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璇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新華醫(yī)院 小兒骨科 1、什么是馬蹄內翻足? 馬蹄內翻足----一種表現為足踝部向內側旋轉扭曲的固定性畸形的疾病。該病出生即表現(有時候通過產前超聲檢查也可發(fā)現) 2、馬蹄內翻足發(fā)病很常見么? 答:大約1000個新生兒會出現一名馬蹄內翻足患兒,是最常見的新生兒骨關節(jié)先天性畸形之一。馬蹄內翻足可以是單獨發(fā)病亦或伴隨新生兒其他神經、肌肉及肌腱疾病而同時出現,但是這種伴隨其他疾病同時出現的馬蹄內翻足比單獨發(fā)病的馬蹄內翻足更加難以治療。馬蹄內翻足發(fā)病原因尚不明確,但是某些時候呈現家系發(fā)病的趨勢。如果治療得當,絕大多數兒童能夠正常行走、穿鞋并且能夠無痛的進行體育鍛煉。大多數治療過程并不需要手術。 3、馬蹄內翻足有哪些癥狀? 馬蹄內翻足畸形包括馬蹄、內翻、內收、高弓畸形,足無疼痛。隨著時間的進展,延誤治療的馬蹄內翻足會出現疼痛癥狀,并限制正常行走。馬蹄內翻足可以是單獨發(fā)病亦或伴隨新生兒其他神經、肌肉及肌腱疾病而同時出現,但是這種伴隨其他疾病同時出現的馬蹄內翻足比單獨發(fā)病的馬蹄內翻足更加難以治療。 4、馬蹄足需要做哪些檢查? 體格檢查不要僅僅局限于足部,要進行全面的體檢以明確馬蹄內翻足是否是伴隨其他系統(tǒng)疾病而發(fā)生的。通常不需要進行X線檢查。 5、何時開始治療? 治療目標是還給還自己正常的足。本疾病出生后即可開始治療,這樣可以在嬰兒開始走路前即可完成矯形治療。當然大齡患兒馬蹄內翻足畸形也可以夠通過有效的治療進行矯形。 6、什么是Ponseti方法? Ponseti方法是治療馬蹄內翻足的最主要的方法,該方法通過一系列的手法矯形和石膏固定,將畸形逐步糾正獲得的正常的足的外觀。每周對患足進行輕柔的手法矯形并進行從足趾開始上至近端大腿的管形石膏固定,從而使得足部畸形逐步好轉。這個治療過程通常需要6到8周,在手法矯形石膏固定治療的最后,絕大多數患兒需要進行一個小的手術操作來延長緊張的跟腱以便糾正殘留的足跖屈畸形。這個操作僅需要非常小的切口,隨后需要再進行一次為期3周的石膏固定。一些操作者在診室進行該操作,也有一些操作者在患兒鎮(zhèn)靜的條件下在手術室進行該操作。 7、跟腱切斷 – 是一種極小創(chuàng)傷的延長跟腱的手術操作。絕大多數Ponseti方法治療都需要進行該操作。 拆除最后一次長腿石膏后,雖然足畸形獲得了完全的矯正且恢復了到了中立的足部外觀。然而此時完全矯形的足依然有很強的復發(fā)傾向,所以需要佩帶支具維持已獲得的矯形。Ponseti方法需要采用特殊的帶有連桿的足外展支具。最初需要全天佩戴該支具(每天佩戴不少于23小時),在此之后的數月內需要夜晚和白天睡覺的時候佩戴,隨后幾年只需要夜晚睡覺時佩戴即可。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拆除 8、馬蹄內翻足支具 – 是馬蹄內翻足矯形治療結束后需要穿戴將兩只鞋子固定在同一根連桿上的矯形支具。這種專門用來預防馬蹄內翻足Ponseti方法矯形后維持矯形預防復發(fā)的支具也經常被稱為“足外展支具”或“Ponseti支具”。 在手法矯形石膏固定治療結束后,讓家長確保患兒按要求規(guī)范的佩戴足外展支具達到足夠的時間是至關重要的。未能按著要求規(guī)范佩戴足夠時間的足外展支具是馬蹄內翻足畸形復發(fā)的最主要因素。