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國鋒副主任醫(yī)師 醫(yī)生集團-北京 線上診療科 自我檢查對乳腺疾病的發(fā)現起著決定作用,女性朋友了解一些乳房自我檢查的知識尤為重要。自我檢查時間應在月經之后的1周-2周進行。自我檢查方法如下:視:站在鏡子前雙手下垂或雙手叉腰,仔細觀察雙側乳腺是否大小對稱,皮膚及乳頭是否有凹陷或濕疹,有無紅腫,有無不正常突起等。觸:左手上舉或叉腰,用右手檢查左乳。以指腹輕壓乳房,觸摸是否有硬塊。由乳頭開始做環(huán)狀順時針方向檢查,觸摸時手掌要平伸,四指并攏,用食指、中指、無名指的末端指腹按順序輕捫乳房的外上、外下、內下、內上區(qū)域,最后是乳房中間的乳頭及乳暈區(qū)。檢查時不可用手指抓捏乳腺組織,否則會把抓捏到的乳腺組織誤認為腫塊。如發(fā)現乳腺內腫物或出現乳頭溢液等情況及時就醫(yī),避免耽誤病情。自我檢查代替不了專業(yè)乳腺檢查,應每年定期請乳腺??漆t(yī)生進行檢查。2021年01月25日
1252
0
4
-
張董曉主任醫(yī)師 北京中醫(yī)醫(yī)院 乳腺科 什么顏色的乳頭溢液風險更大 乳頭溢液可以呈現很多種顏色和性狀,如白色乳汁樣、紅色血性、黃色膿性分泌物等。這其中風險最大的是血性溢液,顏色多為紅色或暗紅、咖啡色,分別為較新鮮出血及陳舊性出血。風險第二的是淡黃漿液性分泌物,這是類似血清的顏色,同樣高度提示乳管內腫瘤存在。這種溢液一般質地澄清,但色淡黃,和質地稠厚的色黃膿性分泌物截然不同。接下來是少部分清水樣溢液,色透明,也有一部分為乳管內腫瘤的提示。 而色白乳汁樣溢液、白色粉渣樣溢液、色黃質稠膿性分泌物、綠色膿性分泌物等均為風險較小的溢液,通常為生理性溢液或乳腺炎癥性疾患,部分為全身性疾患所導致。2021年01月05日
2553
0
1
-
張董曉主任醫(yī)師 北京中醫(yī)醫(yī)院 乳腺科 乳頭溢液竟然還有好處?開設乳頭溢液專病門診以后,每周四下午總能見到各類疾病導致溢液的患者,大多數患者都對非哺乳期還產生溢液叫苦不迭,甚少有人會認為溢液會是好事兒。病理性溢液固然不好,它提示機體或乳管內出現了病變,所以才會刺激出現溢液。但除了病理性溢液外,更常見的是生理性溢液。50-80%的女性一生中都會經歷乳頭溢液。也就是說對于絕大多數育齡期女性而言,乳頭溢液是客觀存在的,只是量較少,沒有引起大家足夠重視而已。這種生理性的分泌以及從乳孔的排出就猶如汗液由毛孔排出、尿液由尿道排出是一樣的道理。既往大家并沒有重視這種溢液對乳腺癌檢測的價值,但隨著液體活檢、循環(huán)腫瘤細胞學的發(fā)展,越來越多醫(yī)生意識到乳頭溢液對乳腺癌診斷的潛在意義。就像在尿液中檢測膀胱癌一樣,在乳頭溢液中也同樣可以檢測乳腺癌,在腫瘤的萌芽狀態(tài),還僅僅是細胞的時候就發(fā)現,這可能比乳腺腫瘤生長為結節(jié)才被發(fā)現早數年。目前已經陸續(xù)有文獻報道相關的研究工作,如針對具有家族史的乳腺癌女性,除每年慣例的超聲、鉬靶等影像學檢查外,還定期取乳頭溢液進行檢測,以期較早發(fā)現乳腺腫瘤。