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征

就診科室: 血管外科  神經內科 

+收藏
精選內容 介紹 推薦專家 推薦醫(yī)院 相關問診
目錄
  • 1介紹
  • 2發(fā)病原因
  • 3癥狀表現
  • 4如何預防
  • 5檢查
  • 6治療方式
  • 7注意事項
  • 8預后

介紹

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征是指在鎖骨下動脈或頭臂干上,椎動脈起始處存在部分或完全閉塞性病變,由于虹吸作用(盜血)引起患側椎動脈中的血流逆行,進入患側鎖骨下動脈的遠心段,出現椎-基動脈供血不足的神經癥狀及上肢缺血性癥狀。

男性較女性多見,年齡多在 50 歲以上,以左側損害者多見??杀憩F為眩暈、肢體輕癱、感覺異常等。

相關文章 查看更多

鎖骨下動脈狹窄的現代治療

呂平 主任醫(yī)師 武漢協和醫(yī)院 血管外科

發(fā)病原因

基本病因

動脈粥樣硬化是最常見的閉塞性病因,極少數屬于先天性,罕見于胸部外傷、無脈癥、巨細胞動脈炎、栓塞或瘤栓。

高危人群

下述人群更容易患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征,需加以注意:

  • 動脈粥樣硬化:由于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種全身性血管損害,因此鎖骨下或頭臂干粥樣硬化常同時在顱外頸部其他血管也有同樣的損害。
  • 先天性:先天性動脈畸形比如主動脈弓狹窄、鎖骨下動脈發(fā)育不良等。
  • 醫(yī)源性:牽涉鎖骨下動脈的血管手術等。此外由于右鎖骨下動脈起于主動脈,且并行于食管的后面,對患畸形性吞咽困難者,進行血管手術矯正時,也能引起該病。
  • 外傷性:車禍使胸部受傷,在鎖骨下動脈上,椎動脈起始處的近心側發(fā)生挫傷性血栓形成,從而導致該病。
  • 其他:如各種動脈炎、風濕性心臟病并發(fā)左鎖骨下動脈第一段栓塞、無脈癥、轉移性癌栓和巨細胞動脈炎。
相關文章 查看更多

左手血壓低,右手血壓高,怎么回事?到底應不應該吃藥,哪個準?

馬占峰 主治醫(yī)師 滄州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 神經外科

癥狀表現

該病可出現椎-基動脈供血不足的神經癥狀及上肢缺血性癥狀。頸動脈供血不足的癥狀是罕見的,僅見于頭臂干或雙側鎖骨下動脈狹窄的患者。

椎-基動脈供血不足的癥狀

  • 最常見的癥狀依次為眩暈、肢體輕癱、感覺異常、雙側視力障礙、共濟失調、復視、暈厥,少見的尚有間歇性跛行、發(fā)音困難、吞咽困難、耳鳴、抽搐、頭痛及精神障礙。
  • 少數可出現“傾倒癥”,表現為沒有先兆,突然下肢肌力喪失而跌倒的發(fā)作,可沒有意識障礙,并能迅速恢復,可能是由于延髓椎體交叉區(qū)域缺血所致。
  • 一般不會引起永久性神經損害。

上肢缺血性癥狀

常見者依次為間歇性運動不靈、上肢乏力、疼痛和感覺異常,極少數引起手指發(fā)紺或壞死。

一般體征

  • 血壓:患側上肢血壓皆降低,兩上肢收縮壓相差可在 20 ~ 150 mmHg,多數相差在 20 ~ 70 mmHg。從血管造影、癥狀程度和發(fā)作頻度來看,血壓差和受損血管狹窄的程度無關。
  • 脈搏:患側橈動脈大多減弱或消失,有的肱動脈或鎖骨下動脈搏動也減弱或消失。此外患側脈搏延遲,這是由于脈搏波要由對側椎動脈至患側椎動脈,再至腕部,其距離較遠的緣故。
  • 鎖骨上區(qū)域血管雜音:多數可聞及收縮期雜音,運動患肢可能使雜音加重。
相關文章 查看更多

