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主要說說當你決定通過種植牙修復牙齒缺失時,往往會被醫(yī)生告知,你的牙齒缺失時間太久了,需要做上頜竇提升手術,這個上頜竇提升術是怎么回事呢?關于種植牙手術,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牙槽骨,種植取決于我們的骨量多少來判斷是否可以種植,要是沒有足夠高度的骨質,是無法植入種植體,要保證 8mm 的骨頭。東亞人多數(shù)上頜竇低位,所以要將上頜竇提升來增加骨質,有足夠的骨量才可以種植牙,想象填海造田也是這個理兒,有了土壤才能種莊稼嘛。也不一定是牙齒缺失時間過長,也有的人,天生就上頜竇腔比較大,每個人上頜竇的大小和形狀差別較大,即使同一人的左右側上頜竇也存在差異。導致我們安裝種植牙根的骨高度就不充分,得在上頜竇里面借空間,來幫助固定種植牙。上頜竇在哪兒?這個竇字,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洞。由于人類不那么合理的頭頸構造,本來就給纖細的頸椎帶來很多壓力,因此人體在進化過程中,大自然想了很多辦法來控制重量,就發(fā)展各種空腔來減少頭顱重量。欣賞一下各種竇↓我們的下頜骨基本上是實心,上頜骨中間是空心的,中間有很大的空腔,這個空腔就叫上頜竇。上頜竇緊鄰上頜磨牙,兩者關系非常密切。上頜竇和上頜磨牙的關系有多密切過去人們認為上頜竇底與上頜磨牙間保持一定距離,然而通過CBCT研究發(fā)現(xiàn),有相當比例的上頜磨牙牙根是接觸上頜竇底或突入上頜竇內,與以往認知可能有一定差異。以往的根尖片或曲面體層片都無法顯示上頜竇與磨牙的確切關系,CBCT技術的出現(xiàn)使這一關系得以明確:上頜后磨牙根尖與上頜竇有距離↓圖源丨今日口腔,張智勇《口腔治療中的上頜竇風險基于CBCT研究》上頜后磨牙根尖進入上頜竇底↓這也就是為什么有的人牙痛會導致鼻竇炎,上頜磨牙與上頜竇的氣竇即好發(fā)鼻竇炎的空間相毗鄰或連接在一起。雖然所有人的骨骼結構并非一致,但偶爾上列磨牙與上頜竇挨著時,鼻部疾?。ū茄谆蛘弑歉]炎)和牙痛會有密切的關系。所以鼻竇炎或鼻炎也可誘發(fā)牙痛。相反,牙痛也可誘發(fā)鼻竇炎或鼻炎。因此,牙齒出現(xiàn)問題需要早治,單純的牙齒病變可以誘發(fā)鼻竇炎或鼻炎等又折磨人又不容易痊愈的疾病。上頜竇提升手術的作用和過程如圖所示↑,上頜竇底骨量不足,無法種植。其中一種方法,就是上頜竇底骨增量手術,俗稱上頜竇底外/內提升術(Sinus floor elevation)實操上頜竇提升這個過程就好比是敲開一個生雞蛋,需要技術高超的醫(yī)生在不破壞包裹蛋液那層薄皮的基礎上,適當?shù)赝贤?,輕輕提升上頜竇粘膜,借一些空間,來幫助固定種植牙。有的朋友的都想放棄自己的原裝牙,動起換成全口假牙的念頭了,這種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不管怎么說,種植牙發(fā)展很快,很多人也在為大家能用上和真牙相媲美的假牙做著努力,但再好的假牙也是假牙,敵不過自己的原裝牙,大家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牙齒,定期口腔檢查,當然一旦牙缺失了,不管選擇哪種方式,也要及時修復哦。本文內容來自于口腔科普號《南先森》
拔牙之后那個窟窿,牙醫(yī)們叫它拔牙創(chuàng)。愈合肯定是會愈合的,那到底咋愈合的呢?拔牙窟窿有沒有愈合得快慢好壞之分?這是多數(shù)情況下的拔牙后恢復過程,就拿拔智齒來說,我們之前在拔智齒的最佳年齡一文也有提過,智齒萌出時間一般在 18 歲左右,此時期是智齒根尖尚未完全發(fā)育完或剛發(fā)育完成,智齒剛萌出時的牙周膜時牙周膜對智齒“抓”得還沒那么牢固,再加上周圍骨質較松,拔牙時骨阻力較少。醫(yī)生拔得輕松,患者恢復得也快。但大多數(shù)拔智齒的人,早已錯過這個黃金時期。此時,不光拔牙會更困難,畢竟年輕人骨質富有韌性,比較好脫位,年齡稍長的患者已經沒有年輕人牙齒的韌勁和彈性了,操作起來難度很大。