和常規(guī)的病理活檢相比,溢液檢查屬于無創(chuàng)性檢測,對于機體沒有損傷,但和尿液及血液中發(fā)現腫瘤相比,乳管內病變在乳頭溢液分泌物中濃度又較高,更有利于病變檢出。所以,乳管作為一個天然的孔道,其內分泌的溢液可帶給我們很多的生物學信息,關于這方面的研究方興未艾,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發(fā)展。2021年01月01日
2415
0
0
-
印國兵主任醫(yī)師 重醫(yī)附二院 乳腺甲狀腺外科 乳頭溢液是我們乳腺科門診常見的病癥,它是指在非哺乳期出現乳頭流出某種液體的病理狀況。流出的液體可以是乳汁樣的、也可以是黃清油性的,甚至可以是血性的,可以合并高泌乳素血癥,或者合并乳房出現腫塊。通常來講,雙側乳頭多個乳孔出現溢液,尤其是乳汁樣溢液或清亮的溢液,一般不會有嚴重問題,往往與乳腺增生或泌乳素水平升高有關系;油性溢液一般代表著漿細胞性乳腺炎(或乳管擴張癥)的存在。重慶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乳腺甲狀腺外科印國兵上圖為一個典型的多乳孔乳汁樣溢液在各種溢液中,最值得重視的情況是乳頭溢血,尤其是單側乳頭單個乳孔的溢血?;颊咄ㄟ^發(fā)現胸罩上有血跡而發(fā)現乳頭溢血的存在。其背后的病變,最常見是乳管內乳頭狀瘤,也可以是管內癌(屬于原位癌),甚至直接為浸潤性乳腺癌。上兩圖為臨床常見的乳頭溢血,典型的表現是:單個乳頭單個乳孔擠出血性液體。2021年12月30日
3148
0
0
-
張董曉主任醫(yī)師 北京中醫(yī)醫(yī)院 乳腺科 乳頭血性溢液多見于乳腺癌、乳房囊性增生癥、乳管內乳頭狀瘤等疾病。1.乳腺癌乳頭伴有溢液時,以血性、漿血性多見。血性乳頭溢液亦可發(fā)生在乳腺管內乳頭狀癌。2.乳房囊性增生癥患者,常在乳房兩側有多個大小不一呈中等硬度的結節(jié),囊腫大者,質地較軟,可有波動感,患者常感有乳房疼痛,在經前期加重。有時按壓腫塊部,自乳腺的一個或多個乳管口處有血性或漿液血性液體流出。3.乳管內乳頭狀瘤常呈現單個或多個存在,多發(fā)生在近乳頭的擴張的乳管內,或生長在乳頭附近與乳管相通。乳頭狀瘤體積小,有蒂,壁薄血管豐富。其主要癥狀為自乳頭流出血性液體,無疼痛的感覺,有時可以在乳頭附近摸到小的圓形腫瘤,質軟,可推動,輕壓此腫塊,即自乳頭排出血性液體。 血性溢液風險很大,當女性朋友發(fā)現自己乳頭流出血性液體時,一定要到醫(yī)院找??漆t(yī)生就診檢查,以便早期診治。2020年12月26日
2204
0
0
-
余君主任醫(yī)師 湖南省人民醫(yī)院 中醫(yī)、中西醫(yī)結合科 女性在哺乳期乳頭會有乳汁流出,這是很正常的一種生理現象,但一些不是哺乳期的女性,乳頭卻也流出了乳汁樣、膏體狀或部分清水樣分泌物,甚至是血性分泌物,這讓她們很是恐慌:這是怎么了?是得乳腺癌了嗎?…… 乳頭溢液是乳腺病的一種常見的癥狀,以乳頭溢液為首要癥狀就診者約占乳腺疾病的3-8%左右,是育齡女性繼乳房疼痛、乳房腫塊門診就診的第三大癥狀。那么,非哺乳期乳頭溢液,是要得乳腺癌了嗎?別急!