如果明確馬蹄內翻足畸形復發(fā)則需要再次進行手法矯形石膏固定治療,復發(fā)的馬蹄內翻足再次治療也可能需要再次進行經皮跟腱切斷術或其他手術操作(肌腱轉位術)。 9、馬蹄內翻足佩戴支具的幾點建議: 馬蹄內翻足的治療是個長期的過程,某些時候的復發(fā)難免令家長和醫(yī)生產生沮喪的情緒。下面是一些有益的建議:佩戴支具玩耍 – 利用支具的連桿幫助患兒完成踢腿和扭轉肢體的動作將佩戴支具變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 在嬰兒床上進行支具佩戴在連桿上增加柔軟的墊子不要再鞋子內使用潤滑劑佩戴時候確保支具的綁帶和卡扣牢固每日至少三次觀察足踝局部皮膚以避免壓瘡 Ponseti方法治療馬蹄內翻足的足外展支具 10、什么時候需要手術治療? 對于極個別的嚴重的馬蹄內翻足,需要通過手術獲得矯形,包括跟腱延長和肌腱轉位術。可能需要克氏針對矯形的骨骼進行臨時固定,手術后需要進行石膏固定。 石膏固定2021年01月25日
1383
0
5
-
2020年12月01日
3928
6
18
-
南國新主任醫(yī)師 東莞市第八人民醫(yī)院 小兒骨科 先天性馬蹄內翻足,我院傳統(tǒng)采用住院麻醉行采用石膏矯形3—5次,大部分需要手術治療。事實上單純石膏矯形,國際上都無需麻醉,在門診打石膏只花10多分鐘即可。本人前期對出生后不久的嬰兒采用矯形器治療,多數取得了比較滿意度效果,但部分患兒由于家長的依從性差,動不動就拆下來,導致效果不理想,鑒于上述原因,近一年來我們采用先石膏矯形2—3次(石膏固定后家長無法拆除),畸形明顯矯正后,然后采用矯形器防止反彈,同時可以每天通過扳跟腱康復,以達到跟腱的延長,避免跟腱切點,從目前看,這組病例需要切點跟腱的不到10%(國際上文獻報告,大約70%需要進行跟腱切斷),盡早扳跟腱容易延長,這可能與孩子小,從母體帶來的關節(jié)松弛素沒有降低有關。 治療三次畸形明顯矯正后,采用矯形器治療,連續(xù)戴三個月后改用夜間佩戴2020年11月05日
2569
0
1
-
陳善本主治醫(yī)師 醫(yī)生集團-福建 骨科 1.馬蹄內翻足一般情況下需要行4-6次Ponseti手法復位石膏固定; 2.每次石膏固定時間約1周(實際時間根據情況可能有調整),最后一次石膏固定時間為3周; 3.石膏固定期間可能出現足背等部位皮膚壓瘡、潰瘍等情況,必要時需換藥處理; 4.石膏固定期間若出現足趾顏色發(fā)白,發(fā)暗等情況,請先將患肢抬高并將足趾保暖,以促進靜脈血液回流; 5.石膏固定期間患兒如出現異常哭鬧、足趾腫脹、石膏滑脫等情況需及時就診; 6.石膏固定結束時外踝處出現皮膚皺褶、患肢細小等情況無需干預; 7.石膏治療結束后需遵醫(yī)囑繼續(xù)穿戴矯形支具。 治療前后對比:2020年08月11日
2121
0
2
-
2020年06月20日
1196
0
0
-
劉雁寒主治醫(yī)師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yī)療中心 骨科 很多小患者在我們小熊醫(yī)院的骨科治療后,都會佩戴著石膏,石膏看起來又笨重又不透氣,那么該如何護理呢?劉醫(yī)生為您細細說來~ 先了解下什么是石膏吧?在固定石膏前我們會在肢體上纏上襯墊和棉紙,最后才會纏上石膏。襯墊和棉紙的作用是防止石膏壓瘡。而石膏會在變干后變硬,起到塑形和固定的作用。目前最常用的石膏是高分子聚酯石膏,較以前傳統(tǒng)的石灰石膏更為輕便透氣。 戴著石膏可以洗澡嗎?