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征

陳飛 主治醫(yī)師 上海市養(yǎng)志康復醫(yī)院 康復醫(yī)學科

如何預防

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征的最常見原因是動脈粥樣硬化,因此,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但可以延緩疾病進展,還有助于預防發(fā)病。具體預防方法主要有:

  • 戒煙、遠離二手煙
  • 積極治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
  • 健康飲食,少吃高膽固醇、高糖、高鹽的食物
  • 適當減重
  • 規(guī)律鍛煉

檢查

本病血液及腦脊液等常規(guī)檢查一般無特異性表現。醫(yī)生主要依靠以下方式診斷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征:

  • 具有發(fā)作性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的癥狀,特別是同時伴有上肢缺血性癥狀。
  • 同側橈動脈、肱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收縮壓(患肢)降低 20 mmHg 以上或消失。
  • 患肢上舉活動后缺血癥狀加重。
  • 經顱多普勒超聲:檢測頸部血管及血流,懷疑該病時應行患側束臂試驗,可測出椎動脈反向血流等改變。
  • 頸部血管 CT 造影(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主動脈弓造影有助于明確診斷。
相關文章 查看更多

哈醫(yī)大四院血管外科微創(chuàng)“抓小偷”治愈鎖骨下動脈盜血

馬文超 主治醫(yī)師 哈醫(yī)大四院 血管外科

治療方式

  • 對因治療:對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如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脂血癥給予相應治療。
  • 抗凝治療:防止患肢栓塞或(和)減少血栓發(fā)展。
  • 腔內介入治療:通過球囊擴張及支架植入解除鎖骨下動脈狹窄閉塞后,患側椎動脈逆流消失,從而消除鎖骨下動脈竊血,損傷小,恢復快,效果良好。為目前治療的首選方法。
  • 手術治療:腔內介入治療不成功,或支架閉塞者可考慮行手術,如血栓內膜動脈切除,人工血管旁路手術,移位手術等。
相關文章 查看更多

鎖骨下動脈狹窄或閉塞的介入治療小故事

吳安樂 主任醫(yī)師 寧波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血管與腫瘤介入科

注意事項

  • 戒煙。
  • 健康、均衡飲食:采用“一高三低”(高纖維素、低膽固醇、低脂肪、低鹽)的飲食結構。盡量少吃含飽和脂肪、反式脂肪的食物,如動物內臟、油炸食品、西式甜點等。
  • 規(guī)律鍛煉:運動有助于控制動脈粥樣硬化進展,可以制定一份定期鍛煉的計劃,并長期堅持。走路是一種很好的鍛煉方式,有助于外周動脈疾病的治療。此外,以爬樓梯代替坐電梯、在看電視的時候做蹲起運動,都是不錯的鍛煉方法。
  • 保持健康體重:超重人群應減重。
  • 管理好危險因素:盡量控制好血壓、血糖和膽固醇的水平。
  • 做一些放松練習:如瑜伽和深呼吸,幫助自己緩解壓力。
相關文章 查看更多

鎖骨下動脈狹窄該怎么辦?

付強 主任醫(yī)師 天津醫(yī)科大學總醫(yī)院 心血管外科

預后

手術及腔內介入治療可獲預期效果,多數病例手術后腦和上肢缺血癥狀迅速改善,患側橈動脈及血壓很快恢復正常。

相關科普號

宋燕醫(yī)生的科普號

宋燕 主任醫(yī)師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血管外科

1萬粉絲61.2萬閱讀

張望德醫(yī)生的科普號

張望德 主任醫(yī)師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yī)院

血管外科

4470粉絲133.7萬閱讀

馮琦琛醫(yī)生的科普號

馮琦琛 副主任醫(yī)師

北京大學第三醫(yī)院

介入血管外科

69粉絲6.7萬閱讀

  • 1 介紹
  • 2 發(fā)病原因
  • 3 癥狀表現
  • 4 如何預防
  • 5 檢查
  • 6 治療方式
  • 7 注意事項
  • 8 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