聽聽乳腺專家怎么說! 乳汁樣乳頭溢液 有些女性朋友發(fā)現,自己生完孩子都斷奶好幾年了,乳頭還是有灰白色或乳白色稀薄乳汁出來,這種情況多見于斷奶一年后,發(fā)生率約為5-23%。這是因為,乳腺的主要功能是分泌乳汁,即使不在哺乳期,成年女性的乳腺,每天也會有少量的乳汁分泌,同時,乳腺也會對自己分泌的乳汁重新吸收,一般情況下,分泌的量與吸收的量是趨于平衡的,所以,乳汁通常不會自己流出來,但在接近乳頭的地方,女性的乳管會有膨大,這里可以積聚少量的乳汁而不被吸收,當用手捏捏乳頭時,也可能會有一些無色或白色的液體流出,所以,別有事沒事就去按摩乳房。其次,長期服用一些刺激泌乳素產生或者抑制多巴胺的藥物,如避孕藥、降血壓藥、抗抑郁或精神類藥物以及胃動力藥等,也可出現有乳汁流出的情況。當然,乳汁樣乳頭溢液,也不排除一些病理性的情況,如高泌乳素血癥、垂體腺瘤、垂體功能亢進等。 清水樣溢液 大多數情況下,溢液為清水樣時只是乳腺增生的表現,但如果溢液的導管為單根,量比較多,特別是絕經后的女性,甚至伴有腫塊,那么就需提高警惕了,這類溢液可能是嚴重乳腺疾病所發(fā)出的信號。 有色乳性溢液 有色乳性溢液常見于育齡后期的女性,通常為間歇性,有時也可呈持續(xù)性,可見單側或雙側乳房的多個乳管,每個乳管溢液的性質、顏色和稠度可不同,有黃色、褐色、綠色或黑色等,也有的為白色乳脂狀,一般來說,大部分有色乳性溢液是由導管擴張癥引起。 病理性乳頭溢液 病理性乳頭溢液包括部分清水樣、黃色漿液性、血性或漿液血性等,多為持久、自發(fā)性、單側乳房的1~2個乳管,這一類的乳頭溢液與嚴重的乳腺疾病風險相關,其中10~15%患者有乳腺癌可能,需要引起大家重視。 那么,一旦發(fā)現乳頭溢液時,有哪些檢查可以幫助我們確定溢液的原因呢? 彩超 超聲對擴張的導管檢出率較高,能清晰地顯示導管內與導管外病灶及其所在導管與周圍腺體的關系,結合聲像圖與病灶內部血供情況,可對溢液性病變做出診斷及鑒別診斷。 乳腺高頻X片(即鉬靶) 乳腺高頻X片在乳腺癌診斷中的有著高敏感性和無創(chuàng)性,如果在片中發(fā)現有乳頭溢液側的乳房出現大量簇狀分布的“白點點”(鈣化點),則患上乳腺癌的可能性會比較高,那就需要手術切除活檢進一步診斷了;如果片中未發(fā)現有什么異常,那就需要再做另外一項重要的檢查--乳管鏡。 乳管鏡 乳管鏡能清晰直觀地觀察到乳管開口至遠端5-6cm處乳管管壁和管腔內的微小病變,如果在乳管鏡下發(fā)現乳管壁粗糙、僵硬、有不規(guī)則隆起,或乳腺內長了“爛糟糟”、“色彩斑斕”的腫塊,這些可能是乳腺導管內癌的征象;如果乳腺內視鏡下看著像一個黃葡萄,中規(guī)中矩,則多考慮為良性(導管內乳頭狀瘤可能)。 磁共振 乳腺磁共振檢查與乳腺X片和超聲相比作為無創(chuàng)檢查在乳頭溢液乳腺癌的診斷方面有更高的特異性和敏感性,其對早期乳腺癌的敏感性為86-100%。如果乳腺磁共振檢查未發(fā)現有惡性征象,則無需接受手術活檢,注意做好密切隨診即可。 細胞學檢查 乳頭溢液細胞學檢查是一種簡單、無創(chuàng)的方法,可以為檢測潛在的惡性腫瘤提供有價值的信息,但因為溢液中腫瘤細胞很少,這項檢查陽性率較低。 