傳統(tǒng)的石灰石膏遇到水之后會變軟變形,而高分子石膏在遇到水之后下面的和棉紙會變濕不容易干。所以石膏是不能沾水的。但是對于固定在上肢的石膏,用諸如塑料袋充分保護防水的前提下,小心的沖個涼也未嘗不可 如何防止石膏的邊緣劃傷皮膚?小朋友的皮膚比較嬌嫩,而治療常常持續(xù)數周甚至數月所以堅硬的石膏就有可能產生壓瘡。家長需要定期的檢查石膏的邊緣,如果邊緣有裸露的石膏就需要用柔軟的襯墊和膠布將石膏邊緣包裹住,防止壓傷到皮膚 此外,小朋友比較調皮,會把紐扣、玻璃球等異物塞到石膏里,時間長了壓壞皮膚,這也是要非常小心的 常見石膏的護理上肢骨折治療后的石膏可以說是最常見的石膏類型了。最常見的兒童肱骨髁上骨折、前臂的尺橈骨骨折都需要石膏的固定。需要注意的是上肢骨折石膏治療后前三天需要抬高手臂,抬舉到心臟水平以上,這樣可以促進血液的回流,盡快消腫。待消腫后可以把石膏用吊帶掛在胸前。 返家后家長需要觀察手指的血運,如果蒼白發(fā)紫活動受限等,那有可能石膏固定太緊,有骨筋膜室的風險,需要及時返回醫(yī)院就診! 特殊類型石膏的護理先天性馬蹄內翻足先天性馬蹄內翻足都是一些小baby。家長需要多平抱,避免小腿下垂,否則小朋友經常蹬腿再加上重力作用,石膏容易松動脫落。 先天性髖關節(jié)發(fā)育不良石膏髖部的石膏最讓家長困惱的是會陰部的護理,尿布包不嚴,小便很容易浸濕石膏,特別是小女孩兒~這里我介紹一個小方法:在會陰部周圍墊上一片衛(wèi)生巾,外面再包上尿布,就可以保持石膏的潔凈。 此外,家長常會問:回家后這種石膏固定后可以豎起來抱嘛?答案是可以的,豎著抱并不會讓髖關節(jié)容易脫位。 脊柱側彎石膏背心石膏背心最重要的就是要注意腋下、雙側髂骨和大腿根部的石膏壓瘡。處理方法同前。如果實在不適,需找回醫(yī)生修剪石膏。 劉醫(yī)生列舉了兒童骨科常見的家庭護理要點,希望對各位家長朋友有所幫助,讓我們一起守護小朋友健康成長!2020年03月31日
5402
1
7
-
鄧京城主任醫(yī)師 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yī)院 骨科 馬蹄足內翻是指足內翻呈現出一種馬蹄形的狀態(tài),同時馬蹄足內翻又可以分為兩種,分別是先天性畸形和后天性內翻,而且馬蹄足內翻最常見的先天性畸形。通常足部肌力不平衡是出現馬蹄內翻足的主要形成。同時肌肉長時間不平衡的使用也會導致骨骼和關節(jié)的畸形。一、患有馬蹄足內翻會有的一些危害1、會出現明顯的骨關節(jié)的畸形。2、同時會在走路時有跛行、搖擺的狀態(tài)。3、同時還會引起小腿肌力不平衡等并發(fā)癥的出現。二、患有馬蹄足內翻后可以采取哪些治療方法1、患者可以采用手術的治療方法進行治療,這是較為常用的治療方法。2、除外患者還可以對患處進行按摩。3、但是至今還沒有藥物的治療方法。三、對于患有馬蹄足內翻可以采取哪些護理方法1、患者使用了石膏進行治療時,患者要注意要有肌肉的舒縮運動,同時要保持足趾和踝關節(jié)有一定程度的鍛煉,以便保持其功能的正常。2、患者還要注意自己的飲食習慣,要加強食物的營養(yǎng)性,挑選易消化好吸收的食物。同時還要注意飲水,要多喝水,并且也要多吃蔬菜水果。2019年10月30日
1213
0
0
-