不光難,恢復得也相對較慢,當人體的骨骼系統(tǒng)發(fā)育定型后,牙槽骨基本依賴包裹它的牙齦組織來供養(yǎng)。當牙齦老化萎縮后,對牙槽骨輸送營養(yǎng)的能力日趨下降,牙槽骨也就隨之萎縮變短,也就是“骨吸收現(xiàn)象”。當然,這個時候拔牙也不必害怕恢復得不好,「位點保存」,了解一下~什么是位點保存?廣義的“位點保存”即指拔牙術中或術后為減少牙槽骨吸收,促進牙槽窩內新骨形成所采取的一系列臨床治療方法。Sclar 于 2004 年首次提出較為規(guī)范的拔牙位點保存技術,即在拔牙窩內植入異種骨粉顆粒,表面覆蓋可吸收性膠原膜以修復牙槽骨缺損。為什么需要位點保存?牙槽骨是高度可塑性組織,是人體骨骼系統(tǒng)中最活躍的部分,它會隨著牙的生長發(fā)育、脫落替換和咀嚼壓力不斷改建、變動。拔牙之后,自然愈合的牙槽骨的體積會發(fā)生一定程度的減少,水平方向的寬度(頰舌向寬度)平均減少 3.8mm,垂直方向的高度平均減少 1.24mm。臨床研究證明,運用位點保存技術可以減少這種萎縮。骨板越薄,固有牙槽骨所占的比例越大;如果剩余骨板過于菲薄(通常為頰側骨板),在拔牙后極有可能被完全吸收。對于拔牙后的即刻種植,頰舌側骨板厚度至少要有 2mm,如若不夠,需以位點保存技術予以補充。為了實現(xiàn)“以假亂真”的美學修復,種植體三維方向的定位有一個確切的范圍,因此對種植區(qū)域骨的寬度、高度以及骨質都有嚴格的要求。拔智齒需要做位點保存嗎?一般拔完是不用做植骨手術,本身內部牙槽骨質重建再生,牙槽窩慢慢會長平。也有一些特殊情況發(fā)生,比如拔智齒的年齡大于25周歲、鄰接的第二磨牙遠中牙槽骨吸收嚴重,這種考慮局部植骨是有好處的。↓下圖紅圈內的陰影部分就是已經嚴重吸收的牙槽骨了位點保存的方法GBR(guided bone regeneration引導骨再生技術):將生物膜固定在軟組織和骨缺損之間,利用生物膜屏障阻止生長速度更快的上皮細胞和成纖維細胞長入,創(chuàng)造出骨組織優(yōu)勢生長的環(huán)境,成骨細胞優(yōu)先進入骨缺損,無競爭生長。通常還配合骨缺損處的骨移植。說人話就是:骨頭缺損的地方呢就好比空著的“地盤”,牙齦、根周膜和牙槽骨都想占上,但是呢,軟組織的細胞跑得快呀,骨組織的細胞跑得慢呀,怎么樣能讓骨組織給占上呢,招標。用招標的方式——生物膜把軟組織隔開,把“地盤”圈起來,讓骨細胞慢慢跑,都是骨細胞的。那么,骨粉起啥作用呢?把骨細胞比作行進緩慢的步兵的話,骨粉好比工兵搭建的橋梁,可以幫助骨細胞跨越較大的缺口,直至抵達勝利的對岸。生物膜除了能促進骨組織優(yōu)勢形成,還能防止植入物泄漏,協(xié)助創(chuàng)口封閉。在牙槽嵴擴增術的眾多技術中,GBR 是目前公認安全、有效、可靠的骨增量技術。如果你拔了牙,但不需要做位點保存,想要恢復得好,常規(guī)的拔牙術后須知也要嚴格遵守哦~不管是你大齡需要拔智齒的朋友,還是拔牙后需要種植的朋友,抑或是為了正畸騰地方需要拔牙……都不必過分擔心害怕,拔牙后的“窟窿”恢復起來沒有想象中那么難(只是看著有點兒嚇人而已,不要小看我們身體的恢復能力),而且還有像位點保存這種技術加持,該拔的智齒放心拔,該種植的牙安心種咯~本文內容來自口腔科普號《南先森》
拔牙后多長時間適合種植牙?這大概是網上問的最多的問題之一?;卮疬@個問題并不十分簡單,因為人與人之間的個體差異巨大,不同牙位的治療方案也不一樣,我想要分成如下幾種情況分別討論大家可能更容易理解一些:一、前牙區(qū)(俗稱:門牙),這又有3種治療方案:拔牙的同時種植,專業(yè)名詞叫即刻種植;拔牙后愈合4-8周種植,專業(yè)名詞叫早期種植;拔牙后愈合12周以上種植,專業(yè)名詞叫延期種植。二、后牙區(qū)(俗稱:大牙、槽牙):常規(guī)拔牙后3個月左右進行種植。個別情況因牙齒感染嚴重,牙槽骨吸收破壞多,愈合4個月以上再行種植。少數(shù)情況多個后牙連續(xù)拔除,可以考慮拔牙同時種植。至于具體到每一個病例,需要到醫(yī)院檢查、拍片,由醫(yī)生根據(jù)檢查結果、醫(yī)生自身的經驗、技術水平來進行選擇。
總訪問量 1,117,608次
在線服務患者 1,212位
科普文章 5篇
領導風采