抽血做內分泌檢查 這項檢測專門針對那些非哺乳期溢乳,特別是多孔溢乳,伴有月經不調等癥狀的患者來說,可以用來診斷是否患有高泌乳素血癥等,如果患者有多孔乳汁樣溢液、泌乳素升高等,需要行腦垂體磁共振共振查,除外垂體瘤可能等。 總得來說,一旦發(fā)現乳頭溢液時,既不要太過于恐慌,但也不能掉以輕心,一定要尋求專業(yè)醫(yī)生的幫助,明確原因,以便采取及時有效的處理。2020年11月10日
2394
0
0
-
梁美珍副主任醫(yī)師 瑞安市人民醫(yī)院 甲乳外科 乳頭溢液是乳房疾病最常出現的癥狀之一。溢液可以是漿液性,水樣,或乳汁樣的,可以是澄清的,黃色或綠色的,也可以是血性液體混合或單純血水樣的。 乳頭溢液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而是疾病的一種癥狀,許多疾病都會乳頭溢液,當然多數時候溢液只是生理現象。約50%-80%的育齡期女性可出現或多或少的乳頭溢液,引起乳頭溢液的原因很多,通常是良性的管內乳頭狀瘤,也可能是管內乳頭狀癌,或者為非腫瘤性的乳腺導管擴張癥等,乳腺癌的發(fā)生率隨乳頭溢液發(fā)生的年齡增大而增加。 根據乳頭溢液表現的特點,可將其分為正常泌乳,生理性乳頭溢液,和病理性乳頭溢液。 泌乳: 乳房正常的分泌物是乳汁。在妊娠期和產褥期,乳腺在體內激素驅動下發(fā)育并產生乳汁。在20%處于中期或晚期妊娠和泌乳期的女性中,可見血性或潛血陽性乳頭溢液。這種乳頭溢液通常是良性的。 生理性乳頭溢液:與妊娠或哺乳無關的非病理性乳頭溢液。溢乳通常表現為雙側性白色或清亮溢液,但也可為單側性,呈多種顏色,包括黃色,綠色,棕色或灰色。經常為高泌乳素血癥引起的,多繼發(fā)于藥物,內分泌腫瘤,內分泌失調等情況。 病理性乳頭溢液:液體分泌產物可能是由于乳房內的病理性過程產生的。溢液通常為單側,局限于單個乳腺管,是持續(xù)性和自發(fā)性的。溢液可為漿液性,血性或淡血性。 最常見的病理性乳頭溢液原因是良性導管內乳頭狀瘤(52%-57%)、導管擴張(14%-32%)和癌(5%-15%)。 如果乳頭溢液是自發(fā)性,血性或者潛血陽性,單側性,單乳腺管性,伴乳房腫塊,且發(fā)生于40歲以上的女性,癌癥風險更高。以上特點幫助我們分析患癌的可能性,但絕不可代替去看醫(yī)生,發(fā)現乳頭溢液,應盡快去醫(yī)院診治。2020年10月28日
1731
0
1
-
李雪蓮主治醫(yī)師 西安市中醫(yī)醫(yī)院 外科 來門診的很多女性患者總會詢問,”李大夫,我乳頭有水流出來,美容院說讓我排掉殘乳就好了,是這樣么?”這里所謂的”殘乳”,實際上是乳頭溢液的一種類型,而這個”殘乳”,并不是”排”一下就好了,有可能是一種疾病哦,今天我們會就乳頭溢液為大家做一個科普,讓女性朋友們自己去判斷,”殘乳”該不該排,該怎么排?乳頭溢液是僅次于乳痛癥及乳房腫塊的乳腺常見癥狀。其發(fā)生率約8%-10%,而其癌變率達10%-15%,有時也是癌前病變的征兆。那么乳頭溢液一般是怎么產生的?如何發(fā)現乳頭溢液?什么情況下需要治療和警惕?發(fā)現后該如何治療?