俞志濤主任醫(yī)師 北京積水潭醫(yī)院 小兒骨科 什么是馬蹄內翻足的支具鞋?石膏和支具鞋,是馬蹄內翻足治療的兩個階段。當足的畸形通過石膏矯正后,只有正確地穿戴支具鞋,才能防止畸形的復發(fā)。馬蹄足的支具鞋包括一雙鞋和一根連桿兩個配件,搭配使用,才能持續(xù)牽拉通過石膏已拉伸的組織,防止復發(fā)。讓孩子規(guī)律地穿鞋,需要家屬的配合和付出。養(yǎng)成穿鞋的習慣,對家屬和馬蹄寶寶,都是頭等重要的大事。為什么穿鞋那么重要?如果不穿支具鞋,畸形一定會復發(fā)。如果未遵照醫(yī)生的建議穿鞋,復發(fā)風險是嚴格遵醫(yī)囑的183倍!如果每日穿鞋的總時間,沒有達到醫(yī)生的要求,治療后的第一年即將有90%的復發(fā)率,第2年將會有70%的復發(fā)率,第3年將會有30%的復發(fā)率。低齡寶寶的生長速度很快,足夠長時間的支具鞋穿戴尤為重要。把支具鞋的穿戴變成一種習慣非常重要,切忌中斷。譬如因帶著寶寶走親訪友,暫停穿鞋,即使只是短短的幾個晚上,寶寶就會習慣晚上睡覺腳能自由活動,從而不再配合矯形鞋的穿戴。下次再強制穿鞋時,孩子就會煩躁,重新學習適應穿鞋睡覺。 一旦畸形復發(fā),則需要再次石膏治療。而對行走年齡的孩子,將須增加石膏治療的次數,方能獲得滿意矯正。復發(fā)時大于3歲齡的,則可能須進一步行手術治療。而畸形再次被矯正,又須再一次實施支具鞋治療方案。支具鞋的穿戴方案最后一次石膏拆除后,即須立即開始支具鞋的治療。前3個月,每天須穿鞋長達23小時。家屬每天可以有1個小時的時間給寶寶清洗。3個月后,每天穿鞋16到18個小時。隨著孩子活動能力地增強,支具鞋的穿戴時間也在逐步地減少。當孩子可以行走時,穿鞋的時間將改為夜間佩戴,即每晚穿鞋10到12個小時。支具鞋須一直穿到5歲。如果因就診比較遲,孩子治療時已經到了爬行、行走的年齡,穿鞋的方案須跟經治醫(yī)師具體溝通。穿鞋的步驟詳解:第一步:給寶寶穿上薄棉襪。棉襪至小腿的部分應足夠長,高于矯正鞋最上一個系帶的位置。第二步:先松開所有的系帶,確保孩子的足跟要滑入鞋的后跟部。第三步:將鞋背側的部分,平整的蓋住足背。第四步:先系緊中間的腳踝背側的帶子。第五步:然后再系緊踝上分小腿部分的帶子,和下方足部的帶子。第六步:從鞋足跟部開的空洞觀察:確保孩子的足跟盡可能地貼近了鞋的后跟。根據需要,調整中間和足部的帶子,及鞋背側的背蓋部分,使足和鞋匹配得更好。系緊所有松了的帶子。第七步:同法穿好對側的鞋。第八步:鞋底連接連桿,注意連桿的方向。皮膚的護理:穿鞋時,始終要搭配柔軟的薄襪。如果皮膚有壓壞,在愈合期間要妥善保護,可以覆蓋專用的敷料。如果壓壞的皮膚長期不愈合,及時和經治醫(yī)師溝通。下面的情況是正常的:皮膚壓紅的地方,在20分鐘內恢復正常。踝關節(jié)和足,系帶子的地方會顯得小一點。下面的情況則是不正常的:皮膚發(fā)紅、起水泡。如果鞋不合腳,就會把皮膚硌紅,或起水泡。部分原因:帶子太松了,這是最常見的原因。足長大了,鞋相對小了。帶子太緊了。鞋或襪子不平整。如果超過20分鐘,發(fā)紅的皮膚顏色不退,要和醫(yī)生溝通。本指南僅適用于一般的情況,具體到每一個孩子,須以經治醫(yī)師的醫(yī)囑為準。2019年09月25日
1294
0
0
-
俞志濤主任醫(yī)師 北京積水潭醫(yī)院 小兒骨科 在小兒骨科領域,石膏應用非常廣泛,包括:骨折復位固定,術后肢體固定制動、先天性馬蹄內翻足的矯形,髖關節(jié)脫位復位后的固定,四肢畸形的矯正等等。目前在臨床中應用的石膏主要為傳統(tǒng)的硫酸鈣石膏(白石膏)及輕便的聚酯石膏。石膏的固定形式多種多樣,如石膏托、管型石膏、石膏夾板、石膏背心等。無論哪種石膏,也不論是哪種石膏固定形式,石膏的護理內容基本一致。石膏固定的時間,長短不一,根據治療的需要決定。短的1~2周,長的1~2個月。在石膏固定期間,除定期復查外,其余時間需在家中護理,因而石膏的家庭護理更為重要。