143
0
1
-
2023年02月13日
810
0
29
-
2022年12月26日
42
0
0
-
張銘主任醫(yī)師 北京安貞醫(yī)院 冠心病中心 甘油三酯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甘油三酯升高也是高血脂的一種情況,但是甘油三酯可能不是導致心腦血管病的最重要的危險因素,臨床研究發(fā)現:應用藥物降低甘油三酯卻難以減少血管堵塞事件的發(fā)生。而且甘油三酯增高臨床最常見的甘油三酯升高大部分是因為飲食不節(jié)制導致的,所以我們不用看到甘油三酯升高馬上就給人家吃藥,也不用吃保健品。應該努力改變不健康的生活習慣,這對于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很有益處。目前我們常見的甘油三酯的正常參考值:0.45~1.69mmol/L??崭垢视腿ピ?.70mmol/L以下為適當水平;1.70-2.25mmol/L為邊緣升高;≥2.26mmol/L為升高,這就是說,甘油三酯超過2.26才算高甘油三酯血癥,該指標在1.7-2.26之間時稱作邊緣升高。如果甘油三酯嚴重升高,超過了5.6mmol/L,應該盡快用藥治療(首先選擇非諾貝特),否則很容易發(fā)生急性胰腺炎,這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疾病。所以甘油三酯升高是不是要吃藥,要看具體情況:1、如果您是新發(fā)現的甘油三酯5.65以下,沒有別的任何問題比如沒有心腦血管疾病,總膽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均正常,那么我們建議先不用吃藥,控制飲食,過三個月左右再復查,但必須注意控制飲食。2、如果您經過一段時間的控制飲食及運動后,仍無法恢復正常,只有通過降甘油三酯升高藥物才能使甘油三酯達標,常用降甘油三酯的藥物包括貝特類。3、如果首次發(fā)現高于5.65,建議吃藥,但最主要還是健康生活習慣。4、如果您化驗單顯示的不僅僅是甘油三酯升高,總膽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也輕度升高,經控制飲食后,仍未恢復正常,那么建議服用他汀藥物。因為膽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受飲食影響較小,即使控制飲食后,也很難恢復正常。這個時候我們建議服用他汀,既可以降低膽固醇也可以降低甘油三酯。不管是否吃降脂藥,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控制甘油三酯的基礎:大部分甘油三酯的升高,提示我們沒有管住嘴,沒邁開腿,如果不注意健康飲食,隨之而來的可不僅僅是高甘油三酯,還會高膽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高血壓,高血糖,冠心病,腦梗死等事件的發(fā)生。2022年12月01日
2427
1
15
-
2022年10月14日
136
0
2
-
李明洲主任醫(yī)師 北京醫(yī)院 心內科 這位朋友問李主任,我現在血脂正常了,但是甘油三酯高為2.12,用藥物干預嗎? 這個血脂啊。 包括四大項,總膽固醇、總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 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這叫血脂四項。 這個是我們目前。 推薦進行測定的四個基本項目,除這四個之外的其他項目。 叫拓展的學脂項目是拓展項目。 你剛才說你血脂正常了,但肝壓酸酯高2.12,實際上你只能說是血脂,其他項目正常。 這個項目還不正常,變三酯是2.12用藥物干預嗎? 關鍵看落在什么人的身上。 如果你已經是落在了冠心病的病人身上。 你的低六質蛋白還是在二拉3萬,即使是正常范圍,我們仍然應該用他汀類藥物,或者已經在用的話要加大劑量。 或者聯合用藥。 把低密度控制正常。 控制到這個1.8以下。 就是他的八目標之內。 這是我們的基本策略,基本策略。 而甘油三酯2.12雖然稍微高一點。 恐怕我們不一定對它進行特別的控制。 啊,關鍵看是你在什么人身上。 是冠心病病人身上,腦梗病人身上。 單純就能能搬在病人身上。 還是急性胰腺炎病人身上不同的人。 我們不同的2022年09月29日
185
0
2
相關科普號

王世民醫(yī)生的科普號
王世民 主治醫(yī)師
聊城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綜合內科
973粉絲537.4萬閱讀

于莉醫(yī)生的科普號
于莉 主治醫(yī)師
汕頭大學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龍湖醫(yī)院
血液凈化科
419粉絲8.9萬閱讀

張雅娉醫(yī)生的科普號
張雅娉 主任醫(yī)師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yī)院
心臟中心
4145粉絲4.6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