以下將就上述疑問為進行科普。一、乳頭溢液是如何產生的?1.臨床可分為生理性溢液及病理性溢液。生理性溢液是指妊娠和哺乳期的泌乳現象及一些全身性疾病和口服某些藥物引起的乳頭出現乳汁樣溢液(泌乳現象),一般這種溢液多為雙側。 (1)患有間腦疾病或腦垂體病變,如間腦及其附近組織腫瘤、泌乳素分泌型垂體瘤、垂體功能亢進、肢端肥大癥等; (2)患有內分泌系統(tǒng)疾病,如原發(fā)性甲狀腺功能低下、腎上腺瘤等; (3)口服避孕藥,神經精神類藥如卡馬西平、氯丙嗪;消化系統(tǒng)藥物如西咪替丁、胃復安,心血管藥物如利血平、甲基多巴、桂利嗪;抗生素藥物異煙肼、酮康唑等。這些藥物可能同時還可以引起男性乳房的肥大或發(fā)育,一般停藥后可以恢復。 (4)乳房的局部刺激和全身的應激反應,如經常玩弄或吸吮乳頭、嚴重的精神創(chuàng)傷、突然的生活習慣改變等因素,也可促進催乳素的分泌,導致泌乳素出現一過性的增高而引起泌乳。在去除了以上泌乳可能發(fā)生原因后患者的泌乳癥狀會得到改善,甚至消失。2. 病理性溢液是指非生理情況下,與妊娠哺乳無關的一側或雙側來自一個或多個導管的自然溢液,間斷性、持續(xù)性從數月到數年的乳頭溢液主要是指病理性溢液。主要與常見乳管內病變有關,最常見的有乳腺增生、乳腺導管擴張癥、乳腺囊性增生、導管內乳頭狀瘤、及乳腺癌有關,而初步鑒別乳頭與那些疾病有關,還要結合乳頭溢液的質、量、色及一些輔助檢查,如脫落細胞學檢查/乳腺彩超/乳腺X線/乳管鏡/乳管造影等來協(xié)助診斷。 二、如何發(fā)現乳頭溢液? 在非妊娠哺乳期,提拉擠壓乳頭、乳暈及乳房后出現乳頭溢液,稱之為被動溢液;而無需擠壓、提拉,自行有液體溢出稱為主動溢液。溢液可見于任何年齡段的女性。那么如何去發(fā)現乳頭溢液呢?1. 首先更換內衣時,需仔細觀察是否有血漬及污漬沾染內衣表面,從而進一步發(fā)現乳頭溢液,這種情況稱之為主動溢液,肯能因乳管內壓力增大,引起管內液體自行流出。如果為血漬或咖啡色的單孔溢液,這就是危險的信號,需及時來醫(yī)院就診。2. 其次定期自檢,自檢時需從不同角度提拉、按壓乳頭、乳暈及乳房,觀察是否有乳頭溢液流出,動作不宜粗暴,容易損傷乳管出血,導致與導管內乳頭狀瘤等疾病鑒別困難。另外不宜反復刺激病變乳管,自行留取照片后,應盡快??凭驮\,避免使醫(yī)生在診療過程中無法準確找到病變乳管。下一篇我們將了解什么樣的乳頭溢液是身體出現異常的危險信號及如何去治療。2020年09月02日
2424
0
3
-
2020年08月27日
1424
0
4
-
孫建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yī)院 乳腺外科 囊腫、導管擴張和乳頭溢液都是乳腺的常見病變。囊腫、導管擴張是B超報告上的“常客”;乳頭溢液不能為B超所見,是醫(yī)生觸診檢查時的常見癥狀。為什么要把這三個病變放在一起討論?三者有個共同點:液體。囊腫內是液體,擴張的導管也是液體把它撐開的,乳頭溢液是液體從乳頭孔內流出。而且三者的出現常常是“結伴而行”。因此,有必要分析三者的關系。囊腫是怎樣煉成的 囊腫來自乳腺小葉的腺泡,成因復雜,到目前沒有研究清楚。