尤其是小兒,活潑好動,合作程度和順從性較差,不會用言語表達自己的感受,護理難度更高。大多數父母對石膏的護理知識并不是特別了解,下面筆者總結了幾個方面,供大家參考。1、石膏未干之前:注意不要將肢體防雨硬質物體上,以免擠壓石膏,壓迫肢體;在石膏干結過程中,不能用手指握持石膏,否則,會在石膏上留下手指凹痕,壓迫下方肢體,需用手掌輕輕的托起。2、石膏干結之后:記錄打石膏的日期,復查日期,換石膏或拆石膏的預期日期等??梢栽谑嗌袭嬌献约合矚g的圖畫,使得孩子更加配合石膏治療。3、抬高患肢:抬高患肢目的是促進靜脈回流,減輕肢體腫脹,對于骨折的病人尤其特別重要。例如下肢可以放到枕頭上,上肢要懸吊固定,高于心臟,睡覺時可在身旁放置枕頭,將上肢置于枕頭之上。4、觀察肢體末端的溫度、顏色、感覺及活動:正常情況下,手指或足趾是紅潤的,壓迫之后,局部變白,松開手,會很快充血,變成粉紅色,叫做紅白反應。如果末端持續(xù)發(fā)白或發(fā)紫,皮溫低,發(fā)涼,意味著肢體血液循環(huán)(動脈缺血或靜脈回流障礙);注意固定后肢體末梢手指或腳趾的活動,若出現手指或足趾僵硬,無主動活動,被動活動疼痛難忍,或患兒哭鬧不止,則可能出現一種嚴重的并發(fā)癥,醫(yī)學稱作骨筋膜室綜合癥,為急癥,需要立即通知主治醫(yī)生,拆除石膏,采取措施。5、觀察有無皮膚受壓:大齡兒童能明確描述石膏是否有不舒服、或者過緊、受壓的情況;小兒不會準確的描述,因而作為父母的觀察是主要手段;主要關注的情況包括:孩子是否為異常的哭鬧,是否不能按時吃奶和睡覺,石膏內是否有異常的氣味等,如有異常,立即通知主治醫(yī)師,返院治療。6、保持石膏清潔:特別是下肢石膏,要按時接好孩子的大小便,避免污染;要注意不要讓泥土、砂石和小的枝條等硬物進入石膏,刺激皮膚,孩子會很難受,長時間的異物刺激還會發(fā)生皮膚潰瘍,破裂,扎傷和皮炎等,若石膏發(fā)生污染,應及時更換,即便是要花費一些費用,對于普通石膏(硫酸鈣石膏),不能碰水受潮,否則會使石膏強度下降,不能起到固定治療的目的。7、石膏邊緣:打石膏時,醫(yī)生會將石膏邊緣用襯墊上翻后,予以保護皮膚,防止扎傷皮膚,或摩擦皮膚,如果發(fā)現石膏邊緣外露,則需要用棉制品包裹好。8、注意觀察石膏松緊及肢體位置:對于骨折患兒,在急性期(傷后1周左右)過后,肢體消腫,石膏會相應變松,如果位置變化較大,需要重新固定。先天性馬蹄內翻足患兒,在矯形早期,足的下垂沒有糾正,有時石膏會發(fā)生脫落現象,這需要重新打石膏。9、按時更換或拆除石膏:在石膏標記日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防止父母因為工作繁忙,而忘記更換石膏或拆石膏的時間,一定要嚴格遵循石膏固定后的復查時間,不要延誤。10、洗澡和個人衛(wèi)生:打石膏期間搞好個人衛(wèi)生比較困難,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天。普通的硫酸鈣石膏遇水軟化,所以要避免接觸水;聚酯石膏防水,但是石膏里面的棉襯吸水,也不能將其完全暴露于水里,因而打石膏的孩子洗澡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有人用塑料袋、保鮮膜一類的防水材料將石膏裹起來給孩子洗澡,也不是很可靠。建議采用擦拭的方式清潔個人衛(wèi)生,夏天,保持室內涼爽通風,避免孩子過多出汗。2019年09月25日
2627
1
2
-
