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道口有異物脫出感,或者有骨盆不適或疼痛,又或者有排尿困難、壓力性尿失禁,膀胱反復感染、腰痛等不適。一、什么是膀胱膨出?膀胱膨出是膀胱底部連同陰道前部向陰道方向脫出。 根據(jù)膀胱下垂到陰道的程度,膀胱膨出分為四個等級: 1 級(輕度):只有一小部分膀胱下垂進入陰道。 2 級(中度):膀胱下垂至陰道口。 3 級(重度):膀胱從陰道口突出。 4 級(完全):整個膀胱完全突出在陰道外,通常伴有其他形式的盆腔器官脫垂(子宮脫垂、脫肛、腸膨出)。正常膀胱的位置:膀胱膨出的影像膀胱膨出的原因以下因素是導致膀胱膨出的常見原因:分娩 是膀胱膨出最常見的原因。分娩過程會對支撐膀胱的陰道組織和肌肉帶來很大壓力。更年期 雌激素是一種有助于維持陰道肌肉力量和健康的激素,女性絕經(jīng)后身體不再分泌大量雌激素。拉傷 提重物、排便時過度用力、長期咳嗽或長期便秘都有可能損害盆底肌。膀胱膨出的癥狀首要癥狀:陰道中組織;其他癥狀:1、骨盆不適或疼痛;2、組織從陰道突出(組織可能是柔軟的,可能流血);3、排尿困難;4、排尿不盡感;5、壓力性尿失禁(咳嗽、大笑、打噴嚏時漏尿);6、膀胱頻繁感染;7、性交痛;8、腰痛;……未完待續(xù)……歡迎關注下一期盆底疾病小課堂——膀胱膨出的診治。
有這樣一群女性,她們在眾人面前不敢咳嗽,不敢打噴嚏,不敢放聲大笑,不敢提重物......有人甚至躲避掉正常的社交生活,無緣工作、家庭的重要時刻。讓她們困擾的就是被稱為“社交癌”的尿失禁。 女性在懷孕時,在松弛素的作用下,韌帶變得松弛。隨著胎兒的慢慢長大,在重力的作用下,胎位下移,盆底也會受到越來越多的擠壓,變得松弛,容易發(fā)生盆腔器官脫垂和壓力性尿失禁。 在女性絕經(jīng)后,不同程度、不同類型的尿失禁,發(fā)生率高達50%。甚至有專家開玩笑說,只要萬有引力存在,尿失禁就有可能發(fā)生。 如果女性產(chǎn)后能盡早進行盆底康復治療,比如凱格爾訓練、低頻電刺激治療、生物反饋治療等,是可以避免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脫垂的。女性產(chǎn)后若沒有進行盆底肌的鍛煉和康復治療,隨著年齡增大和激素水平下降,到了50歲左右絕經(jīng)時,將會是尿失禁高發(fā)期。原本簡單有效的盆底肌訓練、物理康復治療,也將無能為力,不得不需要手術的介入。
定義: 間質(zhì)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綜合征:是一種與排尿功能相關的原因不明的膀胱疼痛性疾病,伴有日夜尿頻、尿急、夜尿增多,是最具有挑戰(zhàn)性的膀胱過度刺激病癥。 流行病學 多見于30-50歲的中年女性,男女發(fā)病比例為1:(5~12),日本女性發(fā)病率(3~4)/10萬,歐洲18/10萬,美國(60~70)/10萬,國內(nèi)尚無明確的流行病學統(tǒng)計資料。 病因及發(fā)病機制 病因尚未闡明。目前提出的病因包括:感染因素、粘多糖缺乏、膀胱粘膜固有層或間質(zhì)的超微結(jié)構異常、肥大細胞和神經(jīng)源性炎癥。 臨床表現(xiàn) 常見癥狀: 恥骨上區(qū)疼痛。該疼痛常因膀胱充盈而加劇,于排尿后改善或消失。 尿頻及夜尿增多。 嚴重者可高達每10分鐘1次。 尿急。排尿欲望強烈,不能控制。 其他癥狀。排尿時尿道燒灼感,排尿困難、性交困難。常合并有以下臨床情況:過敏體質(zhì)、腸易激綜合征、纖維肌痛和外陰炎。 診斷 病史。是否有典型的癥狀及持續(xù)時間。 尿頻(日尿8次以上)、夜尿增多(睡眠時解尿2次以上)、尿急、膀胱疼痛和性交困難是最常見的癥狀。 體格檢查;尿常規(guī);尿細菌培養(yǎng);尿細胞學檢查。 膀胱鏡檢查:可發(fā)現(xiàn)Hunner潰瘍;可同時行麻醉下水擴張;可除外膀胱及尿道其他具部病變,如膀胱原位癌、結(jié)核性膀胱炎、尿道憩室等;幫助分型,進一步指導治療。膀胱鏡下水擴張經(jīng)典表現(xiàn):膀胱變紅伴有裂口和瘢痕,容積減小,并在擴張后出現(xiàn)裂紋和出血(“瀑布征”和“落雪征”)。 待續(xù)(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