我翻閱了不少資料,簡述如下:1,支持因素的削弱:乳腺的退化從3 5歲甚至更早就開始了,退化時如果腺體小葉內的特殊間質組織消失太早,殘留的腺泡會成為微小囊腫,這是起始因素。2,內部液體的增加:小葉內含有柱狀的頂漿分泌細胞分泌液體,以及小導管腺泡內的脫落細胞或大分子物質崩解后有滲透“吸水”作用。如果液體的生成作用如果超過囊壁的重吸收能力,導致微小囊腫進行性擴大,并融合形成大囊腫,直至整個小葉受累。柱狀的頂漿分泌細胞將來如果持續(xù)分泌,會形成Ⅰ型囊腫,囊液成分類似細胞內液,也含有更高的雌激素、雄激素和表皮生長因子EGF等刺激細胞生長的物質。目前越來越多的學者支持Ⅰ型囊腫輕微增加乳腺癌風險,尤其是頂漿分泌細胞組成乳頭狀結構時。柱狀的頂漿分泌細胞如果轉化為扁平細胞或脫落死亡,則形成Ⅱ型囊腫,囊液成分類似細胞外液,TGF-β含量較高。此型不增加癌變風險。另外,絕經前的患者月經周期末由于雌孕激素出現腺泡擴張,可使得囊腫增大更加嚴重。3,下游流出通道阻塞:上皮細胞或碎片造成的內部阻塞,終末導管扭曲或成角、或導管周圍纖維組織壓迫導致引流終末導管的堵塞。導管擴張的擴張史 導管擴張的病變部位在導管,成因同樣復雜,也沒有徹底研究清楚。也大致分3個部分的原因:1,支持因素的削弱:輕度導管擴張是乳腺退化的一種表現;孕激素等激素有松弛乳管作用;更主要的是自身免疫因素或細菌炎癥引起導管壁彈性破壞。2,內部液體的增加:導管內的脫落細胞或大分子物質崩解后有滲透“吸水”作用。導管內病變的出血或分泌作用。不充分的淋巴引流,導致內容物吸收障礙。3,下游流出通道阻塞:乳頭內陷、上皮鱗屑引起的導管阻塞,鱗狀上皮化生可能屬于先天性異常,導致分泌物滯留。乳頭溢液的“源頭活水” 顧名思義,乳頭溢液就是非哺乳期從乳頭孔流出液體,原因多樣:1,垂體瘤等各種原因導致的泌乳素水平增高,刺激乳腺分泌乳汁。2,月經初潮或絕經時,由于內分泌的改變出現的少量溢液,本質上還是腺體的分泌。3,乳管壁的充血(妊娠晚期)、潰瘍(導管擴張癥的炎癥侵襲)或瘤體(乳頭狀瘤/癌)的出血。4,管壁病變的滲出,等等。下游導管通暢上述液體就可能從乳頭孔流出。囊腫和導管擴張的相似度比較高 可見,囊腫和導管擴張比較相似。1,說白了就是水生成多了,下游阻塞無法流出而又支持能力差,只能被撐開了。但部位不一致,囊腫源自上游的腺泡,而導管擴張源自下游的導管,特別是靠近乳頭的較大導管。2,初起階段也都可以是看作是乳腺退化的變現,因此常常在特別擅長觀察液性成分的B超上同時出現。3,其管內/囊內細胞在早期可以增生,甚至長成乳頭狀,輕度增加乳腺癌風險。4,有的管內/囊內細胞后期變得扁平,甚至完全萎縮脫落。5,二者在管壁/囊壁的支持因素進一步削弱后,也都可以內容物滲漏至外周,刺激組織導致化學性炎癥,表現為突發(fā)的局部紅腫疼痛的腫塊,如果沒有繼發(fā)細菌感染,可以自行1-2周后消散。長期慢性滲漏,導致管壁/囊壁增厚硬化,甚至繼發(fā)鈣化。6,有的導管擴張可以出現局部特別擴張呈囊性改變。但仔細B超觀察,有可能看到囊性改變兩端的變細的導管,與囊腫還是有區(qū)別的。順帶說一句,導管內乳頭狀瘤因常有血性溢液一般歸為乳頭溢液的范疇,典型的乳頭狀瘤直徑只有2-3mm,但較大乳頭狀瘤有使所在導管的局部形成囊袋樣的傾向,也可為B超發(fā)現。