張華東主治醫(yī)師 天津醫(yī)院 小兒骨科 什么是馬蹄足?馬蹄足是新生兒中骨關節(jié)最常見的畸形。發(fā)生率是1/1000。引 起 馬 蹄 足 的 原 因 還 不清楚,最大的可能是基因的混亂,與家長的行為沒有關聯(lián)。因此,父母不必認為孩子患馬蹄足是自己的罪過。第二個孩子有馬蹄足的幾率約1/30。如果患馬蹄足的孩子在其它方面正常,只要他們得到專業(yè)人員的診治,父母應可相信他們孩子的足會重新獲得基本的功能和外觀。治療好的馬蹄足,孩子可免于馬蹄足引起的殘疾,能夠過正常的生活。什么時候開始治療?通過伸展短和緊的韌帶和肌腱,每周行手法矯正。接著從腳趾到大腿的腹股溝打石膏。石膏能維持手法矯正后的位置,使組織松弛,為下一次石膏準備。通過這種方法,移位的骨和關節(jié)逐漸被矯正。由于出生后1~2周內組織的彈性好,治療應在這個時間開始。石膏的家庭護理1. 檢查血液循環(huán):打上石膏的頭6小時內,每小時檢查足部血液循環(huán)1次,然后每天4次。檢查的方法是:輕柔捏一下腳趾,觀察血液回流情況;如果血流情況良好,腳趾會先變白,然后很快恢復成粉紅,這叫做變白反應。如果腳趾發(fā)黑發(fā)冷,沒有變白反應 (由白到粉紅),可能是石膏太緊,這時,需要立即聯(lián)絡你的醫(yī)生,請他們檢查石膏。如果孩子用的是纖維石膏,把它去除。2. 注意腳趾尖與石膏邊緣的位置:如果腳趾縮回到石膏里,可能是石膏滑動了,無法保持矯正效果;這時,需要馬上聯(lián)絡醫(yī)生,告訴醫(yī)生你看不到孩子的腳趾了。3. 保持石膏干爽清潔:石膏弄臟后,可以用濕抹布擦干凈。4. 石膏未干:當石膏未干時,要將其放在枕頭或軟墊上,直至石膏干了和變硬。孩子睡覺時,在石膏下方放置一個枕頭,以抬高下肢。腳跟剛好伸出枕邊,避免壓迫腳跟,引起疼痛和壓瘡。5. 尿布:經常更換尿布,以免弄臟石膏;石膏上端不要緊貼尿布,以防糞尿漏進石膏;給嬰兒穿上帶彈力腿圈的尿布比較好。如果你發(fā)現以下任何情況,馬上通知醫(yī)生: 從石膏發(fā)出任何腐爛的氣味或石膏流水; 石膏邊緣的皮膚發(fā)紅、疼痛和發(fā)炎; 腳趾血液循環(huán)差 (見上面第1點); 石膏滑脫 (見上面第2點) 孩子發(fā)燒至攝氏38.5度 (華氏101.3度) 或以上, 而并非由其它原因如感冒、感染等引起。每5~7天更換石膏一次軟的纖維石膏在下一次打石膏前2~3小時,在纖維石膏的邊緣,折開石膏,去除棉墊,給孩子洗個澡。傳統(tǒng)石膏護士會用特制的石膏刀去掉石膏,因此,當天要先把石膏軟化,方法是:把孩子放入澡盆或水盆,讓溫水浸石膏15~20分鐘,然后用濕毛巾包裹石膏,外罩塑料袋,面包袋就很好用。治療的時間在4~7周內打4~7次石膏 (每次是從腳趾到大腿上段,膝關節(jié)在90度),應可以矯正馬蹄畸形 (步驟見下)。即使是僵硬的馬蹄足,打8~9次石膏就應可獲得最大的矯正。除非是復雜的病例,腳的X片是不必要的,因為外科醫(yī)生用手指能夠感覺到骨的位置和矯正的程度。完成治療對于大多數馬蹄足,完成治療前需要作一個小手術, 先用止痛霜或注射麻醉藥,將踝關節(jié)背部麻醉, 然后行跟腱切斷術。當跟腱完全切斷后,打最后一次石膏,到3周后跟腱再生到足夠的長度和力量,治療結束后,足會顯得輕微地過度矯正,外型略扁,幾個月后就正常了。維持矯正——足外展支俱馬蹄畸形矯正后容易出現復發(fā)。無論是否行跟腱切斷,去除最后一次石膏后,為防復發(fā),必須穿外展支具。這里有各種不同的外展支具 (見下面例子)。最常見的支具是直邦、高邊和腳趾開口的鞋,固定在可調的鋁條上。兩只鞋跟的距離等于小兒的肩寬。為防止滑脫,鞋子可作些調整。