液體的去處:潴留和流出? 前面說過,乳頭溢液除了有“源頭活水”,還要求下游通暢,溢液才能流出。囊腫和導管擴張的成因之一就是下游不通。一旦下游通暢了,二者就變成乳頭溢液了。囊壁/擴張導管壁有類似氣球/自行車內胎的彈性回縮特性,一旦液體流出后就在B超上消失不見了。這好比堰塞湖挖出下游的阻塞物后,水下瀉堰塞湖隨之消失。 導管擴張和乳頭溢液之間的轉變很常見。我在乳頭溢液專病門診??梢姷交颊連超檢查有中央區(qū)導管擴張,觸診擠壓乳頭加負壓吸引后如果出現乳頭溢液,患者再做B超時導管擴張可以變輕或消失。反之,乳頭溢液患者如果不刻意去擠壓乳頭,液體會留在導管里,形成輕度導管擴張,此時如果B超或磁共振觀察發(fā)現小結節(jié)位于擴張的導管內,有利于導管內乳頭狀瘤的診斷。在結節(jié)周邊看到有液性暗區(qū)圍繞提示位于導管內,是B超或磁共振區(qū)別導管內結節(jié)和管外結節(jié)的主要甚至唯一依據。至于從溢液乳孔注水夾閉乳頭后再做B超或磁共振檢查,即所謂的乳管造影檢查,實際上就是人為的制造導管擴張了。 囊腫也可以伴有乳頭溢液,但由于囊腫形成在最上游的腺泡,距離最下游的乳頭孔遙遠,所以不常見。有學者在這種病例經導管內注射造影劑發(fā)現導管與囊腫確實相通,經化驗溢液具有囊內液的成分特點。還有報道,大囊腫在經皮膚插入注射器針頭抽吸液體時,由于減少囊壁對下游導管的壓迫,誘發(fā)囊液經乳頭流出。乳頭溢液的獨特之處 乳頭溢液從乳頭孔溢出,在病情的演變上就多了一個細菌逆流而上的因素,這可以只是帶菌狀態(tài),細菌還可以順溢液流出。但如果流出不暢,且內容物適合細菌繁殖,可以導致細菌感染;如果管壁已經由于其它因素削弱或破損,細菌還可以進入管周引起管周炎,即所謂的導管擴張癥/導管周圍乳腺炎綜合征,這有個更通俗的名字:漿細胞性乳腺炎。 溢液乳頭孔的存在同樣有利于經乳頭孔進入后的一系列檢查和治療,如超聲/磁共振的乳管造影、乳管鏡檢查、乳管沖洗、病變導管切除活檢術、等等。 三種疾病都有液體生成,液體成分的檢測具有重要意義。乳頭溢液可以直接取液,做隱血、生化、細胞和細菌檢查,最為方便。囊腫較大者,如果覺得有疑問,同樣可以經皮穿刺抽液檢查,如果是血性成分,提示乳腺癌風險需要手術活檢。輕度導管擴張取液就難了,一般無法做這方面的檢測。但如果是導管擴張癥/導管周圍乳腺炎綜合征,擠壓乳頭基本都有溢液,可以參照乳頭溢液處理。2020年07月12日
12517
0
18
乳頭溢液相關科普號

姚永強醫(yī)生的科普號
姚永強 主任醫(yī)師
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
乳腺甲狀腺外科
1082粉絲10.1萬閱讀

何春蘭醫(yī)生的科普號
何春蘭 主任醫(yī)師
揚州市中醫(yī)院
外科
867粉絲2.2萬閱讀

張永輝醫(yī)生的科普號
張永輝 副主任醫(yī)師
西安市中醫(yī)醫(yī)院
外科
431粉絲25.7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