外觀上,足的鞋要外展60~70度,而正常側 (如果為單側馬蹄) 外展30~40度。在頭3個月,每天必須穿支具23小時,以后2~4年中,在晚上和中午睡覺時穿。在第一、二晚戴支具,由于兩條腿系到了一起,孩子會感到不舒服。很重要的是不能去除支俱,因為,如果不按規(guī)定穿支俱,馬蹄畸形將不可避免地復發(fā)。第二晚后,孩子就適應了支具。不要求穿支具后,就可穿普通的鞋了。通過手法矯正,一系列的石膏矯正和可能的跟腱切斷,馬蹄足得到完全矯正后,才可使用外展支具。大約4歲前,就算完全矯正,馬蹄足也易于復發(fā)。外展支具是防止復發(fā)的唯一成功方法,如果按上述方法堅持使用,對90%孩子有效。使用支具不會阻礙孩子的坐、爬和走路的發(fā)展。穿戴外展支具指南1. 經常穿上棉襪,讓鞋子接觸到的腳和腿的部位全都覆蓋;去掉最后一次石膏后,孩子的皮膚可能比較敏感,所以穿戴支具的頭2天,可以穿2雙襪子,以后可以只穿1雙襪子。2. 給孩子穿上支俱時,如果孩子不拒絕,你可以先穿較差的腳,后穿較好的腳;如果孩子踢蹬得很厲害,你可以先穿較好的一只腳,這是由于孩子通常踢開第二只鞋。3. 把腳穿進鞋子,先系緊腳帶,腳帶會讓腳跟緊緊地穿進鞋子里。不要在腳帶上標記使用過的孔,因為用久了,皮帶會被拉長,標記就會毫無意義。4. 用上下牽拉小腿的方法,檢查腳跟是否穿進了鞋里;如果腳趾前后移動,說明腳跟沒有穿進去,你必須再拉緊腳帶;穿進后,可以在鞋里面畫一條線,標記腳趾的位置,腳跟穿進鞋里后,腳趾不應該超越該線的位置。5. 系緊鞋帶,但不要影響血液循環(huán)。記住,鞋帶是最重要的,它幫助把腳固定在鞋里。6. 確保孩子的腳趾都伸直,沒有一個彎曲;為了做到這一點,你可以把孩子襪子的腳趾部分剪開,方便觀察腳趾。用外展支具的小竅門1.頭2天孩子很可能會不喜歡戴上支具,這并不是因為支具引起疼痛,而只是因為多了一個新的不同的東西。2.戴上支具后,與孩子玩,這是盡快克服不適感的關鍵。戴上支具后,孩子不能分開活動兩條腿,要教孩子戴著支具并同時踢和擺動兩腿。你可以推拉支具的桿,輕輕屈伸孩子的膝關節(jié),教會孩子活動并同時曲伸膝關節(jié)。3.養(yǎng)成習慣;如果你把支具治療變成你們生活的常規(guī),孩子會適應得比較好。在2~4年的夜間和睡覺使用期間,只要孩子一去睡覺,你就給她戴上支具,孩子就會明白,一天之中,什么時候是戴支具的時間。如果你把使用支具變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孩子就不會抗拒穿戴支具。4.把橫桿包裹起來, 可用自行車的把手套,這樣可以保護你的孩子、你自己和你的家具,以免被桿碰壞。5.不要給皮膚發(fā)紅的部位抹潤膚油,因為潤膚油會使問題加重。有時皮膚發(fā)紅是正常的, 當出現鮮紅點或水皰,尤其是足后跟部位, 這表示鞋穿得不夠緊。一定要將腳跟穿進鞋里面,如果發(fā)現皮膚發(fā)紅或水皰,請聯(lián)絡醫(yī)生。6.如果孩子總是從支具里滑出, 這表示腳跟沒有穿進鞋里面,試試以下方法:a.把腳帶系緊一個孔;b.系緊鞋帶;c.取出鞋舌 (用沒有鞋舌的支具不會損傷孩子);d.試試從上到下系緊鞋帶,使鞋弓到腳趾部位。7.定期加固桿上的螺釘。工具已隨支具提供。長期追蹤完全矯正之后的2年內,每3~4月應到診所復診, 之后復診次數可減少。根據嚴重程度和易于復發(fā)的程度,醫(yī)生會決定支具使用的時間。不要過早結束治療。為觀察復發(fā)的可能,在8~10年,應每年到診所檢查。復 發(fā)如果在頭2~3年內復發(fā),應重新開始每周手法和石膏矯正??赡苄枰龅诙胃焖山狻R恍┎?,就算支具使用得當,如果孩子大于3歲,為防復發(fā),小的手術仍有必要。手術包括肌腱轉位 (脛前肌),從內側到足的中部。嚴重的馬蹄足如果可以避免大范圍的骨關節(jié)的手術,治療結果會比較好,但是5~10%的先天性馬蹄足可能很嚴重,腳短而圓,韌帶僵硬,用石膏和手法不能牽拉變長。當確認一系列的石膏矯正后仍不能矯正畸形,這些孩子可能需要外科手術矯正。尋找有經驗的醫(yī)生在治療馬蹄足時,沒有經驗的外科醫(yī)生或許能矯正輕的馬蹄足畸形。但很多病例要成功治療,需要有經驗的醫(yī)生。如果手法矯正和石膏做得不恰當,會延誤治療,使以后的治療更困難,甚至不可能。所以,在決定給孩子進行外科手術治療之前,介紹孩子到有經驗的小兒骨科醫(yī)生,采用非手術矯正馬蹄足。馬蹄足患兒的前途如何?通過矯正的馬蹄足患兒有可能擁有一雙接近正常的腳,只會有很少差異。經過治療的馬蹄足會比正常的腳略小,小腿肌肉也可能略有縮小。減小的程度與本來馬蹄足的嚴重程度有關。腿通常沒有明顯縮短。小的差異不會引起任何問題,孩子常常都注意不到。到了青少年時期,人們會對自己身體形象特別關注,輕微的差異可能會被注意到,但通常1~2年之后就被忘掉了。運 動通過對曾經接受潘塞緹方法治療的病人進行研究發(fā)現,馬蹄足得到矯正的兒童和成人,可以象其它人一樣參與體育運動, 很多優(yōu)秀運動員,他們都是馬蹄足康復者。本文來源:馬蹄足:潘塞緹 治療法 第二版天津醫(yī)院小兒骨科(TJPO)創(chuàng)建于1954年,是我國第一個專門診治兒童骨與關節(jié)疾病的臨床科室。五十余年的勵精圖治、幾代人的繼承創(chuàng)新,使小兒骨科積累了深厚的底蘊,形成了規(guī)范、系統(tǒng)的兒童骨與關節(jié)疾患診斷、治療、康復體系,擁有一支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專業(yè)團隊。診治患兒的數量、病種及療效均居國內領先地位,是當今國際小兒骨科一流水平的代表之一。學科特色:發(fā)育性髖脫位、兒童股骨頭壞死、馬蹄內翻足、微創(chuàng)治療兒童骨折、兒童脊柱側彎、肢體不等長與下肢成角畸形、成骨不全(脆骨?。?、兒童良惡性腫瘤、腦癱等?!叭绻純菏俏业暮⒆印笔俏覀內w醫(yī)護人員的服務理念。以精湛的診療技術、細致入微的身心關愛為每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竭盡全力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地址:天津市河西區(qū)解放南路406號天津醫(yī)院2019年09月24日
1942
0
0
相關科普號

劉軍廷醫(yī)生的科普號
劉軍廷 主任醫(yī)師
廣西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急診外科(創(chuàng)傷中心)
653粉絲10萬閱讀

朱倫慶醫(yī)生的科普號
朱倫慶 副主任醫(yī)師
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yī)院
骨科
244粉絲2.1萬閱讀

楊利平醫(yī)生的科普號
楊利平 副主任醫(yī)師
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兒童醫(yī)院
骨科
6141粉絲8404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